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長江行,第二站《西藏昌都市》,去體驗昌都的文化及美食

2020-12-18 滔歌自媒體

長江行第二站必須西藏,毋庸置疑。一直有人說,人的一生如果自駕遊一定要去一次川藏線,因為沿途風景真的很美。不過一定要做好安全及身體防護,畢竟西藏這邊真的很冷,而且有高反的還得提前做好準備,買好一次性的氧氣瓶還是有必要的,因人而異。

簡介篇

昌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下轄地級市,地處橫斷山脈和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位於西藏東部,東與四川省隔江相望,東南與緬甸及雲南接壤,北與青海省交界,是西藏自治區東大門,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的必經之地,也是「茶馬古道」的要地。以昌都為中心,東與四川省相望,東南面與雲南省接壤,西南面與西藏林芝市毗鄰,西北與西藏那曲市相連,北面與青海省交界,西望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處在商貿往來的樞紐地位,素有「藏東明珠」的美稱。

也許很多人一談到西藏,首先想到的是拉薩布達拉宮,沒錯,西藏出名的景點很多,不止布達拉宮,還有納木錯,林芝,大昭寺,等等,還有喜馬拉雅山喲,你敢挑戰嗎,這裡溫馨提示非專業人員請勿輕易挑戰,而且就算你想去也是要各種可以挑戰的證書和門票才行的。

請點擊輸入圖片

這期主要來看我們長江行的這一站---(昌都)

昌都市景點推薦

強巴林寺,位於昌都鎮昂曲和雜曲兩水交匯處,它巍峨地依附在橫斷山脈之之下,聳立在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紅壤層上。強巴林寺內主佛為強巴(大慈)佛,故對該寺的起名為昌都強巴林寺。傳說格魯派宗師宗喀巴16歲時由青海到拉薩學經途中,路過這兩水交匯的秀美之地時預言這裡將是弘揚佛法之地.後在1444年由宗喀巴的晚年弟子西饒桑布在此歷時八年建成。建寺時西饒桑布在一千戶家去講經化緣,該千戶就將自己家的草場奉獻了出來作建寺之址。

然烏湖,然烏湖岸邊是一大片綠草如茵的草甸,和著碧藍的湖水、白雪皚皚的雪峰,景色美的如詩如畫。河道中有許多巖石和小島點綴其間,湖面上春季樹影婆娑、秋冬薄霧瀰漫,四季的美景會使人如夢幻之境。

卡若文化遺址:卡若文化遺址坐落在距離昌都鎮以西約12公裡處的一個水泥廠附近,發現於20世紀70年代末。1977年在水泥廠的施工中大量的石斧、石錛和陶罐等原始工具與文物驚現於世,1979年發掘工作正式開始。遺址佔地面積約為1萬平方米,文物種類繁多,其中發現房屋遺蹟31處,出土了上萬件的石器、骨器和陶片等文物,以及大量的動物骨骼和粟米,經專家鑑定這些物品均出自4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

特產

地處雪域高原的昌都,山高谷深,河流縱橫,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盛產冬蟲夏草、雪山雪蓮、紅景天、藏紅花、草紅花等高原名貴中草藥,昌都的瓜、果、梨、桃等高原水果,品種繁多,亦是購物美食首選,其中以八宿的醉梨,最為有名。

此外,昌都市的各種民族服飾、手工藝品等,色彩豔麗,圖案精美,民族風情濃鬱,購之饋贈親友,或作家居裝飾,無不別有風情,富有創意。而鋒利錚亮,製作精美的各式藏刀,就更是喜愛品刀、藏刀朋友的出行首選了。

昌都市有名的土特產主要有蟲草、貝母、雪蓮、核桃、藏刀及高原畜產品等。另外,昌都市的民族手工藝品也極富特色,其製作精美,結構多樣,特別是位於扎曲河上遊,離昌都縣城120公裡的嘎瑪地方生產的手工藝品更是聞名康藏。

由於昌都地理位置的特殊,受到藏、漢、蒙、納西以及尼泊爾、印度等民族工藝的影響,所以其本地的手工藝品便逐漸形成了昌都市獨特的民族風格。

禮儀民俗文化

1.獻哈達

獻哈達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種禮節。婚喪嫁娶、民俗節慶、拜會尊長、拜佛,迎送賓客等等場合,通常都要獻哈達。哈達是一種生絲製品,長短不一,獻哈達是對人表示純潔、誠心、忠誠的意思。自古以來,藏族認為白色象徵純潔、吉利,所以哈達一般是白色的。

獻"哈達"的動作因人而異,一般來說,要用雙手捧哈達,高舉與肩平,然後再平伸向前,彎腰給對方,這時,哈達正與頭頂平,這表示對對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 對方以恭敬的姿態用雙手平接。對尊者、長輩獻哈達時要雙手舉過頭,身體略向前傾,將哈達捧到座前或足下;對平輩或下屬,則可以系在他們的頸上

2.磕長頭

是在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信徒與教徒們一種虔誠的拜佛儀式。於行進中磕長頭,信徒們遵循這樣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勢,口中念念有詞,多為誦六字真言,讀作"啊嘛呢叭咪哞",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真寶言"。一邊念六字真言,一邊雙手合十,高舉過頭,然後行一步;雙手繼續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雙手合十移至胸前,邁第三步時,雙手自胸前移開,與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蓋先著地,後全身俯地,額頭輕叩地面。再站起,重新開始。在此過程中,口與手並用,六字真言誦念之聲連續不斷。還有一種為原地磕長頭。

3.敬語和稱謂

藏族非常注意使用敬語,這種風氣拉薩人更為講究。在拉薩甚至整個西藏,每句話都有3種講法,一是普通話,一是敬語,一是最敬語。無論名詞、動詞、形容詞都是這樣。 地位相同的人相互用敬語,地位低的人對地位高的人也用敬語,對地位懸殊的人用最敬語。不會敬語的人被認為缺少教養,而敬語用錯了,便會鬧出笑話。藏族人非常重視稱謂,稱謂不準確,往往被認為不懂禮貌。在對方名字後面加一個"拉"字,表示尊敬。例如稱格桑為"格桑拉",扎西為"扎西拉";教師稱為"格拉",廚師稱為"瑪青拉"等等。

4.敬酒茶

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會敬酒,一般是青稞酒。青稞酒是不經蒸餾、近似黃酒的水酒,度數十五度至二十度。敬獻客人時,客人須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摻滿,最後再喝乾一滿杯。

喝茶則是日常的禮節,客人進屋坐定,主婦或子女會來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過去喝,這樣,才算懂得禮貌。

5.饋贈

藏族十分重視饋贈,凡有喜慶必送致賀。一般是有送必有還,且還禮的數目往往要加一倍,否則即為小氣和失禮。

6.敬老

藏族自古就有敬老的美德。在許多節日裡,都有向老人祝拜的習慣。藏曆年除夕晚上,全家吃麵"古突"辭舊迎新的時候,總是先請老人吃第一碗。初一黎明,家中最小的姑娘或媳婦要搶先背回第一罐水,調製成酥油茶敬獻老人,以此表示晚輩對老人的孝敬和祝福。

7.見面禮

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要脫帽置於手上,彎腰45度;見到平輩,頭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有時合掌與鞠躬並用,合掌要過頭,表示尊敬。

8.宗教禮節

僧人見到自己的老師要行叩拜禮,如覲見堪布或活佛時,要行三叩頭禮。坐墊子是根據地位的不同而有高低之分。宗教節日時,達賴、班禪給朝拜者摩頂也有分寸,對大官員行碰頭禮和用雙手摩頂,對中等官員用一隻手摩頂,對一般平民則用一條絲穗子在其頭上拂一拂以表賜福。

Tip:以上內容及圖片多為網絡資料整理,如與現實有些許差錯,還請告知修改,咱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西藏昌都,美劇天堂
    地處於橫斷山脈核心地帶的昌都地區,在西藏的東部,這裡天高雲闊,雨落風輕,陽光明媚,空氣清淨,是藏東最接近神明的地方,讓人心靈寧靜,無比嚮往。偌大的昌都地區,我們該去哪裡呢!就去這幾個必遊的地方吧。昌都最大的格魯寺寺院強巴林寺強巴林寺是藏東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寺院,建築保存完好,寺內數以百計的佛像和得道高僧的雕像,還有精巧絕倫的壁畫等等,這裡有面目猙獰的「古慶」神面具,場面神秘,動作誇張。各具特色的來古冰川來古冰川是西美冰川,雅隆冰川,雄加冰川等冰川的統稱,位於然烏湖附近。
  • 西藏昌都市、那曲市最新人事任免名單
    西藏昌都市、那曲市最新人事任免名單 2020-10-31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航拍西藏昌都邦達機場,距昌都市區126公裡
    昌都邦達機場,位於我國西藏昌都市八宿縣,是4C級支線機場,也是高原機場,海拔4334米。昌都邦達機場航站樓面積5018.32平方米,航站樓改擴建工程正在進行中,擴建航站樓面積為12000平方米。機場有一條長4500米,寬45米的跑道。
  • 西藏昌都 | 雖是登山史第二大山難發生地,卻美輪美奐
    西藏昌都 | 雖是登山史第二大山難發生地,卻美輪美奐 2020-11-21 0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吳微:我把青春留在了昌都
    吳微,18軍後代,藏二代,曾在西藏工作20多年,其間修過墨脫公路、在昌運司成都站當修車修理工、在昌都運輸公司機關當過打字員,後調至昌都地區行署經貿委工作,1997年內調回成都。人回去了,吳微的心卻留在了雪域高原,她用文學作品表達了對西藏的不舍和熱愛,出版有《奔向墨脫的靈魂》散文集。
  • 七年間西藏昌都市經開區迅猛發展 成為投資興業的樂土
    恩威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同樣是一家入駐昌都新區較早的企業。7年來,該公司發展順風順水,2013年至今實現入庫稅收28868.78萬元。今年1至5月完成銷售收入18120.07萬元,實現入庫稅收1470.44萬元。
  • 劇透:2020西藏昌都首屆川渝百車自駕穿越橫斷山脈詳細行程
    1950年10月19日,西藏昌都解放。今年正值昌都解放70周年之際,昌都人民政府將舉行一系列盛大的慶祝活動。為了向世人展示昌都巨大發展成就和民族文化魅力,進一步提高「傳奇昌都卓卓康巴」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其中,為期7天的「2020西藏昌都市首屆橫斷山脈旅遊峰會」活動是這次解放慶祝活動的重要預熱活動。
  • 描摹「茶馬古道」重鎮新容顏——西藏昌都解放70年「商路」發展調查
    西藏昌都市貢覺縣養殖大戶多貢的阿旺綿羊群正在草原上吃草。群山連綿、草場繁茂,成群的阿旺綿羊成為貢覺縣靚麗的風景。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代 玲攝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代 玲攝  古時的西藏昌都,是「茶馬古道」重鎮,從雲南、四川而來的馬幫在這裡集散物資,再深入西藏腹地。昌都解放70年來,這座藏東大地上的商路節點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在深山峽谷中建成了四通八達的路網,而且邁步走上了產業發展的堅實之路、電商發展的數字天路,兼具古老與現代發展元素的新型城市正在崛起。
  • 西藏昌都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5%
    日前,記者從西藏昌都市2020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暨重點項目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上了解到,經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55.3億元,同比增長6.5%(可比價);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及以上)同比増長1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8.72億元,同比下降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
  • 昌渝一家親、助力素質升丨西藏昌都市全域旅遊發展及旅遊行業管理...
    為切實加快西藏昌都市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進程,進一步增強昌都市涉旅行業管理人員工作水平,不斷提升昌都市旅遊從業人員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12月1日—12日,在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和重慶市第九批援藏工作隊的大力支持下,昌都市涉旅行業管理人員前往重慶的渝中區、巴南區、武隆區
  • 西藏昌都市森林消防江達中隊:為「綠水青山」駐防火長城
    為認真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對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精神,西藏昌都市森林消防江達中隊結合駐地氣溫逐步攀升,氣候乾旱,防火形勢的實際情況,提前做好動員部署,紮實做好春季防火各項準備工作,為「綠水青山」築防火長城。  聚焦實戰,以防為先。
  • 西藏昌都發現恐龍足跡群—新聞—科學網
    馬門溪龍類復原圖 12月12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西藏自治區東部昌都市發現了多處蜥腳類恐龍足跡點。此次發現增加了昌都地區的恐龍足跡數量,豐富了當地恐龍足跡類型,並擴大了西南地區的恐龍的分布範圍。 足跡保存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的中侏羅統察雅群紅色泥質粉砂巖或紅色粉砂質泥巖中,含足跡地層的巖性以及原生沉積構造和無脊椎動物遺蹟,指示了濱湖相的沉積環境,說明這些恐龍曾經活躍於古昌都湖周圍。 該發現共描述了四個足跡點,約99個蜥腳類足跡,足跡長度從22釐米到99.3釐米不等,展示了具有不同年齡層次和體型的恐龍群落。所有足跡點的足跡可分為大、中、小三種尺寸。
  • 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赴西藏昌都網點調研指導工作
    近日,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一行赴西藏昌都網點調研指導工作,慰問一線快遞員工,並進行座談。陳德軍現場參觀了昌都申通場地建設,並詳細了解網點運營情況後表示,西藏昌都申通目前的快遞業務以進港快遞為主,出去的東西很少,如何打通整個快遞鏈條,通過自己製造更多快遞訂單,是下一步發展要著重思考的問題。
  • 西藏昌都 |那裡是一望無際的草原,那裡離天空最近
    西藏昌都 |那裡是一望無際的草原,那裡離天空最近 2020-05-20 2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帕巴拉·格列朗傑在昌都強巴林寺舉行佛事活動
    中新社昌都十月十九日電(毛爭春)日前,應邀前來昌都參加昌都解放五十周年慶祝活動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西藏自治區政協主席帕巴拉·格烈朗傑在強巴林寺舉行佛事活動,一萬八千多名僧俗眾人到場參加。  帕巴拉·格列朗傑是現任強巴林寺寺主——第十一世帕巴拉活佛,也是中國著名的愛國人士。
  • 西藏昌都發現疑似馬門溪龍類足跡群
    本報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張蕾 通訊員王董浩)12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發現多處蜥腳類恐龍足跡點。足跡保存於昌都地區的中侏羅統察雅群紅色泥質粉砂巖或紅色粉砂質泥巖中,含足跡地層的巖性以及原生沉積構造和無脊椎動物遺蹟指示了濱湖相的沉積環境,說明這些恐龍曾經活躍於古昌都湖周圍。該發現增加了昌都地區的恐龍足跡數量,豐富了當地的恐龍足跡類型,並擴大了西南地區的恐龍分布範圍。
  • 昌都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綜述:三江大地高唱和諧幸福歌
    「西藏工作必須堅持以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為著眼點和著力點。」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做好西藏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目標如燈塔,引領航程。
  • 重慶康刻爾製藥等四家知名藥企攜手西部航空 為西藏昌都公益捐贈藥品
    11月11日,一批由重慶康刻爾製藥等本地四家知名藥企聯合捐贈,價值71.95萬元的公益捐贈藥品,在重慶機場貨站被接收。該批藥品包含內分泌類藥品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Ⅱ)、呼吸類藥品鹽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消化類藥品鋁碳酸鎂咀嚼片、骨科類藥品阿法骨化醇片、皮膚類藥品地奈德乳膏和清熱類藥品華森甘桔冰梅片等,將通過西部航空免費運送前往西藏昌都,用於支援藏區各級醫療機構的疾病防控工作。
  • 一面錦旗、幾封感謝信,從西藏昌都寄往廈門!背後的故事好暖
    讀一本感興趣的書 學子們的快樂純粹質樸 一面錦旗、幾封感謝信 跨越3000公裡 從西藏昌都地區的左貢縣送抵自2016年7月以來,廈門市成為左貢縣的對口幫扶市。作為廈門市屬國企,海翼集團在黨建引領下,按照有關部門部署,用心用情助力左貢縣脫貧攻堅,在雪域高原點燃孩子的閱讀夢。
  • 今年前三季度西藏昌都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5%
    2020-11-06 09:59:23 來源: 中國西藏網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