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毅:垃圾分類新國策下的廚餘垃圾處理實踐及思考

2021-01-08 環保在線

  隨著垃圾分類政策的不斷推進,全國已經有333個地級行政單位相繼出臺多項政策推行垃圾分類。在整個過程中,廚餘垃圾(溼垃圾)的產量超過預期,廚餘垃圾怎樣妥善地處理,已經成為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環。
 

  8月10日,上海市

環境工程設計

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餘毅在2020(第八屆)上海固廢熱點論壇上,以「垃圾分類新國策下的廚餘

垃圾處理

實踐及思考」為題做了主題分享。 

  餘毅表示,截止到2019年年底,全國333個地級行政單位相繼出臺了多項政策。其中,政策規範性文件佔了絕大部分,達到75.9%,政府規章佔了14.5%,地方性法規佔了9.5%。所有這些政策中,有超過一半都是在2019年出臺的。
 

  2019年7月,上海溼垃圾(廚餘垃圾)分出量達到8200噸/天,較2018年年底增長了110%。2020年6月,上海溼垃圾(廚餘垃圾)分出量達到9632.1噸/天,較2019年同期增長近40%。根據垃圾分類的推進情況,餘毅預計上海溼垃圾(廚餘)總量峰值可以達到11300噸/天,其中家庭廚餘佔6800噸/天,餐廚垃圾3000噸/天,其他垃圾1500噸/天。
 

  上海垃圾分類前後乾濕垃圾變化情況
 

  組分變化
 

  餘毅表示,在實施乾濕分類以後,組分變化比較大。根據上海一年的垃圾分類情況顯示,溼垃圾裡面的雜質含量大致可以控制在1%以內,純淨度可以達到99%,幹垃圾中溼垃圾含量也呈下降趨勢。
 

  2012-2019年,幹垃圾容重呈逐年下降趨勢,2019年平均94Kg/m³,比2018年降低27%;溼垃圾波動比較大,均值在350Kg/m³,是2018年的1.5倍。2019年7月,幹垃圾減少至分類前五分之三的水平,相對降低約37%;溼垃圾增量明顯,是分類前的3倍多。
 

  2012年—2019年,幹垃圾含水率降幅比較明顯,2019年平均38.25%,比2018年降低18%;溼垃圾呈緩慢上升趨勢。2019年7月,垃圾分類以後,幹垃圾含水率減少至分類前五分之三水平,相對降低約36%;溼垃圾含水率增加明顯,是分類前的1.5倍。
 

  2012年—2019年,幹垃圾低位熱值呈現上升趨勢,2019年平均12425kj/kg,是2018年的1.3倍;2019年7月,幹垃圾低位熱值是分類前的2倍,上升約104%。
 

  餘毅表示,上海廚餘垃圾主要採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處理。總能力達到11630噸/天,末端集中處理達到8030噸/天,目前上海已經投運的有7座溼垃圾設施,在建和擴建的有6座。
 

  廚餘垃圾處理技術的發展
 

  餘毅首先介紹了美日歐等國外溼垃圾集中處理技術及應用情況。美國,廚餘垃圾粉碎器已列入國家綠色建築標準,廚餘垃圾粉碎後直接進入下水道;歐盟,從1999年就禁止直接填埋可生物降解型垃圾;日本,2000年頒布了廚餘廢物再生法,鼓勵堆肥處理。餘毅表示,國外廚餘垃圾處理工藝超過9成都採用了厭氧消化的工藝路線。
 

  截止2019年底,國內已建成的廚餘垃圾處理設施216座,處理能力3.9萬噸/天;在建197座,處理能力2.4萬噸/天,共計6.3萬噸/天。其中厭氧工藝約佔87.5%,其餘為脫水、協同焚燒、堆肥和飼養昆蟲等,約佔12.5%。
 

  機械壓榨脫水+溼式/半乾式厭氧工藝。它的工藝特點是:厭氧反應器含固率溼法在10%以下,半乾法在10—20%;厭氧反應器的形式是立式;厭氧反應器有機負荷3—4KgMLVSS;有機質降解率達到80%以上。
 

  國內廚餘垃圾處理典型工藝路線,主要有以下幾種:
 

  機械破碎分選+乾式厭氧工藝。它的工藝特點是:厭氧反應器含固率在20-30%;乾式厭氧反應器形式:臥式、立式;設計沼氣產生量較溼式高;厭氧反應器有機負荷:8kgMLVSS/m-d;有機質降解率:65%。
 

  機械分選+生物水解+溼式厭氧工藝。它的工藝特點是:水解2天左右,使固相中的長纖維有機物更多進入液相;>生物水解後固相含固率在60%以上;厭氧反應器有機負荷:3~4kgMLVSS/m*d;有機質降解率:80%以上。
 

  熱水解+溼式厭氧工藝。它的工藝特點是:150~170℃,0.4~0.8MPa下對物料進行高壓蒸煮,使長鏈有機物更多進入液相;漿液含固率在10~15%左右;厭氧反應器有機負荷:3~4kgMLVSS/m*d;有機質降解率:80%以上。
 

  水力碎解+溼式厭氧工藝。它的工藝特點是:利用水力作用對廚餘垃圾進行破碎製漿,利用離心作用將重渣、輕渣分離;分離後物料純度較高,雜質中有機質不超過6%,有機質保留率在90%以上;厭氧反應器有機負荷:3~4kgMLVSS/m*d;有機質降解率:80%以上。
 

  機械預處理+液相溼式厭氧+固相好氧制肥工藝。它的工藝特點是:生化機封閉倉體內好氧發酵,24h; >好氧發酵產肥率:30%;能耗消耗較大,運行成本較高。
 

  最後,餘毅通過實際運營案例對廚餘垃圾處理以及建設運行提出幾點意見和思考:1、其他垃圾(幹垃圾)焚燒處理設施,隨著低位熱值和含水率變化,需要考慮

焚燒爐

排熱及餘熱利用系統、滲瀝液處理設施改造等;2、廚餘垃圾處理設施,家庭廚餘垃圾處理工藝需結合組分情況進一步優化論證、重點研究有機固渣和沼渣出路問題、加大臭氣控制措施;3、協調處理優先,實現資源共享,便於二次汙染控制,節省成本。 

  原標題:餘毅:垃圾分類新國策下的廚餘垃圾處理實踐及思考

相關焦點

  • 廚餘垃圾最後去了哪裡?我市大力規範廚餘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
    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晚上8時30分,市區下角的黎記大排檔送走最後一撥客人後,夥計們熟練地將餐餘垃圾放進專門的垃圾桶。晚上9時,專門回收廚餘垃圾的垃圾車來到店裡的後廚回收,最終駛向廚餘垃圾處理點,利用綠色養殖黑水虻處理廚餘垃圾。 在惠城區,這樣的場景每天在各地上演。
  • 垃圾分類催生廚餘垃圾處理需求,未來五年將迎投資高峰
    根據經驗數據,每人每天產生的廚餘垃圾約為0.3-0.5kg,數倍於餐廚垃圾(每人每天產生量約為0.1kg),我們預測僅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每天的廚餘垃圾清運量就達到13萬噸,廚餘垃圾的處置能力缺口大,預計投資規模將超650億元。
  • 北京廚餘垃圾處理能力可滿足垃圾分類需求
    5月6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城管委副主任張巖表示,垃圾分類挑戰最大的是廚餘垃圾的處理能力,目前本市的處理能力,可滿足當前垃圾分類需求。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環境衛生設施處副處長蔡華帥在此前採訪中提到,目前全市廚餘垃圾處理能力能達到8000萬噸,若按照去年全市垃圾產生量的2.77萬噸/日計算,即便廚餘垃圾佔到15%,垃圾處理能力足以滿足當前處理需求。「全市焚燒設施處理能力緊平衡。」張巖說。據統計,目前本市現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共44座。
  •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行動】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垃圾分類有點...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行動】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垃圾分類有點「意思」 2020-12-21 2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垃圾分類的青島經驗:一小區集中堆肥日處理廚餘垃圾千斤
    12月17日,「生活垃圾分類城鄉一體化體系建設」——第八屆零廢棄論壇在佛山召開。來自各地從事垃圾分類的相關工作者分享了他們在垃圾分類和處理方面的相關經驗。來自青島市城陽區街道辦事處的趙強從2017年分管街道的垃圾分類相關工作,今年3月,他主導設計研究山東省第一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站,5月份,城陽垃圾處理中心開始投入使用,他還積極推廣廚餘垃圾的堆肥工作,從源頭上實現了垃圾的減量,目前全街道舊改社區全部完成了集中定時定點投放撤桶並點的工作。
  • 生活垃圾分類課堂|廚餘垃圾是什麼
    生活垃圾分類課堂|廚餘垃圾是什麼 2020-05-08 0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迎垃圾分類「大考」廚餘垃圾24小時後變有機肥
    一車廚餘垃圾經過氧化發酵等生化處理,24小時就能變廢為寶,成為遠銷山東等地的有機肥料。日前記者探訪位於海澱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再生能源發電廠的廚餘垃圾處理項目,這座設計規模為日處理量400噸的廚餘垃圾處理設施,每天可產生60噸至70噸有機肥料,資源化水平達到95%。
  • 專桶運送or集中分類,餐館廚餘垃圾這樣處理了|直擊深圳垃圾分類...
    調查地點:酒樓食肆廚餘垃圾是所有垃圾中最難清理且產量最大的垃圾,《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實施後,作為廚餘垃圾生產「大戶」,餐飲酒樓食肆落實垃圾分類情況如何?在二樓、三樓醒目位置,可看到張貼的生活垃圾分類指引。店內安置的垃圾投放箱頗具設計感,並針對餐飲特點進行特別分類。其中,二樓用餐區設有5種分類垃圾投放桶,可分別投放水和冰塊、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以及有害垃圾。
  • 變廢為寶 「玩轉」廚餘垃圾 長安區垃圾分類又現「神器」
    西安發布訊 智能垃圾回收設施、加雨棚、裝水龍頭……12月30日,記者從長安區了解到,長安區在垃圾分類方面又放大招——韋曲街道廚餘垃圾處置中心試運行,專門處理日常產生的廚餘垃圾。早上10時,記者來到位於長安區何家營村的韋曲街道廚餘垃圾處置中心。
  • 分類投放後垃圾去了哪裡?廚餘垃圾腐熟為有機肥
    據了解,截至10月份,市區全部居民小區(4534個)及公共機構(2059個)已實現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全覆蓋,在此基礎上完成標準化 「四分類」投放桶點升級改造2656個,撤除桶點3952處;現有垃圾分類收運線路731條,其中廚餘垃圾 (含餐廚)收運線路279條,分類收運基本覆蓋市區;廚餘垃圾處理能力510噸/日,焚燒處理能力8700噸/日,分類處理體系基本建立,提前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規劃目標。
  • 廚餘粉碎機:背離垃圾分類初衷的偷懶
    在一些市民看來,廚餘粉碎機的熱銷與「幹垃圾」「溼垃圾」的分類標準有一定關聯。在很多人看來,與其糾結於一種接一種食品的準確分類,又面對扔錯垃圾個人最高200元的罰款,不如一蹴而就從源頭解決,將垃圾處理進下水道成了當下最實際且快速的方法,廚餘粉碎機也就自然而然被推上了熱銷寶座。
  • 專桶運送or集中分類,餐館廚餘垃圾這樣處理了|直擊深圳垃圾分類現場
    調查地點:酒樓食肆 廚餘垃圾是所有垃圾中最難清理且產量最大的垃圾,《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實施後,作為廚餘垃圾生產「大戶」,餐飲酒樓食肆落實垃圾分類情況如何?
  • 每日可處理百噸廚餘垃圾!深圳鹽田區廚餘垃圾處理基地掛牌
    南都訊記者謝粵蕾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即將於9月1日正式實行。日前,一套處理規模可達每日100噸的廚餘垃圾預處理設備在深能環保鹽田能源生態園率先落地並開始試運行,主要由擠壓脫水機,螺旋輸送機,臥式離心機等機械設備和管道、儲存罐連接而成,設計處理規模最大為10噸/小時。
  • 雙11攻略:新垃圾分類來臨,提早入手廚餘垃圾處理器別被分類整懵
    自從上海實行了新的垃圾分類之後,其他城市也逐漸跟上了,而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幹垃圾」「溼垃圾」分不清,加上廚房垃圾往往伴隨著各做殘渣剩飯,一天的垃圾累積下來惡臭不止,這個時候去做垃圾分類,那確實是比較讓人鬧心的事情,然而有這樣一款產品因為新垃圾分類變得很火爆,那就是廚餘垃圾處理器;今天要給大家揭秘的就是這樣一款雲米廚餘垃圾處理器PowerBox尊享版,到底能不能給我們垃圾分類帶來本質幫助呢
  • 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變廢為寶
    渭南日報 記者 任曉彤 王樂 記者 張向輝 隨著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不斷推進,生活垃圾處理終端也在逐步完善中。近日,記者在全市垃圾分類觀摩會上看到,城區杜化路海興城小區新設置了一個廚餘垃圾處理站,在小區內部即可綠色處理廚餘垃圾。12月22日,記者再次來到海興城小區。
  • 「螃蟹殼屬於什麼垃圾?」廚餘垃圾?NO!垃圾分類主題教育進校園活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為增強孩子們的環保理念,幫孩子們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11月27日上午,在惠濟區垃圾分類辦的指導下,惠濟區大河路街道辦事處、金河社區、怡豐森林湖幼兒園聯合河南省中聯再生資源集團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全家行」垃圾分類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螃蟹殼屬於什麼垃圾?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講師的介紹,弄清了正確答案。如何生動形象又有效地給孩子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 王石喊你來垃圾分類!百萬人圍觀,大咖手把手教你解決廚餘垃圾
    參與論壇嘉賓包括,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分類中心主任廖齊梅,廣東省環境保護志願者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觀明,北京昊業怡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於景成,福建一點藍色環境集團董事長張水龍,萬科公益基金會項目總監劉源03從廚房到土地廚餘垃圾是垃圾處理的痛點,廚餘垃圾佔了我們每天所產生的垃圾總量的一半
  • 分類垃圾桶、廚餘粉碎機、智能垃圾回收機……看垃圾分類催生了...
    自今年7月上海實施「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新規以來,垃圾分類就成為全民關注的話題。截止2020年底,全國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這意味著全國多地將陸續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記者發現,不僅「分類垃圾桶」、「廚餘粉碎機」等產品迎來熱銷,不少智能垃圾回收機也紛紛入駐社區,引導人們變廢為寶。在這一波垃圾分類的熱潮下,催生了哪些商機呢?
  • 生活垃圾分類4個月成績喜人,鼓勵「破袋」提高廚餘垃圾純淨度
    扔廚餘垃圾的時候是「破袋」還是「帶袋」最受市民關注。在昨天下午市城市管理委召開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4個月新聞發布會上,市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當大部分人能準確進行垃圾分類、習慣養成後,投放廚餘垃圾可以從「破袋」到「開袋檢查」再過渡到「帶袋投放」。
  • 大棒骨不屬於廚餘垃圾?這些垃圾分類問題官方回應了
    青島新聞網6月18日訊(記者 李倍)大棒骨屬於什麼垃圾?廚餘垃圾將如何處理?今天,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副處長、市市政公用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宋霽做客青島政務網「網絡在線問政」,就我市生活垃圾分類中市民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