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經常不經意地發現「原來那誰也用印象筆記啊」,作為象粉,起初忍不住發個微博或者轉發到用戶群裡。後來發現像拍秒速五釐米的導演新海誠、音樂人高曉松以及大量投資人、律師、醫生都是印象筆記的深度用戶,每天在印象筆記上花 4、5 個小時的時間,把它作為個人和團隊的核心生產力工具。
雖然好多人都開始用印象筆記,但我發現身邊有不少小夥伴用得磕磕絆絆、斷斷續續,就記筆記這件事來說,在系統備忘錄、Bear、有道筆記、Notion 等工具之間來回徘徊。跟他們交流之後,我逐漸發現:用不好印象筆記,很大程度上並非工具的問題,而是缺乏正確使用工具的意識和方法。
作為印象筆記的官方認證諮詢師,從大學到現在已經用了 8 年時間,這些年也通過寫文章和在行約見等方式零散地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用印象筆記打造知識管理系統》這個教程是我這 8 年印象筆記使用經驗的一次系統梳理,希望能讓那些想要用好印象筆記的小夥伴真正理解這款工具並且成為會做筆記的信息管理高手。
查看《用印象筆記打造知識管理系統》詳情
下面我先介紹下教程的主要內容,我將分四大部分和大家分享如何用好印象筆記,構建你的信息秩序。
最容易被小看的輸入
信息的輸入是構建信息工作流的起點,相比於其他環節,大家對輸入認知比較統一:人人覺得自己都可以無師自通。當然,只是單純地把信息記錄到筆記裡確實沒啥技術含量,然而,這個看起來簡單,被很多用戶忽略的環節卻成了很多人放棄印象筆記的原因之一。
信息輸入是「成本敏感」的關鍵階段,如果沒把輸入成本控制在較低的範圍,很多有價值的信息也就失去了被記錄的可能,比如在路上冒出個靈感、在播客裡聽到一條金句、郵箱看到一張精美的海報,覺得應該記下來,然而因為覺得記下來很麻煩(注意,當你覺得很麻煩就夠了),乾脆記在腦子裡或者騙自己「以後再說吧」,但是也許終其一生你再沒有機會想起那條稍縱即逝的妙手偶得。
如何實現低成本、全方位、全平臺的信息捕獲,讓每一個有價值的信息都被記錄就成了印象筆記使用教程中最優先強調的技巧,這也是後面所有環節的基礎和前提。這部分會分別從系統原生的輸入技巧和第三方工具的角度去介紹如何做好信息輸入這件事。
加工編輯是個技術活
把信息存入印象筆記只是開始,接下來我們就到了筆記的編輯加工環節啦。有不少文章吐槽印象筆記編輯功能弱,其實對於筆記工具來說,它的信息加工處理能力已經非常足夠了。首先它擁有強大的信息承載能力,在一條筆記裡可以存儲文字、表格、圖片、音頻、視頻、PDF 文檔等不同類型的信息或文件。
其次它相對克制的編輯功能讓筆記的整體格式相對簡單,具備良好的兼容性,避免了類似 Word 文檔在不同機器或者粘貼到其他地方會遇到的各種格式問題。最後,強大的快捷鍵支持也讓編輯的效率大幅度提升,值得欣喜的是對 Markdown 語法的低配支持(官方叫自動格式),也讓碼字的體驗越來越好。
如何編輯加工才能讓每一篇筆記都顯得清爽簡潔,這就和寫字的好壞一樣,需要學習臨摹優秀的字帖,設計個性化的筆記格式標準。
我們每天那麼多從微信、網頁保存過來的文章又該如何處理才算「讀完」並歸檔到自己的知識體系呢?
我們在這部分會分為基礎和進階兩部分講清楚如何做筆記,如何在印象筆記裡閱讀文章,通過建立各種標準和對連結、表格、高亮、代碼塊、快捷方式的講解,讓你扎紮實實地系統提升「記筆記」的核心能力。
整理是個大學問
筆記的整理算得上廣大筆記用戶最頭痛的問題了。隨著筆記數量的攀升,如何整理幾百上千甚至上萬篇筆記就成了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有些人乾脆隨手一丟,不去刻意整理,需要的時候再去搜索。這個方法是否可行呢?相比於把信息散落在各種平臺,通過印象筆記將信息集中存放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但是還是會有很多遺憾之處。
一來是因為沒有形成閱讀整理的良好節奏,很多關鍵信息沒能及時掌握進而失去了一些非常好的躍遷機會。另外,一旦打開筆記發現幾千篇筆記凌亂無序地推在一起,毫無秩序,偶爾還發現一些文章竟然被重複保存了 4、5 次,感覺肯定不會太好。
最近大家都在講斷舍離,收納不僅僅是一種收拾房間的方法,更是一種建立個體和身邊事物關係的思維方式,物品不僅需要收納,信息同樣也需要整理,為它們建構秩序。
這部分我們主要講一講信息整理的基本流程、筆記分類的方法、筆記的命名和排序、標籤的使用和整理,聊一聊怎麼讓印象筆記看起來和實質上都能井然有序。
信息搜索大殺器
不誇張的說,先前所有的步驟都是為了這一步在做準備。如果只是把信息存儲加工整理,這件事情本身沒太大價值,只有在完成這些基礎工作之後,讓信息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快速調取使用才是使用印象筆記的意義所在。搜索能力的高低決定信息調取效率,理論上講,信息的整理和加工時間不應該多於信息的搜索和使用時間,謹防陷入為了整理而整理的深淵。
一般情況,一個軟體搜索本身的技巧會非常有限,但是一款做了 9 年的筆記工具在搜索上的功夫確實可圈可點,不僅完美滿足了用戶最基礎的搜索需求,還提供了快速切換、文檔搜索、圖片上文字搜索、高級搜索語法、保存搜索條件等高階功能。通過開放的 API 接口,還可以通過第三方工具如瀏覽器、Alfred 等進行一體化搜索。一旦掌握了搜索能力,從幾千篇筆記秒瞬間定位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這種愉快的體驗簡直讓人上癮。
輕量級的團隊協作利器
印象筆記不僅僅是個人知識管理工具,同時它也提供企業版,很多團隊也把它作為團隊知識管理的基礎平臺。值得期待的是,印象筆記會從明年(2019 年)開始,大幅度升級團隊版本的功能,我之前有幸聽到 Evernote 全球產品 VP 做了簡要的介紹,真的非常驚豔,絕對值得期待。
等到明年團隊版新功能上線之後,我還會補充如何用印象筆記做團隊知識管理的方法,大家敬請期待。
總之,印象筆記作為一款優秀的筆記工具,自身有非常強大的功能,滲透了很多優秀的知識管理思想,只要我們掌握了關鍵性技巧,便能解除封印般讓印象筆記發揮出更加強大的力量,讓我們的信息管理、知識管理乃至團隊協作水平得到跨越式提升。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進入欄目中的主題內容,一步一步成為印象筆記的絕世高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