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微電網負載均流控制的新策略

2021-01-08 電氣新科技

隨著新能源發電技術的快速發展,直流微網變換器並聯導致的功率分配不均和母線電壓控制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目前,直流微網的大部分均流策略依賴系統或級間通信,均流效果受通信系統的可靠性影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北京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的研究人員佟子昂、武建文、馬速良、蔣原、羅曉武,在2019年第24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提出一種面向多臺直流變換器並聯運行,基於主動電壓擾動的負載均流控制策略。無需通信,各直流變換器根據擾動前後本地的電氣參數獲取母線負載信息,據此實現多臺直流變換器負載電流的均衡分配,同時將母線電壓補償至額定值;採用主動擾動方式,對電能質量影響小而可控。

近年來,隨著分布式能源概念的興起和應用,新能源的配電技術也不斷發展和更新。光伏、風電及燃料電池等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 Energy Resource, DER)能量輸出具有隨機性、不連續性,通過組成交流微電網、直流微電網或混合微電網的形式再實現併網,可減緩對主網運行穩定的影響。直流微電網以直流配電方式為主要電能傳輸分配方式,憑藉其高可靠性、高效能和易擴展的特點,在新能源電力網絡、航天系統及商業樓宇等獨立供電系統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直流微電網由於不存在交流微電網的無功補償、相位頻率的耦合控制問題,其能量的管理協調控制相對直觀清晰,利於微電網系統的容量擴展,但直流微電網仍然有亟待解決的技術挑戰。隨著直流微電網容量的不斷擴大,發電單元數量的不斷擴充,線路參數的隨機性和發電單元自身參數的不一致性將越發顯著,由此引起的直流變換器的負載電流分配不均不利於各並聯單元的穩定運行,降低直流母線電壓品質,嚴重時會導致整個微電網無法正常運行。因此,併網變換器間的負載功率分配問題是研究的熱點之一。

圖1 直流微電網結構示意圖

針對這一問題,相關學者提出了多種均流控制策略以保障發電單元的能量分配平衡,按照管理控制形式主要可分為兩類:有互聯線的集中通信控制和無互聯線的分散自律控制。其中集中通信控制由管理控制中心向各變流器單元發出調度指令,實現發電能量的調控分配。這種控制策略對通信網絡有很強的依賴性,不僅增加了控制難度,系統的通信帶寬以及抗幹擾能力也將直接影響變換器間的均流效果和微網系統的穩定性。

有學者為降低通信成本,提出基於低帶寬通信的直流微網變換器均流技術,通過雙環調整實現了下垂係數的動態調整。有學者針對直流微電網採用分層式控制結構,通過與相鄰單元通信實現全網均流目標。

以上控制方法在降低通信網絡成本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但其均流效果仍依賴於通信網絡可靠性。分散自律控制指各發電單元根據本地變量實現能量輸出控制。這種方法結合直流變換器的工作特性曲線,大多採用下垂控制策略引入虛擬阻抗概念,在線路阻抗不可忽略時,以降低變換器出口電壓為代價,實現負荷功率的均衡分配。

有學者提出採用自適應控制實現均流目的,通過動態改變虛擬阻抗的方法調整直流變換器輸出阻抗,進而實現負載均流,該方法仍無法完全脫離通信手段。有學者以電壓變化率為信息載體,提出了一種適用於混合儲能系統的無互聯通信網絡的功率分配策略。

由上可知,目前直流微電網的負載均流策略無論是集中控制還是分布式控制,大部分都依賴於系統級或者單元間通信。同時,雖然基於虛擬阻抗的下垂控制可以解決線路參數不一致的問題,但是卻造成了直流母線電壓的跌落,並且在無通信手段時均流效果不佳。線路阻抗和指令電壓不一致是導致並聯直流變換器輸出電流不均的主要原因,且負載阻抗的變動可能會加劇輸出功率不均衡程度。

圖2 直流變換器並聯運行實驗平臺

基於上述問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北京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的研究人員提出一種提出了一種在無通信網絡或者通信實時性較低的場合下,基於主動電壓擾動的直流微電網均流控制策略,適用於線路阻抗參數已知、網架結構已經建成的直流微電網中。

該方法通過監聽本地擾動前後出口參數的變化獲取母線負載信息,進而實現多臺直流變換器的均流目標,無需各臺直流變換器通信。同時,通過補償線路阻抗引起的母線電壓跌落,提高直流母線上的電能質量。本負載均流策略對於在直流微電網中實現功率分配,具備一定的指導意義。本方法針對阻性負載研究,有關負載性質對本均流控制策略的影響,將在後續研究中深入分析。

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2019年第24期《電工技術學報》上,論文標題為「一種基於主動電壓擾動的直流微網負載均流控制策略」,作者為佟子昂、武建文、馬速良、蔣原、羅曉武。

相關焦點

  • 考慮微電網參與的主動配電網分區自動電壓控制策略
    為了靈活控制系統電壓、提升電能質量、降低電能損耗,亟待研究適用於ADN的電壓控制策略。當前,鮮有文獻研究微電網對ADN主動電壓支撐,而事實上,隨著變流器的容量逐漸增大,ADN為更好地利用微電網主動電壓支撐能力提供了可能。為了提升系統電壓穩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種微電網參與的ADN電壓分區與自動控制策略。
  • 開關電源為什麼需要均流並機?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行各業越來越多電子設備、工控裝置需要更大容量的直流電源進行供電。由於單個電源功率畢竟有限,而且,在使用單個電源供電時,散熱問題也難以解決。
  • 深度|一文了解微電網
    5微電網的基本形態微電網主要是利用儲能和控制裝置,實現分布式電源與本地負荷電力電量自平衡的微型供電網絡,是新技術在配電網中的應用,是智能電網的組成部分。分布式電源併網不一定要依靠微電網技術;但微電網必然包含分布式電源,同時配置能量管理系統、控制裝置、儲能裝置等實現「自治」「友好」。
  • Chroma推出全新雙向直流電源含能源回饋式負載
    臺灣桃園2020年5月19日 /美通社/ -- Chroma全新推出62000D系列雙向電源0-600V/0-120A/18kW為雙向拓樸電源架構,僅為3U(13.3公分)高度的高功率密度設計,提供兩象限連續無縫切換為正電壓/正電流或正電壓/負電流操作使用,可做為直流電源輸出
  • 我愛方案網高性能BLDC無刷直流電機,負載控制穩定、換向辨別準確
    有刷電機的換向器與碳刷會產生機械損耗,改變電流時還會產生電火花,這限制了直流電機的應用。而無刷直流電機沒有換向器和電刷,也就不會有這些限制,所以無刷直流電機的應用範圍更廣,也更加穩定可靠。選擇可變電感法,在電機啟動時辨識轉子位置,能在不同啟動負載情況下,實現可靠的啟動;採用直接反電勢的無位置控制方法,簡化了反電動勢檢測的外部電路,能在低速和高速的情況下都能很好的估算電機位置;通過PWM波導通橋臂實現換向和調速。系統框圖架構如下圖所示。
  • 負載電流前饋控制的新方法:設計簡單,適合工程應用
    分析表明,與傳統雙環控制相比,該文提出的負載電流前饋控制方法對參數攝動的靈敏度更低,系統的魯棒性更強。電壓源型逆變器(Voltage-Sourced Inverter, VSI)是可再生能源併網和交直流電網互聯的重要接口。
  • 《國家工業節能技術應用指南與案例(2020)》之十:微電網及儲能節能...
    園區型新能源微電網節能技術,採用光儲技術、光功率平滑技術和削峰填谷控制策略,優化調度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發電、冷熱電轉換以及儲能裝置的充放電,實現微電網系統高效經濟管理,降低對電網的依賴和衝擊,系統節能率>50%。
  • 商業樓宇配電系統:交流或直流,哪種系統能效更好呢?
    最後基於深圳中美中心直流配電示範工程,設計了具備相同邊界條件的交流配電系統,進行能效對比分析。算例分析表明,商業樓宇負載類型對於交、直流配電系統能效水平具有重要影響,隨著直流負荷比例與分布式電源接入容量的增加,直流配電系統的能效優勢逐漸增大。
  • 工信部《國家工業節能技術應用指南與案例(2020)》之微電網及儲能節能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園區型新能源微電網節能技術,採用光儲技術、光功率平滑技術和削峰填谷控制策略,優化調度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發電、冷熱電轉換以及儲能裝置的充放電,實現微電網系統高效經濟管理,降低對電網的依賴和衝擊,系統節能率>50%。
  • 船舶直流電網的新結構:無電容器設計,解決直流側短路問題
    同時,直流電網中分散配置的電容造成直流側短路時電流流向複雜,為故障點的確定增加了難度。從負載角度考慮,船舶直流電網通過電力電子設備連接各種類型負載。船舶負載中最主要的是推進電機負載,可佔到船舶用電的70%以上,進行中壓變頻驅動時,可直接由MMC實現。
  • 直流110V變交流220V逆變器-可攜式逆變器【品牌】-能華電源
    電力專用逆變器,DC48V直流屏專用逆變器,DC220V直流屏專用逆變器,DC48V變AC220V通信逆變器,DC110V變AC220V鐵路逆變器,DC220V變AC220V電力逆變器,直流48V變交流220V逆變器,直流110V變交流220V逆變器,直流220V變交流220V逆變器,DC28V航空逆變器,DC28V變AC220V正弦波逆變器,DC600V鐵路機車逆變器,DC600V變AC220V高頻正弦波逆變器
  • 直流電源系統用途與分類
    分布式       分布式直流電源系統是一種新型的直流電源設備,主要應用於小型開關站和用戶末端,為二次控制線路(如微機保等智能終端及指示燈、模擬指示器等)提供可靠不間斷工作電源,避免交流失電時導致微機保護失去保護作用,解決因操作過電壓及諧波等因素使UPS失效從而導致微機保護失效問題。
  • 直流電流傳感器的負載電阻特性
    摘要直流電流傳感器(DCCT)和搭配的交/直流轉換器決定了 加速器操作中電源轉換器的精度。在LHC(大型強子對撞機) 中,精度可以接近10-6 (1 ppm)。在DCCT中,負載電阻起著 將電流轉化為輸出電壓的作用。該電阻的性能對DCCT的精度、 溫度特性、過渡時間和長期穩定性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PPT| 微電網的工作模式解析
    園區型新能源微電網節能技術,採用光儲技術、光功率平滑技術和削峰填谷控制策略,優化調度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發電、冷熱電轉換以及儲能裝置的充放電,實...
  • 星球上新 | PWM控制模式之電壓型控制
    2、當輸出負載降低時,輸出電壓升高,Ve降低,鋸齒波的電壓在較低的值就可以等於Ve值,從而使PWM比較器翻轉,因此,開關管導通的時間縮短,佔空比降低,輸入功率降低,因此輸出電壓降低,當輸出電壓降低到調節的範圍內時,系統保持平衡。電壓誤差放大器的作用是檢測緩慢變化的輸出直流電壓信號的微小變化,輸入到FB管腳。
  • AEL-5000系列交/直流電子負載的功能特點及應用範圍
    打開APP AEL-5000系列交/直流電子負載的功能特點及應用範圍 海洋興業科技 發表於 2020-12-27 09:01:32
  • 3270系列交/直流電子負載的特點及功能實現
    打開APP 3270系列交/直流電子負載的特點及功能實現 海洋興業科技 發表於 2020-12-27 10:09:00 3270系列適用於諧梯波、方波及正弦波的交流電源裝置的測試,因而對於不斷電電源UPS、保險絲、斷路器、電壓穩壓器AVR、Inverter、蓄電池、交直流電源/零組件等,是市場上最佳的測試解決方案。
  • IT8900A/ E系列直流電子負載的功能特點及適用範圍
    打開APP IT8900A/ E系列直流電子負載的功能特點及適用範圍 安泰測試 發表於 2020-12-23 09:47:33
  • 偃師GF22010-8直流屏電源模塊
    自主均流技術:模塊採用自主均流技術,模塊間電流偏差小於 3%;? ZVS 軟開關技術:為了使開關電源能夠在高頻下高效率地運行,我公司不斷研究開發高頻軟開關技術,已開發成功 ZVS 邊緣諧振技術,使開關過程損耗大為降低,從而進一步減小體積、減輕重量、極大提高模塊性能。?
  • IT8800系列可編程直流電子負載的功能特點及應用
    打開APP IT8800系列可編程直流電子負載的功能特點及應用 安泰測試 發表於 2020-12-23 09:50:05 IT8800系列直流電子負載擁有寬廣的功率範圍150W-10KW,電壓電流測量速度均達到50KHz,測試解析度可達0.1mV/0.01mA,測試電流上升速度0.001A/us~2.5A/us可調,且內置RS232/GBIP/USB通訊接口,參數指標非常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