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個月睡眠倒退期,了解寶寶睡眠規律,學會「easy」程序睡得好

2020-12-24 糖果的媽媽

嬰兒大概到4個月左右的時候,體內的四個生物規律都已經形成了,這些規律互相作用,來規律一天的生活。

寶寶出生之後,就成為了每個家庭的「核心」,只要他睡不好,別人也別想睡得好。而且寶寶的睡眠還牽涉到他的成長發育,寶媽更是不敢掉以輕心。

「天使寶寶」變成「磨人精」,寶媽帶娃很崩潰

前段時間,寶媽群裡有人求助,說寶寶5個月了,出了月子睡眠一直挺好的,最近卻總是哭鬧不睡,特別是晚上折騰的厲害,累就不說了,主要是擔心影響寶寶發育

引起了很多寶媽的共鳴,她們的寶寶也有類似的情況,原來睡眠挺好的,結果越大越折騰,還有的「天使寶寶」到了四個月就成了「磨人精」

給寶媽都折騰的寢食難安,還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了。

我看到之後,先在寶媽群裡做了安撫,很多寶寶這個月齡變成「磨人精」,主要是因為進入了睡眠倒退期,屬於正常現象。

為什麼寶寶4個月會進入睡眠倒退期?

剛出生的寶寶有兩種睡眠模式,一種是活動性睡眠,一種是靜態睡眠。寶寶入睡時是這兩種睡眠模式循環。

新生兒深度睡眠的時間非常長,剛出生的前幾天,進入深度睡眠狀態通常很難會被弄醒,但轉入到活動性睡眠狀態時,很容易被驚醒。

出生後大腦不斷的成長發育,到了3、4個月的時候,睡眠模式發生了變化,開始向成人的睡眠模式進行過渡,睡覺時是深度睡眠和淺睡眠交替進行。

這個月齡的寶寶,哄睡之後不會馬上進入深睡眠,而是處於淺睡眠的階段,家長以為輕輕把他放到床上,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馬上驚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睡眠倒退期。

寶媽也會明顯感覺到,寶寶到了這個月齡睡眠變差了,還不如前幾個月睡得安穩了,這跟寶寶的睡眠模式變化有很大關係。

如果寶寶到了4個月,出現了睡眠倒退的情況,寶媽不用擔心,寶寶的這種表現反而說明了寶寶的各項發育都正常,可以看成是健康的裡程碑。

如果這個階段寶媽把握的好,可以培養寶寶進行自主入睡,以後也可以避免哄睡的麻煩了。

4個月以後,寶寶自主入睡的能力展現出來了

隨著寶寶的睡眠模式不斷的向成人睡眠過渡,寶寶的睡眠成熟,也使他的睡眠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作息逐漸變得有規律了。

這個月齡的寶寶開始逐漸展現出,自我安撫入睡的本領,寶媽完全可以在這個月齡就培養寶寶的自主入睡。

不過寶寶的自主入睡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要結合哄睡,寶媽也要適當的「放手」,讓寶寶嘗試自主入睡,讓寶寶多練習,才能儘快掌握自主入睡的「訣竅」

寶寶開始具備區分晝夜的能力,睡眠時間也會更多的集中在夜間,夜間的第一覺,通常會成為寶寶一天中睡眠時間最長的一覺。

4個月的寶寶通常睡一覺可以長達5個小時,寶媽就可以適當的減少夜奶次數了。

國際哺乳協會認為:母乳寶寶可以在不哺乳的情況下連續睡5個小時,就意味著「睡整夜覺」了。

寶寶到了6個月,夜間的睡眠時長通常可以達到7個小時。

EASY程序,學會寶寶睡眠管理,帶娃更輕鬆

《實用程序育兒法》中提到一種寶寶的作息安排方式,被稱為EASY程序,是如今比較流行的一種寶寶的時間管理和作息方式。

EASY簡單的理解就是吃、玩、睡、寶媽自己的時間,通過有規律的時間管理,來打破寶寶對奶睡的依賴,讓寶媽帶娃更輕鬆。

按照固定的順序,將一天的時間合理規劃,讓寶寶可以吃得好睡得好,作息更有節律性,更有助於培養寶寶的自主入睡。

寶寶總是半夜起來玩不睡覺怎麼辦?

4-6個月的寶寶難帶,還有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寶寶總是半夜起來玩,讓疲憊了一天的寶媽更是沒辦法接受。

其實這種半夜起來玩的夜醒方式,被稱為「被分割的夜晚」

主要特點就是每天晚上醒來的時間比較固定,醒來之後一般都不哭鬧,醒來的時間在60-90分鐘後就會出現犯困的表現,寶媽一哄就睡了。

寶寶睡覺出現這種問題,可能是日常的作息出現了問題,入睡前比較近的時間寶寶睡了小覺,或者夜間入睡的時間比較早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寶寶夜間睡眠的時候,寶媽餵奶打擾,影響到了寶寶的正常作息。

調整的方式就是,相應的調整寶寶入睡的時間,讓寶寶形成「躺在床上的時間=睡覺的時間」的認知,逐漸讓寶寶形成一個習慣,就不會再出現這種問題了。

你的寶寶是多大開始睡整覺的?歡迎分享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寶寶夜醒頻繁、愛哭鬧?4個「睡眠倒退期」,這樣應對效果好
    思思(化名)的寶寶剛滿4個月,可自從寶寶滿4個月以來便開啟了「睡渣」模式。3個月時思思到處誇自己生了個天使寶寶,白天吃完就睡,偶爾醒來也是自己玩玩,很少哭鬧,從出月子後晚上就開始睡整覺的習慣,哪知到了4個月卻開始頻繁夜醒、愛哭鬧,弄得全家人手忙腳亂。
  • 4-8個月寶寶睡眠「回到滿月前」,睡眠倒退期,寶媽要知道三件事
    寶寶月齡在4-8個月的時候,很多家長「崩潰」的發現,為啥寶寶越大睡眠越「渣」了呢?可能是睡眠倒退期在作怪。所以,很多寶媽會擔心,寶寶在四個多月的時候,突然變成「睡渣」會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擔心是不是睡眠出了問題,很有可能是因為寶寶進入了「睡眠倒退期」。什麼是嬰兒睡眠倒退期?
  • 寶寶一般會經歷四個「睡眠倒退期」,教你三招,輕鬆助娃度過
    寶寶一般會經歷4個「睡眠倒退期」1、第一個時期在4個月左右這時寶寶的視力發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大動作發育也開始逐漸的形成,由於對外界的感知能力開始有很大的提升,寶寶就會顯得不那麼有安全感,因而形成第一個睡眠倒退期。
  • 一有動靜就醒,頻繁夜醒,孩子到了「睡眠倒退期」,這樣來化解
    2、在嬰兒發育過程中會面臨4個"睡眠倒退期"受個體敏感程度的影響,"睡眠倒退期"一般出現在寶寶4個月左右的時候,但其實在嬰幼兒發育的過程中,寶寶的睡眠倒退期不止一個。(2)第二個睡眠倒退期:8-10個月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學會了基本的爬行和坐立,大動作繼續發展,加上父母可能會給寶寶添加各種輔食,寶寶的認知心理開始萌芽發育,這時候他們清醒的時間較長,而且容易產生分離焦慮,寶寶沒有形成固定規律的睡眠作息時間也會讓寶寶陷入第二個睡眠倒退期。
  • 醫生:把握好「睡眠倒退期」,寶寶安睡一整晚
    寶寶還會生理性夜鬧?醫生:把握好「睡眠倒退期」,寶寶安睡一整晚家長可能都沒有意識到,很多時候寶寶夜鬧都是「逼不得已」,完全來自生理上的原因,而不是不舒服或耍脾氣。醫學上有個專門的術語,叫「睡眠倒退期」,很好地解釋了寶寶的這種行為。
  • 如何幫孩子順利度過睡眠倒退期?
    什麼是睡眠倒退?理論上來說,小嬰兒的夜間睡眠,應該是向著越來越好的趨勢發展,月子裡兩三個小時就要醒一次,3個月就會變成四五個小時,6個月就能一口氣睡六七個小時,9個月就睡整覺了。當然,這純屬理論,睡渣娃會一直保持一宿醒六七次的頻率,睡神娃可能2個月就睡了整覺,但是大多數的寶寶,會遵循著「越睡越長」這樣的規律,在6-9個月之間結束夜醒,一口氣睡10個小時以上。而睡眠倒退,顧名思義,就是寶寶逆規律而動,睡眠突然變差的情況。
  • 寶寶晚上醒5次,翻身抬腿愛折騰人,「睡眠倒退期」4個辦法搞定它
    我家可可在7-8個月時曾經進入了「睡眠倒退期」,每晚要醒來5-7次,每次醒來哭鬧,哄睡半天,那段時間我因為睡眠嚴重不足。周圍好幾個同月齡孩子也是進入「睡眠倒退期」,一晚上醒來好幾次,拼命哭鬧不睡覺,每次必須奶睡哄好久才可以,一家人圍著孩子都睡不好,全家人都無計可施,妥妥成了「熬夜三郎」。寶寶進入「睡眠倒退期」的原因?
  • 寶寶睡眠突然出問題,正值「倒退期」,掌握這幾點一覺睡到天亮
    撰稿:小劉 | 插畫:kit | 審核:靜好自從寶寶出生後,郭麗敏就沒睡個一個好覺,因為寶寶時常起夜,作息習慣需要從重新適應。寶寶滿月後,在媽媽的努力下,好不容易搞定了寶寶的睡眠習慣,夜裡不再折騰,郭麗敏以為,從此自己就有好覺可以睡了,結果,寶寶4個月時,又犯了老毛病,夜裡剛睡一會兒就睜眼哼唧,同時還手腳亂踢,試圖翻身從嬰兒床上一躍而下。煩啊,郭麗敏心理被一種無望的感覺壓抑著,幾乎要瘋狂了。睡眠不都有規律了嗎?怎麼還帶反彈的?
  • 不同月齡的孩子多久睡一次?一起來學學easy日常程序吧,同時跟你...
    很多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出生第一個月,總是不停地睡睡睡,好不容易醒來一次,還沒等跟他好好玩玩呢,又睡過去了。似乎他醒來就是為了吃奶和排洩。而且,在他睡覺時,任由你怎麼騷擾,他都懶得醒來。此時會竊喜自己生了個天使寶寶,太讓人省心了。養娃真的很easy!
  • 寶寶睡覺總愛踢腿哼唧,爸媽別覺得鬧心,多半心智發展黃金期來了
    02"睡眠倒退期"也是"心智發展的黃金期",家長要把握好兒童研究學家指出:孩子一般會經歷3個"睡眠倒退期",家長要把握好這第一階段:第1個時期出現在孩子4個月左右。這個時期的孩子對外界的感知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具體表現在眼球開始發育了,視力明顯變好。家長在這期間可以讓孩子學著認人或認東西,刺激他們的腦部發育。第二階段:第2個時期出現在孩子8~10個月左右。
  • 新生兒睡眠需要培養,做好一些細節,寶寶睡得好,爸媽不熬夜
    原來寶寶睡覺晝夜顛倒,白天一直睡,晚上不怎麼睡,兩個大人跟著熬不動了。新生兒的睡眠確實是一個問題,尤其是對於一些新手媽媽來講,更是不知道如何處理是好。如果我們掌握一些技巧的話,就有助於幫助新生寶寶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這樣家人也能輕鬆很多。新生兒睡眠需要培養,做好這些細節,寶寶睡得好,爸媽不熬夜。
  • 新生兒睡眠:寶寶夜醒怎麼辦?
    來源:新浪財經睡眠是生命的需要,充足的睡眠更是每一位寶寶成長的必需品,但是面對我們的寶寶們,睡覺往往會出現千奇百怪的事情,有些寶寶半夜哭醒成為了媽媽們最頭痛的事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到:寶寶們為什麼會出現夜醒的情況?
  • 活用「6大金質睡眠法」,把握黃金睡眠期,輕鬆訓練寶寶自主入睡
    活用「6大金質睡眠法」一般在寶寶3~4個月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自主入睡了,世界睡眠協會公布了「6大金質睡眠法」:分別是金質睡眠環境、金質入睡時間、金質睡眠時長、金質睡眠準備式、金質睡眠裝備、金質睡眠方式。下面將闡述一下如何活用「6大金質睡眠法」訓練寶寶自主入睡。
  • 孩子進入5個月後,睡眠變差怎麼回事?睡眠倒退期來了
    前幾天,在與鄰居小鄭聊天中得知小鄭家五個月的寶寶,睡眠明顯減少。3-4個月的時候一天吃了睡睡了吃,身體也長得快了很多。但剛進5個月,這幾天白天就睡一小會兒,晚上睡覺晚,睡覺不老實,半夜要醒來兩三次。小鄭表示很鬱悶,按理說,五個月的寶寶應該是吃吃睡睡才對呀。怎麼睡眠越來越少了呢?其實,每個孩子的睡眠習慣都不盡相同。
  • 睡眠中長身體,孩子睡得越多、長得越好嗎?最佳睡眠時間是這個數
    睡眠中長身體,孩子睡得越多、長得越好嗎瑩瑩的閨女4個月大,小傢伙像個小睡神一樣,在睡覺這件事上,從小就一點也不讓瑩瑩操心,稍微哄一哄,就能睡好久。這時瑩瑩才終於意識到,原來是睡得太多反而影響了寶寶長身體。都說睡覺時間長身體,但是這句話並非絕對正確,睡眠時間太長可能會起到反效果。睡眠時間太長,可能有哪些危害小寶寶們睡覺時間過長,對身體的作用就從好變成了壞,可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 寶寶睡眠時間越長越好?當然不是,標準時長家長了解一下
    如果寶寶的睡眠時間過長,也許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發育。新手媽媽的疑惑:寶寶睡得越久越好嗎?小江的寶寶才剛出生,作為一個毫無經驗的寶媽,小江在面對兒子的時候往往覺得不知所措,但所幸小江的寶寶是個名副其實的「睡美人」,除了喝奶的時候和拉臭臭的時候會哭鬧幾聲,剩下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覺。孩子奶奶經常跟小江誇寶寶說:「你看我孫子多好帶啊!
  • 寶寶一天睡幾個小時好?不同月齡睡眠時間表一看就懂
    新生寶寶好像總處於吃飽就睡的狀態,一天到晚都在睡。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活動時間會增多,睡眠時間慢慢減少。那麼各月齡寶寶睡眠時間多少算正常呢?新生兒大多數時間是在睡覺,由一個睡眠周期進入另一個,每2~4小時醒來要吃奶,並睜開眼覺醒數分鐘到1小時,晝夜節律尚未建立。◆1~3個月1~3個月小兒1天應睡16小時左右,白天應睡4次,每次1.5~2小時,夜間要睡10~11小時。這就是說,除了吃奶、換尿布、玩一會兒,大部分時間就是睡覺。
  • 不想被寶寶半夜「折騰」,嬰兒睡眠模式要了解,0-36個月睡眠時間
    寶寶出生後,很多寶媽就陷入了「睡眠不足」的魔咒中,還記得小糖果月子裡的時候,每天晚上都要被孩子吵醒3、4次。根據英國雜誌《母嬰》中的一項研究:女性生產後的4個月裡,多數媽媽每天夜晚平均睡眠時間只有4小時。有88%新手媽媽表示,睡眠不足讓她們身體疲憊,一直到寶寶18個月後,寶媽夜晚的睡眠平均時長才上升至5小時左右。
  • 抓住寶寶3個月睡眠「窗口期」,睡整覺更容易,哄睡攻略一學就會
    想要寶寶睡整覺,抓住3個月睡眠「窗口期」嬰兒熟睡之後,腦部血液流量明顯增加,睡眠可以有效促進寶寶腦蛋白質的合成和智力發育。新生兒由於大腦褪黑色素分泌不足,還不具備區分晝夜的能力,睡眠全看成長發育的需求。寶寶出生後3-4個月,隨著大腦發育的不斷完善,褪黑色素分泌開始明顯增加,寶寶也開始具備區分晝夜的能力。
  • 寶寶睡眠時間越長,身高越高、大腦越聰明?標準睡眠時長是這個數
    有的家長總是擔心孩子睡得不夠多,想法設法讓孩子睡覺,孩子明明要醒來了,家長繼續給孩子餵母乳或者摟著孩子睡,孩子迷迷糊糊地又睡著了。媽媽們看孩子睡得多,就會沾沾自喜:孩子以後肯定是個大高個,孩子將來肯定很聰明。媽媽們這種想法正確嗎?可不見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