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卡交錢容易退錢難 消費者該如何維權

2021-01-07 新華網客戶端

  糟心預付卡 維權卡在哪

  核心閱讀

  「買的不如賣的精,辦卡容易退錢難」。每過一段時間,預付式消費領域總會曝出維權難題。據芝麻信用初步統計顯示,目前倒閉的6家共享單車企業,涉及用戶押金10多億元。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出公開信,對酷騎公司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表示強烈譴責。

  本是買賣雙方共贏的預付式消費模式,如今卻淪為「陷阱」的代名詞。消費者維權為何四處碰壁?當前監管存在哪些短板?推動多部門協同共治,還要消費者苦等多久?

  來到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北京市民古鑫鹿嚇得不輕:「那天早上我來到公司的寫字樓下,發現聚集了好多人,吵吵嚷嚷說要退款。」古鑫鹿打聽之後才知道,共享單車企業酷騎公司押金與預付金難退,三部退款專線都打不通,酷騎發布通知,聲稱要現場退款的只能攜帶有效證件前往四川成都某地辦理。

  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向酷騎公司及相關責任人發出公開信,對其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表示強烈譴責。押金、預付金難退的問題,再一次讓「預付式消費陷阱」引發關注。

  商家跑路、強制續繳、霸王條款頻出,預付消費套路深

  所謂預付式消費,是指消費者為了特定的商品或服務向經營者預先交付一定的費用,從經營者處按次或按期享受商品或服務的一種消費方式。本來,預付卡是一張「雙贏卡」——消費者享受折扣、方便快捷,商家穩定用戶、擴大融資,但現實中有關預付式消費的負面新聞時有所聞,預付卡幾乎成為「糟心卡」的代名詞。

  前不久,在廣州某外企上班的高俊旺,被公司派到中部某地區蹲守一個項目,耗時大約半年。臨走前,他想將在某健身俱樂部辦的年卡轉讓出去,沒想到被潑了一盆冷水:轉卡要按卡內剩餘費用的40%收費,還得按照1∶1的比例對餘額進行充值。「我卡裡還剩1000元左右,照此計算,我轉個卡先要扣除400元,還要再充現600元,這樣卡就更難有接手者了,這分明就是在搶錢!」高俊旺氣不打一處來。

  「中消協曾組織消法執法檢查組去7個省份調研發現,預付式消費問題呈現跨領域、跨行業、普遍蔓延的形勢,稍不留神就會觸發維權困局。」中消協法律與理論研究部主任陳劍說,預付式消費的「坑」主要集中在5個方面,一是不籤書面合同,這導致消費者事後想主張權利時沒書面憑證;二是以各種利誘措施吸引消費者上鉤後,以各種理由降低服務標準,比如擅自提高價格,減少優惠期限等;三是設置「霸王條款」,比如規定不予退卡、不得轉帳、過期作廢等;四是由於經營不善,商家跑路,讓消費者血本無歸;五是侵害消費者隱私權,將收集到的個人信息洩露出去。

  此前,中消協在北京、上海、廣州、長春、南寧、杭州、武漢、成都、西安和濟南等10個城市150家企業,開展了「預付式消費」調查體驗活動,涉及美容美髮、教育培訓、洗車、洗衣和健身等5個行業。調查發現,超50%的商家不籤訂任何形式的合同,即便籤了,也有15%的合同存在「公司保留最終解釋權」「導致人身傷害、物品丟失概不負責」等不合理免責聲明。40%的商家不開具正規發票或用優惠形式代替。

  維權常吃閉門羹,預付消費領域法律體系亟須健全

  遭遇預付式消費陷阱,有些消費者開始走上維權道路,可是往往四處碰壁。

  比如,找不到受理「娘家」。高俊旺到俱樂部理論半天,也沒個結果,他投訴到工商所,得到的回覆是「遊泳卡、健身卡的事主要歸體育部門管,不在工商部門備案」。

  據記者了解,早在2012年商務部就出臺了《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為何還亂象叢生?

  「從根源上說,還是制度設計與監督執行出了問題,導致出現監管漏洞。」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說,比如《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發卡企業的資質必須是規模、集團或品牌企業,發卡方得提前30天去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備案,但事實上辦法往往落不了地,很多自然人、小型個體戶根本無備案可言。

  一方面,發卡機構搞隱身法,面對海量的市場主體,監管部門人手有限,查不過來;另一方面,相關監管規定沒有配套的實施細則,執法力度被削弱。

  「在預付式消費領域,目前在全國範圍內,還沒有形成一套統一的、強有力的法律體系來規範,這是一個很突出的問題。」陳劍說,比如,不論是商務部出臺的《管理辦法》,還是交通部等10部委出臺的《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都只是部門規章;比如現在有好幾個省份出臺了地方性法規,規定辦理預付卡業務時,強制要求商家提供合同、做出風險提示、明確保存期限等,但僅限於部分省份;再比如一些行業組織出臺了自律公約,但強制性、約束力不足。

  「所以,不同地區、不同省份、不同行業的消費者,在預付式消費領域,他們享受的權利是不均衡的。」陳劍說。

  建議嚴密備案、強化預付金存管監督,推動多部門協同共治

  陷阱多、監管弱、維權難,面對無良發卡商家,難道消費者只能自認倒黴?監管部門只能束手無策?

  立法是治本之策。與傳統線下實體店發放預付卡相比,如今線上預付充值消費也越來越多,雖然形式上不再是有形的卡,而是表現為「券」「碼」,但本質上還是交納預付金。

  「線上平臺的預付式消費,風險成幾何級數增長。」陳劍說,目前中消協正在重點關注與強力推動《電子商務法》的審議與落地,力爭讓該法在主體資質、擔保人設定、信息披露、合同效力、資金管理等方面做出更明確、細化的規定。

  制度創新是抓手。比如,備案核准要無條件執行。「目前有關規章還是失之於寬,應該明確規定,辦卡數超過100人、單筆金額超過1000元、總金額超過10000元的,就得去商務主管部門或者銀行等機構備案、核准。」劉俊海說。

  產權歸屬要明確,第三方存管制度要常態化。「要有這樣一個共識,不論是押金,還是預付金,產權都是消費者的,這在《信託法》中有明確規定,按照信託財產的相關規定,實際所有權即經濟上的所有權,還是歸受益人的。」劉俊海說,商務、金融等部門要對備案發卡企業的預收資金餘額佔比進行嚴格審核,把存管金比例設定在30%—50%之間,指定第三方支付機構對預售資金進行委託管理,商業保險也要跟進。如果企業跑路了,按程序給予用戶賠償。

  「商務、工商、公安、銀行等部門要協同共治,打造協同監管、精準監管、功能監管、全覆蓋監管的新格局。」劉俊海建議相關部門可以發一個聯合整治的意見,「有了紅頭文件,各方監管力量就能整合起來。專項治理行動開展後,消費者維權也就有了底氣。」(記者 齊志明)

相關焦點

  • 交錢容易退錢難 糟心預付卡維權難在哪?
    核心閱讀   「買的不如賣的精,辦卡容易退錢難」。每過一段時間,預付式消費領域總會曝出維權難題。據芝麻信用初步統計顯示,目前倒閉的6家共享單車企業,涉及用戶押金10多億元。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出公開信,對酷騎公司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表示強烈譴責。
  • 預付卡的陷阱:前腳充值後腳跑路 交錢容易退錢難
    躲過預付卡的陷阱  「您辦張卡麼?充1000打8折。」這樣的套路,相信每一個消費者都曾遇到,無論是理髮店,還是遊樂場,預付卡總是商家招攬客戶的利器。  錢花不完挺難受,商家跑路更心煩,伴隨預付卡機制而來的隱患也顯而易見,我們該如何保證預付機制不成為騙錢套路?
  • 老闆跑路、店鋪關門 預付卡坑太深交錢容易退款難
    「買的不如賣的精,辦卡容易退錢難」。生活中,不少商家向消費者許以高折扣、高優惠,向消費者推銷辦理預付卡。然而,因為「店面轉讓」、「關門歇業」等情況導致消費者手握預付卡卻不能消費,又遭遇退款無門的窘境。  本是買賣雙方共贏的預付式消費模式,卻糾紛不斷。
  • 維權集結號:預付卡消費交錢容易 退費難!
    李女士在2015年夏天的時候在寶力健身辦了一張為期一年半的健身卡,當2016年6月份想去鍛鍊的時候,發現健身房已經人去樓空,經過聯繫得知健身房搬到益友那邊了, 並承諾可以退費,可是李女士辦理完退費手續,發現這錢拿到手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 充錢容易退錢難,預付卡消費是「餡餅」還是「陷阱」?
    充錢容易退錢難,預付卡消費是「餡餅」還是「陷阱」?2019年6月,周女士突然發現該美容中心的店名改了,深入打聽才知道老闆也換了,但原先辦理的預付卡仍可正常使用。
  • 預付卡商家「跑路」如何維權?律師來支招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在餐飲、美容美髮、汽車、健身等服務行業興起,一部分消費者辦了預付卡後發現商家「跑路」,不知該如何維權。市民辦理預付卡,一般可以享受一定的價格優惠,用起來也較為便利,但存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如何降低預付式消費的風險,律師建議消費者謹慎辦理預付卡,如確定要辦卡應同時保留其他證據以便維權。
  • 海南日報數字報-預付卡商家「跑路」如何維權?
    馮女士查看發現,該健身房出入口張貼了多張告示,其中有物業張貼的「終止雙方籤訂的租賃合同」的告示。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在餐飲、美容美髮、汽車、健身等服務行業興起,一部分消費者辦了預付卡後發現商家「跑路」,不知該如何維權。市民辦理預付卡,一般可以享受一定的價格優惠,用起來也較為便利,但存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 【業務研討】交錢容易退錢難?聽聽法官怎麼說
    【業務研討】交錢容易退錢難?但同時亦應注意到,此類合同的給付標的是多次提供的服務,具有人身屬性,合同的籤訂與履行,均有賴於經營者和消費者相互之間的信任合作關係。當消費者有充分理由相信經營者不再誠信履約,不願意繼續接受經營者的服務,但經營者又堅持不同意解除合同時,雙方容易形成合同僵局。法院如不支持解除合同,接受服務並不適合於強制執行。雙方成訟後,經營者提供的服務,恐怕也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 健身房「跑路」找了5個部門難退費 消費者陷預付卡維權困境
    這是絕大多數手持預付卡的消費者在遇到老闆「跑路」時的第一反應。最近,家住北京市大興區的韓先生「犟」了一回,使出渾身解數「追討」餘額,但至今未有結果。預付消費,這個商業模式因為「跑路」亂象備受質疑。維權成本高、監管存盲區、「跑路」處罰輕……預付消費如何實現其健康發展?
  • 預付卡消費為何 充值容易退費難
    記者 姜濤從健身俱樂部到美容美髮店,再到校外培訓機構,消費者前腳剛充值辦理了預付卡,後腳便遇到停業轉卡、閉店失聯的麻煩。「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辦?到底該找誰說理?」消費者說。眾所周知,預付卡消費的經營方式,有著廣泛的社會需求和接受對象。
  • 充錢容易退錢難,預付卡消費要冷靜
    近幾年來,預付式消費越來越普遍,健身預付卡、美容預付卡無處不在,與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無一不在使用充值辦卡,消費者通過預付卡獲得經營者提供的優惠和方便的同時,有關預付式消費的糾紛也不斷發生。經營者由於服務不當,消費者要求退錢不退、經營者捲款跑路等情況都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 充錢容易退錢難!預付卡消費「陷阱」要小心~
    今年,面對更為複雜的經濟社會背景,截至7月底,我區已接到預付卡類信訪投訴1400餘件。熱線投訴頻頻發生,各種預付卡「打水漂」現象迭出,消費者更需提高警惕,理性認識。對於這種「層出不窮」的消費現象,濱濱有話說~什麼是單用途商業預付卡?
  • 充錢容易退卡難 如何提防預付卡消費陷阱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彤旭)預付卡中有餘額2.5萬元,理髮店在更換招牌後稱想繼續用卡還要再充值2.5萬元。但事實上,該理髮店的經營主體並未變更。近日,杭州汪女士的遭遇受到網友的關注。退卡難、商家跑路、誘導消費、服務縮水......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預付卡消費的陷阱很多,「掉坑」的消費者也不在少數。但與此同時,許多消費者也只能自認倒黴。在遭遇預付卡」危機」時如何利用法律手段維權,在維權過程中又是否面臨困難呢?中國商報記者進行了探訪。
  • 預付式消費遭遇糾紛,消費者如何維權?
    》(簡稱「調查報告」)顯示,消費者預付卡有效期「縮水」、退換卡糾紛等問題突出;經營者「跑路」最令消費者詬病,超過50%的受訪者稱,所遭遇的經營者「跑路」維權未得到解決。遭遇糾紛,消費者如何維權? 女性群體愛好預付式消費—— 在受訪者中佔比七成,美容美髮預付消費最受歡迎 餐飲、健身、教育、美容美髮、零售購物…… 預付式消費涵蓋各種消費場景,經營者鎖定客戶、回籠資金的同時,也給消費者帶來一定便利和優惠。
  • 單用途預付卡,遇到問題如何維權?
    單用途預付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如零售、餐飲、美容美髮、文旅、體育、交通、教育等多個領域,並以其便於攜帶和使用的特點深受消費者喜愛。然而,消費者往往會因卡無法兌付、商家拒絕退卡等多方面問題頭痛不已,心生怨恨。對消費者而言,碰到這些問題該如何維權?
  • 預付卡消費頻現糾紛,如何維權?你需要這樣做
    近年來,預付消費一直是消費者投訴的熱點難點問題。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法官付瑞潔告訴記者,消費者享受方便優惠的同時,預付卡市場也存在著「霸王條款」「辦卡易、退錢難」「人走樓空」等現象,易產生消費糾紛。此外,有的因預付費合同籤訂不規範,消費者知情權難以得到保障。
  • 發生糾紛消費者取證維權難 預付卡到底便宜了誰
    核心提示  有柳州市民在星河大廈「上海爵世」美容美髮店辦了預付卡,預付款還剩成千上萬元,近日,商家卻在沒有任何公告的情況下悄悄關門(詳見本報昨日5版)。昨日,辦了預付卡的會員通過微信、論壇集體討說法,可是維權困難重重。他們希望,法律法規能對預付費消費行為進行規範。
  • 認籌認出新「貓膩」:交錢容易退錢難 難在遲遲不開盤?
    該項目對外宣稱佔地310畝,總投資額約15億元,一期計劃3個月內項目封頂,6個月內項目竣工,是集「農產品批發、槐山藥交易、種子農藥、糧油乾貨、日雜百貨、農資農機、花卉苗木、小商品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全國最新型4.0智能農博交易中心。 李先生說,當時他就是衝著這些「國內一流」的宣傳引導,拿出5萬元作為認籌誠意金,準備將來投資商鋪。
  • 存錢容易退款難 預付卡消費小心被「卡」
    [2018.11.26]存錢容易退款難預付卡消費小心被「卡」餐飲店將關門 經營者逐一給會員退錢河北油紙傘展開幕 遊客粗暴爬架子搶傘河南鄭州:一次愛心亮燈 一個暖心敬禮 歐盟通過英國「脫歐」協議法國民眾抗議燃油稅上調
  • 預付卡到底便宜了誰 發生糾紛消費者取證難維權難-廣西新聞網
    記者顏篁 攝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記者廖豔明 周育舟    核心提示    有柳州市民在星河大廈「上海爵世」美容美髮店辦了預付卡,預付款還剩成千上萬元,近日,商家卻在沒有任何公告的情況下悄悄關門(詳見本報昨日5版)。昨日,辦了預付卡的會員通過微信、論壇集體討說法,可是維權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