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馬拉松、輪椅和斑鳩

2020-12-17 騰訊網

新華社西安11月11日電(記者張斌) 一個半身癱瘓19年的人,他的生活會是什麼樣?

這是58歲的郭廣東給出的答案:一年跑15場全馬,幾乎每天訓練15公裡,在三亞的海邊暢遊,到過西藏三次,自駕去歐洲……這些聽起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他都做到了。

11月8日,郭廣東參加西安馬拉松比賽。新華社記者 張斌 攝

他喜歡體育,熱愛運動,不羞於談論自己的殘疾,喜歡在賽場上「欣賞自己、展示自己」。

他說,身體的殘疾沒有綁住他,只要掙開那個繩子,就會發現,自己原來還可以抵達更遠。

一年跑15場全馬

坐著輪椅,穿著黃色短袖,奮力跑過西安大雁塔時,郭廣東引來最多的吶喊。他沒有看向兩邊人群,眼睛緊盯前方,鼓著腮幫子,雙手用力向前推動輪椅。

這是11月8日西安馬拉松賽場上的一幕。沒有人知道他叫什麼,但人們為他吶喊:「A16560,加油!」

順著這個編號,記者輾轉聯繫到他。這場馬拉松比賽,他的淨計時成績達到3小時17分21秒。「出發靠後有些影響,大坡很多、大體重真難,但我拼了!」他覺得自己還可以更好。第二天,他如往常一般開始每天15公裡的訓練。

沒有人監督,跑馬拉松也只是愛好,但郭廣東要做到極致,證明自己可以。身體殘疾後,這是他與自己相處的方式。「在運動的時候,什麼煩惱都不在了,就是淋漓盡致地奔跑。」

他的運動,從「走出去」開始。2001年受傷後,他開始學習推輪椅,儘管體重200斤,但一點點摸索,很快便可以自由行動。以前他喜歡打籃球,受傷後,他覺得自己還可以打,就加入了一個輪椅籃球隊,靠著不服輸的勁頭,成為球隊不可或缺的那個人。

這是郭廣東(前排左三)參加籃球比賽的留影。(受訪者本人提供)

兩三年前,因為年紀漸長,他告別籃球隊,又愛上馬拉松。第一次,他選擇在自己的家鄉陝西商洛開跑。「第一次參加的就是全馬,我以為要跑4個小時,但最後的成績居然是3小時26分,很驚喜,還得了1000元獎金。」郭廣東說。後來他才知道,能跑到這個成績的人並不多。

一開跑,就停不住了。如今,他每天清晨6點就在周邊的一個公園跑起來,每天15公裡,雷打不動。一些大型馬拉松比賽他都參加,特別是全馬,「更過癮,平均一年要跑15場」。

「我想告訴別人,我可以,你們也可以,在賽場上的時候,我就是在展示自己、欣賞自己。」他說。

「衝破那個天花板」

時間退回到19年前,郭廣東正值壯年。但因為飛滑翔傘時遭遇不利氣象條件,撞到一面山上,他就此癱瘓,腰部以下沒有知覺。

這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但他用一年多時間就逐漸走了出來。「我天性樂觀,心理建設很快,我知道站不起來了,這是現實,你得認命,但不能屈服。」他好似心中有鐵,「生活就是這樣,無論命運給你什麼,你都得穩穩地接住,咬緊牙關也要往前。」

今年7月7日,他在自己的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坐輪椅19年,我跑了最快的速度,向自己致敬。」配圖是當天的記錄:「14.40公裡,用時58分鐘」。

郭廣東說,悲切從來都不是他生活的主旋律,他甚至會拿身體自嘲。妻子怕他冷,問他要不要蓋毯子,他調侃說:「毯子,聽起來像「癱子」,那不能蓋了。」然後,哈哈一笑。

「很多人認為像我這種殘疾人會很苦,但是,這種遭遇就像頭頂的天花板,你要學會找到方式衝破它,然後就能看到藍天,就不苦了。」他說,「無論是以前打籃球,還是現在跑馬拉松,我就是通過體育運動,一點點戰勝了自己。」

這些年,他跑得越來越遠,也學會更多技能。他會開車,別人給他介紹一款幫助殘疾人上車的輔助器械,1分鐘就能上去,他笑了笑說,自己花25秒就上去了。

駕車旅遊到甘南時,他把輪椅推到湖邊,讓湖水稍微沒過一點輪子,「閉上眼,你就能感覺到跟自然融為一體,那種遼闊、悠遠,難以名狀」。

「我要跑進3小時」

「我的年紀雖然在長,但是我的競技狀態越來越好。」郭廣東說。目前,坐輪椅跑全馬的最好成績在3小時以內,他覺得自己也可以,「也要跑進3小時」。

今年元旦,郭廣東(右一)在洛陽參加馬拉松比賽。(受訪者本人提供)

11月,他還有兩場全馬比賽,一場在江蘇常州,另一場在四川成都。為了備賽,他最近在加緊訓練,爭取早日實現目標。

郭廣東說,自己能做的還有很多。這些年,他不斷摸索和總結:什麼輪椅適合馬拉松,什麼動作更安全,身體該傾斜多少角度。他準備把自己坐輪椅參賽的姿勢、經驗和感受拍成短視頻,告訴更多和自己一樣的跑者,教會他們正確的方法。

今年夏天,郭廣東的臥室陽臺上,一窩斑鳩築巢繁育。他決定「夏天臥室的空調不能開了,不能打攪大鳥坐月子,希望它們一家幸福快樂」。他還時不時地在陽臺放上食物,款待這一家特殊的朋友。

郭廣東說,運動讓他找回了在路上的樂趣、在自然中的樂趣,也找到了生活的勇氣。

中文編輯:樹文

新媒體編輯:肖世堯

籤發:沈楠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斑鳩造句和解釋_斑鳩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斑鳩(bān jiū)。鳥名。體形如鴿,腳短而強壯,大小和羽毛色彩各異。我國分布最廣的有棕背斑鳩,又稱山斑鳩。上背棕褐色,下背至尾端藍灰色,頸後有白色或黃褐色斑點。棲息於山地和平原林區,食漿果、種子和昆蟲的幼蟲等。斑鳩參考例句:1、小李是個工程師,木工老劉老訕笑他不學無術,真是斑鳩笑鵬。2、一隻杜鵑在樹枝上發出陣陣哀啼,一隻可愛的斑鳩聽到了,便向它詢問,希望能幫助它排憂解難。
  • 斑鳩!斑鳩!枝頭舞蹈者
    這裡先不說麻雀,單說斑鳩,我簡單查閱一下資料,普及一下關於斑鳩的知識:斑鳩是鴿形目斑鳩屬鳥類的統稱,屬脊索動物門鳥綱鴿形目,體形較家鴿為小,因而通常被稱為鳩(dove),以與鴿子(pigeon)相區別。據說世界上有16種斑鳩,除拉丁美洲及個別地區(如伊裡安島等)未見分布外,斑鳩已經廣布世界其他地區。
  • 斑鳩
    來斑鳩,享受能力突飛猛進的快感吧!【圈子】提供一個專屬於職場人的社交圈子,有每日精選話題、有趣職場動態,還有按照崗位和興趣愛好分類的班級圈子,在這你能認識更多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能與業內大佬直接建立聯繫。
  • 斑鳩在叫
    大概,斑鳩叫時,是皺著眉頭的吧。 從小到大,一聽到斑鳩在叫,心裡湧上來的,就是這樣的感覺。 村子裡有許多大樹,有麻雀、老鴰、鵓鴿、喜鵲等,也有斑鳩。喜歡村裡那些斑鳩們,喜歡聽它們春天裡的叫聲。過了二月,天就不大冷了。進入三月,日也暖,風也暖,春深似海,日子安逸,斑鳩的叫聲在樹林子的深處,此起彼伏,叫得人愈發地春困,昏昏欲睡。
  • 鴿子和斑鳩可以配對出後代嗎?
    >很多養鴿的朋友,總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比如鴿子怎麼配對更好,和斑鳩配對後出的後代可以飛得更好嗎?關於這個話題,大阿鴿也是很感興趣的,自己養著肉鴿、觀賞鴿、賽鴿、信鴿幾個品種,所以也希望出一些稀有的品種玩玩,比如正好大阿鴿鴿棚有一羽斑鳩,請看下圖:這羽斑鳩是大阿鴿家鄉最常見的三種斑鳩種的一種:珠頸斑鳩,其他的兩類是虎紋斑鳩(相對較少),還有另一種叫不出名字的,比珠頸斑鳩更小,叫聲也不一樣
  • 斑鳩聲聲
    □丁海驤  春節剛過,空中還飄著雪花,就聽到了斑鳩的叫聲。斑鳩的叫聲不同於任何鳥的叫聲,可以傳出數裡,像是從竹簫、陶壎中吹奏出來的,給人的感覺是悲壯、悠遠、幽情、動人。這是一首來自遠古的回聲,節奏簡明、粗壯,內涵卻極為豐富,絕非那些婉轉的鳥音可比。  斑鳩屬於北方大平原上最常見的鳥。
  • 房頂上的珠頸斑鳩,好聽的斑鳩叫聲,咕咕咕
    房頂上的珠頸斑鳩,好聽的斑鳩叫聲,咕咕咕 2020-12-11 15:04
  • 斑鳩情緣再續 市民悉心照料斑鳩一個月今年又來一對
    一對斑鳩在陽臺上築巢安家生蛋,孵化了兩隻小斑鳩。家住湖城城市之心的周慶,悉心照料了斑鳩一家一個月。  周慶將她照料斑鳩一家的故事發到了微信朋友圈,引來網友紛紛點讚。有人在她的朋友圈留言:「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和善待,溫暖彼此,真好。」(2016年4月23日本報A04版曾作報導)  今年1月,周慶家的陽臺上又飛來了一對斑鳩,讓她喜出望外。
  • 怎麼養好野生斑鳩?
    初養1-3天可能不會吃東西,可以用黑布把籠子圍起來,其中一邊留些空隙,再把水和食物放進籠子,食物可以是玉米、高粱、小米、稻穀等五穀雜糧,或者直接買鴿糧、鳩糧(不餵大米,可能造成拉稀),等它們餓了自己吃的時候,放食物最好是晚上,這樣快則一周,長則一個月或更多時間,等人能在白天接近籠子放東西的時候,斑鳩基本不會撞籠子,野生斑鳩也很難養到親人。
  • 受疫情影響 日本馬拉松考慮減少參賽人數
    中國日報網2月17日電(妮思娜) 據日本共同通信社17日報導,下個月即將在日本東京舉辦的東京馬拉松是亞洲最大的馬拉松比賽之一。但據知情人士稱,由於擔心新冠肺炎的蔓延,馬拉松比賽的組織者正在考慮減少參加比賽的人數。
  • 野生的斑鳩能養熟嗎?在斑鳩手養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斑鳩和鴿子同屬斑鳩科,血緣關係和生活習性特別的接近。不過,斑鳩畢竟是純野生動物,要從小通過人工餵養,讓小斑鳩慢慢地和人經常接觸,通過這些方法是可以把斑鳩養得像鴿子一樣戀家的。斑鳩通過人工養大後還要面臨隨時可能會飛走飛丟的風險。雖然從小把斑鳩通過人工養大,但是斑鳩畢竟保留著原始的野性。養大了飛到外面去玩確實也知道回家,不過斑鳩並非像鴿子那樣天天知道回家,斑鳩有時候兩天左右才回一次家。斑鳩以前在農村是一種很常見的野生動物,現在數量逐漸減少了。
  • 斑鳩與火車笛鳴合唱
    □朱坤那一天,在和田火車站,鐵路職工在站區綠化植樹,只見,一列旅客列車鳴叫著歡快地從站臺出發了,而在不遠處的樹林裡,有鳥兒和著列車的風笛聲「咕咕嘟、咕咕嘟」鳴叫著。這是一種叫斑鳩的鳥,它適應了火車的來來往往,加入了現代化交通融於美麗自然環境的大合唱。
  • 農村老漢抓斑鳩賺外快,想不到斑鳩以這樣的方式來對抗,報應!
    「斑鳩10元一隻。」一位農村老漢瞅了瞅自己面前的筐。記者注意到,老漢面前的塑料筐中,竟然裝著3隻斑鳩。然而按照我國的相關法規,斑鳩早被列入「三有」(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保護動物。就是說,斑鳩是禁止獵捕和銷售的。然而,對於這一政策,賣斑鳩的老漢自稱「不清楚」。
  • 斑鳩來我家「做客」兩年
    斑鳩成為我家陽臺外的"貴客"前年春天一對斑鳩鳥也意外喜歡的上我家放在陽臺外南邊的吊蘭盆,並在裡面安營紮寨,繁肓後代,斑鳩我們江蘇熟稱叫野鴿子,體型比家鴿略小,我家住在8樓,二十多米高,可能是斑鳩認為把窩做在高高的陽臺上比做在樹上安全吧,可防止蛇和其他天敵的侵害,斑鳩的巢可能是所有鳥類裡最簡單的
  • 《可愛的斑鳩》錦豹子-協助拍攝
    斑鳩屬於鳥綱、鴿形目(Columbiformes)、鳩鴿科(Columbidae)、斑鳩屬(Streptopelia)的歐洲和北非鳥類,英名:Turtle Dove。 學名Streptopelia turtur。體長28公分(11寸)。
  • 東京馬拉松大迫傑打破日本紀錄
    3月1日,馬拉松六大滿貫賽之一的東京馬拉鬆開跑。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東京馬拉松取消了大眾項目的比賽,210名精英組和輪椅組的跑者參加比賽。最終大迫傑跑出2小時5分29秒獲得第二名,同時打破了自己保持的日本馬拉松紀錄。他也如願拿到東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
  • 野生的斑鳩能夠在家如何馴養?
    成年的野生斑鳩,想進行馴養,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野性難馴」。機智、警惕性高、是成年的野生斑鳩的一大特點。斑鳩不比鴿子,有吃的就能自己找回家,斑鳩不會,就是養十年,打開籠子它照樣飛走。(只是打個比方,斑鳩養不到十年)。
  • 阜陽女子用雙手「跑」完馬拉松!
    11月17日2019上海國際馬拉松健身跑項目的賽場上來自界首蘆村鎮的村民王玉芝奮力向前跑動不同的是別人跑馬拉松用雙腳而王玉芝則是坐在輪椅上用雙手代替雙腳滾動車輪前行這些年沉重的病痛折磨和債務的拖累,讓王玉芝無數次在深夜裡獨自啜泣,無數次捶打著失去知覺的雙腿,哀嘆著命運的不公和生活的艱辛。愛心助力,點燃心中希望王玉芝的遭遇,引發了當地的關注。2014年,王玉芝一家被確定為精準脫貧救助對象。扶貧先扶志,蘆村鎮黨委負責人主動對接王玉芝,經常深入家中與其拉家常、宣傳脫貧政策,鼓勵她為了兩個孩子必須盡到母親的責任,勇敢挑起家庭的重擔。
  • 2020福建農信福州國際馬拉松賽側記
    7年前,「快樂王」王輝的女兒上了大學,在家悶得慌的她開始試著去操場跑步,其間認識了當地跑步協會的跑友,抱著「減肥」想法的她跑了4個月之後,報名參加半程馬拉松並順利完賽。這次參賽經歷為她打開了一扇門。「我也能跑馬拉松,這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王輝從此在奔跑的路上一發而不可收。
  • 我救了一隻珠頸斑鳩
    請將您的寵物故事用文字或照片的形式發至tqblohas@126.com斑鳩是鳥類中的隱士,又生性膽怯,並不常為我們所注視。但在我們水鄉,尤其是綠樹茂盛野草葳蕤之處,卻時常可以聽到其憂鬱而縹緲的叫聲:咕咕咕——咕,咕咕咕——咕……總是前面的三聲連叫,隔上一會兒,才突兀地又補上一聲。那聲音頗有幾分蒼涼之感,讓人想到獨守家門的幽怨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