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先來個小合照,所有的零部件只要是Trust有的,基本都到全了。
圖:輪圈選用RAYS G25單片鍛造輪圈,輕量化水平與TE37、CE28N、RE30同級別。輪轂下方從左到右分別是電子渦輪增壓值控制器(Boost Controller),輪轂螺栓以及方向盤快拆套件(右二是底座,右一是快拆裝置)。
圖:安裝運動方向盤的金屬底座,線頭是連接的是方向盤上的喇叭按鈕。
圖:Nardi運動方向盤。
圖: GReddy性能提升套件。包括中冷器,鋁製進氣管路和芭蕉(圖中最右),GReddy出品的T518Z渦輪套件,Trust高流量空濾以及其他附件等等都將會在接下來的幾天內裝上車。
圖:GReddy T518Z渦輪增壓器本體。86原廠沒有配備渦輪增壓器怎麼辦?這不就來了麼!
圖:有了渦輪增壓套件,必須少不了就是機油冷卻器了,Trust油冷套件是必需品!GReddy競技級避震器,前避震器帶魚眼上座,方便麥弗遜懸掛形式調整Camber用。
圖:Rocket Bunny正在施工中,所以先看套件內的大尾翼吧。Trust單出直通中尾段排氣,專門對應渦輪增壓套件的,並不適用於普通的自然吸氣引擎使用。
圖:Trust排氣,一如既往地兇神惡煞,或者習慣了STi和EVO那種斜出大尾鼓設計下,86能裝上這套東西,絕非俗類,大街上街道見到這樣的車尾,就不要以為是普通的NA 86了!
圖:Rocket Bunny大尾翼,將搭配GReddy寬體大包圍安裝,外觀提升效果將非常明顯。至於下壓力方面,有,但不是重點吧?
圖:車身寬體套件安裝完成之後的最終效果圖。這臺施工中的豐田86將與圖中這臺GReddy廠車完全相同,盡請期待吧!
圖:首先上一張原廠發動機艙實拍圖。從圖中可以看到,發動機前端的空間都被風箱佔據。
圖:原廠2.0升水平對置自吸發動機普遍給人的感覺是動力太小了。
圖:將風箱拆除之後發現,水箱風扇與發動機之間的空隙非常大。渦輪本體通過支架固定在發電機輪和啟動輪上。
圖:GReddy T518Z渦輪增壓器本體。
圖:渦輪增壓器是靠從發動機內排放出來的廢氣推動廢氣葉輪運轉,從而帶動進氣葉輪旋轉吸入更多空氣,所以放好了渦輪本體之後就要仔細安裝各條進排氣管路了。雖然零件數量非常多,但是隨套件一起的還有一份帶有圖注的安裝說明書,安裝前只要認真閱讀,基本上不會產生什麼差錯。
圖:最先安裝的是這個排氣芭蕉頭段。A與B與氣缸相連,C與渦輪排氣葉輪相連。等長的排氣芭蕉能夠讓廢氣所跑的距離相等,在接合處不會由於時間差造成排氣堵塞,影響排氣效果。對於渦輪增壓車型來說,等長芭蕉能夠為渦輪帶來持續穩定的廢氣流,整體吸排氣效率較高。
圖:水平對置發動機排氣門位於車輛底部,廢氣流經方向如圖箭頭所示從排氣門排出後向車頭方向流動,從車底往上推動渦輪廢氣葉輪轉動。
圖:排氣頭段安裝完成後進而便是安裝進氣管路以及中冷器。管路的連接非常重要。從中冷器到節氣門之間的管路需要從車架以及風扇之間穿過。如圖所示,在紅色箭頭處,技師們遇到了一個問題。不知道是因為水箱與車架之間的空隙過窄還是因為扁管尺寸的問題,彎管無法伸入空隙中。
圖:圖中所指黃色標籤處就是阻擋安裝管路的地方。
圖:阻擋管路的是風扇上的一個塑料突出結構,如果切割掉並不會影響到風扇的正常運轉,於是技師著手對這一塑料部分進行切割。
圖:切割完成後,彎管就能很順利地通過狹小的縫隙了。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管路上方的車架結構中設計了一個凹狀結構,不知道設計師是不是在車輛研發之初就為日後加裝中冷器而考慮過。
圖:第一步就是不可逆轉的切割防撞梁,否則中冷器的管路無法從防撞梁上方走向中冷,也無法從中冷導向節氣門。
圖:工作人員正在對原車前防撞鋼梁進行切割。由於豐田86原廠沒有為中冷器預留位置(因為原廠是自然吸氣車),GReddy將中冷器放置在水箱與防撞鋼梁之間。但是狹小的空間又不能將中冷器完整地安放到位,必須對防撞梁進行切割處理。建議各店家和車主在日後安裝中冷器時儘量像這樣切割,保留前防撞梁的部分效力,不要為了省力直接把防撞梁切成三段。
圖:切割完成後務必裝上車對一下位置,以確定切割是否準確。
圖:中冷器與水箱之間還有一個散熱片為空調冷凝器,整個中冷器幾乎嵌入了防撞鋼梁內部。包裝中冷器的包裝箱內有一份說明書,詳細標註了防撞梁的切割大小及尺寸,建議店家在切割時別只拿支記號筆劃線了,多帶把尺子吧。
圖:各管路放置到它們應該待的地方之後,用橡膠套管和卡箍連接固定就基本完成安裝工作了。
圖:GReddy原廠提供的不鏽鋼渦輪罩作用是為了防止渦輪散發出的熱量影響到上方的進風管路內的空氣。
圖:在安裝過程中發現不鏽鋼罩只是遮住了渦輪本體,技師事後建議最好延長這個不鏽鋼罩,將排氣管路與進風管路完全隔開,或是用其他隔熱材料包裹住上方的進風管路。
圖:用隔熱材料包裹裸露的各條傳感器連接線,防止因為排氣管路散發的熱量使電線外的絕緣層提前老化。
渦輪增壓控制器用於控制渦輪的增壓量,通過控制面板上的旋鈕調節渦輪的壓力值。日常使用時降低渦輪壓力可以延長渦輪的使用壽命,並且保護引擎。
圖:安裝Trust渦輪控制器。控制器背面是一偏3M雙面膠,安裝時需要放置在不容易掉落並且方便布線的地方。技師在經過多次調整後才決定將其放置在前風擋的下方。
圖:旋鈕式渦輪控制器可以隨意調節渦輪壓力值。除了圖中的數字顯示方式之外,還可以選擇柱狀圖顯示和圖表顯示方式。
圖:組裝機油冷卻器和導風槽。
圖:機油冷卻器位於車輛的右前角,防撞鋼梁的下方。
圖:由於機油冷卻器位於車輛的右前角下方,需要通過兩根長長的軟管穿過水箱下方與油冷連接。建議店家在安裝前事先確認一下軟管的走向,簡單連接的話影響美觀。
圖:渦輪安裝完成後,發動機艙內的施工工作基本完成了。不過由於工期比較緊湊,發動機內部強化還沒有完成,電腦程式也沒有經過調校。這款車作為GReddy廠車還將接受一系列發動機內部的強化,以及刷寫ECUtek電腦程式。
圖:GReddy出品的Type S系列單筒式避震器既可用於街道車使用,對於賽事用車也可勝任。全長式高低可調,32段阻尼調節,直徑46毫米的活塞缸,前避震器上還帶10毫米厚的半鍛造鋁製魚眼上座,方便隨時調節傾角。
圖:阻尼可直接通過手動調節,比起那些需要採用內六角才能調節的車型方便多了。
圖:前置後驅的豐田86後輪懸掛採用多連杆獨立式設計。這樣的設計在保證舒適性的同時,也可以使車輪與地面最大限度保持垂直,減小車輛的側傾。正是採用了這樣的設計,相比同尺寸的競爭對手來說(大多是採用前置前驅設計),操控性更佳。不過與之相反的是多連杆獨立懸掛結構比較複雜,製造成本較高,購置費用自然也不便宜。
圖:原廠剎車卡鉗上都還留有斯巴魯的印記。原廠單活塞浮動卡鉗用於這樣一臺車上,制動力顯得有些單薄了,改裝是必然趨勢。不過由於工期比較緊,新的制動系統還未到貨,所以暫無對制動系統升級的計劃。
圖:今天安裝的這套GReddy Racing Sport(RS)系列排氣是所有系列中最激進,最適合賽車使用的產品。當然GReddy還有SP系列,以及EVO系列可供選擇。這些產品更符合街道車使用,背壓也比這款RS系列產品要高。
圖:中尾段直通排氣僅有兩件產品。中尾段管路直徑為70毫米,並取消了消音用的中鼓,安裝上車後聲浪驚人。
圖:尾喉直徑擴大到了102毫米。根據GReddy日本官網的說法,這套直通排氣產品重量為21.5磅,約合9.75公斤。不過由於採用單出的形式,尾鼓右側的吊腳需要通過長長的連接杆與原廠右側尾鼓的安裝位相連。
不過由於安裝排氣的時間比較倉促,雖然改用了直通型的排氣系統,但是電腦程式依然採用原廠調教形式。在試車時,排氣聲浪雖然達到了應有的效果,不過由於沒有落地試車,相信原廠程序無法滿足車輛在改裝排氣和增加渦輪套件之後所需的調教。這臺車將在之後的完善過程中刷寫EcuTek程序以應對車輛落地後可能存在的動力性問題。
圖:排氣套件安裝完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