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音樂版權戰火漸熄 二線音樂網站的危機並未解除

2021-01-07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在線音樂版權戰火漸熄

  拿到華研國際版權後5天,網易雲音樂火速進行版權互授。3月6日,網易雲音樂與阿里音樂達成音樂版權互相轉授權的合作,這是網易雲音樂在與騰訊音樂達成版權互授後又一次大規模的版權合作。業界認為,國家版權局提出網絡音樂作品應全面授權、避免獨家授權的要求後,在線音樂的版權戰火漸熄,不過互授雙方的內容質量仍是合作達成的重點,二線音樂網站的危機並未解除。

  據了解,網易雲音樂將天娛、愛貝克思(avex)、豐華、華研國際等音樂版權轉授給阿里音樂,同時,阿里音樂將滾石、S.M. 、BMG等音樂版權轉授給網易雲音樂。「此次合作涉及的部分版權為網易雲音樂剛剛到手的內容,可見網易雲音樂對版權合作渴望之大。」智察大數據分析師劉大偉直言。

  5天前,網易雲音樂和華研國際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將在華語音樂的宣傳推廣和原創音樂人的扶持培養方面,展開多樣化的合作。其中,在音樂版權合作方面,網易雲音樂已獲得華研國際旗下目前全量音樂曲庫的授權。未來,網易雲音樂還將與華研國際在華語音樂宣傳推廣、原創音樂人扶持培養方面,展開多樣化的合作。

  一個月前,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就網絡音樂版權合作事宜達成一致:「二者將相互授權音樂作品,達到各自獨家音樂作品數量的99%以上,並商定進行音樂版權長期合作,同時積極向其他網絡音樂平臺開放音樂作品授權。」

  事實上,這樣的版權互授合作在2017年就已展開。2017年9月,阿里音樂與騰訊音樂達成版權轉授權合作,騰訊音樂將獨家代理的環球、華納、索尼全球三大唱片公司與YG娛樂、杰威爾音樂、LOEN等優質音樂版權資源轉授至阿里音樂,曲庫數量在百萬級以上,同時,阿里音樂獨家代理的滾石、華研、相信、寰亞等音樂版權也轉授給了騰訊音樂。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邵希煒 )

相關焦點

  • 版權之爭後,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的「戰火」燒到獨立音樂人、直播...
    騰訊音樂移動月活增長停滯,環比下滑根據招股書信息披露,騰訊音樂收入主要來源於在線音樂服務和社交娛樂服務兩部分。在線音樂服務收入(Online music services)包含了訂閱服務、單曲和數字專輯、廣告、版權轉授等。社交娛樂服務收入(Social entertainment services and others)則包含直播打賞、會員費和智能設備銷售等。
  • 版權之爭,折射出在線音樂還未走出困境
    視頻走過的路,這次輪到了音頻幾年前愛奇藝、騰訊、優酷這三個BAT背景的視頻網站,與搜狐、樂視、芒果等二線視頻網站的也進行過一場類似的「戰爭」。2016年愛奇藝版權採購達1600部,較2015年增長100%;2015年第三季度優酷土豆購買版權花費了5.16億元。
  • 在線音樂版權戰爭
    招股書顯示,騰訊音樂2018年上半年營收86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的45億元大增超過90%,利潤為3.95億元人民幣,2倍於去年同期的1.743億元。然而,騰訊音樂收入的主要來源卻不是以付費音樂為主的QQ音樂。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其在線音樂用戶付費率只有3.6%,社交娛樂用戶的付費率僅為4.2%,與付費轉化率高達45%的Spotify相比,仍有巨大差距。
  • 多米音樂停擺,二線音樂平臺倒閉潮恐至
    在線音樂巨頭擼起袖子為版權爭奪正酣,第二梯隊的音樂平臺卻體力不支倒地。就在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兩大在線音樂巨頭達成版權合作、宣告版權之爭暫告一段落之時,二線音樂平臺多米音樂卻陷入停擺。智能音響品牌Sonos日前向用戶發送郵件表示,多米音樂計劃終止相關業務運營。
  • 多米音樂黯然退場 或引發二線音樂平臺連鎖倒閉
    【PConline資訊】 在線音樂巨頭擼起袖子為版權爭奪正酣,第二梯隊的音樂平臺卻體力不支倒地。就在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兩大在線音樂巨頭達成版權合作、宣告版權之爭暫告一段落之時,二線音樂平臺多米音樂卻陷入停擺。智能音響品牌Sonos日前向用戶發送郵件表示,多米音樂計劃終止相關業務運營。
  • 在線音樂App頻遭下架 版權成業務擴張雙刃劍
    直至7月22日,蝦米音樂才又重新出現在App Store中。對此,蝦米音樂官方網站及微博等並沒有公布下架的時間及下架原因。而北京商報記者也多次試圖聯繫蝦米音樂,並沒有得到相關回復。但是,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極大可能是因版權問題而引發的下架。   版權成業務擴張雙刃劍   從去年開始,在線音樂平臺的版權戰就已經打響,去年11月,騰訊QQ音樂曾起訴網易雲音樂,稱其有623首歌曲侵犯了騰訊斥巨資買下的「專用信息網絡傳播權」。而去年12月,酷狗音樂也正式起訴網易雲音樂,稱其平臺傳播的200首音樂作品涉嫌侵權。
  • 在線音樂平臺版權之爭落幕 | 天天新語
    在線音樂平臺向上遊切入內容創作將成為主流。近期,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就網絡音樂版權合作事宜達成一致,相互授權音樂作品,達到各自獨家音樂作品數量的99%以上。同時,雙方商定進行音樂版權長期合作,並積極向其他在線音樂平臺開放音樂作品授權。
  • 音樂網站中音樂版權方面出現的問題
    如今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給音樂網站的建設和發展帶來了有利契機,但是由此引發的音樂網站中音樂版權問題也開始得到了人們的關注。要想強化對音樂版權的保護,規範音樂網站的發展,保障音樂作品創作者以及整個音樂行業的有序發展,就要客觀深入地分析目前音樂網站中音樂版權存在的實際問題,為針對性措施的提出打下基礎。 第一,侵權問題嚴重。音樂侵權行為呈現出愈演愈烈的狀況,阻礙了音樂進步,而音樂侵權方式通常有直接和間接侵權兩種方式,如非法試聽和下載、用技術手段破壞等。
  • 在線音樂別掉在版權這個大坑裡!
    但中國音樂產業卻隨網際網路駛入了另一車道:野蠻的網際網路猶如一道「避風港」,音樂版權一直處於懸空狀態。平臺肆意上傳各類沒有版權的音樂且無需承擔任何成本。但近年來,付費和版權保護的聲音越來越大,音樂產業邏輯逐漸清晰,在線音樂各家之間的訴訟和封殺事件頻頻發生,版權價格開始暴漲,單打獨鬥多年的在線音樂開始「抱團」上陣,監管層的法律也接踵而至,版權開始成為在線音樂的頭等大事。
  • 騰訊網易互授版權,未來在線音樂競爭靠什麼?
    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此次就網絡音樂版權達成合作,有利於網絡音樂作品的全面授權和廣泛傳播,對維護網絡音樂版權良好秩序、建立網絡音樂版權良好生態起到積極作用。」在國家版權局莊嚴肅穆的官方網頁上,這則消息卻如平地驚雷般令網友慨嘆不已。在線音樂的話語權掌握在版權曲庫的手中,對於流媒體而言,版權曲庫的重要性已然在幾次「槍林彈雨」的版權之爭中揮灑得淋漓盡致。
  • 蘋果在線音樂服務落後 苦求歌星獨家版權救場
    蘋果在線音樂服務落後 苦求歌星獨家版權救場【TechWeb報導】4月13日消息,據科技資訊網站CNET報導,蘋果正在和多個頂級歌星和樂隊商談,希望為旗下在線音樂服務「Beats Music」爭取到歌曲獨家播出權
  • 網易雲,qq音樂,酷狗音樂國外聽歌受版權限制怎麼解除
    很多同學到了國外生活就發生很多不方便,比如看個國內是電影或者電視劇視頻音樂都有限制,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在國內上愛奇藝,騰訊視頻,網易雲看電影聽歌不都正常的嗎,怎麼到了國外就不行了呢。小夥伴們會發現幾乎絕大多數國內app的海外版權協議存在授權地區的限制,許多平時常聽的歌現在聽不到了,只好天天循環播放之前在國內下載好的單曲。打開網易雲,qq音樂,酷狗音樂,收藏列表裡2/3以上的歌都是灰的!想為自己的idol打個榜,買了黑膠唱片或綠鑽會員還是不能聽。因此今天教大家網易雲,qq音樂,酷狗音樂國外聽歌怎麼解除限制的方法及歌單變灰問題。
  • 網絡音樂版權收緊 創意型網站無版權支撐或消亡
    創意型網站或受打擊  關於維護音樂版權的問題,這幾年都有消息傳出,7月9日國家版權局的一紙「通知」,讓人們看到官方開始出手規範網絡音樂版權。樂童音樂的創始人馬客解釋:「以管理層力量介入有好處也有壞處,它也許推動了下載收費進展,但也打擊了音樂APP創新———海洋系(酷狗、酷我、海洋)、阿里系(天天動聽、蝦米)和騰訊系(QQ音樂),對音樂版權是種壟斷,他們的創新度不如一些小網站推出的APP(手機應用程式),在《通知》的打擊下,創意型小網站拿不到版權,他們可能會死掉。
  • 走過12年的蝦米音樂即將關閉,音樂版權爭奪不利最為致命
    在音樂版權內容的獲取上,沒能很好地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音樂需求,這也是我們最大的遺憾。」這話不假,版權是在線音樂的「勝負手」,重要性不言而喻。只可惜,在音樂版權爭奪上失利,是蝦米音樂的一個重大失誤,大到足以致命,一步錯步步錯,最終落得個涼涼的下場,令人唏噓不已。這還得從2015年說起。2015年3月,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組成阿里音樂。
  • 版權時代「蝦米」瀕死 在線音樂如何打勝仗?
    版權時代「蝦米」瀕死 在線音樂如何打勝仗?版權戰爭的一片狼藉後,在線音樂怎麼走?燒錢大戰帶來的必然是一片狼藉,優愛騰彼此傾軋,不斷燒錢,最後留下的是天價版權費用。音樂流媒體開展版權大戰,面臨的局面同樣如此。
  • 版權規範化僅僅是開始 在線音樂亟待走出「燒錢模式」
    但此前,來自國家版權局的官方數據顯示,7月的底時候,16家直接提供內容的網絡音樂服務商已主動下線未經授權音樂作品 220餘萬首,其中騰訊下線2.37萬首、酷我下線6089首、酷狗下線5088首、百度音樂下線64.2萬首。相較而言,百度音樂受此次清理的影響顯然較大,9月,百度音樂甚至還因此傳出將被出售的消息。雖然仍未被證實,但卻再一次凸顯了版權之於在線音樂行業的重要性。
  • 在線音樂的版權後遺症:燒錢版權大戰休矣,開啟生態戰
    國內音樂市場沒能繼續Spotify、Apple Music那樣純粹的音樂生意,騰訊音樂找到了社交娛樂的金礦,蝦米音樂嘗試在線下票務上掘金,網易雲音樂則試圖借一場場營銷來強化用戶忠誠度。可既然做了音樂相關的生意,版權永遠是躲不過去的坑,尤其是當盈利模式脫離音樂本身以後,版權的陣痛將持續性蔓延。
  • 在線音樂「命門」
    回想十四年前成立時,蝦米音樂有過高光時刻,「技術派」的王皓從美國網站爬來了音樂分類整理功能,在中國數位音樂的草莽歲月裡開出先河;後來這一功能又被網易雲音樂學到極致,取名「歌單」。十四年過去,數位音樂市場大變天,「抗鼎」的騰訊音樂市值超過280億美元,網易雲音樂緊追不捨,酷狗、酷我、千千靜聽……二線的音樂平臺都在創造短暫輝煌後,又迅速停留在歷史長河中,被人遺忘。如今,蝦米音樂也會被人徹底遺忘嗎?
  • 10 年音樂正版化之路:超 300 家在線音樂網站關閉
    從10年前火爆的MP3時代至今,在線音樂的發展始終與「正版化」如影隨形。此次版權局對音樂版權整頓後,各家音樂平臺對音樂版權的保護更上了一個層次。從對版權無意識到積極保護版權,在線音樂市場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大魚吃蝦米,在線音樂平臺展開版權競爭
    曾經,在版權爭奪激烈期,蝦米走錯路線,導致大部分歌手的音樂版權被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瓜分,此後沒有版權的蝦米痛失大批聽眾,從"烏託邦"式的鄙視鏈上端跌下,逐漸邊緣化。而真正獲得主流市場的,是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這些文藝青年不使用的平臺,在蝦米執著於塑造"高姿態"的同時,它們在二線以下城市擁有超過70%的用戶。牢牢佔據了下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