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年內新發規模突破至3萬億元 股票ETF首募不「香」了

2020-12-28 青年創投網

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逐步被市場認知後,股票型ETF憑藉著持倉透明、風險分散等特性,一度在2019年全年實現了超1500億元的發行盛況,部分主流寬基ETF及熱門行業ETF也成為眾多投資者的配置工具。但2020年新發規模卻逐步下降,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2月23日,在成立數量接近2019年同期時,首募規模則同比陡降超四成。在業內人士看來,股票ETF的發行降溫是受到市場環境、產品數量、業績表現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展望2021年,該趨勢或仍將持續。

隨著近日公募基金年內新發規模突破至3萬億元,2020年「基金髮行大年」的名號也越發響亮。不過,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從公募各類產品的發行情況而言,也並非百花齊放。數據顯示,截至12月23日,年內股票ETF已成立71隻,在數量與2019年同期75隻相差無幾的同時,整體新發規模卻驟降超四成,由1478.12億元縮水至766.98億元,下滑48.11%,與2019年全年的1568.91億元相比,更是減少過半。

就不同區間的發行情況看,對比上半年單只最高達107億元、合計超500億元的首募規模,今年下半年發行的22隻產品中,僅易方達中證人工智慧主題ETF的成立規模超過50億元,達到61.55億元,其餘多數則低於10億元,甚至部分還在2億元的成立線附近,累計規模約為228.96億元,尚不足2019年同期的1/5。

對於近期股票ETF新發規模大幅縮水的原因,在業內人士看來,包括產品數量、市場行情、關注熱點、業績表現等多方因素。

滬上某公募策略分析師認為,隨著早期寬基ETF賽道的競爭排名落定之後,2019年開始,行業主題ETF的賽道爭奪漸趨白熱化。而某一隻行業主題ETF想要具備較強的生命力,首先必須要布局一個有著清晰投資邏輯的長周期賽道。但從個人角度看,目前A股市場較好的行業賽道,相應的股票ETF布局大多趨於飽和。因此,馬太效應也使得偏向同質化的產品能募集到的規模越發有限。

北京某大型公募內部人士則指出,與過去的2018年和2019年不同,今年以來,國內A股結構性行情更加突出,主流寬基指數ETF的年內漲幅,大都不如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同期表現,也就導致了投資者對主動權益類基金的關注度提升。與此同時,當前發力布局股票ETF的公募基金公司數量較少,但布局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機構眾多,在「發行大年」的背景下,公募行業整體主推和宣傳的產品也就以主動權益類產品為主,導致被動跟蹤的股票ETF曝光度降低。

正如該內部人士所說,以當前股票ETF中數量相對較多的上證50ETF、滬深300ETF和中證500ETF為例,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數據可統計的7隻上證50ETF的平均淨值增長率約為19.99%,滬深300ETF和中證500ETF的平均業績分別為25.69%和23.69%。然而,同期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淨值增長率則分別為52.26%、50.33%和36.2%,一經對比,高下立判。

「其實從近年來產品發展加速和成交額增長的趨勢能夠看出,投資者對股票ETF的認知和認可程度是不斷提升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受股票帳戶要求、場內交易門檻以及對投資者需要具備一定的股票投資能力等限制,當前股票ETF的受眾仍相對有限,也使這類產品的進一步發展暫時受到了影響」,前述公募內部人士補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股票ETF新發疲態已顯,但存量產品的成交額則蒸蒸日上。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年內已有279隻股票ETF合計實現成交額55519.35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25064.08億元,同比增長121.51%。從單只產品的情況看,13隻基金的成交額破千億元,最高的華泰柏瑞滬深300ETF高達4530.18億元。

對此,上述公募策略分析師坦言,股票ETF成交額的大增,反映了註冊制下個股的分化逐步加大,眾多股票投資者也因此意識到通過傳統博弈的方法布局個股的風險比較大,開始借道股票ETF布局股市的現狀。雖然2021年股票ETF發行降溫的情況或將持續,但未來股票ETF的賽道有望更加細分,並向投資者充分展現其工具屬性。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年內新發規模縮水超四成 股票ETF首募不「香」了
    年內新發規模縮水超四成 股票ETF首募不「香」了
  • 公募基金規模年內增3萬億元 百億元級爆款基金多達40隻
    驅動3萬億元新發基金背後的力量和邏輯是什麼?基金行業未來將面臨怎樣的突破與挑戰?  權益類基金今年大發展  逾3萬億元新基金火爆發行的背後,是權益類基金市場正在悄然挑起「大梁」。  《證券日報》記者對相關數據梳理後發現,在合計規模達3.06萬億元的1408隻年內新發基金中,共有790隻為權益基金(包括被動指數型基金、增強指數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
  • 年內新成立的公募基金規模3.12萬億元 發行規模空前
    【深圳商報/讀創訊】(記者 詹鈺葉)截至周一,年內新成立的公募基金規模已達到3.12萬億元,刷新我國公募行業年度新發基金的歷史紀錄;同時,我國公募基金最新淨值總規模也達到了18.75萬億元,同樣創下歷史紀錄。
  • 公募基金新發份額突破3萬億,爆款基金持續「刷榜」 衝刺規模大決戰
    臨近年末,公募基金新產品發行依舊持續發力。根據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今年10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達到18.31萬億,這也是公募管理規模首次突破18萬億。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今年以來新成立基金超過1330隻,合計發行總份額突破3萬億份,刷新往年記錄。事實上,今年以來公募市場持續火熱,新發基金爆款不斷。
  • 公募基金新發份額突破3萬億 爆款基金持續「刷榜」 衝刺規模大決戰
    臨近年末,公募基金新產品發行依舊持續發力。  根據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今年10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達到18.31萬億,這也是公募管理規模首次突破18萬億。  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今年以來新成立基金超過1330隻,合計發行總份額突破3萬億份,刷新往年紀錄。
  • 年內新基發行已達1408隻 合計規模達3.06萬億元
    據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2家,其中,中外合資公司44家,內資公司88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共1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8.75萬億元。
  • 火幣研習社:公募基金規模超3萬億,會不會搶股票市場資金?
    A股市場:公募基金規模超3萬億今日A股三大股指集體低開,在短時震蕩後迅速拉升,紙業股走強,煤炭股異動拉升。12月21日,今年以來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總計發行了約800餘只產品,發行規模約為2萬億元,每隻基金平均發行規模為25億元。
  • 3萬億份!公募年度發行再創新高!
    今年是公募基金的發行大年,新發基金規模毫無懸念的創下歷史紀錄,超過3萬億份,比2017年至2019年發行規模總和還要高。其中,新發權益基金規模達1.94萬億份,佔比超過60%。 突破3萬億!年內新基金髮行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 權益基金大爆發 2020公募基金閃耀資本市場
    數據顯示,2020年公募新基金髮行數量和規模均創出歷史新高,尤其是新發基金規模超3.1萬億,助推公募基金規模節節攀升,11月底創出歷史最高值——18.75萬億。其中,權益基金成為最亮眼的明星,全年新基金髮行超2萬億,創出歷史新高;偏股混合型、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都超過了40%,更多基金經理管理規模超百億。
  • 公募基金規模年內第7次刷新紀錄:邁入18萬億時代 養基熱潮湧動
    來源:中證網原標題:公募18萬億時代公募基金規模年內第7次刷新紀錄,勢如破竹地跨越15萬億、16萬億、17萬億、18萬億四個關口,正式邁入18萬億時代。在2018年貨幣基金規模見頂後,權益基金成為公募基金規模增長最重要的推動力。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底,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8.31萬億元,首次跨過18萬億元關口。與2019年末的14.77萬億元相比,今年前10個月公募基金規模增長超過3.5萬億元,增幅近24%。
  • 年內公募基金髮行總規模已逾3萬億元,超前三年之和
    年內公募基金髮行總規模已逾3萬億元,超前三年之和2020年收官在即,公募基金新募集產品合計規模已刷新歷史最高紀錄,達3.04萬億元!這是中國基金業22年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一年新基金成立規模超過3萬億元。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16日,今年新成立基金1355隻,合計募集規模3.04萬億。這不僅刷新了2019年新基金髮行規模保持的歷史最高紀錄1.42萬億元,更是超過了前三年(2017年至2019年)基金成立總規模之和,前三年總和為2.99萬億元。
  • 107家公募不敵「基金一哥」 光大保德信規模退至三年前
    與此同時,在公募行業資產管理規模迭創新高的情況下,貧富不均的現象已愈演愈烈。今年一季度,儘管A股市場面臨劇烈震蕩,但公募基金總資產規模卻連續跨過15萬億元、16萬億元兩個整數大關,並逼近17萬億元關口。新經濟e線統計發現,從全部基金公司最新資產規模變化來看,多達44家基金公司規模逆勢縮水。
  • 拆解新發基金3萬億:爆款和攤餘債基扛大旗,12家基金公司顆粒無收
    而在新基金創紀錄的3萬億背後,咋一看是爆款基金扛起大旗,攤餘成本法基金的順勢爆發,但其實從更深層次來看,更是一場場沒有硝煙的廝殺。 新基金3萬億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6日,今年新成立的基金規模達到了3.04萬億元。
  • 向上2020,公募基金進入大時代!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8日,各類基金整體全線上揚,偏股型基金漲幅較大。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漲幅在2019年上漲40%的基礎上,2020年再漲57.06%。// 公募基金資產規模增加約4萬億元 //截至11月底,公募基金資產淨規模已上升至18.56萬億元,較2019年底增加近4萬億元,規模上升26.5%。
  • 從0到18萬億元 公募基金正道致遠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吳娟娟 餘世鵬自1998年至今,中國公募基金行業規模實現了從0至18萬億元的蓬勃發展。作為資本市場價值投資先行者,公募基金通過長期挖掘企業價值,為廣大基民實現了顯著的財富保值增值。
  • 股票ETF規模突破7000億元,首家股票ETF規模超2000億元基金...
    境內首家權益類ETF規模超2000億元基金公司誕生!據統計,截至12月4日,華夏基金旗下權益類ETF(含香港子公司發行的RQFII ETF)規模達2020億元,為國內首家突破2000億元的基金公司。百億規模股票ETF達17隻今年行業主題ETF大熱,科技類ETF大受追捧,為基金公司ETF規模增長做出重大貢獻。據Wind統計,截至12月4日,全市場共有17隻股票ETF規模突破100億元(不含QDII類)。
  • 三季度公募基金大賺1.15萬億元 老將蔡濱出任博時基金新混基基金經理
    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在第三季度盈利4,360多億元,疊加今年中報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大賺1.15萬億元,其中,三季度混合型基金盈利2,500億元。與此同時,雖然今年以來港股大幅跑輸A股,但流入港股市場的南向資金總額卻達歷年之最,超過4,600億元人民幣。而首批「出海」達13年之久的4隻QDII基金,淨值有望全部回歸面值。
  • 基金經理排名前十2020年 基金經理排行榜前十名
    今年以來,新基金髮行市場火熱,數據統計,前5月新基金募集規模超過8000億元,刷新歷史同期紀錄,助推公募基金管理總規模逼近18萬億關口。照此計算,2020年全年的公募基金新發市場募集規模有望超越去年全年,創造最新的年度發行規模紀錄。
  • 基金業:18萬億背後的悲喜錄
    正文:成立於1998年的公募基金行業,經歷了超過20年的積澱後,終於在2020年「騏驥一躍」,不僅在結構性行情的市場中,憑藉遠超大盤指數的平均表現博得投資者的青睞,「炒股不如買基金」的口號也被眾多持有人喊得越發響亮。縱觀全年,新發規模和發行數量創下歷史紀錄,並即將突破3萬億元,整體管理規模更四破關口,最新達到18萬億元。
  • 今年新增3萬多億元 公募基金為何突然火了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場公募基金產品共有7682隻,對應資產淨值合計為18.31萬億元,較2019年末的14.77萬億元增長了3萬多億元,這是公募基金資管規模首次突破18萬億元,也是我國資本市場創立30年來公募基金數量首次突破7000隻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