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NFC,大家也並不陌生,如今大部分的手機甚至智能手環都支持這一功能,我們日常外出可以用詞來刷地鐵卡和公交卡。當然在交通工具上,這一功能是使用最多的,在某些場合我們也可以用手機的這一功能來代替銀行卡,實現刷卡支付的功能。
說到底,NFC也是一種支付的手段,但是相比於支付寶,這一功能就顯得有些遜色了。而且,NFC功能要出現得更早,也是最先投入到實際使用當中的。但是為什麼過了這麼多年,這一功能還是沒有大規模的普及呢?
不少人都是帶著這樣的疑惑的,近日,在一次訪談中,原移動董事長王建宙就這一問題給出了答案。
在王建宙看來,說到底,還是一個便捷性的問題。雖然NFC這一功能要比掃碼支付更為複雜一點,技術含量更高,但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受到的限制卻更多一點。因為要想使用這一功能,必須有刷卡機配合,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見到的pos機。當然,對於一些大型的商場或者門店,也是會使用到pos機的,但是對於一些小商店而言,完全沒有必要購置專門的pos機,這也就是一個成本問題。所以在這一方面,支付寶的便捷性就遠遠勝出了。
王建宙提出一個相當重要的觀點,那就是我們的技術研發在使用層面往往是要針對於市場的,並不是說一項技術越先進越發達,起到的實際效果就越好。的確,在市場的實際適用性方面,NFC近場通訊這一功能只能針對於大規模的企業或者集團,他無非是起到了一個代替銀行卡的作用,功能也更多,在處理交易上提高了效率而已,免去了在銀行排隊等待的時間。
但是使用支付寶的話就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景象了。普通商家在收款的時候,只需要列印出一個二維碼,而且也不需要購置專門的設備,只需要自己的手機就可以了,這完全可以滿足的日常收支互轉的情況,使用pos機就根本沒有必要了。
而且我們也要分清一些場合,並不能說支付寶就是完全方便的,現在坐公交車已經坐地鐵的時候,如果人們一個一個排隊掃碼的話,那將會大大延遲在站點等待的時間,這樣一來,便捷性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在交通出行方面,近場通訊功能還是要佔據主導的。
所以說,無論選擇哪種支付方式,最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提高便捷程度,儘可能縮短人們在支付過程中所需要的時間,以提高效率,滿足更多人出行與消費的需求。這才是市場最看重的東西。
當然,對於先進的技術,我們還是要一如既往地保持發展。就像近場通訊功能,我們下一步的研究目的就是使得它在支付方式上更為多元,從技術層面擺脫只能使用讀卡器的限制,這樣一來,也是會大大提高人們日常生活的便捷程度的。
你又用nfc嗎,你是怎麼認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