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晶片無「人」代工,中芯國際無奈拒絕,倪光南指出晶片現狀

2020-08-15 W侃科技

華為麒麟晶片稀缺

「華為沒有晶片用了」,這是餘總的原話,現在的麒麟晶片已經是「瀕危動物」,只出不進,儲備晶片用光就再也沒有了。它作為華為自主設計研發的晶片,一直都是華為手機的「招牌」,不少選擇華為手機的用戶都是看中了華為的麒麟晶片。

目前麒麟晶片找不到代工廠,美國對華為的晶片禁令是在全球範圍內的,而且在禁令升級以後,範圍也無限擴大了,臺積電也好,中芯國際也好,都無奈拒絕華為,不能繼續跟華為合作。所以華為現在無路可走,只能夠曲線自救。

自己設計的晶片沒有辦法生產製造的話,任你天馬行空,一切都只是空想。那麼就只能夠通過擴大外購來增加晶片儲備,所以華為才會選擇向聯發科購買天璣。這樣做雖然可以暫時緩解沒有晶片用的困局,但是也相當於撕掉了自己身上最耀眼的標籤,自斷一臂來保住性命。基本上失去了麒麟晶片的華為手機就相當於回到了跟其他國產手機一樣的起跑線了。

中芯國際「拒絕」華為

從情感上來講,中芯國際肯定是想出力想幫忙的。但是從技術實力上來講,中芯國際還不具備。就算中芯國際想要幫助華為,但是奈何自己沒有技術,這就是國內晶片落後和無力的地方。

晶片設計和晶片製造本來都是同等重要的,但是現在很顯然國內晶片設計的能力已經相當不錯了,只不過晶片製造暫時還跟不上世界的腳步,發展有些落後。中芯國際無法繼續為華為代工,這也反映出了國內晶片行業的現狀:不夠強。

倪光南談國內晶片現狀

「完成了從不可用到可用的「進化」,晶片也好,作業系統也好,現在正在經歷從可用到好用的過渡。」總體來看,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其實之前國內的晶片和作業系統大部分都是進口,國內晶片的進口率高達85%,自給自足的部分可能不到15%,所以說國內晶片發展的速度比較慢,當西方國家開始想要從晶片下手卡住我們的脖子的時候,國內晶片處境才會這麼艱難。美國對華為晶片的打壓,也給國內晶片行業都敲響了警鐘,雖然現在才加快晶片的自研,目前的水平跟世界水平還有差距,但是國產的晶片和作業系統等產品已經開始使用,這就是國內晶片的進步。

結語

在美國出手之後,國內已經有很多的半導體企業慢慢崛起,比如平頭哥、中芯國際、海思、上海微電子以及紫光展銳等等,這些企業雖然所專注的晶片領域不同,但是都在為國內半導體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好用,這一路上都在不斷地進步。雖然自研晶片的道路註定不容易,但是中國科技從來都不懼怕挑戰和挫折,相信國內科技企業可以戰勝一切困難,擺脫美國的牽制也是指日可待的!你覺得呢?歡迎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臺積電不代工,中芯國際無奈拒絕,倪光南一語道破國內晶片現狀
    大家好,我是老曹從前段時間餘承東說華為無晶片可用之後,網友再一次沸騰,畢竟關於華為晶片&34;一事大家都想出力,於是我們看到網上被曝出華為新計劃&34;,不過這個消息已經被闢謠,而近期又有一個消息稱中芯國際也不再給華為代工晶片,這個時候我們更加意識到,唯有自研自產晶片才是正理了
  • 中芯國際、臺積電無法為華為代工,倪光南一番話指出國產晶片現狀
    此前,臺積電、中芯國際已經分別宣布將無法為華為代工晶片,而華為的困境實在令人感到遺憾。近日,倪光南院士一番話指出國產晶片現狀,也讓人振作奮發。據國內媒體的消息報導,在貝殼財經夏季峰會上,倪光南院士表示,我們國產的各種晶片、作業系統等軟體或硬體,已經從不可用到可用,並且向更好用的方向發展。
  • 中芯國際、臺積電無法為華為代工,倪光南一番話點明國產晶片現狀
    此前,臺積電、中芯國際已經分別宣布將無法為華為代工晶片,華為的困境也令人感到遺憾。近日,倪光南院士一番話點明國產晶片的現狀,據國內媒體的消息報導,在貝殼財經夏季峰會上,倪光南院士表示,我們國產的各種晶片、作業系統等軟體或硬體,已經從不可用到可用,並且向更好用的方向發展。
  • 臺積電、中芯國際無法為華為代工,倪光南指出:從無到有再到精
    ,面對這種情況,根據媒體的報導,華為目前已經與聯發科達成1.2億顆晶片採購意向,也可以從中看出中國在晶片半導體領域的核心技術有多麼羸弱與落後,今天我們來看一下中國在晶片製造領域的現狀!不多久,臺積電和中芯國際也相繼宣布將不能夠繼續為華為提供代工,而臺積電目前已經可以確認的是在9月15日以後不再繼續為華為提供代工服務,其實更讓我們不可思議的是中芯國際竟然也無法為華為代工,要知道中芯國際背後的最大股東可是大唐電信這樣的國企。
  • 臺積電不能為華為代工,倪光南一番話指出國產晶片現狀鼓舞人心
    臺積電也正式表明停止為華為代工。換句話說,就是臺積電不為華為代工了。倪光南一番話指出國產晶片現狀鼓舞人心華為設計晶片的能力能夠一絲一毫也不誇大地說是全球領先的,但華為並沒有與設計晶片相匹配的生產晶片的能力,所以相當長期以來,華為的晶片都以「外包」的形式讓臺積電負責生產。
  • 臺積電、中芯國際無法給華為生產晶片,中國院士道出國產晶片現狀
    半導體晶片部門,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華為也終於研發出了高端的海思麒麟晶片,而且還追趕上了美國高通的驍龍晶片,就在大家都為華為晶片感到驕傲和自豪的時候,美國的一紙禁令,直接將華為麒麟晶片的前路給封死了,這也無疑讓人覺得十分的可惜!
  • 臺積電、中芯國際指望不上,華為晶片之殤揭露出國內晶片產業現狀
    可能很多朋友心中都有個疑問,目前國內的晶片產業是何現狀呢?關於這個問題,倪光南院士的一席話道出了真相。華為晶片之殤相信不少朋友已經關注到,華為在二季度的全球手機出貨量已經登上全球第一的寶座,雖然這一成績有大半來自國內市場,但關鍵還是在於華為手機具備強悍的性能和良好的體驗,而這一切的都是建立在強大的麒麟晶片之上。
  • 同樣是晶片代工,中芯國際和臺積電處境卻截然不同,華為「無奈」
    大家好,這裡是科技鮮鋒目前在手機晶片領域,眾所周知除了三星外,基本上其他的晶片廠商都需要找代工廠來生產,包括我們熟悉的華為海思系列晶片也是需要晶片代工廠來生產的。而據消息稱,華為的晶片代工訂單主要是交由中芯國際和臺積電。
  • 倪光南院士挑明短板,晶片和軟體很重要,中芯國際應和華為合作
    相信經過這一連串的制裁大家都能看出來了,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也指出了國內最大的兩個短板,要大力發展,同時建議企業之間加強合作。很久以前,國內能拿得出手的高科技公司幾乎寥寥無幾;現如今,國內已經有多家企業成為世界500強。用最短的時間得到了全球的認可,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然而,由於太注重全球化和速度,很多企業在核心技術方面仍然缺失。
  • 臺積電、中芯國際不能給華為代工,倪光南一番話讓人振奮人心
    我國科技發展雖然有一些起色,但起步比較晚,與外國的先進技術相比仍然差了很多,尤其是在晶片方面,是一個短板,所以使得我國的一些企業總是受制於人,我國也有一些企業設計晶片,但卻沒有能夠生產晶片的企業。最近比較轟動的消息是臺積電和中芯國際不給華為代工,這讓華為陷入一團糟,這時候倪光南一番話讓人振奮人心。他說我國的晶片已經開始能使用了,並且是越來越好。
  • 中芯國際突然傳來,麒麟晶片代工無路,留給華為的只有聯發科了
    在華為失去臺積電的代工之後,曾一度把代工希望放在中芯國際身上!中芯國際現在是屬於國有企業,不僅是華為對其給予厚望,整個中國的半導體發展方向也是和中芯國際密切關聯!,上市之後市值一路飆升,中芯國際的地位已經得到了巨大提升。
  • 中芯國際可以幫華為代工晶片,但是性能卻會倒退4.6倍
    對於華為遭美國禁令威脅,臺積電、中興國際等晶圓代工廠商,將無法為華為麒麟晶片提供代工服務的事件,想必諸位已經不再陌生。該禁令將在9月15日生效,可以說是史上最嚴密的封鎖。臺積電、中芯國際均表態,將不再為華為製造晶片,而三星也拒絕了華為的代工請求。
  • 華為「麒麟晶片」告罄!中芯國際再次表態,回應讓人心寒
    ,而且也非常看好中芯國際,在目前看來,中芯國際能夠打造14nm、7nm工藝量產,即便比不過臺積電的5nm工藝技術,但是也能解華為燃眉之急。對於中芯國際很多人都非常看好,而中芯國際也再次表態,其回應讓人心寒。
  • 臺積電宣布:停止代工華為晶片,中芯國際卻笑而不語
    中芯國際卻笑而不語!臺積電停止代工華為的晶片其實並不是願意這樣的,而是因為臺積電受到了某種限制,從而不可以為華為代工晶片了。市面上的其他可以代工晶片的企業雖然同樣可以代工,但是所生產晶片的工藝產品並不會是最先進的,因此生產出來的晶片相對來說要差上很多。
  • 中芯國際代工華為手機晶片,長期看對自身有影響
    5月之後,不少人傳言中芯國際,可能到了9月之後不再給華為生產晶片。中芯國際有過暗示,可能不能隨心所欲,為國內某個客戶提供晶片代工生產,但是沒有直接說明是誰,也沒有明確拒絕華為。中芯國際許多技術,有美國企業的身影。受長臂管轄影響,中芯國家向華為提供晶片,可能會面臨被斷供問題,以至於其高端晶片無法被生產。近兩年,中芯國際好不容易擺脫了虧損問題,終於實現了正盈利,而且到了2021年,有望在7納米晶片供貨問題上,得到徹底解決。目前,大陸晶片年進口量,高達3000億美元左右,成為全球最大的進口國。
  • 華為晶片並非沒有希望!倪光南院士表態,還有一線生機
    然而讓人無奈的是,臺積電生產晶片的關鍵設備中含有美國的技術,所以它會受到美國封鎖措施的影響,只能無奈選擇「斷供」華為。前段時間華為已經公開承認了這個消息,並且表示麒麟晶片即將陷入短缺的困境。至於華為為什麼不找其他的代工廠合作,是因為那些代工廠無法滿足麒麟晶片的生產條件,況且基本上所有的代工廠都不能完全避免美國技術,就連我們國內的中芯國際也是如此!
  • 中芯國際9月後也無法代工華為麒麟晶片華為該何去何從中芯何用?
    我們知道中芯國際是現在國內,不對,應該我們大陸這邊晶片代工企業中最先進的,掌握了14nm以及12nm的芯代工工藝,有可能還會在2021年的時候突破7nm的代工工藝,現在因為美國的封鎖,我們知道華為的海思半導體已經不能夠找海外或者對岸其他最先進的代工廠商代工晶片了,因為美國使用了他們的專利大棒棒!
  • 中芯國際不能為華為晶片代工——是怕被制裁嗎?
    先說一下大局勢,在晶片行業英特爾,AMD,高通三家公司幾乎把控著所有的核心技術,即便是臺積電代加工能力如此強大,也不是擁有所有的核心技術,臺積電不為華為代工對於雙方都是損失。美國在制裁華為之後,再發消息說,如果中芯國際繼續與華為合作生產,將取消對中芯國際的原材料供應。
  • 中芯國際否認涉軍,技術受限,難助華為晶片生產
    中芯國際作為一家集成電路製造公司,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而放眼中國內地,更是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它的主要業務就是晶片代工,目標客戶包括華為海思、高通、北京豪威等等。
  • 若臺積電不能給華為代工,中芯國際能順利幫華為代工晶片解圍嗎?
    華為要麼面臨無芯可用,要麼需要全部轉單到中芯國際,將華為海思麒麟的所有系列的晶片按照中芯國際的製程進行設計開發,並交給中芯國際代工,中芯國際的製程比三星和臺積電落後,華為可能沒辦法繼續華為的高端旗艦手機的生產和銷售,但是由於目前中芯國際的14納米製程工藝已經取得突破,並在逐漸開始量產14nm製程的晶片,前段時間中芯已經開始為華為代工麒麟710a這顆處理器,這表明至少華為的榮耀系列的中低端廉價國民手機的處理器也能夠全部交給中芯國際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