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海外集團:全球疫情衝擊下,資產配置充滿挑戰

2020-12-20 騰訊網

當前,我國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逐漸進入尾聲,但全球整體環境仍然不容樂觀。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於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26日,G20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當天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與會各國領導人在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說,我們正在採取迅速且有力的措施,支持經濟,保護勞動者和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我們正在向全球經濟注入超過5萬億美元資金,作為有針對性的財政政策、經濟措施和擔保計劃的一部分,以抵消大流行病對社會、經濟和金融的影響。

疫情對企業的衝擊不小,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疫情也帶來了資產配置的挑戰。

一直被奉為避險聖品的黃金,跌了;

其他各類傳統避險資產,比如國債,回報率也在下跌;

新興避險資產比特幣,更是慘不忍睹。

因此,做為個人投資者,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應重視資產配置的作用,更需從長遠格局思考,做好家庭資產長期規劃,從根本上提高資產抗風險能力,規避突發事件侵擾。

資產配置的核心是資產種類和具體投資的多元化。其主要目標是基於投資者本身的風險偏好與收益預期,追求更優的投資收益-風險情況,以及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內實現更高的回報和更低的風險。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將資金放在不同的籃子裡來保證用最少的風險獲取最大程度的收益。

因此,分散化的全球資產配置組合,能在重大疫情到來之時,極大地緩衝疫情所在國的市場衝擊。

從資產配置角度看,對於投資人而言,多重收入來源是最基本、最穩妥的財富管理訴求。在這其中,哪種投資更能夠抵禦不確定風險呢?

各類投資市場風波不斷,投資者開始考慮從高風險資產配置領域轉向低風險資產配置領域,比如收益穩妥的不動產。

房產一直是資產配置中的重要選項,從個人投資者到大型企業,都或多或少在房產領域有一定的投資。

特別在國人的意識裡,房產是一個穩賺不賠的投資模式,實際上也確實如此,和虛無的股票、證券、期貨相比,房產實實在在存在的。

如今,在分散投資理念下,進軍海外房產,日漸成為抵禦不確定風險的一種剛性需求。

海外房產投資有何優勢?

中國房子的產權一般為40年、50年、70年,而購買海外房產,大多數都是永久產權。國內房產的租金回報在0.7%-3%之間,海外房產的租金回報一般在2.5%-10%之間。國內房產說的都是建築面積,大多數還都是毛坯房,海外房產說的是室內使用面積,且交房標準都是精裝修,有些還帶家具。

更重要的是,在歐洲一些國家購買房產,還可通過購房送全家歐洲綠卡/護照的移民項目,同時滿足海外資產和身份配置多重需求,或成為越來越多投資者選擇的財富「避風港」。

01、25萬美元買房,送全家土耳其護照 -- 美國「小綠卡」的黃金搭檔

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是北約成員國,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和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世界新興經濟體之一,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土耳其護照項目,僅需購置25萬美元房產,就能打通一條跳板英美,速通歐亞的捷徑!

★土耳其護照+「小綠卡」E-2籤證,被認為是去美國最安全快捷的方式,「不是綠卡勝似綠卡」。

獲批E-2籤證後,可以自由進出美國,自由居住,配偶可在美工作,子女可申請入讀美國公立學校。

持有土耳其護照可以到英國工作或營商,在英國居住滿5年,滿足一定條件之後,主申請人及其家屬可以申請英國永居。

● 25萬美元購買土耳其房產,全家速獲土耳其護照

● 土耳其承認雙重國籍,中國身份可保留

● 一次性直接拿到護照,無需轉身份

● 申請材料要求簡單,土耳其護照+ E-2籤證全程最快6個月

● 無年齡、語言、學歷、管理經驗、最低資產等要求

● 無居住要求

● 3年後房產可出售,不影響身份

● 英美雙跳板國家

02、25萬歐買房,一家三代拿希臘永居

☆ 投資25萬歐元購買希臘房產;

☆ 無居住要求、無資金來源證明;

☆ 無語言、體檢、學術背景等要求;

☆ 最快2個月獲批永居許可;

☆ 一人投資,三代移民;

☆ 免費醫療,免費公立教育;

☆ 盡享純正英式教育;

☆ 可直降200分入讀國內清華北大等數十所名校;

☆ 暢遊26個申根國;

☆ 享受希臘教育、醫療等社會福利待遇;

☆ 收穫希臘永久產權的房產。

03、世界級離岸稅務天堂賽普勒斯,一家三代一步到位做歐盟公民

擁有一個低稅或免稅國家的護照已成為主流,不僅能帶來出行的便利,還能更好的進行全球資產配置,實現財富傳承。

賽普勒斯,

世界級知名離岸稅務天堂,

非全球徵稅國家,

世界著名的離岸公司註冊地,

無財產稅、遺產稅、贈予稅,

全歐洲最低的企業所得稅(12.5%)。

持賽普勒斯護照,

暢行歐盟28國,

更是移民英國的絕佳跳板。

子女手持賽普勒斯護照,

清華北大免試入學。

• 申請人在賽普勒斯購買200萬歐元以上一處或多處住宅類房產;

• 或購買200萬歐元以上一處或多處商業類房產+50萬歐元住宅類房產;

• 同時,向研究與創新基金捐贈7.5萬歐元,向土地發展協會捐贈7.5萬歐元。

(註:房產5年後可以出售,只要留下50萬歐元的住宅即可)

相關焦點

  • LSA聯合創辦人胡漢源談疫情下全球經濟局勢及海外資產配置方向
    縱觀全年,全球經濟陷入負增長已成定局,貿易保護主義再度升級,面對疫情之下不確定的全球社會和經濟環境,投資者避險需求持續攀升。在這種時期,未來全球經濟走勢如何?投資者是否有必要進行海外資產配置?全球經濟未來走勢成為資產配置影響因素新冠疫情的蔓延,對世界經濟運行、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政治格局產生重大衝擊和影響。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保護主義等因素的影響,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承受極大壓力,雖然各國相繼出臺了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內的各項措施,有助於緩解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但是2020年全球經濟下行已成定局。
  • 疫情之後,如何做好海外資產配置
    2020年全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場罕見冠狀病毒的大範圍流行,導致整個世界陷入「大封鎖」狀態。隨之而來疫情對全球經濟和社會衝擊也是有很多方面的影響。面對這種情形,在疫情的影響下,我們要如何應對?
  • 海外機構加大中國資產配置是大勢所趨
    友邦人壽資管中心負責人陳佳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從長期看,國內國外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將推動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加速轉向高質量增長,人民幣資產也將給投資者帶來良好的長期回報,海外機構加大對中國資產的配置力度是大勢所趨。她同時表示,當前低利率環境下,提高風險資產的配置將成為未來的主要方向。友邦保險會在嚴格風控體系下增加權益和股權的投資比重,堅定看好相關投資機會。
  • 【海外資產配置】全情疫情下,不得不重視的海外資產配置
    可以說,從2003年至今,中國進入了全球資產配置爆發性的一個階段。很多私營企業通過對外投資完成部分財富積累,一部分個人投資者也對海外投資有了一定的認識。 隨著中國人民財富的增強、子女的海外留學——中產們視野逐漸放寬,於是開始考慮海外資產配置,踏上了海外投資之路。
  • 餘豐慧:疫情下海外資產配置風險與機遇並存
    在全球疫情越來越嚴重情況下,產業鏈、供應鏈、需求鏈、貿易鏈以及全球循環的資產資金鍊全部斷裂。投資理財市場談不上風險偏好,也談不上避險情緒高漲,而是風險與避險資產皆遭受拋售,現金為王時代到來。由於投資需求離場,海外包括房地產價格都跌入低谷。從這個方面看,是進行海外資產配置的機遇。
  • 12月海外資產配置觀點
    下半年的投策主題是「適度樂觀,均衡配置」,今天我們著重給大家簡要解讀一下12月的海外資產配置觀點。不過在全球協調一致的貨幣與財政救助下,資本市場領先於實體經濟大幅反彈,多個市場的股指已經回到疫情前的水平,甚至創下歷史新高,宏觀經濟與資本市場的脫節再一次出現。
  • 海外機構加大中國資產配置是大勢所趨 友邦保險將增加權益和股權...
    友邦人壽資管中心負責人陳佳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從長期看,國內國外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將推動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加速轉向高質量增長,人民幣資產也將給投資者帶來良好的長期回報,海外機構加大對中國資產的配置力度是大勢所趨。   她同時表示,當前低利率環境下,提高風險資產的配置將成為未來的主要方向。
  • Tik Tok、微信相繼被禁 大唐財富解讀中美博弈下的海外資產配置
    日益緊張的中美關係之下,高淨值人群還應該做海外資產配置嗎?又該如何進行財富配置?大唐財富資深顧問林鴻鈞在此給出了他的建議。當前美元仍處於弱勢,疫情影響下,短短幾個月時間,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已從4萬億美元飆升至約7萬億美元,,雖然在現階段美國經濟尚在衰退之中,仍需要印鈔來刺激經濟,但一旦經濟復甦通脹壓力就會顯現,之後美元將會更加弱勢,而且這種弱勢狀態將會持續一段時間,也許未來一年內都不會轉強。因此在投資時一定要考慮這一因素,考慮到匯率關係可相應減少美元資產配置。
  • 全球再配置:從美國轉向香港|中金財富4季度海外資產配置
    四季度海外資產配置 全球再配置:從美國轉向香港 超低利率之下,美國市場未來面臨三重挑戰 在新冠疫情最初的衝擊過後,美聯儲大幅降息帶來的流動性寬鬆,使得美國股票和債券估值大幅上升。股票、長期國債、企業債、TIPS均取得較高回報,這是典型的流動性泛濫導致的市場景氣。這也給未來的市場帶來了三方面的風險。
  • 利用資產配置做好投資風險管理
    即便是公開交易的大類資產,大家看到,自1月20日疫情發酵以來,在中國和海外股市受到影響的時候,主權債普遍表現積極,黃金也有上漲,波動性的提升下,量化策略也有積極的表現,資產組合中包括這些大類資產,會起到對股市下跌很好的對衝。資產配置是投資過程的核心環節,是投資收益的最大決定因素。我們強調在資產配置中,堅持資產回報相關性低、資產類別分散性高的大原則。
  • 宜信財富: 利用資產配置做好風險管理
    即便是公開交易的大類資產,大家看到,自1月20日疫情發酵以來,在中國和海外股市受到影響的時候,主權債普遍表現積極,黃金也有上漲,波動性的提升下,量化策略也有積極的表現,資產組合中包括這些大類資產,會起到對股市下跌很好的對衝。資產配置是投資過程的核心環節,是投資收益的最大決定因素。我們強調在資產配置中,堅持資產回報相關性低、資產類別分散性高的大原則。
  • 全球化視角下,我們該如何進行海外資產配置
    隨著世界一體化,資產全球化的時代變革,我們可以通過海外資產配置讓自己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地球人」。尤其是現在海外經濟環境開始緩慢復甦,在全球市場上充滿很多不同的投資機會。我們不妨從教育、通行便利,分散風險等方面去做好我們的家庭的財富和教育規劃,巧妙地化危機為轉機,抓住投資機遇。
  • 餘豐慧:海外資產配置風險與機遇並存
    在全球疫情越來越嚴重情況下,產業鏈、供應鏈、需求鏈、貿易鏈以及全球循環的資產資金鍊全部斷裂。投資理財市場談不上風險偏好,也談不上避險情緒高漲,而是風險與避險資產皆遭受拋售,現金為王時代到來。  由於投資需求離場,海外包括房地產價格都跌入低谷。從這個方面看,是進行海外資產配置的機遇。
  • ​Tik Tok、微信相繼被「禁」中美博弈下海外資產還能投嗎?
    美元放水 未來通脹將顯現日益緊張的中美關係之下,高淨值人群還應該做海外資產配置嗎?又該如何進行財富配置?大唐財富資深顧問林鴻鈞在此給出了他的建議。當前美元仍處於弱勢,疫情影響下,短短幾個月時間,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已從4萬億美元飆升至約7萬億美元,雖然在現階段美國經濟尚在衰退之中,仍需要印鈔來刺激經濟,但一旦經濟復甦通脹壓力就會顯現,之後美元將會更加弱勢,而且這種弱勢狀態將會持續一段時間,也許未來一年內都不會轉強。因此在投資時一定要考慮這一因素,考慮到匯率關係可相應減少美元資產配置。
  • 深度|酒店巨頭華住集團的新挑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疫情衝擊下,華住集團國內外業務如何應對?...酒店數突破5600家、客房總數超過53萬間後,華住集團(HTHT.O)本應在形勢大好之下跨入公司發展的裡程碑階段。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使得包括華住集團在內的整個酒店行業遭受衝擊。
  • 陳元、周小川、蓋特納等研判全球資產配置
    在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萬柳堂資管圓桌」上,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常務理事會主席、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元,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美國第75任財政部長、華平投資集團總裁Timothy GEITHNER等國內外專家就資本市場改革及全球資產配置領域五個值得關注的新現象、新挑戰展開了討論。
  • 保險資金重點關注非標資產 低利率環境下可挖掘權益和另類資產投資
    其認為,海外疫情的影響還需要再觀察,全球和我國貨幣財政政策空間相對充足,立刻發生全球性危機的概率不大;判斷本輪衰退的風險可能主要來自於金融市場本身,如果能夠穩住情緒,不讓市場產生更大的波動,衰退可能只是一個偽命題。
  • 中銀研究:疫情衝擊下全球貨幣政策應對與前景
    一方面,疫情衝擊下,貨幣政策空間急速收窄,主要央行需要調整政策框架,擺脫當前困局。2020年3月以來,數十家央行降息或多次降息,全球步入最低利率時代。G4(美國、歐元區、日本、英國)加權平均政策利率由2019年年末的0.76%進一步下探至-0.34%,逼近全球政策利率下限。同時,主要央行加速擴表至歷史最高水平。
  • 數位化信託開闢資產配置新路徑
    文|FOTT《家族辦公室》雜誌金融機構正在加快數位化轉型,尤其是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信託公司線下展業受到不同程度阻礙,疫情衝擊下催生了「免接觸」需求,不少機構正積極運用數據技術開展新型業務,順手推舟地實現了數位化轉型。
  • 花旗報告揭秘:全球179名頂尖富豪疫情期間資產配置與投資偏好
    儘管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趨於復甦,全球頂尖富豪在資產配置方面依舊謹慎。 近日,花旗銀行私銀部門針對五大洲179位個人平均財富超過3億美元的頂尖富豪(以及其家族辦公室)做了調研,並發布報告顯示,約84%受訪者對未來12個月投資情緒的表述依然是「謹慎」或「極度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