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袁瑋)位於西岸智慧谷的上海西岸國際人工智慧中心(AI TOWER)日前遞出全球新名片,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前夕舉辦了全球推介活動,微軟、阿里、華為紛紛入駐做「鄰居」。如今,西岸智慧谷再添新夥伴——阿里將在上海西岸建起一座「透明盒子」,一座兼具科技前沿與人文智慧的總部大樓,為西岸智慧谷注入全新活力。近日,旨在推動上海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提升城市空間環境品質的「品·築」建築評論迎來第5期,以「創新建築,智慧未來」為主題,以阿里徐匯濱江項目的設計願景為切入點,邀請嘉賓交流,共同探討科技智慧帶動建築創新。
圖說:濱江阿里項目 上海西岸供圖(下同)
第5期「品·築」建築評論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主辦,阿里巴巴智慧建築事業部承辦,徐匯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西岸集團、螞蟻行政、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福斯特建築事務所(Foster+Partners Limited)共同協辦。多位嘉賓現場通過分享智慧建築實踐案例,探討科技智慧如何帶動建築創新,如何為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創造更多可能,共話「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時代下城市建築的無限可能。
阿里巴巴智慧建築事業部資深技術專家孟濤分享了《建築數位化的思考與實踐》,展示前沿的智慧建築、城市三維管理系統及案例;福斯特建築事務所3位合伙人,通過展示阿里巴巴徐匯濱江設計項目理念及國外案例,深度分享了《辦公建築設計的數位化應用》。活動現場,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創始合伙人柳亦春指出:「這個項目不僅是阿里巴巴的辦公場所,同時也為徐匯濱江提供了一個人文的公共空間。」
圖說:上海西岸國際人工智慧大廈
徐匯濱江的這個阿里智慧項目,從外觀上看如同通透玻璃盒堆疊而成的建築。從專業角度看,它亦稱為「算法生成的建築」,創意來自於福斯特建築事務所,建築設計師以「遺傳算法」為設計工具,解析數百個體量並重點考慮對環境的響應能力、建築的觀江視野以及提供的空間面積,最終得到了一種最佳的體量趨勢。在這座極具現代範兒的總部大樓裡,員工、商業、訪客和VIP訪客形成環繞的4個主要入口,共同為公共空間增添生氣;建築在東、南和西側設有「城市陽臺」,每個露臺獨有專屬景觀;更為大膽的是,建築外衣極為通透,透過玻璃,人們甚至可以瞥見阿里巴巴的辦公世界。
如此開放的設計,怎樣保證私密性?據悉,阿里訪客系統設定了不同的安全級別,分級區域對應不同的權限,能夠實現對於公共區域安全的管控。這個案例顛覆了傳統自用辦公建築的設計模式,創造性地將城市公共空間引入至建築體量的核心,形成了徐匯窗口展示,阿里辦公文化「看與被看」的策略要求,並達到了觀江視野、環境反饋和面積要求的最佳平衡。
圖說:西岸智慧谷效果圖
以上海西岸國際人工智慧中心為旗艦的西岸智慧谷的建設成果,向全球遞出了上海徐匯打造人工智慧高地的一張名片。據悉,未來,20多個在建項目共同打造上海西岸的「濱江卓越水岸」,西岸智慧谷與西岸傳媒港、西岸金融城三大組團互為支撐,正在形成人工智慧、藝術傳媒、科技金融「三足鼎立」的產業結構,打造最前沿、最新潮的科技文創產業集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