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研製成功
類腦計算機應用演示: 多機器人協同抗洪搶險近日,浙江大學聯合之江實驗室共同研製成功了我國首臺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類腦晶片的類腦計算機這臺類腦計算機包含792顆浙江大學研製的達爾文2代類腦晶片,支持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與小鼠大腦神經元數量規模相當,典型運行功耗只需要350-500瓦,同時它也是目前國際上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與此同時,團隊還研製了專門面向類腦計算機的作業系統——達爾文類腦作業系統,實現對類腦計算機硬體資源的有效管理與調度,支撐類腦計算機的運行與應用。
-
全國首臺億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發布:神經元數量相當於小鼠大腦
據了解,這是我國第一臺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類腦晶片的類腦計算機,該計算機使用了792顆由浙江大學研製的「達爾文二代」類腦晶片,支持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神經元數量規模相當於小鼠大腦,典型運行功耗只需要350-500瓦。值得一提的是,Darwin Mouse也是目前國際上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
-
浙大聯合之江實驗室研製,億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來了,可以「像腦一...
浙江大學聯合之江實驗室宣布,共同研製成功了我國首臺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類腦晶片的類腦計算機(Darwin Mouse)。今天在杭州舉行了新聞發布會。這臺類腦計算機包含792顆浙江大學研製的達爾文2代類腦晶片,支持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與小鼠大腦神經元數量規模相當,典型運行功耗只需要350-500瓦,同時它也是目前國際上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
-
我國科學家發布億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神經元數量規模相當於小鼠大腦
浙江大學聯合之江實驗室1日在杭州發布一款包含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的類腦計算機。該計算機使用了792顆由浙江大學研製的達爾文2代類腦晶片,神經元數量規模相當於小鼠大腦。據介紹,類腦計算指用硬體及軟體模擬大腦神經網絡的結構與運行機制,構造一種全新的人工智慧系統。這是一種顛覆傳統計算架構的新型計算模式,被視為解決人工智慧等領域計算難題的重要路徑之一。
-
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神經元規模腦計算機研製成功,2股迎來利好
近日,浙江大學聯合之江實驗室共同研製成功了我國首臺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類腦晶片的類腦計算機(Darwin Mouse)。這臺類腦計算機包含792顆浙江大學研製的達爾文2代類腦晶片,支持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與小鼠大腦神經元數量規模相當,典型運行功耗只需要350-500瓦,同時它也是目前國際上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
-
中國研發全球最大的類腦計算機!實現純國產化:可像人腦一樣思考
【9月5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國科技產業一直都或多或少存在「缺芯少魂」的尷尬境地,無論是在PC產品領域,還是在智慧型手機領域,我們絕大部分的產品都使用了美國晶片、美國作業系統,雖然在後續的AI技術領域、5G技術領域等等,我國科技企業實現了技術突破和領先,尤其是人工智慧出現,更是讓很多科學家們開始構造一種全新的人工智慧系統,這個就是人類最初研發電腦所提出的「類腦計算」原理,在經過長達幾十年發展以後
-
我國科學家研發全球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腦容量...
芯東西(公眾號:aichip001)編 | 心緣芯東西9月2日消息,我國類腦計算技術發展迎來新裡程碑:億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重大成果於9月1日在杭州正式發布。3臺1.6米高的標準伺服器機櫃並排而立,紅色的信號燈連續閃爍,這臺名為Darwin Mouse的類腦計算機,由浙江大學聯合之江實驗室共同研製成功。
-
類腦計算機的現在與未來
發軔於1956年的人工智慧,曾試圖賦予計算機更多的類人智能,但至今仍未成功,更談不上具有自主學習、想像創造等人類智能的高級特徵。不過,近年來,「類腦計算」卻從理念走向實踐,正走出一條製造類人智能的新途徑。
-
我國科學家研發神經元規模最大類腦計算機,「腦容量」堪比小鼠
看點:這是我國第一臺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類腦晶片的類腦計算機。芯東西9月2日消息,我國類腦計算技術發展迎來新裡程碑:億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重大成果於9月1日在杭州正式發布。
-
神經元規模最大類腦計算機問世:擁有近千億神經突觸
轉載:1.6米高的3個標準機櫃並排而立,黑色的外殼給人酷酷的感覺,紅色的信號燈不停閃爍,靠得近些似乎能聽到裡面脈衝信號飛速奔跑的聲音……近日,浙江大學聯合之江實驗室共同成功研製我國首臺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類腦晶片的類腦計算機。
-
浙大研發類腦計算機,機器將擁有人類感情?
所以用硬體和軟體模擬大腦神經網絡的結構與運算模式,構造了一種全新的人工智慧系統,這種顛覆傳統計算架構的新型計算模式就是類腦計算。9月1日,我國浙江大學聯合之江實驗室共同研製出了中國首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類腦晶片的類腦計算機,讓計算機的信息處理速率接近了人腦。
-
科學匯丨「腦容量」與小鼠相當,類腦計算機如何做到「像腦一樣思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王湛9月1日,億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Darwin Mouse)正式發布,它是我國第一臺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類腦晶片的類腦計算機,也是目前國際上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由浙江大學聯合之江實驗室研發。
-
腦科學日報:可印在皮膚上的監測傳感器;類腦計算系統新框架
1,《自然》重磅:清華團隊提出類腦計算系統新框架,通用人工智慧或將不再科幻 來源:學術頭條 類腦計算系統和傳統計算系統的層次結構 一直以來,通過模擬人腦信息處理方式,仿製像人腦一樣具有「思維」、在工作性能上超越人腦的「類腦系統」,實現通用人工智慧,是眾多科學家畢生追求的夢想
-
從「人工智障」到人工智慧,基於SNN的類腦計算是決勝關鍵
但為何類腦計算成為了新的科技屆「網紅」?最近,浙大與之江實驗室聯合發布的Darwin Mouse備受矚目。這個名字其實非常有內涵:Darwin即達爾文是進化論的提出者,映射計算機的進化之路;Mouse即老鼠,聲明了該計算機具備與小老鼠一般的智力水平。Darwin Mouse是目前國內乃至國際上,從神經元規模角度講最大的類腦計算設備。
-
類腦計算,他們從0到1
從傳統通用計算機的設計哲學和方法論中汲取靈感和經驗,團隊針對類腦計算不像通用計算注重每一個計算過程的精確而更注重結果擬合的特性,提出了對計算過程和精度約束更低的類腦計算完備性概念,並且設計了相應的類腦計算機層次結構:圖靈完備的軟體模型,類腦計算完備的硬體體系結構,以及位於兩者之間的編譯層。
-
清華張悠慧:超越馮·諾依曼模型,實現軟硬體去耦合的類腦計算
張悠慧在演講中首先介紹了類腦計算的起源、應用與發展等研究背景,並分析了以類腦晶片為核心的軟硬體和基於「通用」類腦計算開發框架(語言)系統兩種類腦計算研究的現狀,以及探討了如何從傳統計算機的發展中汲取經驗,採用軟硬體去耦合、軟硬體協同設計等多種方法論,來探索符合類腦計算與神經形態器件特色的設計方法論,最後,張悠慧簡述了通用類腦計算當前研究的最新進展和下步工作重點。
-
類腦晶片簡史
今年8月,有個消息轟動了中國科技界,尤其是AI圈。由中國科研團隊研發的「天機」晶片登上了《自然》雜誌封面。相關文章展示了清華大學施路平團隊研發的世界首款異構融合類腦晶片,它既可支持脈衝神經網絡又支持人工神經網路,並且公布了利用「天機晶片」完成自行車自動駕駛的實驗視頻。
-
IEDM2020:復旦大學在類腦計算領域獲重要進展
背景介紹受啟發於人腦,類腦計算技術是當前發展人工智慧的重要計算範式之一,可以構建高智能、低能耗的計算系統。該系統由脈衝神經元和可塑的神經突觸構成,具有自主學習、時空信息處理、存算一體、高並行計算和事件驅動等特點。
-
新材料助力類腦計算 探路「電子大腦」
採用傳統矽基電晶體的電路來模擬人腦中的突觸或者神經元的功能,不僅耗費大量硬體資源,而且執行信息處理的過程極其耗能。因此找到合適的材料,構建出可以模擬人腦運行的類腦器件,以及由這些器件集成的硬體類腦系統,是人工智慧能否實現像人腦那樣「靈光」的關鍵。近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繆峰教授團隊分別在類腦視覺傳感器和可重構類腦電路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關注|中國原創!CAP1400 超大容量 1E 級閥控蓄電池研製成功
在科技部、財政部、能源局等多部委的支持下,經過南都電源與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科研技術人員四年多的共同努力,國家科技重大專項「CAP1400 超大容量 1E 級閥控蓄電池的自主化研製」課題圓滿通過驗收,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 CAP1400 超大容量 1E 級閥控蓄電池研製成功,該成果成功填補了國際空白,技術及產品居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