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連化物所研製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
央廣網大連12月4日消息(記者賈鐵生)近日,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製的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順利完成了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實現了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的首次實際應用。大連化物所研製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央廣網發 大連化物所供圖) 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是直接利用海水,將金屬鎂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電化學裝置,具有能量密度高
-
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試驗
原標題: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試驗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研製的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順利完成了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
-
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三千米水深海上試驗
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應用。課題組供圖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二東團隊研製的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順利完成了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實現了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的首次實際應用。
-
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三千米水深海驗—新聞—科學網
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應用 課題組供圖 科研人員在做入水前調試 課題組供圖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王二東研究員團隊研製的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順利完成了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實現了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的首次實際應用。
-
中國新型燃料電池完成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未來是否可用於潛艇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製的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順利完成了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實現了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的首次實際應用。在此次海上試驗中,下潛裝置由「鹿嶺號」深海多位點著陸器、「海鹿號」漫遊者潛水器、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及組合能源系統」組成。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為著陸器和潛水器提供能源,實現多級高效充供電。
-
鎂燃料電池的研究進展
該電池提供了一個成本較低並且更為安全的高能動力,是低速率、長壽命的自主式潛航器的理想驅動電源。20世紀90年代初,Westinghouse公司研製出了海洋應用的圓柱型海水電解質鎂/空氣燃料電池[4]。1996年,挪威與義大利共同開發了鎂燃料電池,並應用於180m深的海底油井或氣井探測的海洋水下自動控制系統。該海水電池採用商業鎂合金作陽極,海水作電解質,海水中溶解的氧為氧化劑,陰極用碳纖維製造。
-
鎂燃料電池原理研究
該電池提供了一個成本較低並且更為安全的高能動力,是低速率、長壽命的自主式潛航器的理想驅動電源。20世紀90年代初,Westinghouse公司研製出了海洋應用的圓柱型海水電解質鎂/空氣燃料電池[4]。1996年,挪威與義大利共同開發了鎂燃料電池,並應用於180m深的海底油井或氣井探測的海洋水下自動控制系統。該海水電池採用商業鎂合金作陽極,海水作電解質,海水中溶解的氧為氧化劑,陰極用碳纖維製造。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光催化輔助燃料電池研究獲突破(附圖)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光催化輔助燃料電池研究獲突破(附圖) 發布時間:2016-11-07 10:24 來源:大連化物所
-
龍蟠科技(603906.SH)與大連化物所籤署《聯合實驗室戰略合作協議》
格隆匯4月30日丨龍蟠科技(603906.SH)公布,2020年4月30日,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共同籤署了《聯合實驗室戰略合作協議》。實驗室主要致力於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催化劑量產技術突破,培養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催化劑量產技術高層次專門人才。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家首次系統完成可可西裡主要湖泊水深測量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家首次系統完成可可西裡主要湖泊水深測量 2020-03-31 中國新聞網 孫自法 本次科考結果顯示,可可西裡區域湖泊與西藏南部地區近似面積大小的湖泊相比,具有水深相對較小的特點,其中,特拉什湖最深處僅為9.7米、西金烏蘭湖平均深度只有5.4米。近幾十年來,隨著降水增多和冰川退縮,該區域湖泊面積明顯擴張,水量增加,多數湖泊擴張20%以上,其中,永紅-西金烏蘭湖擴張最為明顯,面積由第一次科考時的416.1平方公裡,擴張到615平方公裡。
-
大連:產學研合作攻克燃料電池高精密加工難題
央廣網大連1月4日消息(記者賈鐵生)記者近日從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獲悉,該所與大連神通模具公司開展緊密的產學研合作,攻克了金屬板高精密加工難題,開發出新一代氫燃料電池電堆,功率密度從傳統複合極板電堆的每升1千瓦提升至每升4千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南陽水氫發動機遭全民「打假」,大連化物所攜氫能產品亮相工博會
所謂「水氫發動機」就是常說的「氫燃料電池」,這麼叫只是個噱頭。「氫燃料電池」是以氫氣作為動力的,並不是說加水就可以行駛的,其中還涉及到一系列物理化學複雜反應,目前此項技術日本應用較好,在我國則還未進入實用階段。
-
大連化物所研製出光聚合凝膠電解質並用於固態鈉金屬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發展出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
電池級DMC價格創歷史新高!大連化物所研發出耐低溫水系鋅基電池用...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電池百人會理事長於清教對電池網表示。(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報告】2019年中國電解液出貨量十五強出爐 6家企業出貨量逾萬噸近日,研究機構EVTank聯合伊維經濟研究院共同發布了《中國鋰離子電池電解液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年)》,在白皮書中,EVTank對電解液及產業鏈上的添加劑、電解質和溶劑等環節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
中國第一艘燃料電池遊艇在大連海事大學研發成功
圖為燃料電池遊艇「蠡湖」號試航場景。大連海事大學供圖中新網大連1月9日電(記者 楊毅)大連海事大學9日發布消息稱,由該校新能源船舶動力技術研究院牽頭建造的中國第一艘燃料電池遊艇「蠡湖」號近日通過試航,標誌著我國燃料電池在船舶動力上的實船應用邁出關鍵一步。
-
大連化物所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應用示範項目投入運行
近日,大連化物所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應用示範項目投入運行。該系統由電解液循環系統、電池系統模塊、電力控制模塊以及遠程控制系統組成,系統設計額定輸出功率分別為8kW和15kW,額定容量均為80kWh。圖片來源:中科院網站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先鋒、張華民帶領的科研團隊,採用自主開發的新一代可焊接全釩液流電池(VFB)技術集成的8kW/80kWh和15kW/80kWh儲能示範系統,在陝西省投入運行
-
大連化物所發表碳一化學前瞻性文章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鄧德會、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團隊,在碳一分子催化轉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引起國內外同行的關注。近日,該團隊受邀發表題為Catalysis for Selected C1 Chemistry的前瞻性文章。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螢光染料發光構效關係研究取得系列進展—新聞...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螢光染料發光構效關係研究取得系列進展研究發現,模型染料分子受到光照激發後,基態作為電子供體的二烷基胺在激發態可轉變為電子受體,並迅速隨著自身90o的扭轉由電子受體再次轉變為電子供體,由LE激發態轉變到TICS激發態,從而實現了電荷的往復「穿梭」。 該機制的發現進一步推進了分子水平上對光誘導電荷轉移機制的理解,在光電轉換、光催化等領域將具有重要價值。
-
燃料電池乘用車或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您真的準備好了嗎?
燃料電池汽車目前在國內的現狀此前,為推動中國燃料電池汽車普及應用,中國一汽、東風汽車、廣汽集團、北汽集團、豐田汽車以及億華通等六家公司籤署合營合同,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通過充分整合資源,積極探索技術創新的有效途徑,實現燃料電池技術的國際化交流與合作,加快燃料電池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普及。
-
北方海鮮名品,大連的紫海膽,值得一嘗
大連紫海膽 大連海水年平均溫度12.1°C,最高25°C,最低1°C。鹽度平均30~32‰,酸鹼度7.9~8.3。富含多種高營養鹽。受黃海暖流影響,這裡海水冬季不結冰,幾乎不受颱風侵擾。底質平坦並以礫石沙泥為主,非常適合海膽的生長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