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晚上好!在昨天發布的2020年本科10大高薪專業有哪些?專業實力排名哪10所大學最強?一文中《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最高的專業類名稱是計算機類,平均月收入在6858元。
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對於計算機類專業的畢業生需求量大,求職者的工資更是水漲船高。雖然大學此類專業招生僅佔5%左右,但是校外線上、線下培訓機構不計其數,導致每年都有大量的專業、部分專業的學生湧入網絡科技公司職場,學計算機的人這麼多,那以後會不會大量失業,像股市那樣崩盤呢?
註:特設專業在專業代碼後加T表示,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在專業代碼後加K表示
首先說答案:不會。行業容量夠大,但一定會造成水漲船高。什麼意思?
比如同樣的崗位現在普通一本就夠了,過兩年得985、211;同樣的工作現在本科就夠了,過兩年得碩士,反正畢業生不限量供應,有更好的為什麼不選?但是這行又特別看重技術,如果你是技術大拿什麼也不用怕。
任何行業,都是高端職位供不應求,中端職位供需平衡,低端職位供大於求,計算機相關行業也不例外。
怎麼應對水漲船高?
很簡單,努力,堅持努力,把自己做到高端,最差也得中端。不然就會面臨慘烈的競爭。本科文憑,技術過硬,就不用擔心什麼,就怕不喜歡只是跟風,又不努力,學校差、學歷差、技術差,那被淘汰也很正常,尤其是大量的培訓班出來的,尤其是只是看到掙錢多就盲目轉計算機的。
想進入熱點行業只能學計算機嗎?
網際網路火、物聯網火、大數據火、人工智慧火,此類行業除了程式設計師還需要大量硬體和軟體人員(這個軟體不是指編程指非硬體的技術性工程,比如射頻比如脈衝比如微波比如信號比如晶片設計等),電子信息工程、電子工程、微電子、信息工程、軟體工程、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等等都可以。
財務、廣告、傳媒、管理等也都可以,畢竟一個企業除了技術部門還有市場、品牌、推廣、後勤、行政、人力等大量部門,只是待遇可能不如技術人員那麼高。
什麼樣的人可以學計算機?
沒有什麼標準,畢竟從清北到大專再到培訓機構都有該專業,每個人定位不同,自我要求不同,如果你覺得喜歡(哪怕是不討厭)計算機,數學不是特別差,能吃苦耐勞(做好經常性加班的準備),有學習的毅力(計算機要活到老學到了),家庭條件不好想快點掙錢,那儘管去學吧,就算後悔也不如其它專業那麼強烈——畢竟你選了現在最賺錢的專業。
但從業人員整體來講不可能還像過去那樣坐享行業爆發期的紅利了,其實現在轉計算機(學計算機)的人中,很多數並不適合做這行。
對計算機專業普遍存在的認知誤區
1、計算機=程式設計師=網際網路=高薪=加班=996=青春飯
先強調一點,計算機專業和計算機類專業不是一回事,計算機專業是計算機類專業其中的一個,全稱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類專業還包括物聯網工程、網絡工程、電子商務、數字媒體技術、信息安全等,但是這個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同的學校有區別,像東北大學還把軟體工程放在計算機類專業中招生,但主要專業是以上幾種。
有的學校按計算機專業招生,有的按計算機類專業招生,按計算機類招生計劃的專業名字後面一般會有括弧,裡面有具體的專業,一般大一結束專業分流,現在後一種形式越來越多。
計算機專業可以說是目前最火的專業,因此關於計算機專業報考的問題也最多,但最有代表性的問題類似這種:計算機工資高,但是去網際網路公司做程式設計師要經常性加班,壓力很大,然後還要面臨青春飯問題,35歲就要被裁員,比較糾結。不能不說這種擔心有那麼一點點道理,但是還是有很多的局限性,不少的認知誤區。
在很多人的意識中,計算機=高薪=網際網路=程式設計師=加班=青春飯,這就是很多人會犯的認知錯誤,把專業、行業、職業混淆了,計算機是專業,網際網路是行業,程式設計師是職業,專業、行業、職業有一定的關係,但沒有必然的關係,就像計算機、網際網路、程式設計師雖然有一定的關係,但並沒有絕對的聯繫,甚至可以說關係不大。
2、計算機≠程式設計師
程式設計師只是計算機專業常見的就業職位,除此之外,計算機也可以選擇考公務員。公務員考試中,要求計算機的職位很多,是理工類專業中可以報考的職位最多的專業,僅次於法學、會計,和中文、經濟學、管理學差不多。也可以選擇去做各類教師,比如中學的信息課老師、中職中專職高技校老師、大專高職本科院校的老師等。
即便進網際網路行業,不一定選擇做開發,也可以去技術類的運維、測試,幾乎不需要編程。當然也可以選擇非技術類崗位,比如網際網路公司的各類產品經理、運營、推廣,因為了解計算機知識,內部溝通協作和外部交流推廣更有利。
3、計算機≠網際網路
就像上面說的,也可以選擇體制內(公務員、事業編、央企國企)、教育行業,以及其它非網際網路行業比如製造業、流通業、金融業,不只是網際網路行業才有需要計算機崗位。就算是做程式設計師,也不一定去網際網路公司。其實程式設計師已經逐漸和會計一樣屬於絕大部分規模企業都有的常見職位,在網際網路工作叫程式設計師,在任何行業和單位做IT相關開發工作也叫程式設計師。
4、計算機≠加班
對上面兩點了解後會明白,一般來說IT(網際網路)行業加班比較多,不只是程式設計師,其它部門和崗位加班也很多,但是做公務員、老師,或者在企業(尤其是外企)做程式設計師加班相對不多。
5、計算機≠高薪
對於計算機高薪的理解主要來自於計算機=網際網路=程式設計師,都知道網際網路和程式設計師高薪,所以計算機高薪,只能說如果選擇了網際網路和程式設計師拿高薪的可能性比較大,其它行業和職位就不一定了,且高薪一般只存在一線和準一線,因為二三線城市極少網際網路企業,即便在這些地方做程式設計師也不一定高薪。
6、計算機≠青春飯
對於計算機青春飯的理解主要也是來自於計算機=網際網路=程式設計師,因為網際網路屬於新生事物,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因此和網際網路相關的職位和職業變化也比較大,比如計算機和程式設計師,經常傳出網際網路寒冬,某企業大裁員什麼的。
但是網際網路作為一項新生事業方興未艾,高潮和低谷是正常的,對計算機的需求也會一如既往。從更大的角度看,第三次工業革命(信息為代表)、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慧為代表),都是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這是一種大的趨勢和方向,因此不要糾結計算機就是青春飯。
但是,計算機這門學科的特點是更新換代比較快,你現在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說不定1年後就要被淘汰,這就決定了要想不被淘汰就要堅持學習,部分40歲左右的程式設計師可能會因為學習能力下降和精力不如從前被迫轉行,但這不代表是青春飯,以前的從業經驗和團隊協作能力依然在,何況不少大牛程式設計師五十多歲依然在編程。
除程式設計師外,做公務員、教師、國企職員等基本上沒有青春飯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