說到西湖大學,我們就自然而然想到施一公這個牛人;談及湖畔大學,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首富款式的大佬——馬雲。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偏遭打頭風」,近日,馬雲再次迎來壞消息——他牽頭創辦的湖畔大學雲南分校遭遇停建的待遇——面積1284公頃(19215畝,相當於微雨老師所在的村子所有耕地面積的14倍以上)的湖畔大學雲南分校因規劃調整停止招標。那麼馬雲等人創辦的湖畔大學,被冠以「大學」二字,該校到底是一所怎樣的大學?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你會發現真相併不難理解。
全國3005所高校,並沒有湖畔大學名單。
截止今年6月末,在教育部發布的全國高校名單當中,本科院校有1258所,專科院校有1482所,成人高校有265所,全國的高校數量是1258+1482+265=3005所,這麼多所大學當中,我查看了所有公辦、民辦本科和專科院校,還有所有的全國成人高等學校的名單,均未發現湖畔大學在任何名單當中。
換言之,「湖畔大學」這所學校雖然在校名中有著「大學」兩個字,但該校和傳統的大學還是有著本質的不同。傳統的高校,想要冠以「大學」二字,一般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在校生規模要在八千以上,大類的學科(如工學、理學、人文、醫學、管理學等)至少要有三個,大學的專業要達到二十個以上,正教授的數量也必須達到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才行。但湖畔大學在這些方面,還存在比較大的短板。
湖畔大學的師資力量是商界的成功人士。
在湖畔大學當老師的人,並非兩院院士,而是商界的成功土豪,哦不,應該是成功人士,比如馬雲自己。這些「老師」基本上都是富甲一方的富豪。如果985、211大學的師資力量是以兩院院士數量之多為榮,那麼湖畔大學的師資力量則是以「老師」的財富之雄厚為榮,二者有著本質的不同。
湖畔大學學生是商界年輕有為的創業者。
我們知道,其他傳統的大學一般都是面向高中學校招收優秀的高三畢業生,而湖畔大學的招生標準是招那些在商界年輕有為的創業者,像我這種一個月三千多的窮教師人家肯定是不收的:年度營收超過三千萬,企業納稅達到三年以上,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條件才能被該校錄取。一萬多名報名就讀該校的人,只錄取了254名學員,其逼格之飽滿讓人不得不服。
湖畔大學是類似於富豪集中營式的學校。
有人說,湖畔大學是在尋求土豪學校、商學院和培訓機構的「最大公約數」,在這樣的學校就讀,就商業方面的「人脈資源」積累來說,是相當給力的。說湖畔大學是一種富豪集中營、土豪聚集地,應該算是比較貼切的。
一個朋友說,如果是普通人創辦個學校,在師資力量、生源資質和其他方面不符合標準的情況下冠以「大學」之名,估計不少人會直呼「野雞大學」,但馬總辦學校冠以「大學」之名,就自然不一樣。對於這樣的說法,你怎麼看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