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廚餘垃圾處理能力可滿足垃圾分類需求

2020-12-21 中國經濟網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劉瀚琳)「5月1日,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這標誌著垃圾分類由倡導轉化為法定義務。」5月6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城管委副主任張巖表示,垃圾分類挑戰最大的是廚餘垃圾的處理能力,目前本市的處理能力,可滿足當前垃圾分類需求。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環境衛生設施處副處長蔡華帥在此前採訪中提到,目前全市廚餘垃圾處理能力能達到8000萬噸,若按照去年全市垃圾產生量的2.77萬噸/日計算,即便廚餘垃圾佔到15%,垃圾處理能力足以滿足當前處理需求。

「全市焚燒設施處理能力緊平衡。」張巖說。據統計,目前本市現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共44座。其中包括焚燒設施11座,處理能力達到16650噸/日,實際處理量為1.43萬噸/日;生化設施23座,處理能力達到8130噸/日,實際處理2400噸/日。目前在建的3個焚燒設施將於2022年建成,可增加處理能力7600噸/日。實施垃圾分類後,用來焚燒的其他垃圾將會減少,焚燒緊平衡可緩解。

據介紹,《條例》下達後,垃圾分類行動在全市範圍引起反響。截至目前,市民已通過「12345」反映垃圾分類的電話達千餘次。5月5日,有關「北京垃圾分類」的輿情信息約3.5萬篇,微博#垃圾分類一起來#熱搜,閱讀量為3.4億,討論32.5萬。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不少小區在垃圾分類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定短板。「即便我們實現了精準投放,收運過程中如何保證不出現混裝混運的問題?」許多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的實施效果不無擔憂。

對此,北京開展了垃圾分類專項督導檢查。「從檢查情況看,《條例》實施以來,也發現了一些不足和問題。例如,有小區桶站設置不夠規範,標準不高,垃圾桶較髒,存有破損,基本無桶蓋;桶站值守力量不足,廚餘垃圾分類不夠純淨;有的小區內缺少再生資源回收點和大件垃圾暫存點,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還未進入,存在翻桶、撿拾可回收物,在小區內亂堆亂放等現象;一些社區、物業動員力度不足,樓門長、志願者等還未參與進來。」張巖說。

據介紹,前述問題已交由各區、各部門督促相關的責任人,逐一落實整改。此外,12345市民熱線、媒體、新媒體微博等市民反映的問題,都一併納入了問題整改清單,形成對問題的發現、整改、反饋閉環管理。

此前,為保障垃圾分類行動的施行,市城管委會同多部門陸續制定了「一大四小」文件,印發了《密閉式清潔站新建改造提升技術指引(2020年版)》等3項指引。會同市商務局、市文化旅遊局、市市場監管局印發《北京市餐飲服務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餐具目錄》《北京市賓館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用品目錄》。

為了明晰不同屬性垃圾分類,統一形象,易於辨識、方便監督,市城管委等部門牽頭設計了垃圾分類LOGO,由綠色、藍色、紅色、灰色四個色塊組成,突出綠色主體,匯聚成一個生生不息的光環,寓意垃圾分類、綠色循環。對垃圾轉運車進行了形象設計,並將陸續完成「換裝」。

在動員和執法準備方面,上線並發放垃圾分類指導手冊、掛圖、折頁等宣傳資料,錄製培訓視頻,組建垃圾分類宣講團,開發「垃分寶典」微信小程序。相關執法部門制定垃圾分類專項執法工作方案,明確執法案由、依據和標準。

張巖表示,目前全市已全面啟動以點帶面推進垃圾分類。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安裝廚餘垃圾控水控雜和就地處理設備,最大限度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產生;示範片區引領,逐步實現居住小區全覆蓋。年底前,全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的街道鄉鎮要達到90%以上;農村地區以環境整治為主,推進垃圾分類。細化減量措施,爭取將年度垃圾增速控制在4%以內。

來源:北京商報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催生廚餘垃圾處理需求,未來五年將迎投資高峰
    實行垃圾分類後,對於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環節產生影響最大的是溼垃圾的轉運和處理,一方面體現在垃圾車的需求的增量,另一方面則是需要新增溼垃圾處理設施。根據經驗數據,每人每天產生的廚餘垃圾約為0.3-0.5kg,數倍於餐廚垃圾(每人每天產生量約為0.1kg),我們預測僅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每天的廚餘垃圾清運量就達到13萬噸,廚餘垃圾的處置能力缺口大,預計投資規模將超650億元。
  • 今年底前南京廚餘垃圾日處理能力將達1650噸,可基本滿足現階段處理...
    揚子晚報網10月26日訊(通訊員 曲茜 記者 張可)在現行生活垃圾「四分類」的標準下,廚餘垃圾是佔比最大的,也是分類收運、無害化處理難度較高的。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從南京市城管局獲悉,隨著一批廚餘垃圾處理設施建成投用,今年年底前南京廚餘垃圾處理能力將達1650噸/日,可基本滿足現階段分出的廚餘垃圾的處理需求。丁家莊廚餘垃圾中轉站最近改造完成的棲霞區丁家莊廚餘垃圾中轉站,由智能化稱重系統、地磅數據辦公室、廚餘垃圾卸料大廳、中轉間和備用車廂對接平臺組成。
  • 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迎垃圾分類「大考」廚餘垃圾24小時後變有機肥
    一車廚餘垃圾經過氧化發酵等生化處理,24小時就能變廢為寶,成為遠銷山東等地的有機肥料。日前記者探訪位於海澱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再生能源發電廠的廚餘垃圾處理項目,這座設計規模為日處理量400噸的廚餘垃圾處理設施,每天可產生60噸至70噸有機肥料,資源化水平達到95%。
  • 「垃圾去哪兒」有答案 南京廚餘垃圾處理能力將達1650噸/日
    中國江蘇網10月27日(通訊員 曲茜 記者 羅鵬)廚餘垃圾去哪兒?隨著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的日子越來越近,如何把好垃圾收運最後一關,有效運轉垃圾分類,成為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南京市棲霞區丁家莊垃圾中轉站可日轉運60噸的廚餘垃圾,為垃圾收集轉運「打了樣」。
  • 餘毅:垃圾分類新國策下的廚餘垃圾處理實踐及思考
    隨著垃圾分類政策的不斷推進,全國已經有333個地級行政單位相繼出臺多項政策推行垃圾分類。在整個過程中,廚餘垃圾(溼垃圾)的產量超過預期,廚餘垃圾怎樣妥善地處理,已經成為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環。
  • 每日可處理百噸廚餘垃圾!深圳鹽田區廚餘垃圾處理基地掛牌
    南都訊記者謝粵蕾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即將於9月1日正式實行。日前,一套處理規模可達每日100噸的廚餘垃圾預處理設備在深能環保鹽田能源生態園率先落地並開始試運行,主要由擠壓脫水機,螺旋輸送機,臥式離心機等機械設備和管道、儲存罐連接而成,設計處理規模最大為10噸/小時。
  • 廚餘垃圾最後去了哪裡?我市大力規範廚餘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
    在生活垃圾分類責任牌上,各單位需要明確責任單位、管理單位的責任人,並將名字和電話填在牌子上,確保有專人負責垃圾分類工作;同時,責任牌上對各類垃圾的投放位置和投放方式都清楚標示,商戶可一目了然地了解投放要求;責任牌上還印上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分類運輸單位的清運時間、責任人及聯繫方式;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則需要各單位根據所在地的實際情況填寫。
  • 黑水虻每日可「吃」掉2.5噸廚餘垃圾 南京探索廚餘垃圾處理新途徑
    中國江蘇網7月15日訊 廚餘垃圾處置、資源化利用是推進垃圾分類的難點。記者14日從南京市高淳區城管局獲悉,高淳區漆橋街道建立了南京首個黑水虻繁育基地,用廚餘垃圾餵養黑水虻,探索廚餘垃圾和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新途徑。
  • 「大胃王」助力廚餘垃圾就地處理
    處理廚餘垃圾,顯然不只是做好垃圾分類就能一勞永逸的事,一套完善的餐廚垃圾處理系統,需要將「分類–運輸–處理」作為一個整體方案來解決。  在新發地試運行的「胃口大、吃得快、生冷不忌」的廚餘垃圾處理設備,無疑為廚餘垃圾的就地處置找到了新的解決路徑。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在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背後,許多像張青這樣的分類指導員、守桶人做了大量的工作。由於北京垃圾分類並未像上海一樣強制要求「定時定點」和破袋投放,但廚餘垃圾清運時要求其中不含有玻璃陶瓷、金屬雜物和塑料橡膠,除了部分示範小區外,不少小區都需要靠人工進行二次分揀才能滿足清運標準。為何會出現二次分揀?
  • 廚餘垃圾處理勁吹「綠色風」
    寧波市廚餘垃圾處理廠由寧波華聰建築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綠色建築設計、寧波首創廚餘垃圾處理有限公司運營管理。該項目作為中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配套垃圾分類的廚餘垃圾專項處理終端,具備完備的生產技術工藝,是中國首個採用世行貸款的PPP廚餘垃圾綜合處理項目、首個獲得「綠建三星運行」的市政項目,也是國家發改委第二批PPP試點項目、財政部第二批PPP試點項目。
  • 廚餘垃圾能用來做什麼?煙臺蘋果「吃上」北京廚餘垃圾肥
    接下來,這些垃圾會先進入預處理系統進行一遍篩選,挑出裡面體積較大、較硬的雜質,「以前大家的垃圾分類意識還不太強的時候,有時候從餐飲企業收回來的廚餘垃圾,裡面可能混進了菜刀、菜板這類雜物,如果不先篩選出來,可能會損壞後端的處理設備。」這裡的建設方北京綠海能環保有限公司項目運營管理部副部長嶽建功說。
  • 垃圾分類的青島經驗:一小區集中堆肥日處理廚餘垃圾千斤
    12月17日,「生活垃圾分類城鄉一體化體系建設」——第八屆零廢棄論壇在佛山召開。來自各地從事垃圾分類的相關工作者分享了他們在垃圾分類和處理方面的相關經驗。來自青島市城陽區街道辦事處的趙強從2017年分管街道的垃圾分類相關工作,今年3月,他主導設計研究山東省第一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站,5月份,城陽垃圾處理中心開始投入使用,他還積極推廣廚餘垃圾的堆肥工作,從源頭上實現了垃圾的減量,目前全街道舊改社區全部完成了集中定時定點投放撤桶並點的工作。
  • 廚餘粉碎機:背離垃圾分類初衷的偷懶
    為了更加便利,尤其是更快捷地處理廚房溼垃圾,廚餘粉碎機在城市悄然走紅。北京市民李賀最近通過網購買了一臺廚餘粉碎機,安裝在了廚房洗菜盆的下方,剩菜、湯底直接打開機器粉碎後,水龍頭衝水即可清理乾淨。相比下手將溼漉漉且油膩的廚餘垃圾進行分類,的確輕鬆了很多。「在國外留學時第一次見當地人使用,感覺十分方便、乾淨,北京早晚也要推廣垃圾分類,不如提前先用起來,早習慣。」
  • 分類垃圾桶、廚餘粉碎機、智能垃圾回收機……看垃圾分類催生了...
    尤其在產品類型上,除了傳統的垃圾桶,還湧現了乾濕分類垃圾桶、立式多層分類垃圾桶、壁掛式廚餘垃圾桶等「新型垃圾桶」,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記者了解到,由於實行垃圾分類回收後,不同垃圾會有不同的回收時間,錯過了只能改天再扔,因此分類垃圾桶較普通垃圾桶容量更大,並且有更多分層和顏色可供選擇。
  • 深圳加快建設廚餘垃圾處理設施
    「條例要求每天設置至少兩個廚餘垃圾投放時段,一些小區為了管理方便,只設置一個,居民總是錯過廚餘垃圾投放時間。」面對代表的提問,楊雷表示,當前深圳有22000多個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各區都向社會公布了兩個廚餘垃圾投放具體時段,城管部門將確保各垃圾投放點按時接受廚餘垃圾。部分小區可增置垃圾誤時投放點,為無法定時投放垃圾的居民提供便利。
  • 廣東: 變廢為寶 每日可處理廚餘垃圾近萬噸
    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近日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省新增生活垃圾處理能力9.4萬噸/日,目前總處理能力達14.9萬噸/日,是生活垃圾產生量的1.2倍,生活垃圾處理格局實現歷史性飛躍。其中,焚燒處理能力9.4萬噸/日,廚餘垃圾處理能力近1萬噸/日。這一飛躍如何實現?垃圾分類收運配套、處理設施的不斷完善,是重要保障。
  • 垃圾分類,北京準備好了嗎?
    與上海的垃圾分類有所不同,北京市統一按廚餘垃圾(綠容器)、可回收物(藍容器)、有害垃圾(紅容器)和其他垃圾(灰容器)進行分類。市民不知道如何分類怎麼辦?除了垃圾分類指導員的指導幫助,市民們還可打開垃圾分類查詢小程序「北京市垃圾分類寶典」,輸入垃圾名稱或拍照上傳圖片,便可查垃圾類別、如何投放。
  • 生活垃圾分類課堂|廚餘垃圾是什麼
    產生的食物殘渣、食品加工廢料和廢棄食用油脂等3其他廚餘垃圾表示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產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水產品、畜禽內臟等,簡稱「廚餘垃圾」3投放指南廚餘垃圾宜用可降解的垃圾袋盛裝,並去除食品包裝及餐具製品等,瀝乾水分後密閉投放至廚餘垃圾收集容器;提供餐飲服務的社會單位應配置與餐廚垃圾收運車相匹配的收集容器
  • 專桶運送or集中分類,餐館廚餘垃圾這樣處理了|直擊深圳垃圾分類...
    調查地點:酒樓食肆廚餘垃圾是所有垃圾中最難清理且產量最大的垃圾,《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實施後,作為廚餘垃圾生產「大戶」,餐飲酒樓食肆落實垃圾分類情況如何?在二樓、三樓醒目位置,可看到張貼的生活垃圾分類指引。店內安置的垃圾投放箱頗具設計感,並針對餐飲特點進行特別分類。其中,二樓用餐區設有5種分類垃圾投放桶,可分別投放水和冰塊、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以及有害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