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資產配置】全情疫情下,不得不重視的海外資產配置

2020-12-20 和中移民





當美股歷史性的10天內4次熔斷,從一個段子演變成可能影響每個人生活的危機時,我們才深刻明白了那句話:「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經濟陷入危機,沒有誰能獨善其身。」

於是,越來越多人開始考慮資產的重要性。而這其中,有一個話題受到了大量高收入人群的關注——海外資產配置。

01

中國對外投資的前世今生

從2003年至2018年,中國吸收外資的年化平均增速在8%左右,和每年的GDP增速差不多一致,某種程度上也說明外資對中國的投資承擔了很大一部分促進國內GDP增長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國對外的投資數據顯示,我們的對外投資數額高達平均每年41%的增速。2018年對外投資數額已經超過了中國吸收外資的數額,中國真正地成為了一個資本輸出國。

可以說,從2003年至今,中國進入了全球資產配置爆發性的一個階段。很多私營企業通過對外投資完成部分財富積累,一部分個人投資者也對海外投資有了一定的認識。

隨著中國人民財富的增強、子女的海外留學——中產們視野逐漸放寬,於是開始考慮海外資產配置,踏上了海外投資之路。

調查顯示,截止2018年已經有近六成的超高淨值人群和37%的高淨值人群擁有海外資產,且比例正在逐年大幅遞增。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為什麼要做全球資產配置?這對我有什麼好處?

02

為什麼要配置海外資產?

生活質量的提高、消費場景國際化

根據BCG的調查報告顯示,高淨值人群選擇做海外配置的動因主要有三個: 分散化、規避風險和財富傳承。

  • 分散化:是為了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以配置的方式最大化收益風險比。另外還可以適當提高資產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 規避風險:主要指資產的隔離,規避一些法律和社會風險。通過不同地區的配置對衝匯率風險、防範政治經濟波動等。
  • 財富傳承:通過資產配置來實現財富的長期保值增值,從而滿足海外置業、子女教育、身份管理等多樣性的需求。

綜上所述,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高淨值人群一定是在自己生活的某方面已經全球化了,才會接觸並產生全球資產配置的需求。

比如在子女的教育方面已經接觸了海外的教育資源,或者在考慮移民,又比如說經常去海外的某地旅遊,一定是生活場景某方面的變化觸發了這樣的需求。

數據調查顯示,每年中國的高中應屆畢業生去美國留學的數字就已達到40萬。海外留學的消費場景也觸發了很多以家庭為單位的海外移民、為子女在海外購置房產等各種海外資產配置的需求。

隨看中國人生活質量的提高,吃喝玩樂、衣食住行、子女教育等消費場景逐漸國際化,中國居民對海外資產配置的需求也逐漸加大。

中國貨幣供應量不斷提速


過去20年裡,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增速為19%,美國僅為7%。 貨幣超髮帶來的連鎖反應就是紙幣貶值,通脹加大。 過去100年美國通脹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3%,從1913年開始到2015年美元購買力貶值了97%,每年貶值3.3%。而人民幣完成這一壯舉只用了30年,期間人民幣的購買力貶值了91%,每年貶值9.3%。

這些增發的貨幣都去了哪裡?

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中國提出了4萬億的計劃刺激經濟增長。08年以來,居民的中長期貸款已經佔到了新增貸款的80%左右。也就是說,國家印出來的錢通過銀行的中長期貸款進入居民手中。於是就有了中國的房地產神話。中國的房地產已經維持了20年的單邊增長,已經是一個奇蹟。前幾年房地產投資成為了很多中國家庭財富增長的支柱。

但近兩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限購/限貸/房地產稅等嚴苛的調控政策。2018年開始,很多二三線城市的房價也大幅度回落。相比國內市場而言,海外產投風險更低,市場潛力更大。

此外,在貿易戰的大壞境下,我們的匯率形勢不明朗。目前由於中美貿易摩擦,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走低,使得很多投資人開始擔心人民幣的貶值風險。

匯率影響人民幣綜合購買力。如果我們想要保持自己的購買力,必定要尋求可以抗通脹、抗貶值的一些避險資產。 由於持單一貨幣資產這件事風險又很大,所以許多人更願意進行全球資產配置。

中國不可逆的國際發展

隨看中國的發展,人民的生活質量隨之提高,全球資產配置的觀念也越來越流行,人民逐漸放寬的視野,去海外尋求高質量的資產做投資。 中國高淨值人群海外資產配置的比率也將越來越高。

從理論上講,在資產類型的相關性很小的情況下,通過分散投資能夠在同等收益的情況下降低風險。如果投資方式太過單一、不具備抗風險能力,一旦未來出現「黑天鵝」,或者小小的政策變動,都可能會讓投資者瞬間回到解放前。

在我國經濟增速轉型換擋、資本市場尚在逐步修正的今天,進行海外布局能夠提升自身資產抵禦系統性風臉的能力。不僅僅只投資國內的產品,增加投資海外能使得自己的資產配置更加多元化,從而實現收益的最大化。

03

海外資產的選擇與風險

那麼我們有哪些資產可以去選擇呢?

所謂海外資產,是指以非本幣計價的各類資產,如房產、債券、保險、信託、基金等實物或金融資產,多以美元計價,有時也會使用歐元、英鎊、日元等貨幣計價。

目前國內高淨值人群進行海外資產配置的幾大常見途徑:

1、海外置業:投資優勢國家房產,有些可同時獲得一個國際身份。這也是當前主流的海外配置選擇。

2、開通離岸銀行或證券帳戶:投資海外股票、基金、債券等。

3、開設美股帳戶、設立海外家族信託等。

就投資方式而言,中國高淨值人群海外資產配置,海外置業成為最熱門投資領域,其次是保險和基金。

就投資需求而言,中國的高淨值人群已經逐漸從最初追求高收益專享控制風險,資產的保值增值比單純的快速增長更加重要,海外置業是更好的選擇。

未來,越來越多的國人將尋求海外資產配置,而這其中,海外置業無疑是最穩定且主流的選擇之一。



深圳移民中介找和中,海外資產配置!!






相關焦點

  • 餘豐慧:疫情下海外資產配置風險與機遇並存
    在全球疫情越來越嚴重情況下,產業鏈、供應鏈、需求鏈、貿易鏈以及全球循環的資產資金鍊全部斷裂。投資理財市場談不上風險偏好,也談不上避險情緒高漲,而是風險與避險資產皆遭受拋售,現金為王時代到來。由於投資需求離場,海外包括房地產價格都跌入低谷。從這個方面看,是進行海外資產配置的機遇。
  • 疫情之後,如何做好海外資產配置
    隨之而來疫情對全球經濟和社會衝擊也是有很多方面的影響。面對這種情形,在疫情的影響下,我們要如何應對?新加坡全球護照交流中心-SGPEC創始人歐陽先生受訪時表示,全球人口自由流動不受疫情影響後,相信富人階層將會加大對海外資產配置比例。
  • 贏海外集團:全球疫情衝擊下,資產配置充滿挑戰
    疫情對企業的衝擊不小,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疫情也帶來了資產配置的挑戰。一直被奉為避險聖品的黃金,跌了;其他各類傳統避險資產,比如國債,回報率也在下跌;新興避險資產比特幣,更是慘不忍睹。因此,做為個人投資者,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應重視資產配置的作用,更需從長遠格局思考,做好家庭資產長期規劃,從根本上提高資產抗風險能力,規避突發事件侵擾。資產配置的核心是資產種類和具體投資的多元化。其主要目標是基於投資者本身的風險偏好與收益預期,追求更優的投資收益-風險情況,以及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內實現更高的回報和更低的風險。
  • LSA聯合創辦人胡漢源談疫情下全球經濟局勢及海外資產配置方向
    縱觀全年,全球經濟陷入負增長已成定局,貿易保護主義再度升級,面對疫情之下不確定的全球社會和經濟環境,投資者避險需求持續攀升。在這種時期,未來全球經濟走勢如何?投資者是否有必要進行海外資產配置?任何時間都是海外資產配置的好機會,原因是在過去歐美經濟向好的時候,配置優勢企業資產價格很高,經濟泡沫也越多,容易造成虛假繁榮。現在受疫情打擊經濟衰退以後,會有很多優質企業存活下來,大量好的資產顯現,此時是配置海外資產的有利時機。隨著疫情結束,各國經濟恢復,好的資產也將恢復到持續升值的軌道中,這也是海外資產配置的重要原因。
  • 餘豐慧:海外資產配置風險與機遇並存
    在全球疫情越來越嚴重情況下,產業鏈、供應鏈、需求鏈、貿易鏈以及全球循環的資產資金鍊全部斷裂。投資理財市場談不上風險偏好,也談不上避險情緒高漲,而是風險與避險資產皆遭受拋售,現金為王時代到來。  由於投資需求離場,海外包括房地產價格都跌入低谷。從這個方面看,是進行海外資產配置的機遇。
  • 進行海外資產配置一個專業的境外資產配置顧問
    目前來說,中國人的海外資產配置比例是偏低的,從數據上來看,發達國家的家庭海外資產配置比例大概是15%左右,某些國家甚至更高,比如新加坡這種地方小、自身市場特別小,但是資本市場又特別發達,這樣的國家投資比例是更高的。
  • 海外機構加大中國資產配置是大勢所趨
    友邦人壽資管中心負責人陳佳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從長期看,國內國外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將推動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加速轉向高質量增長,人民幣資產也將給投資者帶來良好的長期回報,海外機構加大對中國資產的配置力度是大勢所趨。她同時表示,當前低利率環境下,提高風險資產的配置將成為未來的主要方向。友邦保險會在嚴格風控體系下增加權益和股權的投資比重,堅定看好相關投資機會。
  • 海外資產配置涼了?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報記者 胡群 高淨值人群現在還在做海外資產配置嗎?「目前為止,從全球的範圍來看資產不是從中國要流出去,而是要從國外流到中國來。」長江商學院會計與金融學教授、企業家學者項目和創創社區副院長劉勁稱,調查結果顯示,很多中國投資者在增加國內投資,而減少海外投資,海外投資者也在加大對中國的投資。9月25日早間,富時羅素公布其世界政府債券指數年度評估結果,宣布中國國債將自明年10月起正式被納入世界政府債券指數。
  • 12月海外資產配置觀點
    下半年的投策主題是「適度樂觀,均衡配置」,今天我們著重給大家簡要解讀一下12月的海外資產配置觀點。不過在全球協調一致的貨幣與財政救助下,資本市場領先於實體經濟大幅反彈,多個市場的股指已經回到疫情前的水平,甚至創下歷史新高,宏觀經濟與資本市場的脫節再一次出現。
  • 全球化視角下,我們該如何進行海外資產配置
    隨著世界一體化,資產全球化的時代變革,我們可以通過海外資產配置讓自己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地球人」。尤其是現在海外經濟環境開始緩慢復甦,在全球市場上充滿很多不同的投資機會。我們不妨從教育、通行便利,分散風險等方面去做好我們的家庭的財富和教育規劃,巧妙地化危機為轉機,抓住投資機遇。
  • 高淨值人群海外資產配置有哪些新思維?
    為什麼要做海外資產配置?海外資產配置跟我有什麼直接關係?海外投資都有哪些選擇?同時,存在哪些風險?如何放眼全球,根據自身情況配置不同資產?股票?金融證券?保險?基金?房地產?甚至很多中產階級也踏上了海外置產之路———隨著中國人民購買力的增強,中產逐漸有能力讓子女去海外念書,視野更加寬泛,開始考慮海外資產配置。截止2018年數據統計,已經有接近60%的超高淨值人群和30%高淨值人群擁有海外資產,且這種比例正在大幅遞增。
  • 「黑天鵝」事件來襲 投資者該如何進行海外資產配置?
    海外資產配置可以確保高淨值人群的財富相對安全和而對於資產如何配置組合才能實現穩健回報這就需要保持一個專業度了。所以說,海外資產配置是一件很專業的事情,投資者如果做不到對海外市場的深度研究和及時跟蹤,就不能有效的分散風險。
  • 「黑天鵝」事件來襲,投資者該如何進行海外資產配置?
    2020年已經進入到最後一個月,今年的新冠疫情改變了全球經濟活動的軌跡,比如全球金融市場在2月中旬到3月底經歷罕見的「流動性危機」,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特別是石油和黃金都經歷了不同幅度的跌幅。這也充分體現了海外資產配置在這次黑天鵝事件中分散風險,規避風險的優勢。
  • 李迅雷:居民海外資產配置比例過低
    在近期人民幣貶值的背景下,海外資產配置正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
  • 從國內房產市場,看海外資產配置
    9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8月份70城房價數據,在政策調控下,房地產市場總體價格略漲。截圖來源:國家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各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略微擴大,二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回落。
  • 金融開放,海外資產配置的潛力有多大?
    我們說一個很多中國家庭,尤其是北上廣深的中產家庭比較關心的問題——海外資產配置。 就像前面我講的,隨著萬元美金社會的到來,金融資產如何配置將成為高收入家庭的重要決策。 有一定積蓄的中產家庭,未來不但會面臨「錢從哪裡來」,還會面臨著「錢到哪裡去」的問題。
  • Tik Tok、微信相繼被禁 大唐財富解讀中美博弈下的海外資產配置
    日益緊張的中美關係之下,高淨值人群還應該做海外資產配置嗎?又該如何進行財富配置?大唐財富資深顧問林鴻鈞在此給出了他的建議。當前美元仍處於弱勢,疫情影響下,短短幾個月時間,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已從4萬億美元飆升至約7萬億美元,,雖然在現階段美國經濟尚在衰退之中,仍需要印鈔來刺激經濟,但一旦經濟復甦通脹壓力就會顯現,之後美元將會更加弱勢,而且這種弱勢狀態將會持續一段時間,也許未來一年內都不會轉強。因此在投資時一定要考慮這一因素,考慮到匯率關係可相應減少美元資產配置。
  • 離岸帳戶|新加坡銀行開戶,海外資產配置第一步
    在資本全球化的今天,中國人的資產配置變得多元化,開啟海外資產配置,首要做的是境外開戶。所以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新加坡帳戶可以說是一切海外投資的基礎。不同貨幣可以自由轉換· 完全不用擔心語言問題,這邊華語通用· 存款要求低· 新加坡銀行,還可以接受BVI、開曼等離岸公司的開戶申請· 安全度高最後,不得不說
  • 為什麼2020年必須配置海外資產 進行多元化投資?
    就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馬科維茲都說:「資產配置多元化是投資唯一免費的午餐。」而要想進行分散化投資更好的解決方案就是:放眼全球市場,積極布局海外資產配置。從2003年至今,全球經濟正在慢慢復甦,中國也進入了全球資產配置的爆發期,很多高淨值客戶踏上了海外投資之路,通過對外投資完成了部分財富積累。根據調查顯示,截至2018年已經有近六成的超高淨值人群和37%的高淨值擁有海外資產,且比例正在逐年大幅提高。
  • 中金公司:海外資產配置積極因素仍佔主導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積極因素仍佔主導——海外資產配置9月報資產配置建議:繼續看好風險資產,但短期地調低歐洲日本;風格板塊或有擴散8月回顧:美國疫情好轉;美股新高、利率抬升、美元黃金震蕩在美國疫情見頂回落的背景下,美股市場突破了6~7月以來的盤整態勢並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