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鄂州進入融合蜜月期,一旦合併將成為一個超級大城市

2021-01-04 傳播一點精彩

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近幾年來我們中國內部有很多的城市經濟發展已經變得越來越好了,這些城市的經濟發展也突破了很多人們的預料,不過有發展肯定也有倒退,現如今也有不少的城市經濟發展達到了瓶頸,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個話題就應運而生了,那就是城市合併,城市合併顧名思義,就是將兩座城市進行合併,取彼之長,補己之短。

武漢作為湖北的省會,在我國的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他是湖北的頂梁柱,這些年來,武漢的發展也是,非常不錯的,境內的旅遊景區,以及特色小吃,都受到了人們的歡迎,而且武漢的名聲也是越來越高

如今,國家一直提倡城市一體化發展,武漢如果與周邊的鄂州市合併的話,它在未來的發展也是不容小覷的,眾所周知,山東省的省會濟南就是合併了萊州市,這也使得了濟南成為了山東的第二大城市,也帶動了當地的發展,而且,武漢和鄂州的情況也與山東非常的相似

湖北武漢和鄂州,一個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常住人口逾千萬;一個是中國最小的地級市,只轄有3個市轄區,人口一百萬多點。

武漢三鎮範圍即是今日武漢市的七個中心城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江漢區、江岸區、礄口區、漢陽區)。

漢陽興起最早,歷史悠久,是中國的工業中心;漢口在明朝開始強勢崛起,20世紀初期成為全國僅次於上海的國際大都市,現在工商業基礎較好的漢口發展為武漢市經濟、金融中心;武昌則以教育為主。

鄂州市是中國面積最小的地級市,是鄂東水陸交通樞紐,西接「九省通衢」的武漢。全市總面積1505平方千米,境內擁有大小湖泊133個,水域面積65萬畝,是著名的「百湖之市」、「魚米之鄉」

很多人都會好奇,武漢同城化,為何要選擇鄂州呢?鄂州與武漢兩城之間的距離較勁,這兩個城市之間也一直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且鄂州的地域面積較小,是湖北面積最小的一座地級市

為什麼說武漢和鄂州合併是最好的選擇,首先是兩城之間的距離,兩座城市相距不到50公裡,在民間一直有「上下武昌城,古今兩鄂州」這麼一種說法,不難看出兩座城市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其次就是鄂州的地域面積比較小,可以說整個湖北省,鄂州算是面積最小的一座地級市,常住人口僅為107萬,還不如我國一些人口比較多的縣城。加上鄂州市本身就是武漢城市圈的成員之一,而且武漢的地鐵將來也將直達鄂州,屆時兩城之間的關係,就會變得更加的親密,合併或許只是時間的問題。

長久以來,鄂州作為離武漢最近且「走得也近」的城市,武鄂同城化、一體化發展可謂「大勢所趨」。對於武漢城市圈居民來說,「同城生活」已不陌生,最近武漢與鄂州的關係又有了實質性進展。

鄂州步入「027」時代

近日,記者從中國移動湖北公司獲悉,該公司成功開通鄂州市首部027固話,標誌著「武漢鄂州通信一體化」工作取得關鍵性突破。

此外,中國聯通湖北分公司也在積極促進這一改變,一封請示湖北通信管理局的文件表述:為加快推進我省1+4城市網併網升位工程建設,促進鄂州與武漢同城化發展,申請將鄂州現有3萬固定號碼資源由七位長號段升為027打頭的八位長號段。

統一區號後,對於市民最大的利益就是將長途變成了市話,通話費用自然也就降低了;對於業務橫跨兩地的企業集團來說,可以搭建統一短號網,溝通更高效、費用更低。

而對於整個區域來說,從0711到027,跨出的是區域一體化發展的一大步。

武鄂進入融合蜜月期

雖然關於武鄂區號的「官宣」或尚需時日,但武鄂一體化的進程已勢在必行。

區域協同,交通先行,從武鄂一體化的公共運輸路網建設規劃就可見一斑。

前有地鐵11號線延伸至葛店,後有地鐵30號線直通紅蓮湖,交通網絡不斷升級。

未來三路銜接新城大道2019年開建,武漢東湖高新區未來三路向南延伸約0.4公裡至鄂州紅蓮湖新區邊界,與新城大道對接。鄂州同步啟動新城大道向北延伸約1.5公裡相向對接。

未來三路開通,將快速連接光谷中心與紅蓮湖。沿線地質大學,長江存儲等配套設施的規劃,極大提升區域價值,促進區域融合。

近日,正在緊鑼密鼓施工的高新四路、高新六路,建成之後將成為連接武漢與紅蓮湖的交通要道,屆時,從光谷僅需20分鐘即可直達紅蓮湖片區。

高新四路沿線聚集了烽火、中芯電子、聯想武漢、武漢天馬等高新科技企業,萬億級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光谷產業版圖不斷延伸。

武鄂兩地經濟關聯度高、互補性強,合作基礎堅實,兩地已經進入全面加速融合發展的蜜月期。

鄂州市還有很多著名景點,比如:西山風景區、蓮花山風景區、龍蟠磯、觀音閣公園、鳳凰廣場等景點。雖然它是一座小城市,但是在省內的地位很重要,比如鄂州與武漢的距離相差52公裡,還有建立了新的順豐機場,如果這兩座城市能合併的話,我相信在未來能夠給武漢帶來交通便利,經濟上超越成都都不是問題,一舉成為中部第一城。

相關焦點

  • 大城市擴容潮,武漢合併鄂州要來了?合併城市不等於吸血!
    隨著我國城市群,經濟圈的規劃,大城市越做越大已經成為城市發展新趨勢,以區域結構調整帶動經濟發展是可行的,隨著不少省會城市的擴容,他們自身的經濟體量和競爭力都得到了提高。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競爭下,武漢合併鄂州似乎已經箭在弦上,但合併鄂州是否可行呢?
  • 觀察|武漢合併鄂州,還有多遠?
    這意味著,武漢合併鄂州,已成大概率事件。01武漢合併鄂州的設想由來已久。鄂州與武漢毗鄰,靠近光谷,城市面積較小,人口剛跨過百萬門檻,與武漢經濟、交通已經深度融合。一旦武漢合併鄂州,武漢GDP將攀升到1.76萬億,超過成都的1.7萬億,躋身內地城市第7位。屆時,武漢常住人口將高達1200多萬人,直追深圳。
  • 武漢擴張迫在眉睫!湖北格局或迎巨變,僅並鄂州還是合併1+8?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富麗堂皇,小城有小城的悠閒悠閒,即使是人煙稀少的地方,也有適合當地的生活方式。現在我們來談談湖北省城市模式。作為湖北省省會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武漢在經濟實力和科技創新方面均居全國城市前列,居全國十大城市之首。但武漢面積不大,只有八千多平方公裡,而且武漢湖泊眾多,有「百湖之市」的美稱,所以真正可利用的面積也不多。
  • 武漢若合併鄂州 會成為「中西部最強省會」嗎?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武漢若合併這個城市,會成為「中西部最強省會」嗎?▲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文 | 柯銳「十一」黃金周剛過不久,網上突然熱議「鄂州併入武漢」話題。近期武漢市發改委對省政協提案的回覆,則讓「武鄂合併」話題再次上了熱搜。「大武漢」的確需要一個「小鄂州」近年來,國內各大中心城市競爭激烈,而「新一線」城市的比拼可謂膠著。2019年,武漢市GDP 16223.21億元,比上年增長7.4%。
  • 武漢地鐵11號線葛店段貫通,武漢與鄂州終於要合併了?
    七月十三日上午,武漢軌道交通十一號線葛店段順利貫通,葛店段工程西起十一號線左嶺站,在高新大道與曹嶺路交匯處設置葛店終點站,可與武黃城際線葛店站換乘。作為第一條跨市地鐵線路,武漢軌道11號線建設面臨著諸多困難,尤其是葛店段,在施工過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難題,如基坑開挖主體與既有高鐵車站相鄰,基坑樁基及基坑開挖對高鐵車站的影響控制要求極高。另外,葛店段北側附屬出入口現狀地鐵站高架最高淨空不足7米,造成普通旋挖鑽機無法施工,經多次專家論證,最終更換了一批目前比較先進的變頻提升設備,才得以順利完成工程建設。
  • 武漢城市圈已經形成,武漢鄂州真的會合併嗎?
    武漢城市圈自2007年獲批國家「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來,圈內「1+8」城市強力助推融合發展,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為吸引投資,葛店開發區率先使用027區號,公司註冊名稱可以直冠武漢。自前年年底開始,便有傳聞稱鄂州全市將使用027區號。
  • 這次武漢吃定鄂州了?
    鄂州併入武漢不是簡單的加法,也不能在量上為武漢帶來質的變化,但能給武漢帶來很多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國際貨運樞紐機場——鄂州順豐機場,這個超級存在,可能會徹底改變武漢九省通衢的地位,變成(9+N)省通衢也未嘗不可。
  • 湖北區劃調整前瞻:武漢合併鄂州,重設江漢市,鄂東北新增地級市
    而說到武漢擴容,就離不開湖北最小的地級市——鄂州,這次武漢發改委官網關於武漢擴容的消息,其中也提到了鄂州併入武漢的內容,可見武漢合併已經是絕大部分人的共識。 但就是這樣一個與縣體量相當的地級市,卻擁有3套縣級班子(3個市轄區),以及一套地級市班子,嚴重造成了行政資源的浪費。因此撤銷地級市鄂州,將原有區域併入武漢市,既可以擴大武漢發展空間,還可以節約行政資源,減輕人民負擔;同時還能擴大武漢對黃岡、黃石的輻射引領作用,可謂是一舉多得!
  • 鄂州區號變更為027,要併入武漢的節奏?網友:想太多
    網友們可不這樣認為,關於鄂州這一突然性改區號舉措,大多數的人認為這只是為了兩地的通信利益著想。如果武漢城市圈使用一個區號,那麼圈內不同地區居民互打電話,長途將變市話,電話資費也會下降。這樣一來人們在電話費用上的花費就會少很多了。鄂州和武漢真的會「在一起」嗎?其實從區號的改變來看,這就是一個苗頭了。
  • 如果武漢合併鄂州,面積將過萬,GDP總量將成為僅次於廣州的省城
    武漢要不要擴容?會不會吞併鄂州?這個問題一直被熱炒。前不久,又有消息說,鄂州將整體併入武漢,成為武漢的鄂城區。不過,這個消息沒有流傳多久就平息下去了。成都先吞併簡陽,後將新津縣改為新津區。人口超過1600萬,人均GDP10.2萬。成都光中心城區的面積就達到了3600多平方公裡,整個六環線都框不下,僅次於廣州。濟南吞併了萊蕪,面積10244平方公裡。總人口891萬,GDP9443億,與合肥、西安差不多。
  • 湖北省最小城市鄂州,未來可能併入武漢?
    鄂州市與武漢市接壤,是距離武漢市最近的城市,一般從鄂州的城區到武漢的城區開車也就一個小時左右,高鐵就更快了,只要十九分鐘。常住人口僅僅105萬。別看鄂州小,它的GDP一年能有一千一百多億,經濟實力發展是挺強了。鄂州的經濟發展潛力挺大,幾年前鄂州市就在修建順豐國際機場。
  • 上海有望合併這個城市,一旦雙劍合璧,將會誕生一座超級大都市!
    說到「合併」我們一般了解到的就是企業合併,企業「合併」的意義無非就是優化資源配置、形成規模經濟、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通俗一點,企業合併,加大了企業發展,擴大市場佔有率,或者是救濟不善企業。
  • 湖北最應該合併的兩座城市,合併後有望成為,我國第五個一線城市
    隨著最近武漢軍運會的成功舉辦,湖北武漢最近在全世界都佔有一席之地,對此,很多網友紛紛感嘆,根據這次軍運會,武漢有可能回歸民國的大武漢,在國內和上海並駕齊驅,作為在武漢學習的湖北人,老實說,武漢可以有今天這樣的成績,我為他感到自豪,但是,僅僅是運動會,武漢就想進入我國的第一線城市,不管怎麼說,武漢和廣州
  • 武漢市發改委將爭取國家支持鄂州、漢川、團風三地劃入武漢?
    置頂公號 · 勁爆好料有你看 8月19日,關於鄂州團風漢川納入武漢的相關動議開始在網上流傳,並引發猜測。部分網友根據建議機關的屬性認為,上述的建議意味著武漢周邊的區域調整開始進行籌備階段,而武漢吸引上述區域極有可能成為大概率事件。
  • 山東有望「合併」的2座城市,一旦成功,將成為又一座大都市
    山東省、中國經濟強省、其GDP總量一直居國內前三,僅次於廣東和江蘇省, 那個省下的各大城市的知名度也很高,青島、濟南、煙臺等是山東的代名詞, 在現在的城市合併之路上,各大城市的同城化可以取長補短,實現共贏, 山東也不例外,如果省內接下來的兩個城市成功合併,就會成為另一個大城市,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山東有望
  • 光谷「掌門人」陳平履新鄂州,武鄂融合又添想像空間
    隨著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陳平履新鄂州,武漢鄂州融合又增添了想像空間。12月22日,湖北省鄂州市召開市級領導幹部會議,湖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周靜在會上宣布湖北省委決定:陳平同志任中共鄂州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 併入武漢?一條微信帶你了解乘風破浪的鄂州
    黃金之車,大吳天子武昌鼎據,實為帝裡」的輝煌詩篇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合併鄂城縣、鄂城市和黃岡縣的黃州鎮取鄂城的「鄂」字和黃州的「州」字成立湖北省轄鄂州市1987年2月國務院批准原黃州鎮地域劃歸黃岡縣鄂州的名字延用到現在03.
  • 武漢若「合併」這座市,有望成我國第五座一線城市,廣州恐被超越
    城市要想更快更好地發展,需要國家的政策和這個城市的地理位置的支持,當然還有一個更快更好的方法,那就是兩個城市合併,城市合併有利於城市更快的發展,同時兩個城市之間也可以取長補短,相互進步,今天,如果把武漢這個「城市」合併起來,將有望成為中國第五大一線城市,超越廣州的恐怖。
  • 武漢若合併這座城市,有望成下一個「一線城市」,廣州位置不保
    大家都知道現在是中國的部分省發展較快,特別是省的省會城市、省會城市的發展是一個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結果一省的省會城市在政治、經濟、文化、內科、交通的中心,同樣對省內其他省市帶動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說,省會城市的發展不可忽視,大多數省會也在先發展省會城市,像四川的成都、湖北的武漢等地方
  • 如果是真的,誰會負責武漢兼併鄂州事宜呢?答案估計你想不到
    下圖為這兩天流傳於網絡的所謂武漢合併鄂州的研究報告,圖片破綻很多,但悲哀的是照樣很多人相信,這是他們又把邏輯和大腦放在地上摩擦的結果,大哥,一個連編寫單位都不敢寫上去的所謂報告,顯然是非官方,非權威的東西,只要讀過大學,寫過論文的同學都知道,封面是一定要署名的,在單位寫過報告的人也清楚,這樣的東西交給老闆會被罵得狗血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