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創新應用:"北鬥+大健康"產業應運而生

2020-12-25 中國科技新聞網

 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23日訊  「國家現在特別重視高端醫療設備的自主可控,在這方面北鬥無論是和應用端結合還是和生產研發端結合,將來是可以做出很大貢獻的。因為設備生產端如果融合北鬥等智能系統,可以開發出更多的功能,實現更多的應用。」

12月22日,北鬥+大健康產業專家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北鬥+大健康」的相關話題,在北鬥系統全球服務與「健康中國」戰略持續推進背景下,共同為北鬥與衛生健康領域未來的深度融合發展建言獻策。

北鬥產業融合發展趨勢明顯

今年7月31日,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並向全球開通使用。如何讓北鬥衛星「天上好用、地上用好」成為各界關心的話題,「北鬥+」概念也開始「火」起來。

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作為國家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對國防、經濟、科技等各個層面發展都具有基礎性支撐作用。目前,北鬥已經在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氣象測報、通信系統、電力調度、救災減災、公共安全等領域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於賢成指出,近年來,北鬥創新應用已經深入融合到許多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之中;「北鬥+」和「+北鬥」應用的雙向發力趨勢也更為明顯。

於賢成表示,在北鬥產業邁向時空服務發展的新階段,需要以技術體系創新和應用模式創新為主線,積極倡導「北鬥+」融合創新和「+北鬥」時空應用發展,通過「北鬥+」推動北鬥與高端製造業、先進軟體業、綜合數據業、現代服務業等多領域的技術融合創新,通過「+北鬥」推動與各行各業信息化、智能化建設的應用融合與產業協同,從而形成並不斷完善北鬥時空應用產業生態體系。

目前,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進入全球服務的新時代,產業也將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也是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今年發布的《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9年以北鬥應用發展為核心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3450億元,而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總體產值將達到4000億元。

 「北鬥+大健康」方興未艾

在眾多「北鬥+」和「+北鬥」的產業融合中,「北鬥+大健康」正逐漸受到各方重視。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要「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在強有力的政策助推下,我國大健康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持續助力人民身體健康及生活水平提高。

 與會專家認為,「北鬥」和「健康中國」這兩大國家戰略的融合創新,將迸發出更多的火花,產生可觀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事實上,目前北鬥在衛生健康領域已有較為廣泛的應用。

以抗擊新冠肺炎為例,北鬥的貢獻有目共睹。大年三十晚上,測量工作人員奔赴武漢火神山醫院工地,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火速馳援,確保工地大部分放線測量一次完成,為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迅速施工爭取了寶貴時間。江蘇等地利用北鬥加強巡防管控,建立社區、網格、樓棟的疫情防控體系,確保各項防控措施全覆蓋、無死角,為社區居民築牢了健康防線。

而在民眾日常生活中,北鬥技術已經在社區養老、兒童關愛、老年人健康狀態監測等領域發揮顯著作用。相關企業推出的老人健康手錶以就以北鬥導航定位技術為基礎,實現老年人生命體徵參數的監測、報警提醒等功能。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首席專家曹衝在主題報告《北鬥新時空與中國大健康》中亦指出,北鬥新時空與大健康產業的融合,可以實現無所不在、服務人人的智能化大健康服務,既可做到對生命個體的全過程實時動態跟蹤,全生命周期貼身服務,醫生通過北鬥遠程醫療設備,就可即時掌握患者的位置信息,並對患者實施醫療「智慧管理」,減輕患者就醫成本,減少醫院人力成本。

 「北鬥+大健康」如何發力?

當前, 「北鬥+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態勢愈發明顯。專家指出,作為國家兩大戰略,北鬥工程和「健康中國」的融合發展將釋放出巨大的潛力,造福國計民生。

北鬥能為流行性傳染疾病等衛生健康事物提供何種作用? 國家衛健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與決策首席專家莊大方在題為《空間信息技術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應用》的主旨報告中表示,某些傳染病的發生有著特定生態環境背景和流行規律,並通過一定傳播媒介傳染給人類。以北鬥為代表的空間信息技術可為大範圍、多角度傳染病流性特徵及病因學研究提供優越的數據與方法基礎。

如何推進「北鬥+大健康」產業融合?論壇現場,中位協北鬥時空技術研究院與通全達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接下來將共同推進北鬥與醫療衛生乃至大健康產業的深度融合,創新應用模式和商業模式,推動北鬥+大健康產業落地生根,並著力打造行業樣板工程。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如今北鬥在防疫監控、遠程醫療、服務老人關愛、智慧養老等方面已做了非常有價值、有意義的探索。而未來,北鬥也將在公共衛生應急、食品藥品溯源管理、醫療裝備智能化、中醫現代化、慢性病防治、日常健康監測管理等方面大有可為。此外,專家還指出,北鬥+大健康產業涉及國計民生,未來發展需要政府引導、市場推動以及企業的廣泛參與;同時要不斷探索產業發展的機制與模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據了解,本次論壇由中國新聞社事業發展中心與中位協北鬥時空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通全達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協辦。作為武漢本土企業,通全達公司表示,將著力打造服務公眾的武漢·城市森林健康谷,深耕「北鬥+大健康」產業,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民健康生活乃至「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做出貢獻。


相關焦點

  • 北鬥+」與「+北鬥」!北鬥雙向應用未來助力各領域發展
    今年7月,由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並向全球開通使用。作為國家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北鬥系統對國家的國防、經濟、科技等各個層面發展都具有基礎性支撐作用。在昨天(12月22日)舉辦的北鬥應用領域相關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未來除了我們常見的導航應用外,北鬥的應用將滲透到社會生活各領域,並發揮其巨大作用。
  • 「北鬥+大健康」應用於生態體系正逐步完善—優企客
    作為國家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在社會和經濟的各個層面上都發揮著基礎性的支撐作用。當前,北鬥在交通、農林漁業、氣象測報、通訊、電力調度、減災救災、公共安全等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於賢成主任指出,近年來,北鬥創新應用已與眾多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深度融合,「北鬥+」和「+北鬥」應用的雙向發力趨勢更加明顯。
  • 除了手機導航 北鬥還有哪些創新應用
    北鬥系統在疫情防控的「武漢保衛戰」中發揮了極其特殊的作用:從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應用到方艙醫院的改造,從醫療物資的調配到生活用品的保障供給,從病毒的流行病學調查到武漢健康碼的應用都有北鬥的身影。國慶前夕,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在湖北武漢舉行,李德仁、劉經南、譚述森三位院士分享了北鬥的諸多創新應用。
  • 除了手機導航,北鬥還有哪些創新應用
    北鬥系統在疫情防控的「武漢保衛戰」中發揮了極其特殊的作用:從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應用到方艙醫院的改造,從醫療物資的調配到生活用品的保障供給,從病毒的流行病學調查到武漢健康碼的應用都有北鬥的身影。國慶前夕,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在湖北武漢舉行,李德仁、劉經南、譚述森三位院士分享了北鬥的諸多創新應用。
  • 「北鬥人」焦永濤 科技創新的弄潮兒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戰勝新冠肺炎疫情既離不開科技支撐,又需要發揚科學精神。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科學精神貫穿於各方面、各環節,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北鬥萬物互聯,融合創新應用
    在交通領域、農林漁牧、電力能源等傳統領域,北鬥融合應用不斷深化,規模持續擴大,並正在向鐵路運輸、內河航運、遠洋航海、航空運輸及交通基礎設施縱深發展。在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車聯網等新興應用領域,自動駕駛、自動泊車、自動物流等北鬥融合創新應用發展較快,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 依迅協辦2020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北鬥+助推數字經濟新機遇
    ,以「推進北鬥應用、壯大新興產業」為主題。連接到賦能,「北鬥+」助力數字經濟創新發展2019年,以北鬥應用發展為核心,全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總產值達3450億元,比2012隨著「北鬥+」和「+北鬥」產業不斷發展,僅是衛星導航衍生帶動的關聯產值,就高達2284億元。
  • 除了手機導航,北鬥還有這些創新應用
    除了手機導航,北鬥還有哪些創新應用從打開地圖導航,到外賣點餐,再到車庫裡停車,現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已經無處不在。目前,全球應用北鬥系統導航的手機已經超過3.72億部。少有人知的是,助力疫情防控是今年北鬥應用的新亮點。
  • 超擎協同推進 「一帶一路」北鬥產業應用平臺建設
    為促進北鬥技術成果轉化、推動北鬥應用在各行業落地、推廣北鬥行業應用在「一帶一路」以及全球具體實踐,超擎參與組建了中國衛星定位導航協會分支機構「一帶一路國際專業委員會」,並協同中國衛星定位導航協會、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深圳思凱微電子有限公司多方優勢力量,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北鬥產業應用平臺建設項目。
  • 創新|武漢北鬥應用摘取中國導航定位領域最高獎
    記者高勇 攝據了解,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簡稱「中位協」)是我國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和產業的唯一性全國行業協會,其主導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是我國業內規模大、層次高、範圍廣且最具代表性的年度產業盛會,今年首次在漢舉辦,並將首個「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帶到江城。該大會旨在推進北鬥在各行業廣泛應用,助力武漢市成為北鬥應用示範城市。
  • 2020年「北鬥」導航系統全面建成,應用領域大更新
    白皮書顯示,其中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產業核心產值為1166億元,在總產值中佔比為33.8%。特別是隨著「北鬥+」和「+北鬥」應用的深入推進,由衛星導航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繼續保持較高速度增長,達到2284億元。
  • 北鬥「收官之星」成功定點,上海北鬥產業潛藏哪些機遇?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北鬥與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融合發展,正在構建以北鬥時空信息為主要內容的新興產業生態鏈。在上海交通大學北鬥導航與位置服務重點實驗室/上海北鬥導航創新研究院副院長裴凌看來,北鬥三號「收官之星」完成部署,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 復旦大學舉行「上海北鬥智慧應用創新研究中心」 授牌儀式
    2020年1月10日,「上海北鬥智慧應用創新研究中心」授牌儀式暨專家諮詢會議在復旦大學舉行。  根據《上海北鬥時空信息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為加速北鬥智慧應用創新發展,「上海北鬥智慧應用創新研究中心」依託復旦大學,由復旦大學充分發揮電子信息、計算機、大數據和數學、大氣海洋等多學科交叉優勢,聯合千尋位置共同建設。
  • 北鬥:在應用中成長
    18歲對於一個人來說意味著成年,而此次成功發射也標誌著北鬥三號系統基本組網完成,將在今年年底前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基本導航服務,邁出從區域走向全球的「關鍵一步」。  應用是北鬥系統建設的生命線。許多業內人士都表示,北鬥系統在技術上足以與GPS等主流導航系統相媲美,接下來的關鍵就是做好系統的應用和推廣。那麼,如今北鬥系統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 武漢:北鬥技術領先變產業領先
    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為代表的院士專家、行業領軍人物、企業代表共聚一堂,探討北鬥與5G的融合創新。北鬥+5G武漢有優勢,有作為,有願景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北鬥+5G,武漢有先發優勢。武漢在北鬥導航領域擁有9位院士,擁有全國唯一的地球空間信息國家級實驗室,北鬥產業科研密度全國領先,導航與定位、地理空間信息技術等兩大領域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 龍崗北鬥產業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
    原來,該公司自主研發的產品在北鬥導航衛星上得到了應用。華大北鬥是一家總部位於龍崗區坂田街道的從事衛星導航定位晶片研發的創新企業,屬於北鬥產業鏈中的上遊基礎元器件環節。業內相關專家告訴記者,儘管近年來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快速增長,但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晶片、器件、算法、軟體、導航數據等在內的核心產值的增速卻在明顯下降。
  • 北鬥產業深度剖析
    小編說:北鬥產業鏈的基礎類產品、終端產品、運營服務這這幾個環節來看,我國企業規模偏小,整體實力較弱,特別是在導航晶片、板卡、導航天線、算法軟體以及終端上都處於剛剛起步不久。與2015年北鬥產業發展小、散、亂相比,現在產業發展已經有非常大的改善,但仍需進一步整合。
  • 北鬥產業發展現狀與前景預測研究
    一北鬥產業跨越三大臺階,並且實現五大突破  北鬥產業近五年的發展,令人興奮不已。因為它是實實在在地在快速健康持續發展。簡單地說,可以用跨越三大臺階、實現五大突破加以描述。衛星導航產業是新興產業,沒有現成的產業鏈,北鬥系統發展不僅促進了包括基礎元組件(晶片、模塊、天線等),系統集成(終端、應用系統、服務支撐),以及增值服務三大環節組成的產業鏈的整體形成,還完善了以科技創新、產業推進和條件保障構成的產業體系,從而保障產業穩步有序可持續發展。我國快速成長出一大批以北鬥衛星導航為主業的有實力有影響的公司,特別是具有明顯活力和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 拓展北鬥系統應用 雄安電網終端設備完成北鬥主板更換
    記者從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了解到,隨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並開通,我國地理信息產業應用也加速推進,27日,雄安新區電網所有終端設備,全部完成北鬥地理信息主板更換。國網河北雄安新區供電公司運維檢修中心工程師陳洪亮也表示,我們在安全帽上面安裝了北鬥定位裝置,可以對施工現場偏遠的山區水區農村地區實現精準定位。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表示,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與北鬥、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結合創新,正全面邁向技術和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階段。
  • 北鬥耀星城
    「隨著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也將迎來歷史性機遇。長沙北鬥企業在應用上『搶佔先機』。」長沙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長沙市航空航天(含北鬥)產業鏈鏈長張智勇指出。政策保障方面,長沙出臺《長沙市關於深化北鬥應用的若干政策》,將每年設立1億元北鬥應用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北鬥在智能網聯汽車、地理信息兩個領域的應用示範、市場拓展、研發創新和平臺建設。產業布局方面,長沙市基本形成了以「長沙創建北鬥產業示範園區」為目標,以長沙高新區為核心,天心經開區、開福區均衡分布的產業發展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