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限制二本及以下學生考研?這是認真的嗎?

2020-12-21 騰訊網

不知道有沒有小可愛見到有人說:建議國家出臺相關的政策,限制二本以及以下學生考研究生!

看到這裡,小科醬不禁楞了一下:現在教育這麼不公平嗎?本科院校是二本及以下的學生就不能進行自我提升嗎?

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是人類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對於國家來說,教育就是國家繁榮昌盛的基礎;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教育就是家庭幸福安康的前提;對於一個人來說,教育就是一個人成家立業的基石。而教育對個人而言,絕不只是為了應付這個社會,而是為了自我修養的提升

本科出身不好,考研會不會受到影響?

這樣的問題一直都存在於大家的心中!

那麼就來揭秘導師在複試的時候是怎麼想的!

小可愛們看完有什麼想法呢?

說到底,政策的推行只有一個目的:獲取更多優質生源,提升研究生教育整體質量。

那麼究竟什麼是優質生源?有什麼評判標準呢?

相關數據顯示,招生單位認為生源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分別是專業知識儲備和科研經歷。同時,超過五成的招生單位認為,交流能力、本科院校層次、競賽獲獎情況,這些技能也很重要。與這些因素相比,本科專業、筆試面試成績的重要性相對較低。

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小可愛們並不會因為本科不是985、211而好心儀的院校失之交臂哦~

那究竟怎麼讓自己更加優秀?

01規劃並實施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規劃自己的人生,做好計劃,可以讓自己的目標和每日行程清晰,效率也會有所提升。

當然,只有計劃沒有實施,那也只是水中花鏡中月,認真按照自己的計劃,高效實施,這才是做計劃的目的吧~

而且到考前看著慢慢的計劃表也不會覺得自己虛度光陰哦~

02考研成績

有不少的學長學姐表示:成績永遠是王道,但是高分成績怎麼來,還是離不開努力,所以大家現在一定要好好努力吖~

不到最後一刻永遠不知道結局是什麼!!

03綜合素質

有些高校確實是:寧願統考無一人過線也要想盡辦法調劑錄取的名校生源;也有高校們越來越多的硬性本科門檻要求,使得每一年都有許多二本院校的高分考生被攔在門外。

但在複試的過程中,考試考察的是每個人的綜合素質,每個因素都有可能影響你的考試結果。

985的學生和普通院校的學生相比,四年不同的教學資源和學習環境造成了咱們之間的差別。但是並不能說普通院校的學生就一定不如985/211的學生。比如說:你是一個雙非院校的學生,但是英語過了八級,你考到了國際的註冊會計師證書,必定會讓所有的導師對你眼前一亮。

關注我,了解最新考研資訊,掃清考研路上難題!

(本文整理自網絡,版權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二本大學的學生,「考研」和「考公」哪個好?過來人的建議你需知
    對未來的不確定讓他們站在即將畢業的路口徘徊不定,「考研」、「考公務員」在耳邊不停迴蕩。本科學校的水平和自身能力的儲備,讓不同的學生面臨著不同的選擇。小彭今年大四了,是二本學校的一名大學生,大學期間渾渾噩噩,沒有好好學習,臨近畢業開始發愁。身邊的朋友要麼堅定地埋頭於備戰考研的行列,要麼開始準備考公務員或者走出學校實習去找工作,但他卻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
  • 作為一個二本學生,考研考中山大學有希望嗎?最關鍵的是什麼?
    作為一個二本學生,考研考中山大學有希望嗎?最關鍵的是什麼?談到普通二本學生考研985也並非高不可攀,關鍵在於專業的選擇。中山的優勢而熱門的專業,比如臨床醫學、口腔學、金融學、會計學及英語語言文學等,及工科中的熱門計算機技術等專業,考研難度往往較大;而一些相對冷門的工科專業,比如環境工程、交通運輸、動力工程等考研難度相對不大。而從實際錄取來看,中大每年錄取的研究生,本科背景為普通二本的大約有15~25%,普通本科學子考研中大而成功也是常見的。
  • 普通二本專業的學生考研211需要付出多大努力?這4個建議請收好
    寫在前面,一旦決定了要考研的同學,就不要在乎自己原來的院校是三本、二本還是重點大學甚至更好,在考研這條需要刻苦努力的道理上,大家都為著同一個目標所行動。也許出身重點大學能讓考研有所優勢,但沒有人是可以輕易不用努力就可以考研成功的!希望每位學子都能用自己的辛勤來換取這份成功!
  • 本科二本考研985會被歧視嗎?考研最重要的是什麼?看完就明白了
    導語:最近經常有同學私信小編,詢問關於考研的事情,其中有一位女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自己本科是普通的二本,但是考研報考的是一所985大學。現在初試已經結束,非常擔心自己能不能考過這個學校的複試分數線,能不能進入這所學校,自己到底該怎麼辦?
  • 普通二本學生如何選擇?考研?考公?直接就業?名師給你幾點建議
    今年的考研初試成績已經公布,很多同學都已經忙著在準備複試了。現在,選擇考研的大學生是越來越多了,特別是一到大三,同學們就都要開始考慮畢業後幹嘛了,是考研,繼續深造,還是直接就業,亦或者是去參加現在很火的公務員考試。其實,對於普通二本學生來說,對這個問題應該是格外糾結。
  • 為什麼很多985學生考研成績拼不過二本的?看完答案扎心了
    考研作為人才選拔機制,說白了就是考試。但是考試不僅僅是你學習就可以了,必要的時候策略非常重要。你埋頭苦讀,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顧考研書,那就完了。考研這件事情,很多學校都是有參考書,每個導師都有側重點,就是他的研究領域,你得看你要考的導師的書、文章吧,起碼對他有個了解。
  • 考研複試中,被刷下來的多半是二本學生,原來輸在了這兩方面
    通過考研有一定的難度,考研除了初試還有複試,一些學生成功通過了初試,然而在複試環節卻不幸被刷下來。據一項數據顯示,在考研的複試環節中,被刷下來的考生多半是二本學生,筆者簡單分析了一下,多半二本學生通不過考研複試,多半是這兩方面原因。
  • 一個普通二本的學生考研清華北大到底有多難?
    很多學生都有名校情結,高中時沒能努力考取清華北大,只上了一個普通二本學校,大學時想努力一把,考研清華北大,有希望嗎?到底有多難?下面我們來看幾個網友的答覆網友一:我說個真實的,我是很普通學校的學生,剛入學沒多久吧,就看到學校拉條幅,有個學長考研考到了清華(或者北大,反正是其中一個),大家的老師導員都是差不多的,真的沒什麼差別,但是聽我們導員說,那大哥冬天在圖書館考研室學習,每天帶一大桶涼水,早上去了雙腳直接插涼水裡,就開始學,大冬天啊,北方啊,室內圖書館大家也都穿羽絨服啊。
  • 考研最看重什麼?不是本科院校,只要有方法二本考研一樣能上985
    那麼如果說你在從初試到複試之間的這幾個月,認真地複習了你的專業課,認真的準備了你的面試的自我介紹以及英文自我介紹,還有你如何回答英語面試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你做足了充分的準備之後呢過這個複試也是問題不大的。會不會有學歷的歧視?
  • 普通一本學校,考研想考到二本,值得嗎?
    從讀研的環境來看,不同層次的院校科研經費,活動、各種支持也是不一樣的,越是靠前的學校,在培養研究生上面投入就越多,學生可以獲得的支持、經費、資源也就越多,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會選擇考名校的原因。考研也是為未來工作做積累,做準備。因此,在選擇考研目標的時候也要考慮下未來的就業方向。如果想去大城市的話,可以選擇經濟發展好的城市如北京、上海。
  • 沉默的二本學生,才是基數最大的打工人
    事實並非如此,2020年,中國應屆畢業生人數高達874萬,重點大學的學生只在其中佔據很小的比例。「大學生」這一身份所涵蓋的龐大數字,更多是由二本及以下學生組成的。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今年大學生就業形勢異常嚴峻。但作為就業的主力軍,二本畢業生們的現狀卻鮮少有人關注,甚至很多人自己眼中的未來也面目模糊。
  • 二本學生考研進入清華,依然感覺自卑,如何克服?需要做這4點!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本科二本,考上了清華研究生,其實已經取得了大多數同齡人很難企及的成績。考研清華難度很大,即便是相對好考一點的理科、工科類研究生,即便是比較冷門的專業,二本考生能考研進入清華,也是屈指可數的。
  • 二本院校的研究生,有必要讀嗎?
    二本院校的研究生,有必要讀嗎?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和研究生教育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讀研,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選擇考研的學生都能如願的去理想院校讀研,如果實力不允許或者複試被調劑,最後有一個二本院校讀研的機會,那麼有必要讀下去嗎?一、考研目的。
  • 「最適合」二本學生考研的三所重點大學,不歧視雙非,實力還不俗
    「最適合」二本學生考研的三所重點大學,不歧視雙非,實力還不俗 很多考入普通二本大學的學生都會在大四的時候選擇考研,因為現在單純靠一個普通的二本學歷,很難找到一份特別理想的工作。
  • 對二本學生來說,考研、考公務員意味著什麼
    這可能已經是比考大學還要重要的問題。 我們今年出版了黃燈《我的二本學生》,黃燈老師在廣州某二本院校任教十餘年,對多達數千位學生都有長期觀察,乃至跟蹤走訪,書裡還有近100名學生現身說法,黃燈以此向讀者描摹了一群年輕人的生活剪影、磨礪與辛酸。
  • 這5個專業,不建議二本分數考生報考,不考研沒有太大出路!
    其實在選專業的時候,不光有文理科之分,還有分數段的區別,雖然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專業上沒有明確表示,這專業只能一本分數或者二本分數的考生填報,但是畢業後的就業情況就決定了這個專業到底適合哪個分數段的考生填報。
  • 《我的二本學生》,老師寫自己的學生:或許這才是大多數年輕人的成長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但重點大學畢竟數量有限,很多人的大學生涯是在普通二本院校開啟。不久前,廣東金融學院教授黃燈所著的新書《我的二本學生》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通過對作者任教十多年來所帶的幾屆學生們家庭、學習、就業等方面的觀察,折射出中國大多數普通年輕人的狀況以及最常見的成長路徑。
  • 二本考研生頻頻被刷,多半因為這些原因,過來人的血淚教訓
    面對這樣對學歷有著高要求的社會而言,很多學生已經開始不滿足自己本身的學歷了,像是一些二本的學生,在畢業之後很多都會選擇考研的這條路。 而在考研的這條道路上,其實競爭是非常的激烈的,像是一些二本的學生在考研的時候,多數都是被刷下來,很多二本的考研生為此感到了一種被歧視的感覺。
  • 二三本學生考研人數逐年提高 加劇高教應試化
    但很多優秀考生因為招生名額限制,本科未能進入理想的大學。他們越來越多地選擇考研,考研成為圓「名校夢」、改變命運的「第二次高考」。「受總體生源減少影響,幾年後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可能會放緩,但短期內這種改變不會很明顯。」
  • 考研調劑到二本院校,有必要讀嗎?為何很多人去讀研卻後悔了?
    考研調劑到二本院校,有必要讀嗎?為何很多考生去讀研卻後悔了?2020年研究生調劑即將結束,對於那些沒有進入一志願學校複試的考生來說,通過調劑讀研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多少人羨慕不來。但是,考研調劑到二本院校有必要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