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蘇州河而行·圖集|《此河舊影》裡的橋串起一趟旅程

2020-12-24 澎湃新聞

攝影家陸元敏先生推薦過一篇關於蘇州河的文章,說寫得「特別好,特別特別好」,我懇求他相借這本其實很容易買到的《洗牌年代》。翻開書以後,我沒有一下子直接找到那篇文章開始讀,而是從頭慢慢讀起。漸漸地,終於讀到這篇《此河舊影》,位於全書前五分之一,就像一部電影徐徐展開,而腦中浮現的視覺畫面竟然來自於陸元敏的攝影集《蘇州河》,只不過變成了動圖的樣子。

滬西蘇州河緊鄰滬杭鐵路線與中山北路以一河一鐵道一路並列向西延伸·1990  金宇澄 繪  澎湃新聞記者 沈健文 翻拍自《洗牌年代》

金宇澄先生提示的這條線路十分吸引人,他還繪製了一幅彩色插圖,以無人機的視角展現《滬西蘇州河緊鄰滬杭鐵路線與中山北路以一河一鐵道一路並列向西延伸·1990》的景象!我將文末列出的八座橋的名字抄寫在筆記本上:「長壽橋、昌化橋、江寧橋、西康橋、寶成橋、武寧橋、曹楊路橋、中山橋」,計劃從「上海印鈔廠」所在的曹楊路橋出發,將「大英博物館樣式的著名造幣廠」作為終點,充滿期待地踏上了旅程。

曹楊路橋

「運鈔車每天從曹楊路橋北岸出發,順蘇州河的武寧橋、寶成橋、西康橋,一直向東,然後朝北轉折的地點,就在江寧橋附近,仿佛是紙幣廠與鑄幣廠生發出的某種引力,雙方於此作一種短暫回眸,這等於冥冥之中鈔票與硬幣一輩子的初誼。」——金宇澄《此河舊影》

本文照片均為 姚瑤 攝  澎湃新聞記者 沈健文 選編

下午2點29分,從隆德路地鐵站出來,曹楊路橋就在眼前。順著樓梯登橋,城市一下子立體起來。有一些管道橫在眼前,被塗成了黃色。河邊有一個人好像在釣魚?!

河堤很高,走在路上看不到蘇州河的河面。間隔距離設置了風向標,造型各不相同,麻雀、蝴蝶、天鵝等等。

在一段可以看到蘇州河面的河堤前,對岸的高層住宅密度很高,河邊還有一些臨時工棚。我看到一個穿白上衣、皮膚黝黑的男人沿著河邊走。工棚二樓的兩個人或許是他的工友?蘇州河南岸曾經工廠林立,工人如織,如今取而代之的是農民工的身影。

上海印鈔

進入一段明顯感覺戒備森嚴的路,沒有任何生活或民用設施。在高牆電網中捕捉到「上海印鈔」四個字。行動支付的時代,紙鈔也可以被看作是版畫藝術的結晶,用來欣賞和把玩。

武寧路橋

「天在暗下去,武寧橋軋鋼車間的出爐鋼錠,此刻應該更紅更耀眼,河水相對凝結,遠看那些點燈靜泊,一簇簇的船家,逐漸發了黑,弱小下去,將要被河岸的石壁吞滅;知道接下去的時間,河上的行船就少了。」——《此河舊影》

遠遠看見武寧路橋的金色柱飾物,兩岸重新聳立起高層住宅。這一段的親水性極佳,河面觸手可及。同時發現,這些風向標也是燈柱,為夜晚的河邊提供照明。

武寧路橋下的家樂福和「障眼法」壁畫是附近的地標,但我沒有過武寧橋,而是沿著蘇州河繼續往東。蘇州河上沒有了攝影家陸元敏照片中的船家,猛然來一艘巡視或捕撈垃圾的船,也一下子攪動河面的平靜。

武寧路橋的風格讓人聯想起巴黎塞納河上的亞歷山大三世橋,而家樂福的壁畫則是來自法國裡昂的畫家所繪。

下午2點47分,穿有「普陀市政」字樣的建築工人正在河岸邊修築防汛牆和水泥堤。防汛牆的河內側不知是否還留有一段鐵梯?河堤鐵梯在陸元敏的照片和金宇澄的文字中都曾登場,水差高的時候,船上的人需要藉助這一段鐵梯登陸。

寶成橋

「寶成橋一帶的寬闊河道,兩邊的廠、舊屋、樹,河畔和廠房攀附黑沉沉的爬山虎,都可做沉思狀的美景。暮色四合時分的1990年代,如果走上這座人行小橋,可以遊歷那邊憑欄,東面是河灣,再過去,便是西康橋了……」——金宇澄《此河舊影》

下午2點54分,到達寶成橋。寶成橋也是歐式風格,與武寧路橋相呼應。不知是否因為寶成橋上不通汽車,所以橋名中不含「路」字。行人、自行車、電瓶車絡繹不絕。一名北方口音的老大爺穿過護欄,走到河邊,他的自行車上有一些捕魚工具,他戴著鴨舌遮陽帽,朝橋洞走去,並向河水裡張望。

1990年和2010年的寶成橋  金宇澄 繪  姚瑤翻拍自《洗牌年代》

在《洗牌年代》書中部的同名篇目,金宇澄先生也寫到滬西蘇州河,並繪製了兩幅插圖《滬西橋景A / B版》,分別為1990年和2010年的寶成橋,兩岸建築、河面內容和橋本身都發生了很多變化,可能那正是上海發生激烈變化的20年。

「人行橋。人人推腳踏車走上寶成橋一側的階梯,一輛接一輛,順階梯邊的斜坡上行,男工的前車輪,時常交錯於女工的後車輪,車輪之間是弄皺的人造棉裙子、肥大的工裝褲,一步一步推上去,河風吹開頭髮,眼前有飄動的裙裾、褲腳和藍布鞋,隨節奏向上移動,逐漸上移的車輪,車輪,蘇州河就在眼前了……武寧橋遙遙在望,它也恍然巴黎,是『亞歷山德三世橋』的金粉金身,曾經那些摧枯拉朽的1920建築,那些有力的肌體,揮舞竹柄大錘敲打的鏡頭都熄滅了,河上沒有任何的船隻,在各個角度,包括河水,可以說除了河床,當年運送無數糧食、棉花、糞便的這條彎曲的航道,完全消亡了,周圍都是陌生的樓了。」——金宇澄《洗牌年代》

登上寶成橋,橋的另一端連接的是葉家宅路。這裡現在設有「上海國際時尚教育中心」,周圍飲食店也比較多,稍微熱鬧一些。

「滬西W狀的蘇州河,是這一帶連續幾個河灣,它的美麗南岸和北岸,因為河流曲折呈現的孤島般的左岸與右岸,那都是城市背面。如果是在巴黎,將是建立榮軍院或者聖母院的地方,而這一帶南岸積累的只是廠,廠房,寂寥廠房……」——金宇澄《此河舊影》新湖明珠城

新湖明珠城從谷歌地圖上看是一個超大的社區,分為1、2、3期。林立的高層住宅,主出入口的地址分別對應東新路88弄、99弄。東新路上還有一些樓盤在建。這一段蘇州河沿岸有綠道,對岸看到一個明顯由倉庫改建的創意辦公園區。

永定新村

拐到東新支路,發現一大片停車場空地,繞進去看了一圈,發現了一些還沒有拆除的老房子。門牌號顯示是「武寧路永定新村」,通過「永定新村」反查也能找到東新支路55弄的地址。

鎮坪路橋

鎮坪路橋下,福新第三麵粉廠的辦公小樓,是否會重建為一個可供市民參觀的場所?

西康橋

西康橋的名字源於南岸的西康路,橋比較高,基座還有浮雕講述歷史。我從這裡回望剛才穿過的鎮坪路橋。周末,從這裡看到最多的是「餓了麼」的藍色制服,或是著運動裝出來鍛鍊的人。

「三灣一弄」

「作為船家……與長期行走岸上、俯觀河景的市民不一樣,蘇州河於夢中,於現實印象裡,也就是各種橋洞,紅漆塗寫的大小水位記號,陡峭灰冷的河堤,系纜鐵環鏽溼潤膩,工廠煙囪插入雲天,河面貼近,日夜隨了船身浮晃,漂移,逼仄,遼闊,嘈雜。」——金宇澄《此河舊影》

從這裡也開始了蘇州河的「三灣一弄」地帶。半島花園佔據了南岸第一個「半島」,中遠兩灣城西區和東區佔據了北岸兩個「半島」。這些高層電梯公寓的崛起更新了曾經低矮的棚戶區。

在光復西路光新路口,感覺是到了金宇澄在《此河舊影》中寫到的「一河、一鐵道、一路並列」的地方。滬杭鐵路沒有了,輕軌3、4號線鎮坪路站就在附近,這一段也能看到輕軌經過;路是中山北路,河是蘇州河。20世紀九十年代,這一段「三線並行」的奇觀在《此河舊影》中有電影畫面一般的描繪。

「不管船與火車並行、交會、背道而馳,永遠不相為謀的態度,船隊是永遠平心靜氣,只接受慢風景,火車則一蓬煙,負心郎一樣快捷離開,世界才有安寧。」——金宇澄《此河舊影》上海造幣

從緩坡上橋開始,這一段幾乎沒有留給步行者的斑馬線。嚴禁穿越路面,氣氛又有一些嚴肅、緊張。

江寧路橋

「江寧橋的鑄幣廠是上海一條歷史臍帶,橋東欄杆一側,等於一條參觀廠區的遊覽路線,橋上行人無法迴避下方這座大英博物館樣式的著名造幣廠。」——金宇澄《此河舊影》

下午4點01分, 隔著馬路眺望「大英博物館」一般的上海造幣博物館。然後順著江寧路走到13號線江寧路地鐵站,搭乘地鐵回家。

這一段起止點都有些神秘的路線,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全新的「上海」。從來沒有在上海這麼頻繁地「過橋」,覺得很新奇,離河面的距離一路上也變幻多端,若即若離。尤其是這種街道、橋梁與水岸的分布與尺度,是我生活在上海14年來鮮有體驗的。我想著要再回去走走,一定要記得先過馬路,方便近距離觀看造幣廠。對了,這次「漫步」我「作弊」了,期間大多時間有一輛共享單車代步,不能騎的地方我就停下車走走、看看,拍拍照片,這也是受到陸元敏老師的啟發!

(作者姚瑤系自由攝影師)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沿蘇州河而行·圖集|意外溫柔的光
    1/19 沿蘇州河而行·圖集|意外溫柔的光
  • 沿蘇州河而行·貫通|17位漫步者的蘇州河關鍵詞
    2020年「沿蘇州河而行」小組共組織了8次漫步活動,從外白渡橋到外環,每一段路程中都能令人發現獨特的城市圖景。在體驗蘇州河兩岸濱河公共空間的同時,也引發了漫步者們對這座城市的回憶與思考。在2020「沿蘇州河而行」全程結束之時,漫步者們回顧了這一年的步行感受,並分享了屬於每個人自己的蘇州河關鍵詞。漫步者的蘇州河關鍵詞。
  • 沿蘇州河而行·循聲|早期市政和電影業地標
    6月6日,蘇州河漫步小組和湯惟傑老師一起,從蘇州河匯入黃浦江的地方出發,接近一段近代上海市政和電影業發展的往事。完整導覽請收聽文內音頻,文末可見航拍視頻。「沿蘇州河而行」第一段漫步地圖。 陳鑫培 繪製「沿蘇州河而行」之前言。 導覽:湯惟傑 錄音、聲音剪輯:王越洲現在我們知道蘇州河原來叫吳淞江,是匯入黃浦江的。
  • 沿蘇州河而行·循聲|沿河建起大型居住區
    沿蘇州河綠道漫步 張左之 攝蘇州河見證了上海從一片田園風光轉變為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同時也承載著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對它的情感與回憶。10月25日的「沿蘇州河而行」漫步從昌化路橋到江寧路橋、鎮坪路橋、寶成橋再到武寧路橋,途經中遠兩灣城、新湖明珠城及半島花園等大型住宅區。武寧路橋下隨薩克斯起舞的人。
  • 沿蘇州河而行·訪談|浦江飯店裡的「紅馬甲」
    沿蘇州河而行·訪談|浦江飯店裡的「紅馬甲」 澎湃新聞記者 沈健文 2020-07-26 20:23 來源:澎湃新聞
  • 沿蘇州河而行·貫通|對蘇州河的考現與文旅開發的想像
    在12月18日的「澎湃下午茶」中,作家btr以一位普通上海市民的身份,分享了他如何用「路上觀察」的方法在蘇州河「考現」。一位普通市民,即使不了解蘇州河的歷史,也能在「路上觀察」中獲得樂趣。在講座的後半部分,btr展開了他對蘇州河的未來及文旅開發的想像。蘇州河馬拉松、蘇州河香(臭)水,以及更多。
  • 沿蘇州河而行·地標|在夢清園做自然教育:人與河的共舞
    本文圖片均為 唐繼榮 攝百多年前,來自西方的冒險家們沿著吳淞江溯流而上,到達了盛產絲綢的蘇州城,於是將途經的河流稱作「Soochow Creek」,意為「通向蘇州的小河」。「蘇州河」之名自此流傳開來。隨河流之名一同興起的,是河兩岸的建築與產業。外白渡橋、禮查飯店、百老匯大廈、上海郵政總局……十裡洋場的繁華在水汽中氤氳遠去。
  • 沿蘇州河而行·訪談|陳仲偉:在河濱大樓「做田野」
    沿蘇州河而行·訪談|陳仲偉:在河濱大樓「做田野」 澎湃新聞記者 沈健文 2020-07-02 15:11 來源:澎湃新聞
  • 沿蘇州河而行·地標|天后宮珍品展小記
    我對天后宮的印象主要來自一些生活記憶的片段:是那一天在澳門氹仔天后宮,掛滿盤香的香亭裡,斜斜地落進建築的夕陽;是那一天在九龍灣的天后宮前,一位附近工地的壯漢虔誠的祈福;是那一天在天后誕辰時,山道下搭起的巨大竹棚裡溢出的粵劇唱詞。不同於其他民間祭祀信仰為主的天后宮,蘇州河畔的上海天后宮建立之初即有著官方背景,在中國近代對外開放史上也具有特別的紀念意義。
  • 一條河 一座城!走通蘇州河:有風景、有生活、有歷史、有故事……
    不過,近代上海依然在蘇州河的兩岸起興。 1848年的法文上海地圖中,將她同時標註了「Woosung」與「Soochow」——原來,上海開埠後,外國商人知道從這條河可以行船至蘇州,便叫她「通往蘇州的小河」。1848年,上海道臺麟桂與英國駐滬領事阿禮國籤定擴大英租界協議時,第一次在正式文本中將吳淞江上海段稱為蘇州河,一直沿用至今。
  • 走一趟巴東四渡河大橋,感受世界第一高懸索橋,留下難忘的回憶
    你聽說過恩施四渡河大橋嗎?它就在從宜昌去往恩施的高速上,過一個隧道就是!四渡河大橋地處湖北宜昌與恩施交界處,是一座跨度達900米以上的山區特大懸索橋,橋梁跨越四渡河峽谷,是目前中國在深山峽谷裡修建的最大跨度懸索橋。
  • 鉤沉|工業遺存:蘇州河寶成橋,有生命的城市景觀
    在蘇州河「十八灣」之中,寶成灣、寶成橋的名稱頗有詩情畫意。「寶成」二字避開了「保成」的世俗,寓意為「此處有寶,成事在人」。此橋此灣雖有多個名稱,但歷經年代的風雨,還是寶成橋、寶成灣朗朗上口、印象深刻。
  • 沿蘇州河夜跑,為啥不敢喝水?城市要有機更新,也要後續治理
    站在蘇州河畔,市民張捷舉起手機想拍下夕陽餘暉裡蜿蜒的蘇州河。可照片放大,捲成堆的電線,參差的防汛牆等,像闖入鏡頭的「異類」。 【場外連線】 「蘇州河兩岸步道貫通工程,不要改變曲折蜿蜒的岸線紋理,否則就無趣了。」家住毗鄰蘇州河、黃浦江口處河濱大樓的張捷,3年前正是因為喜歡「一江一河」的風光才搬到這裡。家門前蘇州河河岸步道建好後,他每周都會約朋友沿河夜跑。
  • 跨越蘇州河·靜安:都市之心 鳥語花香 宜業又宜居
    而據此前「一江一河」辦負責人透露,蘇州河42公裡岸線貫通已突破92%,年內基本貫通目標不變。見證新與舊的碰撞、現代與歷史的融合,位於城市「心臟」地帶的蘇河灣,未來將會描繪出怎樣一幅圖景?宜樂 一軸兩帶好戲連臺再過1個月,靜安段蘇州河上將又通一座新橋——昌平路橋。
  • 沿蘇州河而行·地標|河濱大樓的房客,一塊上海近代史拼圖
    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收集並提供大樓的歷史河濱大樓位於今天上海市虹口、靜安(原閘北)、黃浦區交界處,由天潼路、江西北路、河南北路和蘇州河圍出的地塊。公共租界與閘北交界處在其西側不遠處的西藏北路,而天后宮與上海總商會作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出資購得北河南路對面區塊」,曾是租界中的華區飛地,司法管轄並不隸屬於租界。
  • 解放後蘇州河上造的第一座橋啟動改造 明年6月與北橫通道西段一起...
    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碩)今天,隨著長壽路中幅橋最後一塊長6米,寬2.1米,重約10噸的橋面板拆除完畢,標誌著由上海城投公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建設、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北橫通道新建工程Ⅰ標段長壽路橋改造工程正式啟動實施。
  • 蘇州河中心城區岸線:42公裡「山水人城相融」新畫卷
    亮點二:「十八灣」串起絕美口袋公園 蘇州河流經普陀區域共有18個較大的河灣,素有「蘇河十八灣」美譽。其中「寶成灣」是第九灣,灣內有蘇州河上唯一一座雙曲拱梁人行橋——寶成橋。
  • ...串聯六大節點,蘇州河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濱水公共空間將是什麼樣?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河道綜合治理,到沿岸地區成片的舊區改造,再到如今兩岸公共空間貫通提升……可以望見的未來,蘇州河沿線將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濱水區,也是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範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母親河已成為市民共享的「人民之河」。
  • 「火烈鳥」現身蘇州河 全新沿河體育公園來了
    新年首日下午,家住新涇六村的許先生帶著孩子來到距離小區不遠的蘇州河長寧段,打算像往常假期那樣運動放鬆片刻。讓他驚訝的是,原先被施工圍擋包圍的北虹立交近蘇州河一段橋下空間,當天已全部「揭開面紗」,一座粉紅色的籃球公園和同色系的二層觀景平臺展露在眼前。不少在蘇州河健身步道跑步的市民路過此處時也放慢腳步,有的還拿出手機拍攝下籃球公園外可愛的火烈鳥彩繪。
  • 可記得20多年前老鏡頭裡的蘇州河?我們又拍了一次,留下時間的浮標...
    1990年代末的蘇州河髒且臭,是許多人避之不及的地方。 幾年後,蘇州河兩岸大變樣,藝術界為陸元敏作品裡粗糲與自由的格調所傾倒,而學術界意識到陸元敏的《蘇州河》項目成為了一份記錄時代非常珍貴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