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相關媒體報導,高通已獲準向華為供貨4G晶片。此前,受制裁影響,華為的晶片供貨遭遇困境,由於缺少手機晶片,據調查機構Canalys報告顯示,第三季度華為手機全球出貨5170萬部,同比下滑23%,排名第二,被三星反超。
華為作為通訊巨頭,尚且要受到晶片斷供的影響,不知道這些與海外晶片供應商打成一片的中國車企看了作為感想?相信也不禁有人要問,一枚小小晶片,為何影響如此之大,直接扼住企業的咽喉?從模型到應用,晶片要經歷設計、晶片製作、封裝製作、成本測試等多個環節,複雜程度遠超外界想像,晶片的落地流程中,代工非常非常關鍵,核心問題則是工藝,但晶片研發工藝僅掌握在世界幾個寡頭手中。並且不僅是手機晶片,車規級自動駕駛晶片也是相同的局面。
在重度依賴國外企業提供自動駕駛晶片的環境下,如果哪一天這些企業不再供給中國了,那中國的自動駕駛就將處於停滯狀態,掌握核心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國外已經有車企在自研晶片並且投入使用,其就是特斯拉在2019年發布的FSD晶片,144TOPS的算力,強大的性能也讓特斯拉在自動駕駛領域一騎絕塵。
那麼在自動駕駛晶片領域,誰會成為國內的第一家?
近日,新勢力車企零跑汽車就正式公布了中國首款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智能駕駛晶片——凌芯01,並宣布其將搭載於品牌首款高端智能SUV零跑C11上,11月20日正式亮相廣州車展。凌芯01的強大之處就在於其具備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不會遭遇產業鏈代工隱患。
凌芯01 CPU處理器採用阿里旗下平頭哥半導體公司"玄鐵C860",集成高性能的AI神經元處理器,處理性能接近市場頂尖的Mobileye晶片,整體開放性則更強,既能支撐通用運算,又有特定的AI運算邏輯,具有能耗比更低、安全可靠性更高的優勢。並且凌芯01晶片還可通過PCIE級聯技術,實現多片組合形成計算平臺,提供更強大的AI算力,支持接入12路攝像頭來實現360°全景環視、自動泊車、ADAS域控制以及近L3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
也有人疑惑,為什麼是零跑?對於很多人來說,零跑名不見經傳,知名度遠不如蔚來、小鵬、理想等新勢力車企,但作為有著IT基因的零跑汽車,其背後的大華股份在車牌識別、人臉識別等AI視覺領域的技術實力可以達到全球第一的水平,也為零跑提供了強大的研發技術基礎,零跑自研晶片也並非心血來潮,早在三年前,零跑就已開始布局晶片自主研發。不可否認,自研晶片很難,但零跑確實造出來了,並且性能也十分強大。
但自主研發晶片並不只是某一個品牌、某一家車企的事,產業的壯大需要多方的協同努力。目前中國的自動駕駛技術和晶片自主研發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如果有更多像零跑這樣,專注於核心技術研發的企業,那這條路也許會走得容易一些,中國汽車工業的未來也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