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風口之下,國內智能傳感器產業進入快車道

2020-08-28 產業最前線

近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聞庫表示,目前,每周平均新開通的基站超過1.5萬個,到6月底,3家企業在全國已建設開通5G基站超過40萬個。

可見,5G正在加速來臨,與之相關的產業鏈正迎來發展契機,智能傳感器產業就是其中之一。

政策利好加持 智能傳感器未來前景廣闊

隨著5G不斷商用,傳感器正迎來重大發展機遇。由於5G技術具有高速、低延遲、高密度等特性,可支持更高效的信息傳輸,更快的信號響應和大規模的終端訪問。基於此,物聯網設備與設備之間的連接將變得更加順暢,傳感器也將被安裝在越來越多的設備中,傳感器的應用也將會越來越廣泛。

而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突破,智能傳感器逐步佔據了傳感器市場的相當比重。根據《國家電網智能化規劃總報告(修訂稿)》顯示,2009 年至 2020 年國家電網計劃總投資 3.45 萬億元,其中,智能化投資超過3800億元,佔比約 11.1%。2019-2021年,國家電網每年在人工智慧相關投資從100億上升至400-600億。

雖然我國對智能傳感器的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國家對行業重視程度頗深。近年來,政府出臺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物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等國家戰略,推動了物聯網及傳感器的發展。

各地方也正在加緊智能傳感器產業的發展部署與規劃。近日,重慶市經信委與北碚區籤署共建全市智能製造先進示範區戰略合作備忘錄,計劃到2025年,北碚區將形成一個150億元的傳感器產業集群,並力爭打造成重慶市發展傳感器產業的核心陣地。

陝西省工業信息廳則建立陝西省傳感器產業創新戰略聯盟,打造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完整產品應用集成的智能傳感器產業鏈,並力爭在2025年打造成全國性傳感器行業示範先驅。

可觀的市場前景,疊加政策支持,推動我國智能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

國產廠商正加速布局

由於目前智能傳感器市場被國外品牌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所以說國內進口產品的替代空間非常大,國內本土企業正加快研發進程和智能傳感器產業鏈布局。

專注於工業級超高精度智能傳感器領域的研發商海伯森,研發出的六維力傳感器由高精度傳感器本體、高柔性屏蔽電纜和智能數據採集控制器三部分組成,可實時測量XYZ三個方向上的力和力矩。據悉,該產品與行業頭部企業美國ATI相比,在溫度穩定性、可靠性、抗過載等方面均略勝一籌,可廣泛應用在工業機器人、醫療、航空等領域,充分達到國產替代水平。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具有配電網全產業鏈研發能力的企業,瑞奧電氣(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首創傳感器、互感器、陶瓷電容器等新技術,並參與起草、制定多項行業標準。近日,瑞奧電氣與華夏幸福籤約,落戶涇陽產業新城,將在涇陽投資建設智能電網測控設備研發製造基地。

目前我國智能傳感器產業還處於國外壟斷的局面,缺乏核心製造技術,創新產品不足。但在5G、物聯網、大數據、智能製造的推動下,疊加政策扶持,相信國內傳感器企業將很快迎頭趕上。

相關焦點

  • 消費復甦,智能電子進入快車道
    據報告顯示,京東618凌晨5G手機在1分鐘內銷量破萬臺;蘋果成交額5秒破億;華為品牌10分鐘成交額同比增長超300%;榮耀、小米等品牌也迎來了大幅增長;TWS耳機和智能手錶的市場需求也都有強勁的增長。 消費電子下遊決定了上遊,長期來看5G相關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是巨大的機遇,智能產品的巨額市場驅動了相關產業鏈的需求與發展;消費電子已然駛入了快車道!
  • 青島智能家電產業集群:經濟「壓艙石」起舞智能新風口
    產業集群被認為是產業生存與發展最有效的組織形態,有利於匯聚生產要素、優化資源配置。去年,為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工信部啟動2020年先進位造業集群競賽,從全國遴選培育一批先進位造業集群試點示範。在這場國內最高規格的產業集群競賽中,全國共有20產業集群入選,其中便包括青島智能家電產業集群。1月15日、16日,這場競賽將迎來決賽答辯。
  • 會繪課堂:國內遊戲動漫產業進入快車道 原畫行業需變革
    近年來,隨著我國產業政策和民間資本對文化事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碼,國內的遊戲產業、動漫產業相繼進入快車道,從此前大熱的動畫電影《西遊記大聖歸來》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就不難看出兩大產業規模正在迅速壯大。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動漫產業的總產值規模已達到1941億,同比增長7.7%,遊戲產業實際收入達到2308億元,增速13.4%,兩大產業增長紛紛跑贏經濟增速,從中足以窺見當前的「動漫熱」、「遊戲熱」名不虛傳。高速增長背後是優質原畫師、美術設計等人才的進入。作為遊戲、動漫行業人才輸送源頭的原畫教育行業,在此期間為行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 5g的發展將會推動智慧型手機進入整合時代
    5g等新技術將促進智能產品製造,生產、售後和銷售領域的方方面面。因此,中國企業借力5g之勢,未來競爭更加有利。企業5g時代的生存,仍需積極嘗試。15g手機短短幾年的時間,就被我們用於手機的製造、銷售和銷售。
  • 撥雲見日,自動駕駛進入商業化快車道
    在第3屆「DRAPA挑戰賽」中,車輛需要在6小時內完成96km的市區道路行駛,此時自動駕駛車輛能夠根據其他車輛的動作實時做出智能決策,已能實現有限條件下的完全自動駕駛。隨後,全球自動駕駛進入高速發展期,其技術也隨著路測裡程的增加而不斷迭代更新。
  • 中國智能傳感器產業大會在青島開幕
    打開APP 中國智能傳感器產業大會在青島開幕 MEMS 發表於 2021-01-04 16:50:16 近日,中國智能傳感器產業大會暨第三屆先進材料前沿學術會議在青島香格裡拉大酒店開幕
  • 疫苗開發進入快車道 釋放生物醫藥產業潛能
    陳薇院士團隊開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在國內和國際分別率先進入Ⅰ期、Ⅱ期臨床試驗,Ⅲ期國際臨床試驗正在有序推進。疫苗開發進入快車道,彰顯了我國醫藥科技的硬實力。  新冠疫苗研發取得重大進展,不僅給疫情防控帶來新希望,也為生物醫藥產業自身發展注入澎湃動力。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許多行業造成了不小的衝擊,生物醫藥產業卻是一個「異數」,成為疫情陰霾下「一抹亮色」。
  • 上海布局建設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產業集聚基地
    上海正在嘉定打造「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千億級產業,依託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和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強化產業鏈招商,進一步補鏈、擴鏈、強鏈,助力上海集成電路產業進一步發展。據介紹,此次最新入駐的一批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領域的企業和項目不少已經掌握核心技術,有的甚至可以填補國內空白。
  • 人工智慧和5G融合發展進入快車道
    眼底篩查一體機介紹。  5G將AI帶入發展快車道  從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展示的AI應用不難看出,中國AI產業百花齊放。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在論壇期間稱,上半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達到了770億元,人工智慧企業超過了260家,已成為全球獨角獸企業主要集中地之一。
  • 國內眾多手機品牌大舉推進 屏下攝像頭技術進入快車道?
    去年6月初,國內OPPO、vivo分別通過自家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宣布自家屏下攝像頭技術,隨後華為的屏下攝像頭也被媒體曝光。  進入2020年,中興屏下攝像頭新機中興天機Axon 20 5G的發布,又一次成功引起業界一片譁然。  而事實上,明年或是屏下攝像頭技術的量產元年。
  • 我國人工智慧和5G融合發展進入快車道
    如百度展示了百度Apollo ACE智能交通、眼底篩查一體機等。  眼底篩查一體機介紹。記者吳濤攝  據展臺工作人員介紹,眼底篩查一體機可快速幫助患者篩查青光眼、黃斑病等多種眼底疾病,加上高準確率的眼底影像分析系統等,僅10秒鐘就可以為檢查者生成一份篩查報告,準確率接近頂級醫生水平。
  • 福建5G建設進入快車道 建成5G基站兩萬個
    福建加快網際網路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迄今已建成5G基站2萬個,提前完成目標,預計三家通信企業今年底將申請追加建設4000個5G基站。在25日舉行的2020中國福建網際網路大會上,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局長程建軍說,截至目前,福建14501個行政村、97個省級以上工業園區、14條高鐵和普鐵全程沿線、40條省級以上的高速公路都實現了通光纖和4G信號的連續覆蓋,福建的5G建設也進入了快車道。
  • 中國5G建設超預期!中國移動宣布5G正式進入「快車道」
    而這都要得益於5G網絡幾乎無延時特性,正因為5G網絡擁有非常重要地位,所以幾乎所有國家對此都很看中,都在大力發展5G,其中國內更是走在世界前列。其實在此之前,國內在通信技術領域表現並不出奇,甚至落後於西方國家,因為在包括4G等藉此通信領域變革中,我國幾乎都沒有優勢,對應的技術更是要依賴國外企業。
  • hello,你準備好了嗎,下個風口來了!
    看到這裡,如果你還是沒有興趣看下去,那你就不必再往下看了,這是一篇分析5g將會帶來的變化和行業發展的帖子。也許大家現在並沒有發現5g它將在我們生活興起什麼樣的風口,但是一些早已又遇見性的公司早就開始了布局,其中以華為為首的5g設備製造商,早就開始了他在世界上的無煙戰爭。那作為普通人來說,我們又能在5g這個風口上收益到什麼?
  • 中國版GitHub讓國內開源生態建設進入快車道
    在如此背景之下,開源社區也存在著一定隱患;畢竟,全球最大的開源社區 GitHub 早已被微軟納入麾下。不過,在使用國外開源社區的同時,我國也一直在著手搭建屬於自己的開源社區,並在近期有了新進展。  對於工信部的結果公示,碼雲 Gitee 在其博客中也給出了回應,並稱「國內開源生態建設進入快車道」。  公開信息顯示,碼雲 Gitee 是開源中國推出的基於 Git 的代碼託管服務。
  • 深度:本土傳感器產業格局趨穩 窗口期正在迅速收窄
    據賽迪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 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達到 1521.1 億美元,同比增長 9.2%;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達到 2188.8 億元,同比增長 12.7%。全球及中國增速有所放緩,但國內市場增速仍然高於全球。儘管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巨大,但目前活躍在傳感器市場上的仍然是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
  • 自動駕駛中國標準出臺 國內ADAS產業迎重大發展機遇
    最近,國內智能汽車領域頻頻傳來利好消息。自動駕駛中國版標準、國家級發展戰略,這兩個政策文件的相繼出臺成為行業關注焦點,也為受疫情影響下的車市帶來了新的曙光。中國版標準出臺智能汽車進入推廣黃金期3月9日,工信部在其官網發布了《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公示》並擬於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
  • 5G+智能家居,是噱頭還是實用?
    最近,國內三大運營商的移動及電信公布了10月5G用戶的數量。據數據顯示,中國移動5G用戶數淨增1520.1萬戶,累計達到1.28793億戶;中國電信5G用戶淨增706萬戶,累計達到7186萬戶。在如此龐大的增長之下,中國5G得到飛速發展。
  • ...31個項目籤約落戶上海嘉定工業區,助力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產業...
    校對集微網消息,11月16日,上海嘉定工業區重大項目籤約儀式暨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區推介會在上海市嘉定區舉行。據上海嘉定官方微信消息,此次總投資近160億元的 31個重大項目籤約,將進一步助力嘉定「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產業的集聚。
  • 5G發展進入快車道,新技術將如何改變生活?
    新華社北京3月31日新媒體專電 題:5G發展進入快車道,新技術將如何改變生活?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高健鈞 蓋博銘  建成全球最大的5G實驗網、「十三五」期間工信部對5G標準研究和技術試驗、「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以及近日中科院宣布面向新一代移動通信5G晶片產業化項目……我國5G技術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