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買摩託車就是從小就覺得摩託這東西帥氣,轟鳴的發動機和排氣聲浪讓人熱血沸騰。
所以從14年到16年,慢慢的把鈴木 vanvan,哈雷 street 750,川崎 Z800都買了一遍,也算是把單槓,V缸,4缸好好的感受一遍。
結果這些車都是1年沒超過3000公裡就都出手了,原因很簡單,想像的太美好,對我來說哪有這麼多時間單純的騎車出去自由的奔馳啊。
大多數時間我都是騎它們上下班,可這些傢伙用來通勤的話,又髒、又燙、離合捏的手酸,還放不了東西,不合適,不合適。
所以18年越產vespa gts降價,立馬第一批入手。
這是vespa gts最後賣車前的定妝照
vespa 騎了2年時間,這車沒有出現任何情況,除了疫情期間長期不騎,電瓶虧電多打了2次火外。
vespa 要說那那都好,可就一點讓我不舒服,這12寸的小輪子穩定性太差,路面有一點點坑窪起伏,或者壓個標線 ,它就要晃一下,雖說不至於影響安全,但是很影響心情啊。
所以啊,又開始琢磨大輪的踏板,看來看去發現倒三輪還不錯,除了價格高,基本沒缺點,正好政策也配合,上牌方便,自己也沒有玩過倒三輪,所以又在倒三輪裡面研究。
國內能選的倒三輪很少,19年的時候也就比亞喬mp3 500,標誌 大都會, adiva 200/400,宏佳騰 350d。
鑑於12年的報廢政策,我是不會再買落地超過10w的摩託了,所以就特意19年摩博會去重慶看看了adiva。
試駕以後發現adiva 200/400,發動機運行很粗糙,而且車頭加上它那個碩大的風擋操作起來極重,總之一般般。
失望以後,人就冷靜了,換車這事再說,繼續騎著我的vespa慢慢研究唄。
結果今年7月longway的五哥首先發了一個測評出來,測試了Piaggio MP3 300 HPE Sport,並且說這車進國內了。
立馬來了積極性,這車之前在香港網站看見過,是19年米蘭車展發布的新型號,其實就是Piaggio MP3 300 Yourban 的換代升級。
比亞喬作為倒三輪的實踐者,06年就開始市售倒三輪,再加上vespa給我的好感,一分鐘之內決定「買了」。
接下來就是賣vespa,訂MP3,結果本地還沒有進口比亞喬的經銷商,又折騰一番聯繫上了外地的經銷商,全款提現車。
一個星期後,它終於到了物流園,約上2個好友,物流園接車
接車到現在已經1個月了,騎了1200km,也做了首保,多少有了一些感受,也來總結一下,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參考(自己沒拍幾張照片,就又國外論壇的代替一下)
先說說外觀,個人覺得這車真說不上好看,比yamaha tricity300 那是差多了。
比亞喬說這是仿生物前臉設計,至於是什麼生物呢,我覺得很像蜥蜴。
不好看,不難看,這是我對它的評價。
人在騎在車上的姿態,170的我只能腳尖著地,雖然坐高只有780mm,但是座椅的寬度較大,使得落地感一般。
不過不用擔心穩定問題,因為倒三輪先天的結構,它的傾倒感不強,再加上電子鎖定前懸掛的功能,不用擔心等紅燈,和堵車排隊蠕行時的倒車問題。
腿部空間不錯,一貫的比亞喬坐姿,你不會覺得是窩在車裡。雙載也沒有問題,乘客和駕駛員之間沒有幹擾。
儀表設計清晰易讀,可以沒有用上vespa 300 hpe上的智慧屏幕,但是MP3 300可以連接手機顯示更多功能。
馬桶的深度一般,只能放下L碼的全盔,3/4 盔XXL也沒有問題,不過都只能放一頂。
原車前擋風效果一般,只能覆蓋胸部。所以過段升級成了givi的升降風擋,同時兼顧手部擋風。
這車做工比vespa我覺得是差了一截的,和埋地雷差不多工藝和材質。
昨天做了首保,在當地vespa售後做的保養,機油機濾和vespa 300 hpe是一樣的,就是空濾不一致。
操作感受:
1、轉向來說,和二輪沒有什麼不一樣,只是有時候你需要更誇張的姿態過彎;
2、原地打死方向掉頭比二輪容易,只要身體直立基本不會倒車;
3、路面情況對車輛影響小,坑窪起伏,標線水跡,這些容易導致摔車的因素,基本無視了,所以駕駛起來人很輕鬆。
4、300 hpe 這發動機動力在vespa身上如果算是充沛的話,在MP3身上就是基本夠用;
5、hpe發動機震動控制很好,基本上除了怠速,全速域無明顯振動了。
1000km的初步感受基本上就這些,除了價格稍貴外,基本都滿意,也很符合我的要求。
最後,如果你需要一輛駕駛輕鬆,讓你風雨雪天也無懼路況的通勤摩託,那倒三輪是值得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