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商太多都依賴平臺了,在中國市場幾乎就沒幾個獨立站賣家。而國外獨立站多如牛毛,這是為什麼?
中小外貿公司和跨境電商公司,很少有人正確地看待獨立站,甚至很多跨境電商公司根本就沒有獨立站。極個別外貿公司有網站,也是個樣子而已。平臺似乎成了外貿從業者的獲取訂單主要路徑。
獨立站,其實也是官網。分展示型網站和購物型網站。我們這裡談的網站,跟網絡公司諸如新浪和百度,騰訊這些網站不同。現實中,公司要麼有辦公室,要麼有廠房,要麼實體店。在網絡世界裡,你的獨立站就是跟你現實世界的辦公室,工廠,實體店對應的。人們了解你公司,首先是通過你網站開始的。做過阿里國際站和參加過國際展會的朋友們都會遇到顧客問你網站的問題,而大家的名片上印的是網站地址,而不是你平臺地址,對吧?
在網絡上開發顧客和推送公司服務的時候,網站幾乎是你唯一的載體。獨立站的重要作用,平臺賣家尤其是跨境電商零售賣家很難理解的。拿亞馬遜舉例,如果亞馬遜是一個大海,你在亞馬遜裡的店鋪就如同幾滴海水,而如果你有個獨立站,那你在整個網絡大海裡就有了一個島嶼。整個網絡世界大,還是亞馬遜大呢?
不管你是阿里國際站賣家還是亞馬遜賣家,一旦你那次不小心,關了你店鋪,你毛都剩不下。而且在平臺上賣貨,永遠都受制於人,你有沒有這種感覺?你的獨立站在,哪天平臺出事了,顧客也不至於跟你失聯。現在任何公司都應該有自己的獨立站,外貿公司和跨境電商長期的思維都是平臺式的,所思所想都是非常短期的目標:賣貨。其實現實中很多靠獨立站運營賺錢,企業形象展示了,錢也沒少賺,而且相對也自由。賺取的利潤不一定就比平臺上賺得少。
無論你在亞馬遜上還是阿里巴巴上賣貨,你一定得不得顧客的信任。人家之所以在你那裡購物,信任的是平臺,而不是你。如果顧客在你自己的網站上購物了,那他才是徹底信任的你。被人信任的感覺好不好?
外貿公司也好,亞馬遜賣家也罷,總會見供應商尋找貨源吧。你在展會上怎麼跟供應商聯繫?你拿人家名片,然後加人家微信?你名片呢?你名片上印啥?大部分亞馬遜賣家都忌諱講自己店鋪信息和所賣的具體產品,我至今不知道啥原因,估計是擔心你抄襲他吧(其實根本看不上他賣啥)。彼此遞個名片,是不是顯得多少有點檔次呢?有個名片,供應商就算忘記你了,在名片上查你網站,也能對你公司業務有個大概的了解。
在外面參展和拜訪供應商,沒名片有時候是很low的一個事情。起碼人家認為你不職業。
做過阿里國際站的朋友們應該知道,你店鋪那個聯繫方式是允許加你網站的,但是阿里國際站很缺德,那個是nofollow標籤,就是說,雖然阿里國際站連結你網站了,但不會算你的外鏈。對你網站毛作用沒有。
Linkedin上其實是不讓你分享亞馬遜連結的。Google廣告更不讓你推廣其他平臺。Facebook的廣告也是給你的獨立站和Facebook主頁設計的。沒有獨立站,社交媒體的運營就是在扯淡,除非你天天搞那些不用花錢的時間線分享。
國外電商幾乎都是獨立站,雖然也要在平臺上賣貨的,但是獨立站依然是主要的。Google,Bing,Yahoo等搜尋引擎在國外應用很普遍,人們習慣搜尋引擎上找自己所需要的產品和信息。我國跨境電商從業者的現狀是,有的賣家連啥是獨立站都不明白,還有的幻想獨立站跟平臺引流。
我國是網際網路發展最好的國家,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更是世界第一。但是對網絡的利用,我國的外貿公司和跨境電商卻是最弱的那麼一批人(排除職業獨立站賣家和運營者)。
lightinthebox,DX,shein,等等也是獨立站,在國際上也有名號,也有人投資,試問,有哪些資本給亞馬遜店鋪或者阿里國際站店鋪投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