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肝炎都會傳染,但出現肝炎一定要及早治
反覆肝炎警惕成肝癌
■ 本報記者 徐晗溪 通訊員 馮瓊
「肝炎到底會不會傳染?」 「我得了肝炎,怎樣做才能不傳染給家人?」……提到肝炎,很多人談「肝」色變,但其實肝炎並沒有那麼可怕。海南省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吳彪提醒大家,肝炎是可預防、可治療的,但是需要加強預防,並提高保健意識。因為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其受害性往往被低估,一旦出現疼痛等不適症狀意味病情加重,反覆肝臟炎症活動期,還會進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
只有部分肝炎會傳染
「肝炎是肝臟炎症的統稱,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肝臟損害為主的一種疾病,分為感染性肝炎和非感染性肝炎。」吳彪說,在肝炎這個「大家族」中,具有傳染性的肝炎多為嗜肝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嗜肝病毒主要有A型肝炎病毒(A肝)、B型肝炎病毒(B肝)、C型肝炎病毒(C肝)、丁型肝炎病毒(丁肝)等,這類病毒所引起的肝炎是有傳染性的;非感染性肝炎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肝病、藥物性肝炎等。
「而在具有傳染性的病毒性肝炎中,真正通過吃飯、握手、擁抱等途徑傳染的,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吳彪認為,病毒性肝炎由於不易察覺及有傳染性,會造成對肝炎患者的歧視,但其實了解肝炎之後,就沒必要談「肝」色變。
越早治療治癒機率越高
吳彪表示,肝炎能否治癒,關鍵在於有無及早就診。「但大多數病毒性肝炎患者,早期無明顯不適,常不予重視,待出現不適後就診,多為肝炎活動期,甚至發展為肝硬化、肝衰竭、肝癌。」吳彪曾在臨床中遇見過這樣的患者:此前肝功能一直正常,卻被診斷成肝硬化。
這樣的病例,在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並不少見。人們常說「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病三部曲」。「患者不會按書本理論生病,臨床中有些肝炎病毒攜帶者終身不發病;也有一些患者沒有發生明顯的肝臟炎症,也沒有明顯的肝硬化,卻被診斷為肝癌。」 吳彪說。
「還有些患者服藥後覺得治療效果很好,擅自停藥,待不適再來複查時卻已經是肝癌晚期。」吳彪提醒,確診為肝炎的患者需定期複診,反覆肝炎活動期易進展為肝硬化、肝癌等;市民如果檢查出肝功能異常,一定要及時就醫。
健康生活防肝病
病毒性肝炎固然需要重視,但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提高,脂肪肝、酒精肝等非感染性肝炎也是越來越多,更應引起人們的注意。比如,長期大量無節制地飲酒可能引起酒精肝,甚至導致肝硬化、肝癌。值得注意的是,酒精肝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伴有代謝異常,如血脂和尿酸升高等情況,做肝臟檢查如發現肝臟腫大,就很可能是酒精肝惹的禍。
「戒酒是治療酒精性肝病的關鍵。」 吳彪表示,如果僅為酒精性脂肪肝,戒酒4周至6周後脂肪肝就能停止進展,最終可恢復為正常肝臟。
「近年來,藥物性肝炎發病率有所上升,這與人們不規範用藥、濫用藥物等有很大關係。」吳彪特別強調,一些肝病患者聽信偏方自行服用中草藥,不僅沒治好肝炎,反而因藥物導致更嚴重的肝損傷,加重病情。「藥物進入人體後,需要在肝臟代謝、解毒。因為藥物具有毒副作用,首先受到損害的自然也是肝臟。」
小貼士
肝炎的 主要預防措施
1▶A肝的預防:防止「病從口入」,同時注意疫苗接種,滅活疫苗接種兩針(出生、6個月),保護期達20年以上。
2▶B肝預防:因為B肝傳播的最主要方式是母嬰傳播,因此要給新生兒進行聯合免疫,給高風險人群注射B肝疫苗,給職業暴露者注射免疫球蛋白。
3▶C肝預防:C肝目前無疫苗可預防,預防C肝,首先要潔身自好,避免共用注射器等高危行為,高危人群應主動到相關醫療機構及早篩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4▶丁肝預防:無疫苗可預防,隨著B肝得到控制,丁肝亦可控制,治療可選用長效幹擾素。
5▶戊肝預防:搞好衛生,加強糞便、水源管理,做好食品衛生、食具消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