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財經職業學院重視傳承珠算文化
——教具發明人武萬亮老當益壯助力中國
弘揚中華國粹,傳承珠算文化。
石家莊財經職業學院座落於河北省省會滹沱河畔,是一所以財經類專業為主的綜合性高等職業院校,學校注重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傳承,2015年10月建成的會計文化展室,面積近200平米,將會計產生發展通過各類算盤、貨幣、帳簿、會計工作用具等實物展品和圖片資料等形式進行展示,可同時容納近百人參觀。會計文化展室用於會計專業教學、會計文化活動和會計文化研究,同時也是珠算文化的傳承傳播陣地。珠算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優秀科學文化遺產之一,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珠算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珠算文化作為會計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是展室最突出的主題,是珠算傳承的重要體現。會計展室陳列的展品中就包括各種大小、不同材質、用途的算盤,以及珠算教學宣傳畫、珠算教材和專著等珍貴展品。
為了更好地落實傳承珠算文化,構建具有財經特色的珠算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體系,形成以珠算文化為主的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石家莊財經職業學院成立了三人領導小組:副校長肖玉輝,會計二系主任李雲慧、團委書記趙振新。學校為整合優質資源,凝練學校特色,創建全員育人機制,決定建設「珠算工作坊」。「坊」,即「作坊」,為動手實踐之處。工作坊建設採取「整體推進,分布實施」的策略:成立珠算文化社,開發珠算選修課;開展珠算快算體驗、珠算競賽、算盤舞蹈、舞臺劇等系列文化活動;開展有關珠算文化為主題的研究活動及體驗活動;研究珠算教育的教學規律和評價方法;以服務社會為宗旨,擴大珠算文化的覆蓋輻射面,形成以一帶十的格局;結合學校科技文化藝術節、世界珠算日等節點,開展珠算文化相關的系列主題活動……
2019年10月20日石家莊財經職業學院成立了「珠算文化社」。這是「工作坊」建設的第一步。這關鍵,那關鍵,指導教師是關鍵。經多種努力榮幸地請到了珠算界相當活躍的古稀教授武萬亮。武教授在珠算技能傳承、珠算教學創新、珠算技術研究等方面不遺餘力,為珠算技能和珠算文化的傳承貢獻著自己的全部心血。
武萬亮,河北珠算協會顧問。1944年生於河北懷來,北京大學數學專業畢業。1984年調河北經貿大學執教珠算、數學,1995年聘為河北經貿大學教授。武萬亮先生講課風格生動幽默,寓知識於趣味之中,頗受學生喜愛。2004年退休,被聘為馬來西亞UCMAS世界中國珠心算學院客座教授,2005年返聘到經濟管理學院教學督導組。武萬亮先生深鑽珠算數十載,在加減乘除乘方開方和命題方面均有獨到之處,嚴謹精細,側重開方,其出席中國珠算協會成立大會時的發言內容即是關於「開方」。武萬亮先生還革新教具,迄今獲13項國家專利。
自幼痴迷鑽算法 潛心努力克開方
武萬亮深鑽珠算幾十年,側重開方。齠年起酷愛珠算,每常郊野玩耍,也撿石為珠,劃線為梁,席地演算。弱冠之年克珠算開平方,而立之年自費行程8100公裡到14個省、市請教,夯實基礎,曾只打一架13檔算盤,邊算邊記,循環用檔,求得平方根53位,撰文2 萬字,而出席中國珠算協會成立大會並發言,內容是珠算開立方。不惑之年潛心看算可開盡(下同)3位平方、立方根。知命之年看算4位平方、立方根及4~10次2~3位根。花甲之年曾在馬來西亞散發力作《九位數可開盡立方根的快速心算》,並在馬來西亞表演看算開2~10次方根中,「快速準確,成績優異,堪稱一絕……」。古稀之年,擴充到能看算2~21次方根(即能看算開5、7、9、…、19、21 次的3位根,及開 4、6、8、…、18、20 次的2位根),最擅長看算12 位數的4 位立方根,15位數的3位5次方根。
武萬亮不僅擅長心算可開盡的方根,更擅長几十種珠算開不盡的方根。他還是《古今珠算法的評價和優選》 「第五篇珠算開方」(約9萬字)的編撰者。
撥珠似奏攻關樂 觸檔如彈進取歌
武萬亮在更新加減口訣,降低題型筆差,拓建載體個律,主張升降截超,改編試商要領,琢磨逆向求商,引入配數概念,挖掘內在關聯,注重定量比較,創立梯乘求根,編擬序碼定檔,設計新法開方,擺布數獨繁衍,操作微機命題等方面均有獨到進取。試列幾條如下:
北宋賈憲的增乘開方術,堪稱古數學瑰寶,約 930 年後(1979 年)華印椿將其「移植」到珠算,約 950 年後(1998 年)武萬亮在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發表《梯乘開高次方與解一元高次方程實根通法》,在減少運算步驟和降低撥珠量方面梯乘法比增乘法均有質的改進。該文章在 2000 年又被《珠算報》、《新理財》轉載,成為先後發表3 次的文章。
1993 年黃冠斌、房豐彩發表《一把摟乘法》是擺脫「一口清」只用大九九演算的方法,易學易普及,22年後武萬亮找到了與它雷同的逆運算,撰寫了《珠算九九翻讀乘除法》。
《試論古算的定量剖析與編序今用》(見山西人民出版社《王文素與算學寶鑑研究》),給出了古算的量化分析。
《珠算課側重除法教學法》、《試論珠心算教師水平的不斷提高》分別在1996、2002年出席兩屆珠算國際會議時發表。
專著《應用珠算》獲西部優秀圖書獎,曾5 次印刷,並編著逐筆遞增的《入門習題20 萬》。
多篇論文獲全國學術會議一等獎。例如, 2008年,《當真不管三七二十一嗎?》(內容是心算除法);2010年,《看算開平方》(內容是心算六位數開平方);2012年,《珠算文化研究的首要任務是術語規範化》;2014年,《補零的效用與補編進零口訣》(內容是「一口清」等);2016年,《九九翻讀乘除法》等。
圍繞算盤奇設計 揣摩珠碼妙發明
武萬亮多年革新教具,共獲 13 項國家專利。其中,電演示算盤獲河北電視臺發明空間最佳奇思妙想獎。因數學教具外觀設計出色獲「2011年度優秀髮明家」稱號,載入《中國專利發明人年鑑(第十三卷)》(參見《永遠擔當神聖使命的教師》)。
武萬亮設計的珠心算7門百張撲克牌(專利申請號2016 3 0367384.0)已經轉讓給馬來西亞優仕國際教育集團(UCIC Sdn. Bhd. 改稱優仕教育學習卡),即不久將來雷同的撲克牌(學習卡)將出現在幾十個加盟國的小朋友手中。
盤珠兩態增心像 賽卷千張促硬功
心象,珠心算術語,指腦圖像。武萬亮把盤珠分兩態,被移動的算珠稱為「動珠」,把保持不動的算珠稱為「靜珠」。他用四個符號分別表示上移動珠、下移動珠、靠梁靜珠、靠框靜珠,具有研究價值和實用價值,用一幅盤珠圖就能表示諸如 2+6=8,504-9=495 的算式,在「圖式互譯」方面邁出可喜的第一步。
選手做賽卷千張才能練就過硬的珠心算功夫。武萬亮注重隨時設計符合選手實情的題目(命題軟體裡往往沒有),研究海量命題技巧。例如,《千以內一位除法整除題庫》(被除數不超過1000,除數2~9), 武萬亮只憑藉 Office2003 辦公軟體Excel(不藉助其他程序或軟體)的基礎操作,在3 分 45 秒之內即能生成(隨機排序的)1827 題,平均生成每題不超過125 毫秒,(不含頁面設置與排版時間)。
作為一個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發明人、教師,武萬亮教授始終在發明創新的道路上前行著,哪怕道路坎坷;作為一個見證國家改革開放,不斷完善法治、民主制度的老前輩,常懷赤誠之心。多年來,武教授筆耕不輟,連續發表論文,1998年武萬亮執筆撰寫《撲克牌在珠心算教學中的使用》在全國學術會議發表(2000年該文在《珠算》04期發表)。2000年撰寫《尾盡除法》,在全國學術會議發表,後被《珠算報》採用刊登。2004年執筆撰寫《略論珠心算普及教育應用中的教改舉措》,後被收入中國教師報、發現雜誌社合編的《中國當代教育思想寶庫》一書。2019年積極參加中國珠算協會成立 40周年徵文活動,撰寫了具有代表性的論文四篇,分別是《比較幾種珠心算加減法 》、《借問巨型珠心算教具有多大》、《改進珠心算乘除教學漫話》、《幻燈描圖引領撥珠 圖式互譯步入抽象》,提煉濃縮了既往主要研究成果, 後兩篇被中國珠算協會40周年文集錄用。
「珠心算」一直是武教授追逐的夢想,黨的十八大曾提出「中國夢」,中國夢,首先是「中國人的夢」,也就是實現國內民眾的幸福安康;其次是「中國夢」,也就是實現國家的富強民主;習總書記關於實現中國夢曾說到:「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每個人都是實現偉大中國夢不可或缺的力量,武萬亮教授也一直在奉獻著自己的力量,始終踐行著他的十六字箴言「算千數始嘗樂中樂,通百題方曉天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