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造車新勢力Lucid與電動車的新方向

2020-09-05 新浪汽車出品

在技術爆炸的時代,人們對時間的感受產生了明顯的變化。

比如一百年來,傳統汽車工業穩紮穩打,每一次的技術進步都頗為線性,脈絡清晰。而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普及卻完全不是這個套路。20世紀初發展至今,僅僅十幾年的時間,曾經的「新勢力」特斯拉就已經成為「電動老炮」和眾多後來者的目標。「特斯拉殺手」不論中外前赴後繼不曾斷流。

與此同時,電動車的諸多概念也逐漸被消費者所熟知:三電,續航,車機大屏,安全與智能。廣告與科普齊飛。在各種概念炒過一遍之後,廠家與消費者也許都有了些許疲勞,信息和產品更新如此迅速,總不能翻來覆去就只有這些賣點吧。

所以,電動車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在哪裡?是繼續深挖痛點精進各項參數?還是尋找更多的打破傳統的革新?也許,即將在9月份到來的Lucid Air能提供一些思路。

Lucid:比特斯拉更能折騰的「新勢力」

Lucid Motors是一家來自美國矽谷的電動車企業,成立於2007年,2016年10月更名為Lucid Motors,並正式宣布開發純電動、高性能豪華車的意圖。有意思的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Peter Rawlinson正是特斯拉前工程副總裁,同時也是Model S的總工程師。

純電動霸主、特斯拉最大對手、真正的「殺手」……業內提到這家公司的時候,用詞之聳動堪比標題黨。

然而當你了解到其首款量產車型Lucid Air的各項參數後,便會覺得這些稱號並不是在開玩笑。

從已經公布的信息來看,Lucid Air 所採用的是單個功率為447 kW的永磁同步電機,並擁有單電機後驅、雙電機四驅和前一後二三電機四驅等多種模式,在性能上無需贅言。0到96km/h加速時間為2.5秒,最高時速320km/h。

在續航上,車輛更是破紀錄地配備了113kWh的可用電池。EPA續航可達517 英裡(約合 832公裡),也是一項破紀錄的數據。

此外,Lucid Air 的風阻係數為 0.21 Cd,也是量產純電動車中風阻係數最低的車型。

同時,Lucid Motors表示,得益於超高壓快充(充電電壓高達900V,峰值充電功率超過300kW),Lucid Air能以每分鐘20英裡的速度充電,20分鐘即可充電300英裡(約合480公裡)。

在後排,高配的Lucid Air雙人座椅方案可以像飛機商務艙一樣向後放倒55度,為乘客提供了躺臥的可能。從電池包布局來看,它也提供了腳窩空間,對於改善第二排腿部空間頗有幫助。

這輛車的空間表顯也非常出乎意料,擁有最高739升的行李空間,還擁有280升容積的前備箱,官方顯示這比目前最大的轎車前備箱大89%,比SUV前備箱大40%。而這些正是由於三電系統在結構上的優化。

這款處處充滿著出人意料的車型預計將於2021年交付。

未來的電動車:結構、技術與智能

Lucid Air並不止是一輛極限壓榨性能參數的電動車。甚至可以說,是新的設計思路為性能提升提供了空間和可能。由此可見,從電動車的思路出發、以電動車的概念為基礎進行設計的重要性——除了經常提到的狂暴的加速性能、環保經濟等,結構也是電動車相對於燃油車的一個重要優勢。

為了續航和性能,電池容量越做越大,而它和車輛重量、空間之間的矛盾,除了繼續將電池做小做輕,持續優化結構和布局也非常重要,這也是非常考驗工程學思維和創意思維的一項任務,這種優化和創新雖然非常困難,卻也往往伴隨著意想不到的收穫。

在車身結構乃至後備箱的開口方式上,Lucid Air都給人帶來了不少的新鮮感。

同樣,更長的續航裡程,更快的充電速度,更方便的補能體系,也都是電動車需要長期面對的痛點,需要技術研發繼續深入。在面對當今市場時,廠家與其在宣傳上不斷打出「我們一舉解決了續航焦慮」這樣的字眼,不如將技術信息更加清晰透明地傳遞給消費者,並找準對應的用戶群體,畢竟隨著相關概念的普及,利用信息不對稱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智能化在未來同樣重要,包括智能車機系統和自動駕駛等方面。智能化始終要圍繞電動車本身和用車場景來發展。如今,為了蹭熱點、製造宣傳的噱頭,各種奇葩的邊邊角角的功能也相繼被裝到了車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費和冗餘。一輛汽車,並不是功能越多越智能。

在智能方面,特斯拉似乎仍是王者。不過從傳統車企到新造車,倒也從來不缺叫板者。

也正是在一波又一波對王者的挑戰中,誕生了更好的產品和技術。電動車之路依舊精彩。

相關焦點

  • 理想汽車登陸納斯達克,造車新勢力三雄鼎立
    理想汽車也是國內造車新勢力之一。其背後的投資團隊也是群星璀璨,陣容豪華。理想汽車的投資機構包括:美團、字節跳動、中金資本、經緯中國、華興資本等。 至此,國內新能源領域的造車新勢力中,蔚來、小鵬、理想這三匹黑馬率先殺出重圍。這三家也是被資本和市場最看好有可能成為國產特斯拉的「潛力股」。 新能源車這個行業,無論從政策還是市場方面看,都是一條通往未來的康莊大道。 在政策方面,「國六」的落地正在穩步推進,新能源車取代傳統燃油車是大勢所趨。
  • 特斯拉衝擊下,中國造車新勢力為何如此強勢?
    特斯拉國產後沒有擠死中國新勢力,而是共同創造了電動車的高端增長特徵。世界範圍的新勢力造車,目前看就是集中在中國和美國,除了特斯拉,只有中國有銷量較高的造車新勢力。在眾多國內造車新勢力的角逐中,首先勝出的車企還是值得資本市場尊敬的。中國造車新勢力的美股強勢表現值得振奮,其原因也是值得分析的。
  • 造車新勢力的2020年:從新手成長為真正的勢力
    向傳統車企發起正面攻勢不少車圈人士把 2020年 定義為中國智能電動車的元年,在我看來,這一年同時也是造車新勢力對傳統燃油車企發起正面攻勢的元年。經過這一年,活下來的頭部造車新勢力們銷量爆發、市值飛漲、現金流充裕、知名度攀升……儘管仍然飽受質疑,但卻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 香櫞出手「空襲」蔚來,造車新勢力還香嗎?
    來源:政商參閱微博國內造車新勢力集體「跳水」!今年以來,受特斯拉股價上漲的影響,國內新能源造車企業的股價也大幅上漲。比如,在A股上市的比亞迪年內股價大漲5倍,而國外上市的三大造車新勢力表現則更為誇張,其中市值最高的老大哥蔚來在今年股價最高上漲13倍,其市值也從年初的百億上下漲至最高超過700億美元。
  • Model Y 上市,造車新勢力不急,著急的是豪華品牌純電動車
    你認為Model Y的上市只會讓造車新勢力難過嗎?非也!更難過的是傳統豪華品牌旗下的純電動車。 如此一來,Model Y的價格又會比同級別造車新勢力的車貴很多,而造車新勢力的車因為價格相對較低,選裝的配置較少,所以還是有競爭力。
  • 造車新勢力迎來「生死時速」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孕育興起,近年來造車新勢力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此類企業的註冊數已經達到了500多家。不過,當前造車新勢力的發展並不盡如人意,絕大多數品牌仍停留在「PPT造車」階段。
  • 新一輪電動車造車熱潮席捲而來
    由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領先的上一輪電動車大戰才剛剛交出成績單,眼下,新一輪造車大潮已經洶湧來襲。 不止Apple Car,最近一段時間,諸如嵐圖汽車、智己汽車、極狐arcfox等一些陌生的電動車品牌已經開始在汽車市場上出現。站在這些新品牌背後的,不乏東風、上汽等傳統汽車大集團,更活躍著阿里、華為、蘋果等科技巨頭的身影。
  • 中金:剖析造車新勢力成功範式
    特斯拉以及國內三家造車新勢力的發展戰略以及產品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嘗試歸納出造車新勢力成功範式:產品差異化是立足之本,解決「性價比」和「便利性」兩個痛點,創造需求是增長動力。分價格段來看,低端車不觸及高成本的痛點,以解決短續航裡程城市代步需求為主;高端車則成功貼上特色標籤,打出產品差異化,開闢新需求。而中端市場競爭格局更激烈,已有較多成熟的、強產品力的車型在爭奪市場,相對於資金力雄厚、生產工藝成熟的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不具備明顯的比較優勢。因此我們認為,進入兩級市場是造車新勢力比較合適的打法。
  • 國內造車新勢力TOP4為什麼是它們
    國內造車新勢力TOP4為什麼是它們 EV新動力 發表於 2020-12-21 13:50:04 2020年,中國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
  • 長城歐拉:再定義新勢力造車
    11月初,蔚來市值超寶馬,11月中旬,蔚來、理想、小鵬總市值超越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美國三巨頭,11月下旬,蔚來市值又超越了號稱新能源引領者的比亞迪。新造車勢力,在跌宕起伏的2020年,迎來了高光時刻,新能源車的未來,傳統造車勢力似乎就要淪為配角了。
  • 除了特斯拉,國外的造車新勢力近況如何?
    近日,美國的造車新勢力Lucid終於發布了旗下第一款量產車型Lucid Air,將矛頭直指特斯拉Model S。其實,國外想和特斯拉掰掰手腕的初創造車企業不止這一家。小編盤點一下現如今國外究竟有哪些「頭鐵」的造車新勢力。
  • 大多數處在「PPT造車」階段!造車新勢力迎來「生死時速」
    今年上半年500多家註冊企業中,大多數處在「PPT造車」階段――造車新勢力迎來「生死時速」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造車新勢力淘汰賽加速。即使是頭部企業蔚來、威馬、理想和小鵬,也經歷著「生死時速」般的嚴峻考驗。
  • 造車新勢力的2020:洗牌、紮根與資本狂歡
    在美股上市的造車新勢力們也正忙著增發股票籌資。美東時間12月2日,理想汽車宣布計劃增發4700萬股美國存託股票(ADS),淨籌資額約16.02億美元。其中,理想汽車現任董事、美團創始人兼CEO王興有意購買至多2000萬美元的ADS。
  • 中金公司:產品差異化是造車新勢力成功範式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中金公司 目前國內造車新勢力已有三家成功赴美上市,分別為蔚來、理想、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特色鮮明、戰略各異,銷量均有較亮眼表現。
  • 造車新勢力公布第三季度成績單:誰能劍指特斯拉?
    今年,造車新勢力經歷了冰火兩重天,蔚來、理想、小鵬作為跑出來的為數不多的造車新勢力企業,已經實現了量產,朝著造車夢更進一步。回顧整個十月,新能源股風生水起,蔚來、理想、小鵬三家的市值之和已經超過美國三大車企(通用、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的市值之和。不過,11月13日香櫞資本做空報告的發布,讓這三家美股上市的造車新勢力隨即遭遇了過山車,被拉入了暫時的「冷靜期」。
  • 造車新勢力生存圖鑑|雷丁:跟「老頭樂」說拜拜
    它行駛在路上總是慢慢悠悠、特立獨行,且由於車上的駕駛員多是一些老年人,雖然不知道他們是否在車上很快樂,但這種車被親切地稱為「老頭樂」。而在各式各樣的老頭樂中,屬雷丁汽車最為知名。嚴格意義上說,雷丁汽車是生產低速電動車的,不屬於造車新勢力的範疇,不過他們最近卻加入行列中,與眾多造車新勢力相同,開始生產新能源汽車。同時,雷丁汽車迅速與黃教主籤約,鬧出不小的動靜。
  • 2020將是造車新勢力的2012?國產Model3交付 這些車企還要添把火
    不過對於中國本土在前幾年興盛起來的造車新勢力車企來說,卻是相當艱難的。對於傳統車企來說,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銷量大幅下滑,還有傳統燃油車兜底,但是對於之前已經押寶電動車的造車新勢力們來說,電動車銷量下滑,不僅會讓這些車企當前的現金流和市場表現萎靡,還會讓市場、投資人對這些車企的未來喪失信心。
  • 比起Model3不斷降價,造車新勢力的不降價,才是「割韭菜」
    但是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們,卻在特斯拉的持續降價個和老車主的吐槽中找到了「商機」,或者突破口。所以我們看到包括小鵬、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的產品在價格上一直不做調整,基本上上市的時候是什麼價格,現在就是什麼價格。
  • 造車新勢力合眾汽車的電池選擇路徑及產品布局
    打開APP 造車新勢力合眾汽車的電池選擇路徑及產品布局 高工鋰電 發表於 2020-12-23 16:27:43 摘要
  •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造車新勢力輪番上演「資本熱」
    伴隨著資本看好的火熱持續高漲,造車新勢力內部你追我趕的競爭局勢也愈發緊張,尤其是在三強之間。不過,這並不是明面上的競爭,而是聚焦在長足的未來。 自12月以來,特斯拉與造車新勢力頭部陣營再掀資本"騷動",相繼發布新的股票增發計劃,以增加資金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