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稱:臺積電、三星 3納米雙雙受挫!研發難度倍增,量產恐延期

2021-01-05 騰訊網

據Digitimes消息稱,臺積電、三星電子大舉宣布了3納米計劃,但近期市場傳出,臺積電採用FinFET技術的3納米製程進度已出現延遲跡象,而率先在3納米世代導入GAA技術的三星,亦已面臨技術卡關。

半導體業界人士指出,三星、臺積電為了因應製程推進難度飆升早已超前部署,2021年起雙方對決戲碼加映先進封裝,此也是攸關三星能否彎道超車奪勝關鍵。

臺積電2020年資本支出、業績再創新高,2021年研發、擴產腳步持續踩油門,然近日市場傳出臺積電全力擴大5納米產能,2021年首季大宗產能仍由蘋果(Apple)囊括的消息。

對此,供應鍊表示,華為訂單歸零效應,臺積電早已列入2020年產能規劃藍圖中,由其未下修營收,反而調升資本支出,兩者皆創歷史新高,且向供應鏈說明至2024年每季產能變化觀察,顯見未受華為禁制令衝擊,對於華為釋出的產能缺口可由其它客戶填補的預測,掌握度相當高。

據了解,早在5納米於2020年第2季正式量產前,臺積電就已確立至2024年產能逐年拉升規劃;5納米2020年第3季單月出貨片數即衝上8萬片,第4季單月再增1萬片,2021年上半除蘋果訂單維持高檔外,加上超微(AMD)、聯發科、博通(Broadcom)、賽靈思(Xilinx)、比特大陸等大單陸續量產,單月產能拉升至10.5萬片。

2021下半年眾廠集結,臺積電單月產能約12萬~12.5萬片,一直延續至2023年,2024年美國新廠加入後,5納米家族全年單月產能預估將增至14萬~14.5萬片。

2018年量產的7納米與7納米EUV製程,目前產能持續爆滿,一路滿載至2021年底,2020年第4季至2021年全年單月產能達14萬片,2022~2023年單月再增1萬片,2024年估計可達16~16.5萬片。

16納米及以上製程於2020年第4季單月產能約68萬片,2021年上半拉升至71萬片,2021年下半略增至73萬片,2024年估計單月產能約76萬片。

而技術門檻更高、良率難度大增,同時代工價格也再飆升的3納米,臺積電所釋出量產時程為2022年下半,然據了解,3納米在2021年下半單月產能就有小量3萬片,2022年在蘋果大單承諾下,平均單月出貨逾3萬片,2023~2024年全面放量,平均單月出貨將達10.5萬~11萬片。

而2納米預期在2021年下半會有進展,2022~2024年也有4萬~4.5萬片小量生產。另外,傳出臺積電暫定會在2023年下半推出2.5納米(或稱3+)製程,為2納米先暖場,2023年2納米單月產能約4萬片。

當中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市場傳出臺積電、三星3納米製程推進皆卡關,正式量產時程可能延後1季,供應鏈透露,臺積電11月下旬舉行南科晶圓18廠3納米廠新建工程上梁典禮,並已通知設備供應鏈,將會在2021年第3季中正式開廠,設備將按計劃入廠裝機。

然據了解,採用FinFET技術的3納米製程進度已出現延遲跡象,目前仍停留在研發階段,原預期2020年底須推進至mini-line試驗,提前調試關鍵設備,以此推算放量時程恐延一季,臺積電2021年上半能否追上進度仍待觀察。

相較臺積電謹慎小心在2納米才採用GAA技術,三星則是宣布3納米世代就會導入GAA技術,然操之過急也傳出面臨技術卡關,量產時程難以確切掌握。

1000篇!晶片設計/製造精品文章免費送!

相關焦點

  • 消息稱臺積電、三星3nm研發出現問題:量產時間恐延期
    消息稱臺積電、三星3nm研發出現問題:量產時間恐延期2021-01-02 11:05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njiongjia   這幾年臺積電和三星在工藝製程方面的你追我趕,讓科技領域尤其是手機處理器嘗到巨大甜頭。
  • 臺積電2納米製程採GAA架構 三星3納米彎道超車恐落空
    近日供應鏈盛傳臺積電2納米製程確定採用環繞閘極技術(Gate-All-Around;GAA)技術,現已離開尋找路徑階段,進入交付研發階段,繼FinFET世代奪勝後,再度壓制三星電子3納米GAA逆轉大計。
  • 臺積電5納米以下投資無底洞 三星製程推進更顯難度
    隨著眾廠退場,7納米以下晶圓代工戰局已成臺積電、三星電子對戰局勢。然對照臺積電製程推進穩健,且產能不斷擴大以應對高效能運算(HPC)、5G強勁需求,三星雖也反擊頻釋大單落袋與擴廠利多消息,但半導體業者認為,三星目前7納米以下良率不明,接單表現低預期,5納米、3納米技術更為艱難、投資亦高昂。
  • 臺積電3納米製程試產延期,或將在2022年實現量產
    打開APP 臺積電3納米製程試產延期,或將在2022年實現量產 小山 發表於 2020-03-30 16:54:20 供應鏈評估,臺積電原定今年底提前試產3納米製程的計劃,也將延至明年年初,但應會如該公司原計劃般在2022年實現量產。 對此,臺積電未予評論。
  • 臺積電 FinFET 和三星 GAA 在 3nm 製程技術遇瓶頸,量產時間恐將推遲
    打開APP 臺積電 FinFET 和三星 GAA 在 3nm 製程技術遇瓶頸,量產時間恐將推遲 問舟 發表於 2021-01-04 16:20:10
  • 三星電子奮力趕超臺積電 計劃2022年量產3納米晶片
    【TechWeb】11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三星電子正在奮力趕超臺積電,計劃在2022年量產3納米晶片。三星三星電子高管Park Jae-hong最近在一次活動中表示,公司已定下目標,在2022年量產3納米晶片。該高管透露,三星電子已在與主要合作方開發初步設計工具。
  • 三星放話超車臺積電3納米,成功機會渺茫?
    ;說巧不巧,就在上周傳出三星將砸重金推動次世代晶片業務,並力拼與臺積電在同一年(2022年)實現3納米量產。 蘋果採取雙供應鏈,臺積電在2011年量產28納米製程,也創造史上稱霸最久的一個製程時代,之後循序漸進推進到20納米、16納米,也靠著20納米搶下iPhone A8處理器訂單;當時,感受到壓力的三星為了搶回A9訂單,則選擇跳過20納米、直奔14納米,以此對戰臺積電的16納米。
  • 消息稱蘋果已全部包下臺積電3納米初期產能用於生產自家晶片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蘋果最新資訊 > 正文 消息稱蘋果已全部包下臺積電3納米初期產能用於生產自家晶片
  • 國產芯的壞消息!臺積電3納米研發成功,而我們14納米剛量產
    伴隨著美國制裁的大錘落下,臺積電斷供華為,麒麟晶片成了熱詞,讓國產晶片自主研發再次提上日程。國內晶片企業發展的荊棘重重,前有武漢弘芯,後有資金鍊斷裂,瀕臨破產,後有臺積電,成功研發出3納米晶片。臺積電(南京)總經理羅鎮球在昨日舉行的2020世界半導體會議上透露,臺積電3 nm晶片已研發成功,將於2021年上市,2022年可實現大規模量產。
  • 臺積電2納米GAA 研發提前,三星彎道恐難超車
    消息指出,臺積電2納米製程研發,現已離開尋找路徑階段,進入交付研發,且法人預期2023年下半即可風險性試產。而據供應鏈消息透露,臺積電2納米即將改採全新的GAA基礎,使用多橋通道場效電晶體(MBCFET)架構。 這是由於3納米已達FinFET技術的瓶頸,會出現製程微縮產生電流控制漏電的物理極限問題,就算有EUV技術加持,但2納米勢必要轉換跑道。
  • 臺積電2納米GAA 研發提前,三星彎道恐難超車
    消息指出,臺積電2納米製程研發,現已離開尋找路徑階段,進入交付研發,且法人預期2023年下半即可風險性試產。而據供應鏈消息透露,臺積電2納米即將改採全新的GAA基礎,使用多橋通道場效電晶體(MBCFET)架構。這是由於3納米已達FinFET技術的瓶頸,會出現製程微縮產生電流控制漏電的物理極限問題,就算有EUV技術加持,但2納米勢必要轉換跑道。
  • 消息稱蘋果預訂臺積電全部3納米工藝產能 生產M和A系列處理器
    來自供應鏈方面的消息稱,臺積電最初生產的採用全新3納米工藝的晶片已被蘋果訂購用於其iOS和採用蘋果自主開發的處理器的設備。此前有報導稱,臺積電即將完成其3納米製造工藝,蘋果訂購了使用該工藝的M系列和A系列處理器。
  • 臺積電3納米製程確認量產,2納米正在研發中,蘋果為其最大客戶
    3納米製程預計2022量產在臺積電採用5納米製程獨家代工蘋果iPad Air 4、iPhone12所搭載A14晶片之際,外界又聚焦臺積電下一個重大節點3納米。半導體業者透露,臺積電近日確認3納米將於2022下半年進入量產,單月產能將從5.5萬片飆升至2023年10萬片,據了解,蘋果仍是包下首波產能最大咖客戶,後續還有英特爾、超威等搶二、三波產能,預期將帶動臺積電營運持續成長。
  • 消息稱蘋果包下臺積電3納米初期產能 成為後者首批客戶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按照臺積電規劃,3 納米明年完成認證與試產,2022 年量產,現傳出蘋果率先包下臺積電 3 納米初期產能,成為臺積電 3 納米第一批客戶。   據悉,蘋果將通過臺積電 3 納米生產自家 M 系列晶片用於 Mac 與 iPad,後續也將會採用該先進位程生產 iPhone 用的 A 系列處理器。
  • 臺積電和三星3納米都在研發階段,所以手機晶片開始製程停滯?
    現在的消息,三星和臺積電的三納米製程都不是很順利,這也告訴我們,也許5納米製程會存在一段時間,甚至可能有兩年或者三年的時間存在,因為納米製程越先進,其實晶片的成本越高,一起看看這個消息吧!臺積電的三納米製程的思路是,在2022年下半年看看能否量產三萬片晶片,2023到2024是11萬片左右,那麼平均到一年是1200萬片左右,其實這可能只是夠蘋果自己的晶片量了,這也意味著至少驍龍晶片在2024年沒有可能使用臺積電的三納米,三星其實也沒好到哪裡去,現在是研發階段,其實臺積電也是研發階段,也就是至少沒有小規模量產實驗,所以2021年三納米製程能否成功出現是一個未知數,這也是現在的問題
  • 三星將投入7608億實現3納米製程2022年量產
    據彭博社報導,三星全力發展晶圓代工業務,規劃投入11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608億元),目標實現3納米製程2022年量產,與臺積電同步,是兩強近年先進位程競逐賽中,最接近的一次。 業界人士指出,三星集團近期動作頻頻,除了上周甫發表採用自家5納米製程生產的5G晶片,本周又積極宣傳3納米技術藍圖,公司密集發布消息,宣示性意味濃厚。 臺積電在7納米與5納米順利量產至逐步放量都領先三星約兩年。臺積電先進位程量產計劃早已底定,在持續擴展5納米製程基礎上,推出增強版的4納米製程,預訂2021年第4季風險試產,2022年投入量產。
  • 追趕臺積電,三星計劃於2022年量產3納米晶片
    日前,據外媒報導,三星正在努力趕超臺積電,宣布計劃在2022年量產3nm晶片。這一消息由三星電子高管Park Jae-hong在最近的一次活動中放出,他表示,公司已定下目標,在2022年量產3nm晶片。他還透露,三星電子已在與主要合作方開發初步設計工具。
  • 臺積電啟動2nm研發,三星超車計劃恐落空
    說到晶片製造能力,就不得不提到臺積電和三星。目前這兩家晶片巨頭,掌握著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工藝。而臺積電一直是晶片代工的巨無霸,在最新的數據中,臺積電的晶片市場份額達到53.9,目前5nm訂單爆滿。並且,近日有消息稱臺積電將研發2納米晶片,三星彎道超車的計劃落空了?
  • 三星和臺積電同時公布最新3納米製程,有望兩年後量產
    根據最新臺媒報導,臺積電2納米製程研發取得重大進展,三星也表示3納米製程預計2022年實現量產,並且拿下了高通大部分的驍龍晶片訂單。,其下一代5g基帶X60、7系列晶片的訂單全都交給了三星,更把新一代旗艦晶片snapdragon 875的訂單都採用三星最新的5nm製造工藝,預計總價值超過58億元人民幣。
  • 臺積電跑贏三星遠超中芯,3納米量產目標單月10萬片
    全球最大晶片代工龍頭臺積電(2330.TW)繼2納米製程研發獲重大突破後,據臺灣傳媒報導,公司公布3納米製程產量目標,2022年下半年單月產能升至5.5萬片,2023年單月產能則飆升至10萬片。蘋果公司(美股代號:AAPL)據報已包下首批產能,第二、第三批客戶也已入列。若無重大危機幹擾,臺積電業績或將如預期保持逐年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