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首都經貿大學教授徐坤介紹,老人關愛中心曾接觸過一名62歲的劉先生。劉先生閒暇時喜歡去跳廣場舞,幾乎一晚不落,在跳交際舞的過程中,他認識了多名年紀相當的女性。
老劉覺得雙方都年紀較大,無需擔心受孕,因此沒有採取任何保護措施。結果有一次老劉腹瀉、發熱兩周,檢查時被確診為愛滋病,最終50多個與他發生過關係的女性中,有十幾個也被查出感染了愛滋。
這種不安全的行為是人群中愛滋病傳播的重要途徑,其中不乏有許多老年人「上當」。
一、國內老年人愛滋攀升,發生了什麼?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專業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愛滋病毒感染病例日漸增多,從2010年的4751例上升到了2018年的24468例,八年之間增長了近2萬人。其中2018年中國60歲以上的愛滋新病例中,男性佔78%,為主要群體。
為什麼老年人感染愛滋病的增長如此快速?
衛健委專家焦正權指出,老年人愛滋感染人數的攀升實際上是老年人增長的壽命與被忽略的性需求之間的矛盾所致。隨著醫療水平以及生活質量的發展和提高,人類的平均壽命延長,但老年人的需求卻被社會所忽略,老年人喪偶以及空巢生活等情況都使得他們的寂寞孤獨更加劇烈。
同時,中老年人空閒時間較多,且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有錢有閒」。因此,在孤獨寂寞的驅使下,他們可能發生商業不潔行為,但由於安全意識薄弱,多數老年人不會採取保護措施,從而發生愛滋感染。
老年人免疫功能低,面對愛滋病毒時抵抗能力較弱,疾病的發展更快更猛烈。因此,老年愛滋病感染人數日漸上升。
二、感染了愛滋病,多久才會發覺
愛滋病顯然是較為嚴重的疾病之一,那我們怎樣發覺愛滋病?這還得從愛滋病的發病階段說起。愛滋病的發病階段可以分為4個歷程:急性感染期、無症狀潛伏期、臨床發病早期以及臨床發病晚期,各個階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徵。
1.急性感染期
愛滋病毒感染身體1~3周,此時感染者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之後症狀減輕或者消退。這個時期的症狀不明顯,容易被誤認為是感冒,而且在窗口期時並不能檢測出HIV病毒,但依然具有傳染性。
2.無症狀潛伏期
在這個時期,人體免疫系統開始與HIV病毒進行對抗。無症狀潛伏期的期限較長,多在2~10年之間,甚至更久。更棘手的是,無症狀潛伏期期間人體並不會有明顯的症狀,但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測出HIV病毒與抗體。
3.臨床發病早期
HIV病毒的攻擊使得感染者的免疫系統逐漸受到損傷,出現了相關的症候群,包括持續性發熱、消瘦、食欲不振、腹瀉、盜汗、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4.臨床發病晚期
在這個時候患者的免疫系統已經受損嚴重,患者的身體很可能被外界各種病菌所感染,出現各種併發症,並因此死亡,常見的感染症有弓形蟲病、分枝桿菌感染性疾病等等。
通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到,在4個階段中只有窗口期是難以被診斷的,其餘3個都可以通過血液檢測等方法進行診斷。
愛滋病病毒的檢測方法是通過試劑等,檢測出人體血液中HIV抗體。當體內還未產生HIV抗體時,則可以利用HIV核酸檢測技術檢測出體內是否存在HIV病毒。窗口期指的是,HIV病毒已經進入到人體中,但還未產生出足夠可以被發現的HIV抗體的這一段時間。
處於窗口期的HIV病毒感染者,則可以通過HIV核酸檢測,檢測自身體內是否含有HIV病毒。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目前的愛滋病檢測技術已經發展到了第4代,HIV病毒檢測窗口期已經縮短到了2~3周。
三、中老年人如何預防愛滋病?
大眾對於愛滋病患者的認知存在普遍的誤解,很多人認為愛滋病患者中大部分都是同性戀群體,但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吳尊友主任透露的數據顯示,性傳播是愛滋病病毒傳播的最主要方式,而其中異性傳播比同性傳播更為普遍。
就是說,異性戀仍然是愛滋病感染的主要群體,異性在發生關係時還是應該做好足夠的安全措施,不應該抱有僥倖心理。
中老年人究竟該如何預防愛滋病?
1.潔身自愛,不濫交,不亂交,對家庭、親人以及自己負責;
2.堅持使用安全套,保證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減少感染病毒的風險;
3.定期進行體檢,專業醫學檢查是發現愛滋病毒的最有效方法,定期的身體健康檢查有利於早期發現愛滋病病毒,避免將其傳染給他人;
4.不諱疾避醫,在疑似或確診愛滋病後,儘快前往相關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做進一步的檢測以及治療。
參考資料:
[1]《老年愛滋病感染人數上升》.健康時報.2019年12月3日.
[2]《關注 | 愛滋「盯」上中老年人!中老年人該如何預防愛滋病?》.廣西疾控.2019年2月22日.
[3]《HIV窗口期到底是多久?為什麼網上說的都不一樣?》.醫學檢驗世界.2017年4月16日.
[4]《我們弄錯了!其實異性傳播愛滋病感染率並不低》.健康報醫生頻道.2016年11月30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