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
9月3日,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歷經兩年研究創作的重磅新書《國寶100》在線上隆重首發,此書以馬未都精挑細選的100件中華文明瑰寶為主線,以100件國寶,100個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的魅力。其中不光講述了每件文物的前世今生,還講述了馬未都在收藏圈、文物老饕們之間打聽到的各種趣聞,著實豐富了這本書的內容。首發當天,馬未都在線上接受媒體採訪。
記者:您是在什麼機緣之下,決定要出《國寶100》這套書的?
馬未都:《觀復嘟嘟》做了四年,240期,做得有點兒累,等於停下來休息一年。休息的時候又有點兒不太甘心,想一想正好兒現在國寶熱嘛,大家都想了解背後的故事,就做了100集《國寶故事》,起名兒就是《國寶100》,本來還想再做100個,但實在是精力有限。
記者:書中提到的100件文物,遴選標準是怎樣的?
馬未都:考慮到中國文物的豐富性,青銅、陶瓷、玉器、書畫、竹木牙角器等都有所選擇,標準就是要代表這一領域比較尖端的作品,都是博物館館藏文物,沒有選擇任何私人手中收藏的。
記者:您講國寶跟別人講國寶,有什麼不同?
回答:我講的是一個生動的故事,這個故事是團隊一起努力重新整理的。我也聽到了很多國寶故事,從書本上看來的,是從書本到書本的,我們是從書本到個人的表達。我在文物領域待了一輩子,表達相對來說更加個性化。
記者:您認為,普通讀者為什麼要了解國寶的故事?
馬未都:了解國寶故事受限要知道國寶生存的一個道理,其次要知道國寶生存那個時代的藝術成就,再有就是如果把100件國寶的故事都聽完,會對中國古代藝術有一個大致了解,這個了解對於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修養。
記者:國寶有知識有歷史好理解,但情義怎麼說?
馬未都:情商高的人都能理解情義在哪兒,情商低的人就不太容易理解,情義實際上是文化跟個人之間溝通的媒介,或者說橋梁,每個人生活在這個時代,都會有這樣那樣的情感問題,它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也有。比如說很多人使用了一輩子的器物,扔掉的時候會感覺特別可惜,這就是情感問題,那國寶承載的文化內容,遠大於個人的想像,有情感問題十分真實。
記者:《國寶100》的創作是個很大的工程吧?遇到過哪些困難?
馬未都:《國寶100》選題到推出共做了兩年時間,整個博物館的團隊都在努力。原來我是參照大英博物館來做的,大英博物館有一個代表人類文明進程的100件文物,他們是400名專家用了四年的時間,才完成了這一個工程。顯然跟他們比起來,我們人力、物力都要弱很多,所以搞得非常辛苦。再辛苦也完了,節目錄了100集,既有音頻又有視頻,現在書也推出了。
記者:這100件國寶中哪件文物讓您印象深刻?
馬未都:基本上件件文物給我印象都深刻,不深刻就不會選在這裡,咬哪個手指頭疼,這個意思都是一樣,每個文物儘管千差萬別,但它所承載的文化和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是一樣的。
記者:在這100件寶貝中,您覺得經歷最傳奇的是哪件寶貝?
馬未都:每件文物都很傳奇,比如呂后印那章,放牛娃就一腳就踢出來了,你想傳奇不傳奇?中國漢代最重要的玉印,就現在迄今為止發現的等級最高的一個白玉印,那麼漂亮東西小孩兒一腳就給踢出來。像第一件的瓷母瓶,原來我在《百家講壇》講的就一件,還有一件去找吧,結果那一件就出來了,你說傳奇不傳奇?每件東西都有它的傳奇,傳奇色彩不一樣,一見鍾情是傳奇,一輩子相識到最後相愛也是傳奇。
記者:《國寶100》出版後有沒有後續的出版計劃?
馬未都:在疫情期間關注我微博的都知道,我在寫唐詩宋詞解析的書,如果順利的話明年應該能推出,計劃推出五本,唐代三本,宋代兩本。那是我們的另一份國寶,是中國人都應該了解唐詩宋詞。
記者:有沒有很遺憾沒有收錄其中的文物國寶?
馬未都:沒有收錄其中的國寶有的是,永遠會有遺憾,沒有收入其中的,有的是不具備故事性,我講的是國寶故事,如果沒有故事,就沒法兒去講,不是講國寶知識,如果將來做國寶知識100講的話,那再專門講知識,而忽略故事。
記者:觀復博物館在北京和上海都有館址。2018年,開了13年的廈門觀復博物館關了,您會考慮在其他地方再開一家觀復博物館嗎?
記者:我原來有計劃要開十座博物館,在全國各地,實際上實施前後有七座,有些都已經準備好了想開放,最後沒有開放。我們是讓博物館自我運營良性生存,而不是靠財政撥款,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首先考慮生存問題。
記者:疫情對博物館影響很大,觀復博物館這次遭受了怎樣的衝擊?
馬未都:這次疫情對博物館衝擊顯然是很大,尤其對民辦博物館,不是客流萎縮,而是迅速就斷流了,對博物館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這次疫情使我們關門長達150天。給我們一個非常強有力的一個信號,對於這種災難性的衝擊,應該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從某種意義上講,它不僅僅是對博物館,對其他很多行業都是嚴峻的考驗。
記者:您覺得在文化的傳播上,個人這些年經歷了幾種不一樣的傳播方式?
馬未都:我覺得抖音直播就比較親切,而且及時,現在這種帶有自媒體特色的宣傳方式,適應科技的發展,我們實際上處在智能信息革命的一個時代,抖音一定會給我們生活帶來便利,其實它就是個工具,用什麼方式來傳播你的文化,每個時代都不同,相同的是文化。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