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階段看華為成長之路

2020-11-04 經理人雜誌

來源:慕容 ,書享界

作者:慕容,產業網際網路專家

今年的疫情,讓很多企業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陷入了困境,有很多感慨這是大環境的原因,還有一部分企業在疫情階段看到了網際網路和數位化的力量,就開始著急進行轉型,但實際上整個團隊並不知道如何開始這樣的變革。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這句話我們所有人都知道並深刻的贊同,但是一到自己去做的時候,我們就最討厭變化,因為變化帶來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而我們人類是最討厭不確定性的。

經營一家企業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持續地發展和增長,那麼就需要領導者和團隊成員處理好穩定增長和不確定變化的關係,其實這也符合萬事萬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這一哲學思想。

如果尋找中國能夠辯證地處理好這一對矛盾的企業,華為是最具代表性的。由書享界創始人兼CEO,華為原中國區規劃諮詢總監,任職華為11年的鄧斌所著《華為成長之路——影響華為的22個關鍵事件》這本書,用22個關鍵事件來展示華為如何應對變化的成長之路。

《華為成長之路》

鄧斌/著
這本書是以時間為軸,沿著華為的成長軌跡,全景式再現了華為的奮鬥史,解析了一家高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所經歷的四大階段:產品定位期(聚焦於「做成」)、市場複製期(聚焦於「做大」)、管理規範期(聚焦於「做強」)、生態聯動期(聚焦於「做久」)。而在這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異於一般企業的做法去迎接變化和應對變化,值得每個企業認真了解,並結合自己的情況在未來走上變革之路。

產品定位期(1987-1994年),創業文化

產品定位期,企業創始人需要親自關心產品的研發工作。因為這個階段,客戶買單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你的產品符合他們的需求。

現在很多創業企業的領導層都深刻理解產品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性,會花很多時間和精力與團隊共同研究。再來看現在的很多傳統企業轉型,好像領導層對產品的關注程度就差了很多,實際上轉型的時候,也是一種再創業,這個產品也會決定企業未來轉型成功與否,那麼領導層都應該親自關心產品的研發工作,打造出來過硬的產品,保證轉型的成功。

華為產品定位期的激勵機制也保證了這一時期的有驚無險地度過。華為員工持股計劃,雖然初衷不是激勵員工,而是內部融資,但是卻真正的激勵了員工。這也確實是一個企業創始人無論在什麼階段都應該深度思考的問題,很多企業負責人就是不懂激勵,用的那一套始終還停留在泰勒科學管理時期,把懲罰看作比激勵重要。

很多企業負責人喊要激勵員工,但是並沒有機制去保證激勵實施到位。並且很多企業的人力資源部喜歡套用別的公司的激勵機制,並不能結合自己公司的企業文化和行業特點去做激勵,就如工廠企業和it企業的人員的激勵方式完全不同,如果it企業套用工廠激勵方式,必將出現毀滅性結果。

所以,產品定位期肩負著經營和研發的雙重責任,缺少哪個都將會對未來造成巨大影響,只有負責人最大限度的想辦法平衡和創造合理的機制,才能解決這個時期生存和發展的問題。

市場複製期(1994-1998年),狼性文化

在這個階段,市場強迫企業必須做「大」,並且要迅速做大。企業要想迅速壯大,不僅需要大量的人才,還需要大量的資金。市場份額的擴大,往往是企業捨棄眼前利益,換取未來利益得來的,是需要大量的資金做支撐的:要麼將資金花在客戶(用戶)身上,要麼花在衝鋒陷陣的員工身上。

在這種關鍵時期,企業中所有人都要咬著牙向前奔跑。華為要發展,就要考慮如何保證這種擴張和有序?1998年3月,《華為公司基本法》正式頒布,讓任正非的個人意志轉化為企業集體行動綱領的產物。

當然中國很多企業也會頒布這樣的制度,但是總會不了了之。就如作者在書中所提:企業的任何制度,要想從牆上的理念落實到員工的行為習慣上,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企業領導者能否以身作則,做出表率。柳傳志說:「以身作則不是最重要的,以身作則是唯一重要的。」

別以為這個基本法一直適用,華為權力集中帶來的問題在2006年之後逐步顯現。任正非在2015年發表講話時說:《華為基本法》已經過時了,IBM的那一套不見得完全適用於華為,它們的使命完成了。

這就是華為能夠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做出相應的調整,使企業不斷地找到新的大陸。

管理規範期(1998-2011年),規範文化

企業進入到管理規範期,證明已經經住了市場的考驗,產品、團隊都趨於成熟,但是也進入到了一種沒有衝勁的狀態。比如,書中所提各個部門開始各自為政,出現山頭主義,相互爭奪利益;整個組織結構也會越來越臃腫,官僚主義橫行,創新能力下降。

其實,有很多企業的負責人在管理規範期也了解到了上面的狀態,但就是無力改變,他們知道如果變革會引起很多矛盾,讓現有的一些平衡失去,變革不好會讓企業面臨更大的危機。但是,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無力和等待,也導致了企業最終走向了衰落。

任正非說過一句很精闢的話:「領導一個組織是基於人性和時空變化的對無需的警惕與變革。」在管理規範期,有8個推進華為歷史進程的8個關鍵事件,每一個都堪稱經典,值得仔細研讀。在這其中,1998年啟動管理變革之路後提出來的「7個反對」,我認為值得任何一個企業學習:

1、堅決反對完美主義

2、堅決反對繁瑣哲學

3、堅決反對盲目創新

4、堅決反對沒有全局效益提升的局部優化

5、堅決反對沒有全局觀的幹部主導變革

6、堅決反對沒有業務實踐經驗的人參加變革

7、堅決反對沒有充分論證的流程進行試用

生態聯動期(2011年至今),生態文化

進入生態聯動期的企業,志向已經不是「做成」和「做大」,也不是「做強」,而是「做久」。整個組織的邊界開始跨出企業,建立在企業之外。在這個階段,企業發展的重點是整合內外部資源,進行多元化業務孵化與併購。

這種轉變是要能夠真正理解平臺賦能型的生態戰略,要能夠幫助生態夥伴賺錢。華為始終了解市場的需求,也能夠與生態夥伴一起形成生態,不斷衍生新的業務。

2011年,華為將公司業務拆分為3個業務集團:運營商業務集團、企業業務集團和消費者業務集團。到了2020年,又增加了第四大業務集團——雲與人工智慧業務集團。

任何一個企業在面對業務增長乏力的時候,都要有新的增長動力,也需要有保證新的增長動力出現的機制。華為在這個時期啟動輪值CEO制、創立2012實驗室,尤其是編制《華為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綱要2.0總綱》,華為面對從小在物質方面都不缺乏的新生代員工,把過去的不信任文化轉向信任文化,獲得了新一代青年才俊的青睞,也保證了華為的持續發展。

作者在結尾中提到,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在企業成長的4大階段,只有融入時代的新要素,我們才能走得更遠。未來的所有企業都要面對變革,變革之前的準備、什麼時候變革、如何變革將會是我們永恆的話題,在這其中保證變革的順利實施,就需要及時調整機制和人才策略。

未來已來,讓我們為變化做好準備吧!

相關焦點

  • 居安思危:《華為成長之路》
    現在的華為如日中天,中興和聯想還背靠大樹好乘涼,但是酷派這個廠商已經失去了在網際網路上的話語權。真的非常可惜!看來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居安思危太重要了!這一點也是《華為成長之路》這本書的的重點!《華為成長之路》這本書的作者鄧斌曾在華為任職過11年、持續跟蹤研究華為16 年的研究者,他對華為的成長曆程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 華為的成長就是變革之路
    由書享界創始人兼CEO,華為原中國區規劃諮詢總監,任職華為11年的鄧斌所著《華為成長之路——影響華為的22個關鍵事件》這本書,用22個關鍵事件來展示華為如何應對變化的成長之路。這本書是以時間為軸,沿著華為的成長軌跡,全景式再現了華為的奮鬥史,解析了一家高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所經歷的四大階段:產品定位期(聚焦於「做成」)、市場複製期(聚焦於「做大」)、管理規範期(聚焦於「做強」)、生態聯動期(聚焦於「做久」)。
  • 精讀《華為成長之路》,看透華為成長壯大全過程
    用3天的時間讀完了《華為成長之路》,書的作者鄧斌,曾就職於華為公司11年,任職華為原中國區規劃總監、華友會華為管理研究院執行院長。離開華為後依然持續跟蹤研究華為16年,時刻關注著華為的發展,此前出版過《華為管理之道》等書。我梳理了這本書講述的華為的發展史。對華為的成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讀讀這本書。
  • 《華為成長之路》:奮鬥的最高綱領是為了活下去
    ,讓華為成為了世界關注的焦點,從一家註冊資金僅僅2.1萬元的民營,華為是如何成長為年銷售收入8588億元的世界知名的大公司?《華為成長之路》一書,給出了答案書中選取了自1987年華為公司成立以來的22個關鍵事件,深入剖析了華為成長的四個階段,產品定位期、市場複製期、管理規期、生態聯動期。
  • 《華為成長之路》:華為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都是「活下去」
    《華為成長之路》這本書跟著時間的步伐,為我們畫了一幅華為成長的全景圖。這幅圖分為四個部分。把事做成,就是華為的第一個階段任務。我們常說,人權首先是生存權。企業要想有將來,首先考慮的問題就是,怎樣活下去。華為在1987年成立,這時候的關鍵詞是「生存」,一切為了活下去。所以,華為的掌舵人任正非定位非常準確,那就是搞產品,產品不行,一切歸零。面子,是給狗吃的!
  • 華為成長之路啟示成功背後都是難以想像的付出
    捧起《華為成長之路》的書時,看完久久不能忘懷。如何成為一個有情懷,有靈魂,有使命感的企業,無疑任正非的一切艱難的決策是對的,經歷了風雨洗滌,最終屹立不倒。早在看這本書之前,每每聽聞和華為相關的一切信息心不自覺的被調動起來,華為不在一個簡簡單單的企業,它代表國家,象徵未來發展方向的啟示
  • ​《華為成長之路》
    2020年5月22日,華為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題為《路:永不言棄,進而有為》的3個小短片。華為這30多年持續成長經過哪些「步步驚心」,它是如何在不斷挑戰自我中做出艱難抉擇,讀了這本書,也許你會從中找到答案。
  • 《華為成長之路》從無名小卒到世界通訊巨頭,揭秘華為背後的故事
    一切的一切都沒有使華為倒下,反而變得更強。引用西方哲學家尼採一句名言。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想要見證這個奇蹟的發展過程,我們會從《華為成長之路》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本書作者是鄧斌,市面上關於華為的書籍,數不勝數。但本書的作者特殊之處在於他就是前期加入華為公司任職11年。
  • 華為如何走到現在,活下去的秘訣是什麼?《華為成長之路》來揭秘
    《華為成長之路》這本書通過講述影響華為的22個關鍵事件,向我們呈現了華為從建立之初到如今一路艱辛奮鬥的成長曆程,以時間為軸精雕細刻通過4個具體階段(產品定位期,市場複製期,管理規範期,生態聯動期),向我們深度還原了華為成長中的命運抉擇和不斷實踐間的創新突破。
  • 33年風雨,22個關鍵事件,華為崛起之路,也是成長之路
    因此也吸引了不少人關注華為,關注任正非。華為從1987年成立至今已經30年了,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變成了一個現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公司,他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人們的心。最近書享界創始人兼CEO,華為原中國區規劃諮詢總監,持續跟蹤研究華為管理16年研究者,領銜主講華為管理之道系列課程300餘場深受企業好評的鄧斌,就寫了一本書叫《華為成長之路》。
  • 從華為的成長經歷中,我們能學到些什麼?
    ,想要了解華為的成長經歷,剛好,前不久收到了一本叫《華為成長之路》的書籍,這本書主要講的是華為在發展過程中的22個關鍵事件,展示了華為的成長經歷。,一直是很多企業爭相學習的,在這本《華為成長之路》裡,華為的所有成長事件都有值得企業學習的地方,但是不同的人,所感悟的會有所不同,但在這裡,我僅分享下自己感悟比較深的幾點:一、學習華為之前,企業要對自己的發展階段有個清晰的定位
  • 《華為成長之路》:藏在卓越背後的苦難——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史詩
    《華為成長之路:影響華為的22個關鍵事件》將為你講述一個完整的華為故事,告訴你它是怎樣變得如此令美國人忌憚,又將帶給後來者怎樣的啟發。著有《華為管理之道》、《華為成長之路》、《秒懂力》等作品。導讀對於華為的發展歷程,不同的研究者會做不同的劃分。
  • 華為成長之路:影響華為的22個關鍵事件|一切只為了活下來
    5月22日,華為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題為《路:永不言棄,進而有為》的3個小短片。開篇就是這樣的3句話:這是一條註定充滿挑戰的路為什麼要走?這是一條沒人走過的路為什麼敢走?我們已經註定在全新的道路上再次出發!進而有為!
  • 從華為的33年成長曆程中,我總結了4點關鍵要素
    當時的我看完這則新聞非常好奇,為什麼出售反而是一次自救行為呢?看完《華為成長之路:影響華為的22個關鍵事件》,回過頭再看來這一舉動完全符合華為的一貫準則。因為對華為來說「活下去,是華為的最低綱領,也是最高綱領。」這一舉措也是為了讓華為和榮耀都能更好的活下去。
  • 華為手機的晶片怎麼樣?看看華為海思麒麟的成長之路
    海思麒麟作為華為自研的晶片,從最開始的不認可,到現在能夠與蘋果A系列和高通驍龍比肩,其中的艱辛不言而喻。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往回走,看看華為海思麒麟的成長之路吧。需要說一下,教授只針對華為手機晶片中,具有代表性的幾款進行了介紹。海思K3V2海思麒麟亮相於3G晶片大戰中,以「黑馬」之姿,得到了業界了關注。
  • 33年風雨,4次重要轉折,華為:沒有成功,只有成長
    任正非帶領的華為所做出得一系列回應,在當時也得到大家的稱讚,同時也湧現了一批跟華為學習的企業,大家都想知道華為是怎麼在30年間從一個不引人注意的小公司,成長為今天這樣一家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大公司。最近鄧斌就寫了一本書叫《華為成長之路》,他提出我們不應該直接去學習華為的現在,而是要學習華為是如何成為現在的華為。
  • 企業組織結構演化的四個階段
    影響組織結構調整的四個因素分別是策略、規模、環境和技術。這四個因素改變的時候,組織結構就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否則結構會禁錮企業的發展。如果這四個影響因素沒有改變的話,組織結構也可以不改變。  當然這是理論上的解決方法,對於很多企業而言,會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這樣一些問題:什麼時候應該聘請職業經理人?為什麼無法保證戰略落實到實際的執行中?
  • RSG.小鈺:成長之路
    車神之路第5集:RSG.小鈺 初生牛犢不怕虎 經過蛋仔的介紹,初次來到RSG俱樂部時,小鈺還是個不太起眼的小小少年。他的想法十分簡單——打好比賽。
  • 談戀愛的四個階段,你真的懂了嗎?
    前陣子刷手機的時候看到這麼一個熱門話題:關於戀愛的四個階段,你們度過了幾個階段? 裡面有提到戀愛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個人看上另一個人,就會多看他幾眼,然後仔細觀察他的外表、衣著打扮、言談舉止、生活習慣、待人接物,或者向別人打聽他的情況。
  • 「青年幹部的成長之路:提升能力,擔當使命」 | 許濤書記在中青年...
    校黨委書記許濤同志作了題為《青年幹部成長之路》的動員講話暨主題黨課。他從「學習重要論述、領會黨對青年幹部的殷殷厚望」,「加強自身修養、把握青年幹部成長的正確方向」,「提升能力素質、促進青年幹部建功立業新時代」三個方面,結合學校近年來的工作亮點和實踐經驗,結合身邊榜樣與先進事跡,對標學校第八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的學校發展戰略定位和對青年幹部的要求,充分闡釋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勾勒出青年幹部教師的成長之路,表達了學校對於青年幹部、青年教師工作的殷切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