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是觀察中國走向的窗口。今年的全國兩會有諸多特別之處,無論是時間、方式還是議題、內容都不同尋常。江西主政一方的設區市主官們在兩會期間說了啥,是很多讀者和網友關注的內容。為此,記者梳理了九江、贛州、鷹潭等設區市主官兩會期間的聲音,並對此進行解碼。
江西設區市主官
暢談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今年4月,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獲批,成為中部地區唯一入選省份,江西迎來從內陸腹地變為開放新高地的重大機遇。全國兩會期間,江西部分設區市主官對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怎麼看、又怎麼幹?記者注意到,贛州、九江等設區市主官都談到對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理解。
作為有著深厚悠久的開放基因、具有通江達海的區位條件、在區域格局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的九江來講,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無疑是一次機遇。全國人大代表,九江市委副書記、市長謝來發表示,當前,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九江市正在全力打造「江海直達、服務全省、輻射周邊」的區域性航運中心。2019年,九江港貨物吞吐量達到1.5億噸,貨櫃吞吐量突破50萬標箱。
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對於贛州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發展機會。贛州必須發揮特色優勢,積極策應試驗區建設。深知此理的贛州主官們早前就積極謀劃部署。5月11日至14日,江西省委副書記、贛州市委書記李炳軍率贛州市黨政代表團到廣東省深圳市、珠海市、廣州市考察交流、洽談合作,可謂頻頻與沿海發達地區牽手,大動作不斷,紮實推進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的具體行動。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贛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曾文明表示,試驗區的獲批,對贛州而言是「如虎添翼」。為更高質量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贛州市將加快基礎設施「大聯通」,確保贛深高鐵明年通車。今年再爭取開工建設瑞梅鐵路,加速融入大灣區兩小時高鐵經濟圈,進一步打通南下高速通道。
抓住數位化機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讓中國製造向高質量邁進,是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關鍵,而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也給鷹潭小市大為、跨越趕超提供了明確方向。全國人大代表、鷹潭市委書記郭安認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不僅是疫情下應對風險的重要舉措,更是搶抓新一代信息技術,實施創新驅動,用新技術、新理念補齊短板、厚植新發展優勢布局的長遠之舉。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設區市主官們提出具體思路
打贏脫貧攻堅戰,齊心協力奔小康。4月26日,江西省最後7個貧困縣(區)達到退出條件,宣布脫貧退出。再出發,跑好脫貧「後半程」,成為多位設區市主官參加全國兩會時繞不開的話題。
脫貧不是一時一地的事情,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贛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全國較大的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之一。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贛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曾文明表示,各地要開展相對貧困監測幫扶工作,聚焦相對貧困致貧主因,採取「缺什麼補什麼、有什麼困難幫助解決什麼困難」的辦法,探索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據了解,為著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銜接,贛州市制定了《贛州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9-2022年)》,圍繞加快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做了一些具體探索。
「行百裡者半九十」。作為長江之濱、鄱陽湖畔、廬山腳下的九江來講,早前修水縣、都昌縣如期脫貧退出,標誌著九江所有縣(市、區)全部退出貧困縣行列。而這也不是九江脫貧摘帽的終點,而是新起點。
5月23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西省代表團審議時,全國人大代表,九江市委副書記、市長謝來發表示,要全面落實好脫貧攻堅、小康社會、「六穩」「六保」等硬任務。他多次強調做好脫貧後續工作。他說,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汙染防治、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三大攻堅戰,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19年對於九江來說,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一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100億元大關,增幅位居沿江同類城市第一、全省第二,總量在全國343個城市中排位由第94位上升至第79位,一年前移15位。一串串可喜成績,也反映出九江脫貧攻堅的成效。
規劃本地下一步發展
多位設區市主官提出「硬核」建議
對於贛州、九江、鷹潭三地來講,其發展各有優勢。贛州作為革命老區素有「稀土王國」美譽,九江是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是江南地區的魚米之鄉,鷹潭銅產業集群優勢全國獨一無二,在國內外地位舉足輕重。
在此次全國兩會期間,三地主官對於各地城市發展也有自身考量。要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更要新路走快、老路走新,在補鏈延鏈強鏈上下功夫,這也是全國人大代表、鷹潭市委書記郭安多次強調的發展道路。同時,獨有今年布局打算,郭安還表示,鷹潭今年將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積極打造「物聯鷹潭」,建成1000個以上5G基站,在全省率先實現城區5G網絡連續覆蓋,力爭全年物聯網核心及關聯產業產值突破700億元,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同時,全力穩住銅產業發展,將銅精深加工佔比提高至50%,力爭銅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4000億元,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如何抓住機遇?全國人大代表、贛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曾文明有一套自己的思路策略。全國兩會期間,他建議,贛粵兩省建立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政府主要領導定期會晤機制,推動合作常態化;國家發改委每年定期召開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工作推進會,把江西和贛州列為參會單位,統籌推進重大事項的落實;把江西和贛州吸納為粵港澳大灣區相關產業和科技創新聯盟的會員。
全國兩會期間,另一大提議也獲得眾多網友的好評點讚,就是九江市委書記林彬楊、九江市市長謝來發、柴桑區新合鎮湧塘村黨總支書記李洪亮3名來自九江市的全國人大代表提交聯名建議,呼籲新建長(沙)九(江)池(池州)高鐵。在他們看來,建設長九池高鐵可謂兼得天時地利。九江至池州鐵路作為沿江快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長沙至九江鐵路已納入贛湘邊區發展規劃。「建設長九池高鐵可為長江南岸中下遊地區與華南、華中、西南區域間的交流提供一條便捷通道,進一步完善路網結構,促進沿江城市間的往來,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來源:江西日報、中國江西網
編輯: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