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重」磅!人造物質量首超全球生物量

2020-12-28 中國生物技術網

作者 |辛雨 中國科學報

圖片來源:HUSEYINTUNCER/ ISTOCK

12月10日,《自然》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建築、道路、汽車等人造物體的質量現已超過地球上的生物總量,而每周的新增物量相當於地球上近80億人口的總重量。

未參與該研究的美國新學院大學城市生態學家Timon McPhearson說:「如果你以前不相信人類統治著這個星球,那麼現在你應該相信了。」

未參與該研究的奧地利自然資源與生命科學大學社會生態學家Fridolin Krausmann補充說:「這是一個引人注目的比較。」

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有很多衡量標準,化石燃料的使用讓溫室氣體排放量飆升至80萬年來最高水平,農業和住房改變了70%的土地。

在一場即將到來的大滅絕中,人類「消滅」了無數的物種。

研究人員宣稱:「我們生活在一個以人為主導的新時代——人類世。」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系統生物學家Ron Milo及其團隊估算了1900年至今的全球生物量和人造物質量的變化。

研究表明,過去120年的變化是巨大的。

20世紀初,人造物質量相當於總生物量的3%左右。

從那時起,材料大約每20年翻一番,如建築材料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從磚過渡到混凝土,20世紀60年代人們又開始使用瀝青鋪路,二戰後各種建設也持續增加。

同時,由於森林砍伐等原因,總生物量從1900年開始逐漸下降到1.1萬億噸左右。

今年,人造物質量最終超過了地球上的總生物量。

這種轉變的時機取決於生物量的估算是否含水。

如果把水算在內,生物量在2037年之前仍將大於人造物質量。

研究人員表示,即使在今天,這種對比也令人警醒:塑料的質量是動物總量的兩倍。

研究人員總結說,這些發現為人類世的概念增加了分量。

「這是一個跡象,轉變確實發生了,這個名字是合適的。」Milo說。

美國博爾德環境研究組織「未來地球」負責人Josh Tewksbury說,這項新研究鞏固了人類對地球影響的證據,但這並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具體問題。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環境人類學家Eduardo Brondizio指出,在發展中國家,城市缺乏足夠的住房、汙水處理廠和其他基礎設施,缺乏人造材料對人類來說是不公平的,而且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他認為,「不是基礎設施本身不好,我們的建設方式才是問題所在。」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城市可持續發展的Xuemei Bai說,基礎設施將繼續擴張,且發展中城市的擴張速度最快。

她指出,生產原材料涉及的所有能源都可能危及國際氣候目標的實現,但城市提供了一種規模效益,如城市的人均道路和自來水管道較少。

此外,她還認為,技術和政策的創新可以幫助減少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國際人類世工作組成員韓永明認為,這項研究確實非常重要,它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人類對地球的影響。

但是,人類世本身是一個地層學概念,它的具體年代還需國際地層委員會根據地層標準定義。

國際地層委員會正在從地質學角度出發,如尋找層型剖面,來確定人類世的具體時間。

「地層時代的劃分有一定標準,並非通過某一方面的特徵變化就能確定。」

韓永明對《中國科學報》表示,該研究很好地展現了人類活動對地球變化的影響,但人類世的具體時間定義尚不能簡單確定。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3010-5

相關焦點

  • 人造物質量首超生物量
    12月10日,《自然》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建築、道路、汽車等人造物體的質量現已超過地球上的生物總量,而每周的新增物量相當於地球上近80億人口的總重量。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系統生物學家Ron Milo及其團隊估算了1900年至今的全球生物量和人造物質量的變化。研究表明,過去120年的變化是巨大的。20世紀初,人造物質量相當於總生物量的3%左右。
  • 2020年是標誌著人造物質量超過活生物量的轉折點
    在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環境學最新研究中,科學家稱:2020年是標誌著人造物質量超過活生物量的轉折點!在過去100年裡,建築、道路、機器這類人造物的質量每20年翻一番。這一研究結果提醒所有人,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正在不斷增加。自第一次農業革命以來,人類通過農業和採伐等方式利用土地,讓植物生物量從約2兆噸(2萬億噸)減少到目前的約1兆噸;而人造物(被稱為人為質量)不斷產生和累積,讓活生物量與人造物質量之間的平衡發生了轉變。
  • 人造物的質量首超全球生物質量,這意味著什麼?
    據報導,根據今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英國《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來自以色列的科學家團隊估算了從1900年開始至今的全球生物量和人造物質量的變化情況,發現當人類進入到21世紀後,伴隨著人造物質量的飛升,截止到2020年,人造物質量已經超過了全球總生物量,「人類世」真的來了!
  • 2020年:人造物質量超過全球生物質量
    在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環境學最新研究中,科學家稱:2020年是標誌著人造物質量超過活生物量的轉折點!在過去100年裡,建築、道路、機器這類人造物的質量每20年翻一番。這一研究結果提醒所有人,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正在不斷增加。
  • 研究發現:人造物的質量今年首次超過全球活生物
    參考消息網12月10日報導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2月10日報導,道路、建築物、瓶子、磚塊或玩具的質量有史以來首次超過了全球活生物的質量。這項追溯到1900年的研究表明,在動植物的公斤數迅速減少的同時,混凝土、磚塊、附聚物或塑料等人造物品卻在以日益加快的速度增長。
  • 再見了,有機地球:全球人造物重量首次超過總生物量
    來源:新浪科技建築和道路在人造物中佔了絕大部分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表示,到今年年底,全球人造物的總重量,很有可能會超過全球生物的總重量。根據科學家的估計,目前,全球人造物的重量大約為一萬億噸。對於世界上的每一個人而言,如今每一周都有超過他們體重的人造物品被生產出來。以色列雷霍沃特的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團隊計算得出了以上數據。他們試圖用該數據來展示人類對地球的改變。
  • 《自然》:今年人造物體質量首超活生物量,「人類世」來臨
    12月10日,一項刊登在學術期刊《自然》的研究指出,2020年或標誌著人造物體質量超過活生物量的轉折點。過去100年,建築、道路、機器等人造物體的質量每20年翻一番。平均而言,地球上每個人每周都會產生相當於其體重的人為質量。研究稱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正在不斷增加,如果按照當前的趨勢,人造質量預計將在2040年超過3兆噸。
  • 人類迎來新世界轉折點,人造質量已超過全球生物量
    人類迎來新世界轉折點,人造質量已超過全球生物量 2020-12-10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自然》:今年人造物體質量首超活生物量 「人類世」來臨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自然》:今年人造物體質量首超活生物量,「人類世」來臨人類已經成為塑造地球面貌的主導力量。12月10日,一項刊登在學術期刊《自然》的研究指出,2020年或標誌著人造物體質量超過活生物量的轉折點。
  • 研究稱人造物體質量將超過全球活生物量
    研究稱人造物體質量將超過全球活生物量2020-12-11 07: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CNET報導,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人造物體質量(人為質量)進行了統計,並將其與地球的活生物量(包括植物和動物在內的所有生物的質量)進行了比較,發現天平已經向人類的創造物傾斜。
  • 2020年全球人造材料質量或超生物量總和,這對環境意味著什麼?
    1900年時,人造材料質量約350億噸,是生物量總和的3%。而在120年後的今天,人造材料總質量增長到1萬億噸,與生物量總和相當。在人類大量利用土地,砍伐樹木種田和畜牧的同時,地球生物量也在減少。這項研究顯示,地球上所有活著的植物總質量僅為12000年前農業革命開始時的一半,目前相當於地球生物量總和的90%。
  • 研究顯示人造物質量總和超過地球所有生物
    【新華社微特稿】以色列一項研究顯示,地球上所有人造物品質量總和已經超過地球上所有生物質量總和。研究報告刊載於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依據這份報告,道路、建築以及其他人類製造和建造的物體總質量達1.1萬億噸。
  • 研究顯示:人造物質量總和超過地球所有生物
    以色列一項研究顯示,地球上所有人造物品質量總和已經超過地球上所有生物質量總和。 研究報告刊載於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依據這份報告,道路、建築以及其他人類製造和建造的物體總質量達1.1萬億噸。
  • 首次:使用雷射技術測量世界上著名的大樹的生物量
    (above ground biomass (AGB))還是其碳的儲存量的角度來說,這類樹木對生態平衡系統的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角度來說,均是如此.同時,這些樹木也是非常難以進行測量的,屬於測量領域未被充分代表的部分和地上生物量不被充分研究的部分.
  • 為什麼有人說CPU是人造物的巔峰?
    從晶片製作的難度以及複雜的工藝來看,晶片確實是人造物的巔峰。很多人也認為航空發動機、核聚變裝置、電子對撞機等同樣是人造物的所能達到的巔峰水準。事實上,人類科技在飛速發展,未來肯定會誕生更多的尖端產品,僅從目前的科技水平來看,晶片尤其是性能最先進的晶片,肯定是人造物的巔峰水平。
  • 香港發現二戰炸彈 重2000磅內藏1000磅TNT(圖)
    香港發現二戰炸彈 重2000磅內藏1000磅TNT(圖)   炸彈含1000磅TNT炸藥  袁漢榮表示,該爆炸品型號屬於美國制AM66,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在香港轟炸日軍設施時空投的航空炸彈,該枚炸彈長67英寸(1.7018米),直徑24英寸(0.6096米),重達2000磅,內藏1000磅俗稱TNT的高爆黃色炸藥。
  • 全球首臺4K超高清藍光光碟播放器問世,4K電視情何以堪
    DVBCN數位電視中文網從2002年開始記錄中國廣電數位化文/怡然 | 微信號/wwwDVBCNcom近日,國外網站媒體報導,日本松下推出全球首臺4K超高清藍光光碟播放器DMR-UBZ1。 據報導,預計4K超高清藍光光碟播放器DMR-UBZ1將於11月13日在日本電子零售店上架。 該播放器首次亮相於東京的日本高新技術博覽會(CEATEC Japan),零售價為3300美元,重約18磅。 該設備最先在拉斯維加斯CEA會展上發布,不僅內置3TB硬碟,可錄製電視節目。而且支持高動態範圍內容和4K視頻。
  • 全球首臺電子計算器現身:超2斤重、現價值近34萬元
    Merryman是這款全球首款手持式電子計算器的三名聯合創始人之一,他於去年2月份去世,享年86歲。德州儀器的CalTech是歷史上首臺手持式計算器,唯一的其他已知原型在史密森尼國家歷史博物館中展出。這款手持式計算器獲得了「殺手級」的巨大成功,隨後佳能購買了這些權利,並於1971年4月14日推出了Pocketronic計算器。
  • 日本隼鳥2號樣本疑有「人造物」!有光澤現象,尚無法確認來源
    隼鳥2號樣本疑有「人造物」(人工物)  這是什麼情況?小行星龍宮是一非常小的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在上面生存,並且從觀察的角度來講,也不會出現「人造物」(人工物)才對,這是什麼情況?  「人造物」是來源哪裡?
  • 記者爆料胖虎體重超300磅,超聯盟最高之人
    身高1米98並不出眾,而體重卻高達285磅,約為129公斤。就不和別人相比了,詹姆斯2米06,體重也才只有113公斤,詹姆斯夠強壯了吧,錫安比詹姆斯體重還要重。這就使他不被外界一部分人看好的原因,害怕因為體重太大,而傷病不斷。在高中時代,錫安就已經成功吸引了外界的關注,龐大的體重和富有衝擊力的打法也讓錫安的膝蓋承受了巨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