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車圈大新聞不斷,而要說年底一系列事件之中哪一樣最為眾人所關注,那華晨破產絕對算得上頭名,華晨可以說是國內最具盛名的汽車企業之一了,華晨寶馬多年以來在市場上的良好表現也使得這個企業在市場上具有了非常良好的表現,作為國內汽車行業的元老企業,華晨可以說是手握一把好牌,然而最終卻走到了如今的這個境地,這也讓人很是好奇其中發生了什麼。又一國產車企破產了!曾背靠德國品牌躺賺數億,如今負債纍纍
十一月下旬,華晨迎來了自己的破產清算,如今華晨集團的旗下擁有著華晨中國,金杯汽合,上海深華等四家上市公司以及160多家的參股,控股公司,旗下中華,金杯,華頌以及華晨雷諾,華晨寶馬等等一系列的汽車品牌,可以說是實打實的汽車巨頭。
大家對於華晨的一個最重要的印象恐怕就是華晨寶馬了,作為寶馬在中國的合資對象,華晨可以說是讓絕大多數汽車消費者都印象深刻,而坐擁寶馬走到了破產的這一步,其實仔細看看這些年來華晨的操作其實也不難理解。
首先華晨早期的價格戰使得華晨整個品牌的溢價能力大打折扣,當年華晨還是一個比較高端的品牌,而隨著2005年前後市場上競爭的增多,汽車領域出現了不少新秀企業,為了獲取利潤,華晨當年也是決定講諸多車型大幅度降價,並且新車提前下線,價格打到了非常低的程度,雖然效果立竿見影,然而後期華晨在消費者心中的格調也逐漸下來了,可以說是傷到了根本。
第二點,華晨寶馬可以說是一個金字招牌,然而華晨卻因為一系列的變故沒有能很好的從寶馬方面吸取技術來強化自身,當年華晨寶馬銷量非常的好,持續大幅度盈利,而這也使得華晨放緩了自主研發的力度,轉而同寶馬做技術整合,技術方面基本全靠寶馬輸血,然而後期華晨終於知道要強化技術力了,但隨著寶馬打破華晨寶馬持股比例,華晨逐漸失去了對於華晨寶馬的掌控,而寶馬的技術支撐也就此中斷,這也給華晨來了一記重擊。
最後在新能源汽車這個新興領域裡面嚴重不敏感,眾所周知自從2010以來,國內新能源市場風波漸起,新能源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然而華晨本身長期來自寶馬的技術支持,本身缺乏技術力,在這個領域也是逐漸的落於人後,沒能有很好的發展。
其實華晨早期靠著寶馬確是有著很強的先發優勢,然而華晨寶馬的良好表現使得華晨逐漸忘記了自己應該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將優勢轉化為勝勢。而隨著後續外部支持的斷供,光環散去,華晨這才發現自己早已被時代甩在了身後,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自然也是難以走遠。又一國產車企破產了!曾背靠德系品牌躺賺數億,如今負債纍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