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死磕拼多多,原來是這條「敏感神經」被踩了

2020-08-17 德林社

文 | 金衛

拼多多賣特斯拉,這一回賣出了問題。

最近,拼多多推出特斯拉團購活動,結果特斯拉不認,說兩家公司並無任何合作,且拒絕給武漢的車主交付車輛,武漢車主怒了,說要起訴特斯拉。

8月17日,特斯拉方面表示,支持因被團購活動誤導而無法交車的消費者向活動方維權,並將盡所能地為消費者提供所需的法律援助。同時還回應稱,上海車主能提到車 「全程都是拼多多的人用客戶信息代為下單」。

拼多多此前推出AMD、三隻松鼠、海藍之謎等團購活動,也遭到商家的打臉,稱並未與拼多多合作,但是,這些商家最多發個聲明,而特斯拉則是死磕,雙方你來我往,已過招多次。特斯拉向外界傳遞的是對拼多多這一團購、補貼形式不認可。而拼多多頻頻打臉背後,則存在著遭遇身身發展天花板、寄望借高端品牌突破自身「低端、山寨」定位之困。

特斯拉硬懟

拼多多與特斯拉的糾葛,還要從7月說起。

7月20日,連鎖汽車銷售平臺宜買車聯合拼多多推出一場特斯拉萬人團購活動。特斯拉官方指導價為27萬的特斯拉Model 3在拼多多上的團購價為每臺25萬,團購價格比官方售價便宜了近2萬元。

活動上線後,引發了超過3萬人報名參與,不過,最終能得到「團購價」的僅有5個名額。

7月21日,特斯拉發布聲明稱,公司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就該團購活動有任何合作,也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有過任何形式的委託銷售服務,亦未就此次團購活動向宜買車或拼多多銷售過任何本司生產車輛。

而拼多多則承諾用戶許下活動真實、車為全新車。

8月15日,有消息稱特斯拉拒絕給拼多多下單的車主交付車輛。一位來自武漢的用戶在網上發布消息稱,特斯拉交付專員表示,拼多多的行為違反了特斯拉汽車訂購條款中明確約定的禁止轉賣條款,特斯拉會依據合同約定的購車方違約條款取消此訂單,即特斯拉拒絕交付新車。

面對特斯拉的拒絕交付的行為,拼多多表示,消費者的該車輛系消費者本人與特斯拉籤了訂購協議,消費者本人自用且無任何轉賣意願和意圖,其購車用車也並未有任何「惡意」。

拼多多稱,消費者理應被善待。招牌大了,不應豪橫,店大了,不應欺客;手握先進技術,更應心態平和,積極善待消費者信任。

隨後,特斯拉「拒交門」又發生了新的進展,一名來自上海的拼多多團購車主表示,已經成功提車,中間沒有遇到任何困難,並已為車輛辦理保險。

8月17日,特斯拉相關負責人向媒體回應稱,上海車主 「全程都是拼多多的人用客戶信息代為下單」。據稱,上海團購車主把25.18萬元付給拼多多平臺後,將個人信息提供給宜買車旗艦店,宜買車旗艦店便代替秦先生在特斯拉官網創建了購車訂單。

現在有些為難的是武漢車主,他表示要起訴特斯拉,而特斯拉則回應支持他向拼多多維權,而且還提供法律援助。

8月17日的聲明中,特斯拉道出了憤怒的原因,稱自己一直堅持直營模式,因為相信直營模式是真正符合消費者最大利益的,在直營模式下無論走進特斯拉的哪一家門店得到的都是同樣的價格,一個首次購車的消費者也不會因為信息不對稱而被宰,不會因為銷售渠道複雜而買到來路不明的產品,更不需要為了拿到一個「最低價格」辛苦的去跨省提車。

拼多多翻了車

拼多多和特斯拉,一個近年新崛起的電商巨頭,一個新能源車的霸主。兩家掐架,似乎各有各的道理。

事實上,拼多多這兩年與多家品牌互掐,按說,拼多多掌握著超級流量入口,上架這些商品,且給予補貼,可以大大提升商品的銷量,對商家來說,這是求之不得。但問題是,拼多多有自己的想法和算盤,這與品牌商家的訴求存在矛盾。

眾所周知的是,拼多多崛起於下沉市場,通過五環外的超級流量和社交模式,在電商領域迅速崛起,與阿里京東三分天下。但是,其依靠的「下沉」用戶、「白牌」商品模式,也給自身貼上了「低質、假貨、山寨」等標籤。

這兩年,受制於流量、品牌困局,拼多多發起百億補貼活動,吸引高端大牌品牌入駐,與此同國美聯姻結盟等,拼多多都在改變自己與生俱來的「假貨、山寨貨」形象,打入高端大牌交友圈。

去年,拼多多發起百億補貼,重金補貼蘋果手機,iPhone 11系列開售拼多多即降價500-900元,創下全網最低發售價,自此一戰成名。

今年,拼多多又推出「百億補貼節」,補貼力度從此前的20%最高增長至50%,覆蓋的重點品類是數碼3C,以蘋果手機為代表,都是高客單價的產品。

五一期間,拼多多賣起了汽車,打出了「五五折買凱迪拉克」,這一度引起了經銷商的打假,上汽通用凱迪拉克市場營銷部部長直懟,稱拼多多的折扣車系假貨。直到凱迪拉克官方聲明稱,拼多多的合作方是凱迪拉克授權經銷商百聯集團,由拼多多平臺直接給予消費者高額補貼,這才平息了風波。

6月3日,拼多多又宣布將上線 「AMD盒裝CPU萬人團」活動,五款當紅CPU下單可享特惠補貼,下單可享300-600元的特惠補貼,創下了同類產品的最低價格。但活動上線一天,即遭AMD官方打臉,AMD稱沒有對拼多多電商平臺及其上任何店鋪授權。

與拼多多合作的品牌商,有的是歡迎,有的是睜隻眼閉只睜,有的則反映強烈。尤其是一些高端品牌,他們似乎不願意被拼多多拉低自己的品牌形象。

一些大品牌形象的建立,非一朝一夕,他們會非常謹慎地挑選線上線下的銷售渠道的,拼多多的形象與他們的品牌定位不符。而拼多多路子可謂是簡單又粗暴,就是不斷的燒錢、補貼,與一切可能的中高端品牌進行合作,這種「先斬後湊」的方式,被打臉也是再正常不過。

特斯拉之所以硬槓拼多多,在於他們的品牌定位,還有直銷的銷售模式,客戶直接在網上下單,線下的門店主要體驗試車為主,拒絕中間商賺差價。而拼多多的這一舉動,相當於擾亂了特斯拉的直營體系,且對特斯拉的定價系統造成影響。

這兩年,隨著電商流量的大戰,拼多多與阿里、京東的爭奪日益激烈,拼多多在下沉市場面臨著巨頭的擠壓,只能向上突破尋找空間,但是,高端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而且,這些高端品牌與京東、阿里早有渠道合作。

去年,三隻松鼠、海藍之謎等品牌曾陸續發表聲明和拼多多撇清關係之後,爆發了電商領域的「二選一事件」,拼多多的突圍,必然會在價格體系、銷售渠道等多方面動了大牌們的奶酪。

拼多多的困難在於,一方面要扭轉自身的品牌形象,這個代價會非常大,但是要放棄之前的品牌定位和市場,那麼自身賴以生存的下沉市場同樣會受到影響。

這一次,特斯拉死磕,拼多多可謂翻了車。

相關焦點

  • 拼多多一不小心踩到了特斯拉的「敏感神經」
    備受關注的「拼多多萬人團購特斯拉活動」精彩繼續。特斯拉官方也發表過聲明稱,活動與特斯拉無關。當在拼多多上拼團成功的消費者日前準備提車時,特斯拉卻拒絕交付,原因是:活動不符合特斯拉的交付政策,涉及轉賣,依據公司規定取消該訂單。拼多多回應稱,該車輛系消費者本人與特斯拉籤訂了訂購協議,消費者本人自用,且無任何轉賣意願和意圖。特斯拉和拼多多雙方「各執一詞」,我們可以試圖從兩者不同的角度來看一看。
  • 特斯拉為什麼要和拼多多死磕到底?
    但能肯定的是,拼多多不免有蹭熱度的嫌疑,而入華六年的特斯拉也該學會放低身段,畢竟這件事不能讓消費者買單。這場鬧劇中最無辜的是用戶?是什麼讓特斯拉與拼多多劍拔弩張?其實,自上個月拼多多平臺上線特斯拉Model 3團購活動至今,特斯拉、拼多多及消費者的多方之間在平臺團購、車輛銷售、交付等多方面都有著不小的爭議,直到本次「特斯拉拒交門」在網絡上熱度居高不下。
  • 這一次,特斯拉「死磕」拼多多
    事情是這樣的:近期,拼多多推出特斯拉團購活動,結果特斯拉不認,說兩家公司並無任何合作,堅持直營模式。於是特斯拉不給武漢的車主交付車輛,武漢車主怒了,說要起訴特斯拉。最新回應,特斯拉表示,如果車主要起訴拼多多,特斯拉將提供法律援助。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同時,一位來自上海的拼多多團購車主表示,已經成功提車。
  • 拼多多「白嫖」特斯拉,踩到特斯拉的底線了?
    這事兒要是按這個劇情發展下去,難道特斯拉真就會拿拼多多沒轍了? 不不不,就在其中一位搶到名額的用戶去提車時,被告知違反了「禁止轉賣」條款,因此,特斯拉拒絕交車。很顯然,這是特斯拉進一步正面剛的節奏。 就這樣,這件事鬧大了,在網上引起很大的關注,網友們眾說紛壇。
  • 特斯拉死磕拼多多!拼多多在團購上,用力過猛!弄巧成拙
    當然,拼多多確實不容易,在兩大巨頭中,殺出一條血路。給人印象就是一個低端的購物平臺,但是在成功後,不斷謀求轉型,深入高端群體,也已經在我國蔓延。拼多多已經站穩腳跟了,不過,還是改不了它拼團模式,為的就是低價賣貨。不過,這次,恐怕失落了,由於賣的是高端產品,拼團模式面臨尷尬了。就是拼多多,竟然打起了特斯拉高端電動車的主意,通過團購的模式,將特斯拉電動車賣給拼團的人。
  • 拼多多空手套白狼,怪不得特斯拉「死磕」
    乍一看,拼多多「賣」特斯拉Model 3,和賣手機、電器一樣,但事實上,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常識,你要麼就「先進貨、再賣貨」,不然,就和廠商達成一致,而拼多多似乎並沒有按套路出牌,手裡既沒有車,也沒經過特斯拉同意,這不是空手套白狼又是什麼?
  • 特斯拉為何,拒絕拼多多「倒貼錢」?
    今年,特斯拉格外引人矚目。除銷量上半年逆勢增長外,最近與拼多多的一場鬧劇也賺足了眼球。就在上個月,電商平臺拼多多推出特斯拉團購活動,5臺特斯拉Model 3以低於市場指導價2萬元的團購價在線上被「秒光」。之後,特斯拉以團購活動未經授權,存在轉賣行為為由拒絕為拼多多團購用戶交付車輛。
  • 特斯拉和拼多多,「槓」上了
    這兩天,特斯拉和拼多多是真的死磕上了。事情是這樣的:近期,拼多多推出特斯拉團購活動,結果特斯拉不認,說兩家公司並無任何合作,堅持直營模式。於是特斯拉不給武漢的車主交付車輛,武漢車主怒了,說要起訴特斯拉。
  • 拼多多賣勞斯萊斯,特斯拉風評意外受害
    >繼上次拼多多賣特斯拉之後,這個平臺又賣車了,還是配置價1068萬元的勞斯萊斯幻影!特斯拉為何要死磕拼多多?,不少網友就批評特斯拉,「特斯拉進來挨打」「這就是RR與特斯拉的區別嗎」。但其實,特斯拉的做法沒有錯,頂著風評受害的風險也要死磕拼多多才是正確的。若是特斯拉默認這個活動的話,消費者會認為特斯拉能在拼多多上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特斯拉門店會流失顧客,特斯拉銷售途徑會被拼多多搶走,從而定價權也喪失。
  • 拼多多「神助攻」為何惹怒了特斯拉?
    特斯拉從來就不缺少關注度,最近與拼多多的一場「互撕」鬧劇更是賺足了眼球。有觀點認為,拼多多倒貼錢蹭熱度「可恥」,但有更多人抨擊特斯拉拒絕交車的傲慢行為「可恨」。事件緣起上個月的拼多多團購活動。電商平臺拼多多推出5臺特斯拉Model 3,以低於市場指導價2萬元的團購價在線上被消費者「秒光」。事後,特斯拉以團購活動未經授權、存在轉賣行為為由,拒絕為拼多多客戶交付車輛。
  • 拼多多強買,特斯拉死磕!被惡搞,惹不起還躲不起?「愉觀車市」
    然而,最近發生在在汽車行業的拼多多強買,特斯拉死磕拼多多之事,特斯拉就屬於惹不起還真躲不起的。因為不願意給通過「拼多多特斯拉秒殺萬人團」活動的五位車主交付,特斯拉處於輿論風暴中。不過,最終特斯拉選擇了部分屈服,8月16日,上海的一位拼多多團購車主,通過特斯拉官方的送車上門活動,拿到了所訂購的特斯拉Model 3,同樣也享受到了拼多多百億補貼的2萬元。
  • 特斯拉「死磕」拼多多?
    「萬物皆可拼的拼多多,被特斯拉砍單了。」8月14日,根據汽車自媒體人常巖爆料,有一位武漢的消費者在拼多多上參加了國產特斯拉Model 3團購活動,在向特斯拉支付27萬元購車款之後,卻被交付專員告知訂單取消、車輛無法交付。
  • 特斯拉PK拼多多,誰的企業形象受損了?
    這事兒,已經鬧了很久了,仿佛壓根兒,特斯拉就「看不上」拼多多,怎奈,人家拼多多 從這個角度來講,拼多多也是不好「惹」的,不過閒閒財經還挺喜歡拼多多這股勁兒,看來人家拼多多這一後起之秀,不是白給的。 從7月份拼多多的萬人團購特斯拉事件開始,人家特斯拉就很不開心,直接撇清與拼多多方任何關係。
  • 拼多多為什麼要「死磕」賣車這回事
    拼多多兩次「蹭」著特斯拉和勞斯萊斯賣車,補貼銷售車輛數都很有限,更多的是為了品牌營銷而不是真正為了銷售。但這次像是來真的了。12月23日,威馬汽車宣布正式入駐拼多多,並且將與拼多多在網際網路運營、線上數字營銷方面建立合作關係,雙方將共同開發拼多多版威馬車型。
  • 特斯拉為何怕蹭拼多多
    之前接了好多篇的拼多多廣告,讓不少朋友一次次的閃了老腰,今天就不植入了,從一個特別的角度,來看最近熱議的拼多多跟特斯拉的死磕。拋開是非對錯來看,棋高一招的拼多多下了一招必勝的「陽謀」。通過補貼5個客戶一共最多補20萬,就蹭上了特斯拉「高大上」的形象,還吸引了數萬願意購買新能源車的用戶報名(安裝APP),面對特斯拉的反擊順勢又做了一波輿論炒作。可以說,這在流量成本越來越高的當下,是一個性價比非常高的「騷操作」。
  • 南方車評|特斯拉為何拒絕拼多多「倒貼錢」?
    今年,特斯拉格外引人矚目。除銷量上半年逆勢增長外,最近與拼多多的一場鬧劇也賺足了眼球。就在上個月,電商平臺拼多多推出特斯拉團購活動,5臺特斯拉Model 3以低於市場指導價2萬元的團購價在線上被「秒光」。之後,特斯拉以團購活動未經授權,存在轉賣行為為由拒絕為拼多多團購用戶交付車輛。
  • 特斯拉「死磕」拼多多,卻已有上海車主順利提車
    拼多多上線了2019款特斯拉Model 3的限時秒殺萬人團購活動,在拼多多上,Model 3的到手價為25.18萬元,而在特斯拉官網上,Model 3的官方參考價是27.155萬元,其中的2萬元由拼多多方面補貼。
  • 和拼多多之戰未息,特斯拉又遇慘烈車禍
    特斯拉還真是進入了「多事之秋」。「拒交門」持續發酵8月18日晚間,一則「武漢拼多多車主順利提車」的消息開始在網上傳播開來。拼多多方面稱,此前被特斯拉拒絕交付車輛的車主已經順利提成,並為車輛上了保險。然而,特斯拉方面馬上對此作出回應。
  • 特斯拉耍大牌,拼多多竊流量
    如果不是放到特斯拉和拼多多,這兩個「異常分裂、矛盾」的商業體上,這件事情上雙方或許也不會這麼死磕。拼多多自帶底層基因,而特斯拉一直在玩精英標籤;拼多多是天生「砍價狂」,特斯拉「一口價」絕不含糊;拼多多在小城鎮,特斯拉在CBD。根源上,「特拼門」是商業邏輯的矛盾和衝突,而不是因為一個車主和一輛未交付的毛豆3。拼多多和特斯拉的矛盾註定不能調和。
  • 特斯拉緣何硬懟拼多多?全是因為拼多多做了這件事情……
    在拒交事件發生初期,也有不少輿論在指責特斯拉「霸道」。近日,關於電商平臺售車的反思開始出現。我們首先回顧一下這一事件的來龍去脈:7月20日,宜買車在其拼多多官方旗艦店發起了一場「特斯拉Model3限時秒殺萬人團購」活動,秒殺於6天後開始,團購價便宜2萬。雖然只有5個「中獎」名額,最終還是吸引了超10萬人參與,但最終特斯拉卻拒絕向被其識別出的拼多多團購消費者交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