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二本學生,考研考中山大學有希望嗎?最關鍵的是什麼?

2021-01-05 小嘟

作為一個二本學生,考研考中山大學有希望嗎?最關鍵的是什麼?

談到普通二本學生考研985也並非高不可攀,關鍵在於專業的選擇。根據考研的實際情況看,同一所985學校,不同專業考研的難度差異可以很大,熱門而且學科實力很強的專業,考研難度往往很大,因為門檻高、競爭大;而相對比較冷門的專業往往難度不大,有時候甚至剛剛上了國家線就能進複試,甚至到最後被錄取。這個思路也適合對於中山大學考研的難度分析及判斷。

中山大學作為南方第一名校,在珠三角一帶的影響力很大。在兩廣人的眼中,除了北大清華,就是中山大學最得認可了。即便是西南地區,川渝一帶,中大的影響力也是很大的。在很多四川、重慶人眼裡,中山大學與中部的武漢大學各擅勝場,同為「大南方」的第一流名校。

中山大學是規模很大的綜合性大學,學科門類比較齊全,專業數量眾多,從學科大類而言,也具有綜合性大學比較共同的特點,文、理、醫、經管等門類很強而工科相對較弱,所以,大致來說,往往報考其文理醫及經管類等難度較大而工科難度會相對小一些。中山的優勢而熱門的專業,比如臨床醫學、口腔學、金融學、會計學及英語語言文學等,及工科中的熱門計算機技術等專業,考研難度往往較大;而一些相對冷門的工科專業,比如環境工程、交通運輸、動力工程等考研難度相對不大。

而從實際錄取來看,中大每年錄取的研究生,本科背景為普通二本的大約有15~25%,普通本科學子考研中大而成功也是常見的。如果下定決心打算考研中大,只要認真備考,希望也是很大的,不必為中大的「名頭」所嚇倒。我就知道多名普本學子考研中大成功的案例,有英語類專業的,也有經濟類專業的,還有醫學類專業的。這些專業其實屬於中大裡面考研難度較大的了,只要認真準備,照樣是可以成功的。

另外,同其他名牌大學一樣,中大也越來越重視保研,保研生的錄取比例也在逐漸提高;同時,中大對專碩的重視程度也在日益提升,專碩的招生數量和比例越來越大,已經開始佔據研究生招生的主流,這是需要注意的。

總之,考研中大並非高不可攀,普通二本學子考研中大也是很有機會的,重要的是合理選擇專業,儘量避開強勢而熱門的專業,選擇自己具有相對優勢而考研難度並不太大的的專業,努力備考,則成功的可能性也是完全不小的。如果下定決心要考中大,即便是難度較大的熱門專業,普通二本學子考研成功的也不乏其人,只要你充滿信心、敢於拼搏,同樣是很有希望的。

相關焦點

  • 一個普通二本的學生考研清華北大到底有多難?
    很多學生都有名校情結,高中時沒能努力考取清華北大,只上了一個普通二本學校,大學時想努力一把,考研清華北大,有希望嗎?到底有多難?下面我們來看幾個網友的答覆網友一:我說個真實的,我是很普通學校的學生,剛入學沒多久吧,就看到學校拉條幅,有個學長考研考到了清華(或者北大,反正是其中一個),大家的老師導員都是差不多的,真的沒什麼差別,但是聽我們導員說,那大哥冬天在圖書館考研室學習,每天帶一大桶涼水,早上去了雙腳直接插涼水裡,就開始學,大冬天啊,北方啊,室內圖書館大家也都穿羽絨服啊。
  • 對二本學生來說,考研、考公務員意味著什麼
    這可能已經是比考大學還要重要的問題。 我們今年出版了黃燈《我的二本學生》,黃燈老師在廣州某二本院校任教十餘年,對多達數千位學生都有長期觀察,乃至跟蹤走訪,書裡還有近100名學生現身說法,黃燈以此向讀者描摹了一群年輕人的生活剪影、磨礪與辛酸。
  • 本科二本考研985會被歧視嗎?考研最重要的是什麼?看完就明白了
    導語:最近經常有同學私信小編,詢問關於考研的事情,其中有一位女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自己本科是普通的二本,但是考研報考的是一所985大學。現在初試已經結束,非常擔心自己能不能考過這個學校的複試分數線,能不能進入這所學校,自己到底該怎麼辦?
  • 建議限制二本及以下學生考研?這是認真的嗎?
    不知道有沒有小可愛見到有人說:建議國家出臺相關的政策,限制二本以及以下學生考研究生! 看到這裡,小科醬不禁楞了一下:現在教育這麼不公平嗎?本科院校是二本及以下的學生就不能進行自我提升嗎?
  • 二本大學的學生,「考研」和「考公」哪個好?過來人的建議你需知
    對未來的不確定讓他們站在即將畢業的路口徘徊不定,「考研」、「考公務員」在耳邊不停迴蕩。本科學校的水平和自身能力的儲備,讓不同的學生面臨著不同的選擇。小彭今年大四了,是二本學校的一名大學生,大學期間渾渾噩噩,沒有好好學習,臨近畢業開始發愁。身邊的朋友要麼堅定地埋頭於備戰考研的行列,要麼開始準備考公務員或者走出學校實習去找工作,但他卻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
  • 考研最看重什麼?不是本科院校,只要有方法二本考研一樣能上985
    臨近考研的初試了,總會有人有各種各樣的擔心,特別是那些本科是在一個普通的本科學校的。會想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本科,考研一定是劣勢,考不上985,我想說這不是絕對的,雖然有一定的劣勢(如果沒有劣勢,那就不是應試教育),但是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此。
  • 普通二本學生如何選擇?考研?考公?直接就業?名師給你幾點建議
    今年的考研初試成績已經公布,很多同學都已經忙著在準備複試了。現在,選擇考研的大學生是越來越多了,特別是一到大三,同學們就都要開始考慮畢業後幹嘛了,是考研,繼續深造,還是直接就業,亦或者是去參加現在很火的公務員考試。其實,對於普通二本學生來說,對這個問題應該是格外糾結。
  • 普通一本學校,考研想考到二本,值得嗎?
    從讀研的環境來看,不同層次的院校科研經費,活動、各種支持也是不一樣的,越是靠前的學校,在培養研究生上面投入就越多,學生可以獲得的支持、經費、資源也就越多,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會選擇考名校的原因。考研也是為未來工作做積累,做準備。因此,在選擇考研目標的時候也要考慮下未來的就業方向。如果想去大城市的話,可以選擇經濟發展好的城市如北京、上海。
  • 二本畢業,到底選擇「考研」還是「考公」,聽聽過來人的幾點經驗
    建議大家還是不要同時選擇,選擇好一個便可以了,那到底是選擇考公務員,還是選擇考研呢?好像是人生中的十字路口,可能你會選錯,那麼你的人生可能會跟著走錯了,只有你選擇正確,可能會走出一條光明大道。對於二本學生來說,不管考研還是考公都是同等重要的我們得明白這兩個選擇都是可以的,沒有什麼特別優質的選擇,比如說誰更強一些,誰更弱一些,看看過來人到底是如何進行選擇的?可能很多的本科院校優秀的畢業生,會有各種各樣的困惑,畢竟自己只是個二本學校的學生,選擇對錯對自己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 為什麼很多985學生考研成績拼不過二本的?看完答案扎心了
    考研作為人才選拔機制,說白了就是考試。但是考試不僅僅是你學習就可以了,必要的時候策略非常重要。你埋頭苦讀,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顧考研書,那就完了。考研這件事情,很多學校都是有參考書,每個導師都有側重點,就是他的研究領域,你得看你要考的導師的書、文章吧,起碼對他有個了解。
  • 「最適合」二本學生考研的三所重點大學,不歧視雙非,實力還不俗
    「最適合」二本學生考研的三所重點大學,不歧視雙非,實力還不俗 很多考入普通二本大學的學生都會在大四的時候選擇考研,因為現在單純靠一個普通的二本學歷,很難找到一份特別理想的工作。
  • 本科二本,研究生二本,考個211、985院校怎麼這麼難?
    你是211、985院校的學生嗎?面對這樣的問題我相信有很多像我這樣的學生都是很無奈的表現,和我一樣的大學生有很多,都是我們這些普通二班院校的學生,對於我們來說在高考的時候沒有考上211、985院校真的是很差勁了,所以當上了大學之後都會有一個211、985院校的夢。
  • 普通二本大學畢業的農村學生,有何出路?學姐:出路有3個!
    很多人都想考進名牌大學,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考進清華北大,甚至連一本的分數線都達不到,只能去一個普通二本大學讀書。有人可能認為,普通二本相對於重點大學來說,沒什麼前途。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好的,能夠考上大學,就證明學習能力還是不錯的,不應該看低自己。
  • 研究生學歷有助於就業嗎?百萬考研學生背後的考研邏輯!
    創作有態度,熱點有速度。「關注」興興,不易走丟。每天一篇,興興陪您看社會百態。轉眼又到一年考研時,今年的考研大軍更是到了驚人的377W,如此龐大的考研人群,大家到底是為了什麼去參加考研呢?答案應該毋庸置疑—就業!
  • 普通二本學校學生去參軍考軍校有發展嗎?軍校好考嗎?
    這是兩個問題,一是有無發展;一是軍校好不好考。我來講一下看法。一、二本學生在部隊有沒有發展答案是肯定的,有發展。其實無論是什麼學歷,只要你努力向上的,在哪兒都有發展,正所謂「是金子在哪裡都發光"。部隊也是個小社會,只是相對封閉一點而已,所以可以告訴你的是:二本學生在部隊肯定是有發展的。我理解你強調二本的意思。我在部隊工作過,見過清華大學的學生兵和民營某學院的學生兵,清大的學生兵反而沒有民營學院的學生兵幹得好。現在民營學院的學生兵都是營級了,清大的現在不知在哪。現在部隊大學生兵還相對較少,所以大學生兵相對有文化上的優勢。
  • 沉默的二本學生,才是基數最大的打工人
    有人說,他們是當今轉型期中國最憂傷、迷茫的一群人。「二本學生是中國最基本的底色,也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黃燈老師說。《我的二本學生》黃燈 著 在夾縫中就業去年6月,畢業一年多的豫子辭掉了自己在深圳某銀行的「鐵飯碗」。就像網上無數個聲稱自己終於「逃離銀行」的年輕人一樣,做出這個決定,對豫子來說並不容易,只因為她二本的學歷背景。
  • 《我的二本學生》,老師寫自己的學生:或許這才是大多數年輕人的成長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但重點大學畢竟數量有限,很多人的大學生涯是在普通二本院校開啟。不久前,廣東金融學院教授黃燈所著的新書《我的二本學生》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通過對作者任教十多年來所帶的幾屆學生們家庭、學習、就業等方面的觀察,折射出中國大多數普通年輕人的狀況以及最常見的成長路徑。
  • 難道考研上清華,才能讓二本學歷「洗白」嗎?刻意彌補不是好辦法
    而且今年不僅考研,還有專升本考試,也擴招了錄取人數,看到了這個消息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就覺得學歷現在越來越沒有什麼重要性了,以前可能考上一個二本,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也是非常不錯的。至少孩子能夠上一個全日制本科的學校通過高考這個獨木橋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隨著現在就業的形勢來看,普通的二本學歷已經沒有什麼優勢了,有人就提出了問題:難道必須考研上清華這種名校,才能讓自己的普通二本學歷洗白嗎?因為隨著本科生越來越多,很多人都覺得如果本科學歷偏低的話出去找工作也會受到歧視。
  • 二本、三本的同學,考研如何選擇自己的目標院校,看完你就懂了!
    可能每一個考研人都有一個名校情結,甚至網絡上有傳言「考研不考211,985,還不如直接去工作」。那麼我們真的必須選擇名校才有考研的價值嗎?其實看待這個問題小編覺得需要理智對待。但是985,211高校數量是確定的,並且每個學校招收的研究生數量很少有特別大範圍的波動,而且近些年來參與考研的人數均是三百多萬,所以想要進入一所名牌大學的競爭是相當激烈的。這每年參與考研的幾百萬大軍中其實二本、三本院校的學生所佔的比例是最高的,那麼這些同學究竟應該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考研目標院校呢?小編作為過來人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考慮。
  • 為什麼很多高考考了普通本科,考研卻能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
    為什麼很多高考考了普通本科,考研卻能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這樣的現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事情,有的學生高考只勉強考上了普通二本或者是三本院校,可是,在考研的時候卻是一鳴驚人,直接逆襲考上了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跨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