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實「五個到位」 全面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 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基層...

2020-12-27 正北方網
  □本報記者  及慶玲

  近年來,自治區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黨的組織路線,按照「五化協同、大抓基層」工作思路,聚焦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做好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以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為抓手,通過抓實網格設置、人員配備、待遇保障、實體運行、責任落實「五個到位」,紮實推進全區市域治理現代化,著力構建黨組織領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區基層網格化治理新格局。

  網格設置到位  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規範有序推進

  以「小網格」構建基層黨建「大格局」,堅持精準、精細、高效推進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讓城市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優化網格設置,突出「實用」。按照300—500戶標準,遵循規模適度、方便管理、有效配置資源的原則,全區268個街道、2431個社區結合地域區劃、居民群體、需求事項等實際共劃分28142個網格,基本實現網格全覆蓋。呼和浩特市、包頭市不搞強拉硬拆,區分建制小區、集中搬遷區、棚戶區等地域區劃特點,宜大則大、宜小則小劃分網格,滿足了大中型城市網格化治理的需要。

  推動多網合一,突出「整合」。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加強政法、公安、城管、環保、交通、民政、衛健、民委等「多網融合、一網統籌」。赤峰市將治安綜合、就業社保、應急管理等多種網格合而為一,整合基層審批服務執法力量承接網格內各類社會管理事務,實現「一個網格服務、一張網格治理」;呼倫貝爾市把每個單位組織,每家每戶統一編入社區網格,將信訪維穩、文明創建等重點工作融入網格,實現網格「整體覆蓋、便於管理、無縫銜接」。

  規範網格圖示,突出「公開」。巴彥淖爾市在全市黨群服務中心統一規範設置了網格化治理示意圖,明確了區域劃分、職能職責、辦事流程等;包頭市青山區在小區樓棟單元顯著位置設置公示牌,公示網格員基本信息和家居常用服務電話,切實打通網格化服務治理的「神經末梢」。

  人員配備到位  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力量穩定充足

  有效整合現有社區工作力量和職能部門力量,採取公開選聘和多元補充等方式,挖掘調動社會組織力量,多方統籌、配齊配強網格員隊伍,激發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新活力。

  建強核心隊伍,選派社區工作者擔任網格長,特別是注重選派善抓會抓敢抓民族工作的優秀幹部擔任網格長,公開招聘樓棟長、單元長等為專職網格員,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統一開展網格治理工作。烏海市按照「一格一長一警一專多兼」的原則,每個網格除配備一名由社區「兩委」成員擔任的網格長外,另外又配備一名專職網格員,專職網格員力量得到切實強化。赤峰市松山區臨潢社區針對少數民族群眾較多的實際,選派蒙漢兼通的網格員深入網格一線開展黨的民族政策宣講、幫助解決群眾的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贏得各族群眾的廣泛讚譽。

  整合部門力量,吸納相關職能部門和機關單位派駐人員參與網格治理,協助開展醫療衛生、環境治理、矛盾調處等公共服務事項。赤峰市紅山區將342名由城管轉任的網格員下沉基層,並以公安、衛健、市場監管、應急管理四個部門基層工作力量為骨幹,採取「一人多格」的方式,組建「4+N」網格服務團隊514支。

  吸納輔助力量,廣泛吸收「兩代表一委員」、居民代表、物業公司骨幹、各類志願者等擔任兼職網格員,培育引進專業型社會組織,延伸服務「觸角」,豐富網格治理內容。錫林郭勒盟吸收478名在職黨員、各類志願者等協助做好網格治理工作,著力打造「八小時以外的服務圈」,逐步形成了「工作在單位、活動在社區、奉獻雙崗位」的工作格局。鄂爾多斯市連續舉辦全國性「相聚草原、社工論劍」活動,培育孵化了2000多家本土專業社會組織、60多家社工機構,保證每個網格至少有一家專業社會組織、2個專業「社工」參與基層治理。目前,全區共有24363名專職網格員、49383名兼職網格員奉獻在社區網格一線。

  待遇保障到位  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基礎不斷夯實

  注重下沉資源、服務到基層,切實加大基層辦公服務經費投入,著力提高網格員報酬待遇、暢通網格員晉升通道,讓他們有身份、有歸屬、有底氣,工作狀態有了質的提升。

  經費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自治區財政從2013年開始累計下撥2.425億元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資金,用於開展便民利民、群眾活動、關愛幫扶等。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從2016年開始創新實施「社區暖心事」項目,累計整合投入2億多元,完成了3400多個服務項目;包頭市每年投入2000萬元提升專職網格員待遇水平。

  報酬待遇進一步提高。呼和浩特市市縣兩級財政按1:1的比例為專職網格員每人每月發放工作補貼2000元;烏海市通過勞務派遣公司輸送的專職網格員每人每月達到3800元,同時對專職網格員給予1000—3000元不等的年度績效一次性獎勵,兼職網格員實行「專項補貼+積分兌換」制度。

  激勵機制進一步健全。各地持續完善網格員激勵保障機制,對政治素質好、表現突出的專職網格員,探索納入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從區管黨費中列支專項資金,集中表彰星級網格黨支部。

  實體運行到位  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取得實際成效

  自治區制定《黨建引領基層網格化治理實施方案》,從制度層面為加強網格建設、提高基層黨建質量、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撐。

  規範職責職能。各地區按照「全要素網格」要求,結合實際建立明晰的網格服務管理職責體系,特別是針對邊疆民族地區實際,堅持把推進民族團結進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網格重要職能職責,進一步細化明確網格職責,普遍細化了網格長、網格員職責清單。赤峰市綜合考慮各部門治理需求,將網格職責細化為基層黨建、信息採報、便民服務、矛盾化解、隱患排查、治安防範、衛生管理、人口管理、宣傳教育、民族團結等,明確網格權責邊界,適當位置公示網格長、網格員職責。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守望相助、團結奮鬥」的重要囑託,興安盟、通遼市、錫林郭勒盟等地社區網格員認真履職盡責,上門宣傳黨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團結進步法規知識,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中華民族一家親觀念,增強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的責任感。

  建好用實黨群服務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優化完善黨群服務中心體系,推進場所標準化建設,豐富服務功能,健全管理運行機制,為網格治理提供支撐。包頭市青山區建設了59個「一米陽光」鄰裡屋、書記工作室、老少樂園等網格治理小陣地,把服務延伸到小區和樓棟,有效提升服務精細化水平。興安盟科右中旗推動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社會治理指揮服務中心、融媒體中心和大數據中心「五中心」合一建設,凝聚起了為居民群眾服務的強大合力。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形成以社會治理聯動指揮中心、矛盾糾紛預防與多元化解中心等「六翼」為支撐的黨群服務多元聯動工作體系模式,實現了城市黨建與社會管理服務、民族工作的深度融合。

  搭建「黨群連心橋」智慧平臺,推動「多網合一」、數據共享、資源聯用,將智慧服務終端延伸到各個領域、各級網絡。烏蘭察布市研發 「智慧社區」信息平臺,社區工作者依託平臺能夠及時發現上報處理為民服務事項,切實提升了黨組織處理基層治理事件的反應速度和辦事質量。通遼市奈曼旗依託智能化管理平臺,採取量化計分、智能分析、自動提醒服務等方式督促網格員及時高效提供服務。錫林郭勒盟、赤峰市紅山區、鄂爾多斯市鄂託克前旗、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等地依託智慧綜治手機APP形成線上和線下、網絡和網格整體聯動的工作格局。

  健全完善制度體系。各地努力打好制度「組合拳」,構建「民呼我應,黨群共治」的網格化治理新格局。赤峰市按照多方聯動、各領域融合的理念,出臺了基層黨組織建設「1+8」制度文件,制定了全領域融合黨建、網格化治理、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等配套文件;包頭市、通遼市、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烏海市、阿拉善盟、呼倫貝爾扎蘭屯市等地均出臺了相應的網格化治理工作方案、實施意見或辦法,為實施網格化治理提供了遵循。

  責任落實到位  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合力不斷凝聚

  各地各部門聚焦網格、抓實網格的思想共識基本形成,各級黨委謀劃推動、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的格局基本形成。

  聚焦重大任務。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區廣大街道社區黨組織充分發揮社區網格化治理優勢,嚴格落實「八個落細落好」要求,堅持把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向網格下沉,使每個單位、每個組織、每家每戶都處於網格之中,讓每個社區、每個網格都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神華康城社區吹響「防疫哨」的第一時間,10個包聯單位、6個駐區單位、8個社會組織立即響應,組建8支防控隊、8個網格臨時黨支部,築牢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有效防線。

  強化四級聯動。全區通過市、旗縣(市、區)、街道、社區四級「書記抓、抓書記」,認真落實「第一責任人」職責,構建起以上帶下、以下促上、強勁有力的「動力主軸」,自上而下壓實網格職責職能。呼和浩特市實施「書記領航」工程,專門成立由市委書記擔任組長的全市城市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抓好規劃指導,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市四區書記分別領辦街道管理體制改革、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融合黨建和網格化治理四個課題,形成各有側重、逐項突破工作局面。

  彰顯聯動效應。全區98.5%的街道建立「大黨工委」,99.5%的社區建立「大黨委」,橫向聯動實現應聯盡聯、應建盡建,共治共建共享效果進一步凸顯。烏蘭察布市建立「需求、資源、項目」三張清單,共落實項目清單586項,有效推動了機關單位資源力量下沉。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在社區搭建「百腦團議事廳」「群防群治說事點」等區域議事協調平臺,組織居民代表、業委會成員召開座談會,徵求收集居民意見建議,通過「愛心加油站」「愛心存摺」建立積分兌換激勵政策,有效提升了社區居民參與社會治理熱情,激發了居民自治能量。

相關焦點

  • 抓實「五個到位」!一起來看我區這項工作
    抓實「五個到位」全面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全區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工作綜述近年來,自治區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黨的組織路線,按照「五化協同、大抓基層」工作思路,聚焦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做好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以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為抓手,通過抓實網格設置
  • 匯聚紅色動能 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大黨建」格局
    「歷經十餘載傳承創新,黨建『契約化』共建在發源地越城歷久彌新,越城堅持將黨建『契約化』共建與基層治理全面融合、有效銜接,開啟了從『城市社區』到『全域覆蓋』、從『組織契約』到『人人契約』、從『單項協議』到『共建聯盟』、 『線下參與』到『線上組織』的全新篇章,黨建『契約化』共建不斷邁向全覆蓋、標準化、智能化,走出了一條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之路,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 共建共治共享,畫出高質量小康最大「同心圓」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社會治理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一直以來,中山市重視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形成「全民參與社會治理」「全民創無」等社會治理名片。
  • ...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意見》(討論稿)
    本網訊(全媒體記者 劉學文)4月2日,市委書記王立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關於新時代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意見》(討論稿)。王立要求,要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引領,總結疫情防控工作中「幹部下沉、靠前指揮」經驗,努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基層治理體系和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
  • 貴州省思南縣思唐街道中和社區:「多元共治」,構建現代社區治理新...
    近年來,思唐街道中和社區創新探索「一核多元·五共五強」社區大鄰裡服務中心建設,推動社區治理規範化、體系化、現代化,形成「組織引領、多元共治、功能完善、鄰裡融合」的治理體系,構建共有共商共享共建共治的區域化黨建格局。
  • 麗江市:推動黨建與旅遊融合共促 - 中國城市報-人民網
    近年來,雲南省麗江市實施三城聯動項目、打造一片示範小區、實施一批領航項目、構建一套組織體系、拓展一批載體等方式,在網格黨建、小區黨建、基層治理、紅色物業等方面下功夫出實效,推動黨建與旅遊融合共促,構建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 高質量打造城市基層黨建共同體 ——2020年番禺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
    會議指出,要不斷強化共駐共建理念,凝聚各方資源力量,高質量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以優異成績開啟「十四五」新徵程、迎接建黨100周年。會議指出,要善用共同價值目標,健全長效統籌聯動機制,探索多元共建載體,整合多方共建資源,凝聚大抓城市基層黨建的思想共識和強大合力,努力走出一條貫徹上級精神、彰顯番禺特色、契合基層實際的城市基層黨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徑。
  • 構建美美與共城市鄰裡生活共同體
    【摘要】成都市溫江區全面落實黨中央和省、市重大部署,以「發展+治理」為深遠謀劃、以「城市+鄉村」為廣闊載體、以「小區+社區」為細分空間,堅持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充分發揮政府、市場、社會三方主體作用,著力破解「兩空間一力量」市民痛點問題,奮力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努力構建黨建引領、同心共治的城鄉社區治理格局。
  • 如何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
    特別要把鄉鎮班子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來抓,結合換屆選配好鄉鎮黨委書記。注重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選調生、大學生村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中選拔鄉鎮領導幹部,加大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招錄鄉鎮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力度,推動鄉鎮黨委更好發揮龍頭作用。03認真落實「構建黨組織領導的共建共治共享城鄉基層治理格局」的要求,深化城市基層黨建系統建設整體建設。
  • 黃浦區半淞園路街道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區生活圈
    「聯與不聯」充分尊重民意,回應期盼,聯小建大化零為整  為回應業主的期盼,在黨建引領下,街道啟動轄區「聯小建大」物業管理區域調整工作,探索將小的、分散的物業管理區域調整成為大的、統一的物業管理區域,以居民事情居民辦,實現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堅持黨建引領,以共建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 探索推廣「1+5」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新模式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綿陽市抓住強化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這個根本,積極探索推廣「1+5」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區域資源整合調度模式,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區域化運轉驅動力,形成了黨組織有力量、社區有溫情、單位有熱情、居民有感情的嶄新格局。 突出「1個核心」,強化基層黨組織領導地位。
  • 陝西漢中:積極構建「1+4」城市基層治理新體系
    針對加強城市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實需要,漢中市委高度重視、提早調研,先後召開黨建領導小組會議常委(擴大)會、市委工作會、組織部長會、城市基層黨建推進會,認真研究部署,相繼出臺《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指導意見》,不斷完善「1+X」制度政策體系,著力推進系統和整體建設,為加強城市黨建提供思路指引和制度支撐。
  • 姜曉萍:社會治理須堅持共建共治共享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從主體、路徑、目標三個維度體現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內在邏輯和要素構成,對於實現社會治理理念科學化、結構合理化、方式精細化,彰顯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人民論壇網評 | 基層黨組織建設要積厚成勢
    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織緊織密黨的組織體系,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尤為重要,要從抓實黨建責任落實、鍛造「過硬」隊伍、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三個方面,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到「全面推進、積厚成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要耕好「責任田」,抓實黨建責任落實。
  • 如何推進共建共治共享 這些經驗值得學習借鑑
    吳炳芳介紹,在不斷推動基層治理方式轉變與方法創新的道路上,結合吳興和織裡實際,建立了政府、市場、社會三位一體框架下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實現三方共同參與公共事務治理與公共物品供給。「就是打造有為政府、有效市場和有序社會,全面優化基層治理的要素供給、夯實基層治理的物質基礎、匯聚基層治理的強大合力,這是推動織裡蝶變的主要原因。」
  • 三感社區|新光路街道共建共治共享大工委成立
    三感社區|新光路街道共建共治共享大工委成立 2020-08-17 2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威海高新區為鎮(街道)減負賦權擴能——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
    能啃下畢家疃大集這塊「硬骨頭」,得益於威海高新區今年以來推行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建設」探索。威海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組織部部長侯成陽說:「我們的主要做法是通過推動重心下移、權力下放、力量下沉,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體系,推動街道統籌能力、社區組織能力、網格治理能力由弱變強。
  • 山東煙臺市:構建城市基層黨建「資聯網」 以上下聚焦聯動推進資源...
    以往街道都需承擔經濟發展職能,經濟指標考核佔了大頭,黨工委的工作重心仍然沒有轉移到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上;每個社區8名左右工作者,服務居民上萬名,承擔政府公共服務近百項,且自管黨員年老體弱和下崗失業的較多,許多不具備參與管理服務的能力,社區黨組織疲於應付各類事務,沒有足夠精力用於應負職責。三是區域共享共建不充分,「優質資源集中難集成」現象普遍。
  • 孔子文化+星空VR……大龍街關愛兒童服務共建活動看點多 | 黨旗...
    「令行禁止、有呼必應」黨建引領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鞏固和發揮黨建聯席會議制度作用,進一步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村居、行業(企業)黨建互聯互動,共同關愛兒童成長,培養他們德智體全面發展希望全面構建「令行禁止、有呼必應」黨建引領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積極做好在職黨員報到並服務工作,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 山西陽泉市:堅持「四個融合」 探索資源型城市基層黨建新路子
    以夯實城市基層黨建、增進群眾福祉為目標,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依託,持續推進「四個融合」:在地企領域城市基層黨建融合上,加強設計、強化聯動,深入開展了「項目聯創、培訓聯辦、活動聯誼、人才聯聚」等活動;在條塊領域城市基層黨建融合上,打造駐地單位與街道社區共建平臺,實施項目共建、品牌共塑、服務共抓、陣地共用,推進實現融合互通;在新興領域城市基層黨建融合上,將商圈、行業和街道社區黨組織統一納入城市基層黨建整體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