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於1999年12月成立,作為我國無機氟化工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開創了「氟矽的巧分家,氟鋰的妙結合」的傳奇。多氟多是在氟、鋰、矽三個元素細分領域進行化學和能源研究及產業化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先後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強基工程等國家級項目16項,取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科技成果20項,產品布局涉及無機氟化物、電子化學品、鋰電池及材料等領域。
依靠自主創新,多氟多的主導產品冰晶石、無水氟化鋁、氫氟酸、六氟磷酸鋰等產銷量連續多年全球第一,成為全球規模領先,技術先進的無機氟化工領軍企業,並從氟化工出發,向新能源行業進軍。
氟矽新材料探索者奏響創新樂章
一直以來,中國的創新之路走得越來越激昂,多氟多作為無機氟化工領軍企業在創新的路上不斷行駛著。多氟多在12大中國新材料體系中的6個領域(新能源、電子信息、前沿性新材料、納米材料、生物醫藥、新型功能性材料)中留下了閃光的足跡。
2006年,多氟多董事長李世江隨同中國代表團到日本交流。當時,有一種鋰電池電解液的核心材料叫六氟磷酸鋰,每噸價格高達100萬元,生產技術已被日本企業壟斷。技術落後受制於人的情形激發了李世江的血性,他帶領公司研發團隊開始了一場「氟鋰結合——生產六氟磷酸鋰」的研發革命。
這一次的研發突破讓多氟多研發團隊為之奮鬥了8年。經過上千次試驗,多氟多終於成功首創了以工業無水氫氟酸、工業碳酸鋰製備晶體六氟磷酸鋰的新型原料路徑,實現了從產品工藝到設備全面「自造」。自此,多氟多結束了我國鋰電池核心材料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使我國成為第二個能自主生產晶體六氟磷酸鋰的國家,促進了我國鋰離子電池行業及新能源汽車健康可持續發展。
自產品產業化以來,多氟多成為全球和國內市場份額最大的企業,產量和市場份額均居全球第一。六氟磷酸鋰的出現極大的降低了我國鋰離子電池的製造成本,提升了鋰離子電池行業競爭力,進而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為緩解能源壓力、霧霾治理、實現我國汽車工業「彎道超車」提供支持。
有了六氟磷酸鋰的成功,多氟多便有信心通過六氟磷酸鋰技術,實現從傳統氟化工向精細氟化工和電子級氟化工的轉型。隨後,以六氟磷酸鋰為突破口,多氟多連續攻克了電極級氫氟酸、正負極材料、鋰電池等一系列新能源領域的新材料關鍵技術。在2010年,多氟多研製出了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如今已形成年產3億安時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能力。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氟、矽兩個元素的相互作用構成了半導體工業的基礎,而半導體產業又是國家大力支持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因此多氟多下定決心,依託氟化工技術優勢,向半導體晶片用高端材料延伸發展。經過長達近10年的開發研究,公司終於開發出了電子氫氟酸生產新工藝,有力支撐了國家關鍵原材料的國產化和供給安全。
同時,多氟多在研究矽元素的基礎上,以氟為媒介,氟矽巧分合,生產高純度單晶矽、多晶矽,應用在晶片、光伏行業等。目前,多氟多矽烷產品在光伏市場佔有率達70%以上,是第一家批量應用於顯屏行業的國產矽烷企業。2018年4月,公司成功併購浙江中寧矽業,利用其原有的電子級多晶矽、電子級矽烷等產品優勢,深度布局半導體行業,形成了溼電子化學品和乾電子化學品優勢互補。
下一步,多氟多將圍繞幹、溼電子化學品兩個維度進行產業布局,最終形成年產20萬噸溼電子化學品、2萬噸乾電子化學品的生產能力,為半導體提供支撐,推動企業由快速增長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同呼吸共命運書寫綠色篇章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綠色,象徵著生命。綠色發展,是對山川草木生命之延替的期盼,更是對人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追求。多氟多把自身發展融入國家綠色發展的大潮中,寫下一家民營企業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共同繁榮的「命運共同體」篇章。
上世紀90年代,李世江在原化工部見習期間,參與起草了一份我國無機氟化工行業發展規劃。在此過程中,李世江對無機氟化工行業發展方向有了清晰的思路,即利用磷肥副產品生產氟化工產品,發展循環經濟。當時,多氟多的前身——焦作市冰晶石廠還是一個區辦小廠,瀕臨倒閉。李世江來到這個小廠後,提出以創新引領發展並組織人員開始技術創新,經過1000多個日夜的技術攻關,多氟多科研團隊終於研發了氟矽酸鈉法製冰晶石聯產優質白炭黑生產技術,並迅速實現產業化。
這一技術屬於國內首創,且在當時震動了整個化工領域,因為不僅解決了長期困擾和制約我國磷肥發展的三廢汙染問題,同時還開闢了新的氟資源,節約了國家戰略資源——螢石,走出了一條新型氟化工的創新之路。自此這一技術便成為我國氟資源循環利用的典範,被原國家計委列為「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
2000年,多氟多開發出了一種新產品——高分子比冰晶石,為電解鋁啟槽專用產品,能夠有效促進電解鋁行業節能減排和降低成本,使每噸鋁平均消耗冰晶石由30公斤降為5公斤,下降率為83%。同時,使電解鋁溫度由2030攝氏度降低到900多攝氏度,是鋁工業節能降耗的重要原材料,被業界稱為鋁工業「伴侶」。新產品投放市場後深受各大電解鋁廠的青睞,產品供不應求。因此多氟多得到了制定新的冰晶石國家標準的機會,而且在多氟多建立了國家認可實驗室,主持修訂冰晶石國家標準、冰晶石分析方法,製作了冰晶石國家標準樣品等等。多氟多通過一系列創新之舉填補了國內空白,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也成為中國氟化工領域標準的制定者。
隨著電解鋁行業在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的全盛發展,雖然帶動了無機氟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導致了近年來的產能過剩。為更好的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多氟多率先開發出世界領先的無水氟化鋁產品,應用於電解鋁廠,能夠有效降低電解溫度、節省用電量,減少汙染排放,從而促進鋁工業節能減排和產品質量提高。
2009年列入環保部制定的環境經濟政策配套綜合名錄中鼓勵類的環境友好產品名錄,2010年新單列無水氟化鋁稅則號,實行零出口關稅。2018年,該工藝入選《石化綠色工藝名錄》。
革命薪火相傳黨建再放光芒
「黨旗紅,企業興」這是多氟多公司黨委的堅定信念。多氟多公司黨委多年來榮獲「全省五好基層黨組織」「全省非公有制經濟黨建示範點」等榮譽,2016年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多氟多以一套完整的黨建創新體制和發展模式,使黨組織成為企業的堅強後盾和發展動力,凝聚起了「同心創一流,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多氟多是企業黨建的一片「試驗田」,把黨建的根基深深植入企業創新發展的土壤裡。多氟多通過實施「紅色」人才培養工程,把企業生產經營技術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企業生產經營技術標兵,把黨員生產經營技術標兵培養成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截至目前,共有200餘名優秀員工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其中80%的黨員在技術、管理、生產、市場等重要崗位承擔重要責任,20%的黨員業務骨幹進入企業經營管理層。
多氟多把黨支部建在車間班組,設崗定責,使每一個黨員在本職崗位上爭先進、作貢獻,掀起了一股股黨員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的熱潮,使黨的每一個細胞都充滿凝聚力、創造力和戰鬥力,使黨建、科技在創新的實踐中交映生輝。
不僅如此,多氟多還打造非公有制企業黨建教學基地,促進黨員幹部學習交流。多氟多作為焦作市非公有制企業黨建教學基地,從2017到2019年6月份,依託黨建教育平臺,建立5個黨建聯繫點和2個實習合作點,建立了企業黨建展廳,共接待來自全國各地前來溝通、交流、參觀學習共計18000人次。2019年7月份,多氟多企業黨校成為「中共焦作市委黨校分校」「焦作市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基地」,不僅為全市非公企業黨員教育培訓提供了樣板,今後也將努力為全市乃至全省的黨員、幹部培訓提供非公黨建教育的平臺。
多氟多還創建了公司黨建與管理相融合的新模式,將黨的領導寫入公司章程。多氟多的重大決策、重要幹部任命需徵求黨委意見,接受黨委指導和監督,確保企業發展始終遵循在黨領導下的正確道路。黨委與公司管理層「交叉任職、優勢互補」,把公司董事會成員、經理、業務骨幹吸收到黨委中來,讓黨委的領導到公司管理層兼職,使黨的先進性與公司發展同頻共振,燃燒出一片嶄新的天地。
肩負社會責任將光明照進角落
「慈善就是生活。因為我經歷過生活的艱辛,也就更加懂得生活的意義,從而能夠超越困苦,善待他人,用自己的力量去創造屬於大家的感動與幸福。」李世江如是而言。
一直以來,多氟多專注慈善公益,堅持將「感恩、求真、向善、唯美」作為精神之鈣融入企業成長,教化於眾、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2008年以來,多氟多與焦作紅十字會聯合舉辦七次造血幹細胞集體捐獻活動,有1024名員工加入中華骨髓庫,是焦作市加入中華骨髓庫人數最多的單位,其中配型捐獻成11人,捐獻率100%,挽救了11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2017年3月,在多氟多副董事李雲峰發起下,多氟多捐贈500萬元,與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合作成立「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並在中南大學、鄭州大學、河南理工大學三所高校設立了思源獎學金,幫助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多氟多持續開展扶貧助學活動,連續11年在社會上開展金秋助學,同時積極參加焦作有愛助學活動,累計資助困難大學生200多人。多氟多還先後為焦作市福康學校、焦作市兒童福利院、沁陽紫陵鎮範村小學、焦作市愛心助學會、焦作市愛心敬老促進會等單位捐款、捐物。作為焦作市愛心敬老促進會會長單位,多氟多與北京東方銀齡遠程教育中心合作,成立了焦作市東方銀齡老年大學「多福多」分校,為全市老年人提供學習和活動平臺。
近年來,多氟多積極組織參與「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工作,累計捐贈130餘萬元。在落實與龍洞村精準扶貧「一對一」結對子幫扶活動中,不僅對40名幫扶對象進行慰問,中秋節、春節等重大節日拿出10萬餘元購置慰問品,投資20萬元對龍洞村500多平米場地進行了平整、硬化。還針對該村吃水難題,多氟多動用公司消防車800臺次送水,並同時安排專人多次實地勘察龍洞村原有機井的狀況,對供水線路進行科學論證,投資50多萬元進行龍洞村水網改造工作,徹底解決了村民吃水問題。
為了把精準扶貧做到實處,多氟多在「輸血」的同時還幫助龍洞村民「造血」,開辦電焊、廚師技能培訓班,對60名村民進行培訓,幫助其中30餘人找到工作,還優先安排接收了龍洞村多名應屆大學生到公司工作,並按照正式員工給予安排。為解決村內山路夜間照明不足問題,多氟多投資25萬元安裝路燈,改善了山區村民的生活條件。在推進醫療下鄉等活動中,給山區人民60歲以上人員進行免費體檢。
小到生活用品,大到村裡硬體設施建設,多氟多都一一重視,一一落實,深入群眾,實地考察,從居民最迫切的需求入手,真正幫助群眾解決燃眉之急,將多氟多的愛心甘泉灑向每一個角落,滋潤每一位受助者的心田。
厚植人才沃土種梧桐引金鳳
多氟多把重視人才、使用人才與培養人才融為一體,把引進人才與善用人才融為一體,把項目建設與人才提升融為一體,把人才的責任擔當與價值體現融為一體,四個「融為一體」打造了多氟多人才成長的搖籃,形成了「同企業一起成長」的人才理念,構建和諧社會勞動關係。
多氟多搭建了人才賦能平臺,以多氟多學院為基礎,以聯合辦學為補充,為基層人才賦能,提升操作技能,有1000多人在多氟多聯合大學中畢業。河南化工專業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以及河南省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試點單位為中級技能人才提供成長機會。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河南省技能大師工作室兩個平臺,為吸引對接國家高科技人才、承擔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和高技能領軍人才傳承提供支撐,形成了人才新格局。
目前,公司16名領導幹部全部取得高級職稱。公司擁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專家1人、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享受省政府津貼、行業領軍人才3人、教授級高工5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技術能手2人。在公司五千餘名員工中,將近有一半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其中本科學歷1038人,碩士及博士142人。在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中級職稱的有256人,高級職稱41人,其中正高級5人。
多氟多鼓勵職工業餘自學成才,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本科學歷。一方面與西北工業大學、焦作大學合作,共有900多人報名參加學歷考試,目前已有700餘人獲取畢業證書,公司全額預計報銷學費410萬元。另一方面進行各種專業技術培訓,引導員工提高專業操作技能,獲得高低壓電工、修理工、高級工、技師等技能等級證書,公司給予學歷或技能津貼。
為吸引優秀人才來公司就業創業,多氟多陸續出臺了《科技人才引進與管理辦法》《人才常態化培養制度》等,從制度上予以保障,並設立人才獎勵專項基金,充分調動核心技術、管理、業務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多氟多投資350餘萬元裝修人才公寓,達到拎包入住狀態,解決了人才後顧之憂。多氟多重獎科技人才,每年提取150餘萬元對科技進步、突出貢獻、合理化建議人予以表彰獎勵。
公司現在有16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支撐企業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有1000多人常年堅持參加合理化建議活動,6000多條合理化建議推動公司在技術、管理、運營、市場等方面持續進步。
為解決就業問題,公司通過增加投資,新增項目,擴大就業,提倡科學安排勞動力,擴大就業門路,創造不減員而能增效的經驗,積極增加就業崗位,消除社會不安定的隱患,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同時多氟多集中資本優勢、管理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開發貧困地區資源,在獲得新增長點的同時,又可彌補貧困地區資金和項目不足的問題,解決當地勞動力和資源閒置的問題,幫助當地脫貧致富。對公司員工來說,多氟多是安身立命的場所,是實現自我、提升價值的平臺,是一所大學校,是人才的搖籃。李世江常說,我們尊重知識,知識改變命運;尊重勞動,勞動創造世界;尊重人才,人才互相支撐;尊重創造,創造成長平臺。員工要向下紮根,向上生長,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企業價值之上,要把自己的夢想與企業發展、國家命運聯繫在一起,共同成長。(郭鵬 王亞昆)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