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上海曙光生殖 ,作者上海曙光生殖
上海曙光生殖
男女不孕症相關的知識
生殖醫學分會
上海中醫藥學會
2020年初冬,申城大降溫前夕,上海中醫藥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年會於12月11日-12日於上海舉行,本次會議由上海市中醫藥學會主辦,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承辦,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生殖中心協辦。此次大會在線上線下同時進行並直播,既保證上海周邊醫生以及學生參加,又保證全國有志於生殖事業人員參會學習。
開幕式
本次會議以線上會議和線下會議結合的形式,通過專家講座、專題研討等不同模式,註冊學員600人,線上觀看學員近3萬人,參會人員對2020年中醫藥輔助生殖技術研究熱點和重大進展進行了學習、回顧和討論。上海中醫藥學會秘書長談美蓉秘書長為本次會議進行開幕式致辭,並對生殖醫學同道在新冠疫情中為抗疫工作和保障疫情狀態下輔助生殖事業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給予肯定,對上海以及江浙滬地區生殖醫學的發展寄予了殷切期望;生殖分會主任委員童國慶主任主持本次會議的開幕式,並總結了一年來學會工作,對2021年及未來的工作提出了重點規劃和指導;生殖分會副主任委員孫建明主任對本次會議進行全面介紹,並聯合生殖分會夏燁醫生以及劉鵬醫生對會議順利舉行進行了線上線下總體規劃。
學術
演講
生殖熱點
第一部分:線下演講
01 / 童國慶教授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童國慶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關於「從分子機制探索到臨床應用—IVF治療中的卵子老化挑戰」的精彩講座。童國慶博士的突破性研究發現:卵子老化早期胚胎發育阻滯的根本是細胞周期停滯SENESCENCE,為高齡女性不孕和苦困難難IVF治療開闢了新的領域,為生殖科學的發展推進了一大步。總結了35歲以後女性的生殖力出現斷崖式下跌,獲卵數、受精率、卵子質量、妊娠率下降,非整倍體、流產率增加。隨著年齡增加,DNA損傷、端粒受損、線粒體異常、慢性炎症、氧化損傷等逐漸積累,超過自身修復能力,細胞功能活動發生停滯。評價了如下治療方法:高齡女性添加LH、GH、輔酶Q10、DHEA等可以減少Gn用量,減輕卵巢刺激,提高卵子質量,增加妊娠率。報告了小分子特別是中藥單體在細胞老化治療中的突出作用和機理。
02 / 孫建明教授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院孫建明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關於「生精湯治療DNA碎片率增高引起的不育症臨床總結」精彩講座。孫建明教授首先對DNA碎片率增高引起的不育症作了介紹,認為現代男性精液DNA碎片率增高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合理的運用中醫藥治療可收良效。隨後孫教授對生精湯及其衍生方劑作出講解,根據中醫辨證的不同證型處以生精湯、益腎清利方或生精3號方,利用中醫特色外治法,如臍療、中藥離子導入透藥治療等,將藥物滲透入特定部位共收藥物及穴位刺激的療效。最後孫教授以一項臨床研究成果具體闡明了生精湯水煎劑透藥外治法改善DNA碎片率增高的療效。
03/Andrew Hutchins 教授
南方科技大學Andrew P.Hutchins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關於「胚胎發育中的衰老與停滯」的精彩講座。Hutchins教授首先帶大家了解胚胎發育的過程,從合子期、2細胞期到囊胚期,再到植入過程中胚胎的特點。在早期發育過程中胚胎合子基因組不能激活,則細胞停止分裂,發生阻滯。同時分析了正常胚胎與阻滯胚胎的基因表達差異,探索相關通路的改變與調控機制,並嘗試採用添加小分子化合物體外培養挽救胚胎的發育阻滯。這一探索為輔助生殖體外培養過程中改善胚胎發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04 / 嚴驊教授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嚴驊教授為大家帶來了「中醫藥在卵巢早衰中的應用」的精彩講座,嚴驊教授首先帶領大家認識了卵巢早衰的基本概念及常見病因,並從中醫角度分析了卵巢早衰發生的病因病機,在治則治法方面總結出朱南孫教授注重補腎活血,羅頌平教授注重補腎填精,尤昭玲教授注重益腎填精、養血活血、同時兼用疏肝理氣、健脾寧心,蔡小蓀教授以育腎周期療法為基本法則,夏桂成教授注重按月經周期四期進行診治,並首創了心(腦)-腎-子宮生殖軸學說。而後嚴驊教授從調經促孕十三針引出臨床上常見的外治法,並強調治療卵巢早衰內外合治的重要性。最後從未病先防、既病防變角度提出了日常養生調護的建議。
05 /章勁夫教授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光華醫院章勁夫教授為大家帶來了「睪丸精原幹細胞損傷與生育力異常的研究進展」的精彩講座,章勁夫教授分別從臨床和基礎研究兩個方面展開分析了睪丸精原幹細胞損傷與生育力異常。在臨床方面,先從生育力最主要評估指標-精液常規入手,而後介紹了支持細胞及人體的第二大屏障血-睪屏障,並與目前備受關注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聯繫,指出雖然目前實驗樣本量較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會通過性傳播的途徑傳播,但是對後續生育力的影響還有待深入研究。在基礎方面簡明扼要的介紹了睪丸精原幹細胞損傷並最終與臨床相聯繫。
06 / 李勁松教授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李勁松研究員帶來了題為「雄性生殖幹細胞介導的基因編輯」及其應用前景的精彩報告。李勁松研究員介紹了通過核移植的方法建立了精子來源的孤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系(AG-haESCs);AG-haESCs可以在體外長期擴增培養,通過流式分選可以穩定地維持單倍體細胞的存在,最為重要的是,當注入卵母細胞後,它可以支持半克隆小鼠的出生(效率約2%)。為擴展AG-haESCs的應用,李勁松研究員的研究組對限制AG-haESCs支持半克隆小鼠發育潛能的兩個「罪魁禍首」(H19-DMR和IG-DMR)進行了敲除,最終獲得了DKO- AG-haESCs(「人造精子細胞」)。隨後李勁松研究員介紹了這種「人造精子」的應用前景。通過結合近年來興起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單倍體可廣泛應用於科學研究。「人造精子細胞」可以在體外進行遺傳改造,並進一步用於高效率產生遺傳修飾的半克隆小鼠(高達20%),為功能基因組的在體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人造精子細胞」介導的基因編輯還可以用於研究印記基因的功能、篩選決定胚胎發育的關鍵基因、在體篩選決定蛋白質功能的關鍵胺基酸、建立模擬人類疾病的小鼠模型、開展基因組標籤計劃等。總的來說,「人造精子細胞」介導半克隆技術可以實現多樣化的基因編輯,並一步獲得相應的基因修飾小鼠模型,有望為生殖、發育、人類遺傳學等領域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
07 / 童明漢教授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童明漢教授以「The secret life of sperm」為題,從分子水平對男生生殖老化過程中的可能機製做進一步的講解。人類的精子從發育到成熟必須經過四個周期,每個周期需要 16 天,可以推測約 64 天。精子經歷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等一系列過程具備受精能力,一項研究中,利用螢光標記技術收集處於不同時期的精細胞並對其進行分析檢測,發現衰老影響各個時期精細胞的基因表達,從分子水平闡述了衰老對雄性生殖器官的影響。
08 / 徐蓮薇教授
在上海中醫藥學會生殖分會學術年會上,徐蓮薇主任以「傅山女科思想的傳承與發揚」為題提綱挈領的回顧了清朝著名中醫世家傅青平的女科思想、方劑臨症應用及用藥特色,指出臨床治療婦科病重在從肝、脾、腎論治,從肝之「心有不平」致鬱,在解鬱之中兼以養腎健脾,在健脾調胃中參以疏肝,養腎滋腎中,又以益肝健脾為輔,於「見微知著」中強調補腎的作用。並在汲取《傅青主女科》精華的基礎上與現代醫學相互融合,對現代婦科治療與傳統中醫理論的結合與創新給予了很高的指導價值。
09/ 于洋教授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臨床幹細胞研究中心于洋教授為大家帶來了「衰老影響雌性生殖細胞發育潛能的分子機制研究」精彩講座。于洋教授闡釋了年輕和老年非人類靈長類動物(NHPs)卵巢的單細胞轉錄結構,並確定了7種具有不同基因表達特徵的卵巢細胞類型,包括卵母細胞和6種卵巢體細胞。通過對卵母細胞基因表達動態的深入分析,發現了在卵母細胞的發育階段有四個亞型。並進一步分析細胞類型特異性衰老相關的轉錄變化,發現早期卵母細胞和顆粒細胞特異性抗氧化信號通路受到幹擾,表明氧化損傷是卵巢功能隨年齡下降的關鍵因素。此外,在老年婦女的顆粒細胞中觀察到抗氧化途徑失活、活性氧含量增加和細胞凋亡。這項研究全面了解了靈長類動物卵巢在單細胞解析度下衰老的細胞類型特異性機制,揭示了新的診斷生物標誌物和與年齡相關的人類卵巢疾病的潛在治療靶點。
生殖熱點
第二部分:線上演講
01 / 孫贇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孫贇教授為大家帶來了「PGT-A的臨床遺傳諮詢與數據基礎」精彩講座。PGT-A非整倍體的植入前基因檢測,用於進行染色體異常及單基因疾病的診斷。孫贇教授首先闡述了PGT-A規範化歷程及技術的發展歷程,指出目前NGS成為PCT-A檢測的重要技術平臺。根據多項對照研究及中心統計的臨床數據,孫教授提出了PGT-A可受益於高齡女性、復發性流產、反覆種植失敗等人群,指出臨床上應加強PGT-A術前諮詢,充分告知患者嵌合體現象發生率及在生物學和檢測技術方面的陽性風險,嵌合體胚胎目前移植經驗有限,建議患者開展另一個新的周期以獲得更好的妊娠結局。嵌合體胚胎移植後一定要進行產前診斷明確胎兒核型,同時加強出生隨訪。
02 / 張學紅教授
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學紅教授為大家帶來了「 反覆種植失敗與陰超的精細話評估」這一題目演講,張教授通過西北第一大生殖中心數據分析由淺入深的從超聲精細化這個大家已經快要忽略的技術給大家來了一場令人震撼的女科角度的輔助生殖盛宴。
03 / 張婷婷教授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醫院的張婷婷教授是全國第四批名老中醫專家蔡小蓀學術思想繼承人,上海市中醫藥領軍人才,她講授主題是《海派蔡氏婦科治療不孕的理論與實踐流傳》。本著治病當注重顧及脾胃的觀點,蔡氏在治病過程中,除了運用治療疾病所需藥物外,每多注重兼顧調治中州的運化功能。臨床處方,部分藥物習慣妙用。一則藉以改善藥性之偏,一則使其焦香,增進健脾之力。而黨參、白朮、茯苓、甘草、半夏、石斛、谷芽、陳皮之屬,為常用之品,旨在健脾和胃,以增生化之源。特別是茯苓一藥,最喜用之,幾乎每張處方中均遣用。蔡氏言,茯苓味獨甘淡,甘則能補,淡則能滲,甘淡屬土,具健脾和中,利水滲溼之功,其藥性緩和,補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為防治脾胃之虛要藥也。在蔡氏自擬之「孕Ⅰ方」、「孕Ⅱ方」、「內異Ⅲ方」、「化瘀消堅方」等系列方中,均茯苓列為主藥。
04 / 臘曉琳教授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臘曉琳主任為大家帶來了「高齡女性IVF助孕策略」的專題講座。卵巢衰老主要是遺傳因素及損傷累積性卵巢衰老,臘主任在現有的高齡ART共識、實踐指南指出高齡女性是否為女性妊娠的危險因素?卵巢儲備功能低下的診斷標準是什麼?高齡女性應行單胚胎移植還是雙胚或三胚胎移植?改善卵巢幹預措施能夠影響高齡婦女妊娠結局?ICSI有更好的妊娠結局?高齡女性應選擇IUI還是IVF?COH時添加LH是否有利助孕結局?哪種黃體支持方案最有利於高齡女性?高齡雙胎是否應該減胎?PGS是否有利助孕結局?等指南尚需要解決的十個臨床問題,並且博覽中外文獻對以上問題做出初步解答,令聽者受益匪淺,並引發思考。
05 / 孫自學教授
河南中醫藥大學附屬河南省中醫院孫自學教授為大家帶來了「傳統醫學對高齡男性生殖調養」的精彩講座,孫自學教授首先講述了高齡男性性功能下降、性慾減退、少弱精子症等為高齡男性睪丸老化的特徵,從中醫辨證論治角度分析了男性不同中醫證型的臨床表現,包括腎陽虧虛、腎精虧虛、腎陽不足、心脾兩虛、溼熱下注、肝氣鬱結、瘀阻脈絡等,針對不同證型提出治則治法,並指導臨床推薦切實有效的湯藥、成藥等,包括歸脾湯、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右歸丸、龍膽瀉肝湯、五子衍宗丸等傳統醫學較為經典方藥做指導。孫自學教授建議從生育及睪丸老化角度考慮,越早生育越好。詳盡易懂,使聽眾們受益匪淺,能更好的將理論應用於臨床。
06 / 李蓉教授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李蓉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高齡女性IVF促排策略(大數據)」的精彩講座,李蓉教授首先講述了年齡是影響女性生育力及妊娠結局的獨立危險因素,卵子的數量和質量均隨年齡呈顯著下降趨勢。建議首次IVF卵巢儲備功能正常的高齡女性,可按正常不孕患者對待,採用經典促排卵方案。針對卵巢低反應者可通過增加Gn的劑量、添加LH、生長激素、睪酮脫氫表雄酮等方法來改善卵巢反應性,但尚存在爭議。其次提出PGT可提高高齡女性的活產率,但亦存在一定的醫療風險,應當向患者充分交代利弊,確定必要性。並講述了單胚胎移植並不影響高齡患者的妊娠結局,且可降低多胎妊娠率和母嬰併發症。期間李蓉教授分享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中心數據,給大家做了詳細的分析與總結。
07 / 張長城教授
三峽大學醫學院的張長城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關於「醫學科研選題和課題設計思路」的精彩演講。張長城教授認為科研選題重點是從臨床中來,選擇臨床急需解決的相關科學問題,並指出科研選題應遵循創新原則、科學性原則、可行性原則、效益性原則,並以歷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成功項目為例對科研設計如何提出假說以及如何進行科研設計做了進一步的講解,為廣大醫務工作者提供了科研選題思路和課題設計方法。
08 / 韓文鈞教授
韓教授題目為「淺談男性疾病治療的道與術」,來自上海是第七人民醫院的韓文鈞教授從道與術結合臨床方面給大家帶來了一場從哲學到醫學,兩者相結合的學術大餐,道與術對於男性疾病的結合讓大家非常讚嘆。
09 / 袁少英教授
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袁少英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關於「針灸療法在精索靜脈曲張不育症中的應用」精彩講座。袁少英教授首先介紹了中醫藥治療精索靜脈曲張(VC)致男性不育症的認識,指出中醫藥及外治法對輕、中度VC不育症有效,認為該病主要病因病機是血瘀,治療以通為用,從中醫辨證論治角度分析了VC不育症不同中醫證型(氣滯血瘀、溼熱蘊結、肝腎陰虛、腎陽不足、氣血兩虛)的臨床表現,並介紹了以上各主證及其兼證的中草藥和中成藥治療方法。對難治性VC不育症袁教授認為及時融合中西醫治療將有更好的療效。隨後袁教授具體介紹了辨證治療的方法,包括:複式傳統手法針刺、挑治療法、其他針灸療法及物理治療。最後袁教授介紹了運用針灸療法後如何通過證候評分進行療效評價。
10 / 金保方教授
金保方教授為大家帶來的演講是NOA臨床案例分析及診療思考,案例包括綜合治療睪丸精原細胞癌術後放療致無精子症的案例,採用健脾化溼固澀的方法共服用中藥三年,凍精後啟用ICSI療程後成功成功懷孕,案例二低促導致的無精子症,排除染色體和基因缺失等病因後採取來曲唑,HCG、HMG和中藥聯合治療後獲取精子後冷凍啟動IVF治療,共得到6枚凍胚。第三例垂體腺瘤剜除術後,中藥調理自然懷孕。案例四高促導致的無精子症,採用雌激素拮抗外源性雄激素補充,加上中醫藥補腎活血後啟動試管流程,成功懷孕,還用其他病因導致的無精子症,在中醫辨證論治後均獲得比較理想的治療結局,金教授認為無精子症的治療最終應以讓患者擁有健康的後代為目的,在藥物治療無明顯療效後應建議患者儘早接受IVF治療來獲得良好的治療結局,在治療過程中採用辨病治療,中西醫結合以提高無精子症的療效,對臨床上治療無精子症有很好地指導意義,讓在座的聽眾受益匪淺。
11/ 張春和教授
雲南省中醫醫院張春和教授為大家帶來的「基於氣血理論探析男性不育症的用藥規律及臨床應用的精彩講座」。張教授首先從診斷、病因、治療方法向我們全面介紹了男性不育症,建議中醫治療不育症應採用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的思想來,來發揮中醫藥在治療不育症中的特色和優勢。張教授認為男性不育症的病因如下1.腎陽虛衰,生精動力缺乏。2.腎陽不足,陽精虧虛,生化乏源。3.氣血兩虛,精失化源。4.水溼痰濁內生,精道不通。5.肝鬱氣滯,血脈瘀阻疏瀉失司。6.肝經溼熱,精室受擾。7.外傷損絡,瘀血阻滯。並詳細闡述了氣、血、精、神與男性生殖的關係。主張以氣血理論為基礎,以強精為嚮導來治療來治療男性不育症,並分享了以氣血理論為基礎的方劑黃帝助育湯,黃精贊育膠囊在臨床中的應用與療效。張教授認為治療不育症應以補氣生血,補腎生精為基本治法,以辨證論治,辨精論治為主採用中西醫結合從病因入手做到個體化治療來提高藥物治療在不育症中的臨床療效。講座內容深入淺出,詳盡易懂,使聽眾受益匪淺。
12 / 連方教授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連方教授為大家帶來了「傳統醫學調養高齡女性卵巢功能良策良方(現狀)」的精彩講座。連方教授首先指出卵巢早衰(POF)是卵巢衰竭的終末階段,而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及卵巢儲備功能下降(DOR)是臨床值得關注的人群。POI的發病機制主要是腎氣不足,腎精失養,肝脾腎三髒功能失調所致。連方教授的良策良方提出要注意對此類患者心理疏導,運用月經八期理論,行經期,活血化瘀;經後早期,滋陰養血,以陰扶陰;經後中期,滋陰養血,佐以助陽;經後晚期,滋陰助陽,陰陽並調;圍排卵期,補腎活血,重在促新;經前早期,補腎助陽,激發陽氣;經前中期,補腎助陽,扶助陽長;經前末期,助陽健脾,疏肝理氣。連方教授連貫中西,深入淺出,傳達傳統醫學調養高齡女性良策良方。
主持風採
圓滿閉幕
兩天的學術盛宴後,會議圓滿閉幕。
會議是學術的開始,會議中的演講及乾貨後續將在上海中醫藥學會生殖醫學分會月月講中展示,生殖分會中的眾多講者講在月月講中陸續分享乾貨,敬請期待!
原標題:《【曙光·新聞】2020上海中醫藥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學術年會圓滿舉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