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中國林鈺華:金融開放將為花旗在華發展帶來更大機遇

2020-12-17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徐天曉

2007年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旗中國」)作為第一批外資銀行開啟本土法人銀行發展之路,一旬過後,我國金融行業更廣泛的對外開放,讓花旗這家兼具跨國與本土雙重基因的外資銀行更加振奮。

近日,花旗中國執行長、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林鈺華在花旗北京辦公室內接受了媒體的群訪,介紹了花旗中國的業務進展,並分享了她對更開放的中國金融市場發展機會的看法。

林鈺華

金融市場開放帶來更大機遇

在2018年的博鰲論壇上,我國公布11條金融開放措施;去年7月份,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又推出11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隨後央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先後頒布多項文件,在今年1月1日取消期貨公司、合資壽險公司,4月1日、12月1日分別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和證券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金融業對外開放不斷提速。

在林鈺華看來,金融市場的開放對花旗在華發展是非常好的消息。「在開放的環境下花旗中國的業務有多方面得益。比如金融市場的開放會吸引更多外國資金來中國投資,花旗中國的銀行間債券結算代理業務以及作為『債券通』報價銀行的業務都有所獲益。我們也在評估一些新的業務機會,比如本地基金託管和期貨業務,都是我們比較感興趣的。」

具體來看,例如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國際性資產管理公司會紛紛加入中國市場成立WOFE獨資公司,有計劃地為中國市場開發產品。花旗中國的零售銀行主要銷售第三方基金產品,因此可以為客戶提供豐富多元的理財產品選擇,而花旗的優勢在於專業的諮詢服務。。在林鈺華看來,金融開放意味著花旗中國將有更多的優質產品供客戶選擇。

科技與數據隱私保護

花旗集團近年來著力數位化轉型。中國金融市場數位化層面的發展使花旗中國的信用卡數位化轉型在集團十幾個信用卡發卡市場中做到了最好。據林鈺華介紹,在2016年時,花旗中國客戶在線申請信用卡的比重為3%;而隨著數位化功能不斷改進和提升,其信用卡在線申請比例已經接近100%。

「花旗的金融科技體現最多的地方是零售銀行,比如在線申請信用卡、與科技平臺合作聯合貸款,大數據分析信貸管理,以及今年開始運用人工智慧的對話機器人為客戶提供服務等。」

數位化發展進程中尤其要關注數據隱私及保護問題。林鈺華表示,「中國金融業的數位化程度在全球都是非常領先的。在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流程的改變、客人的體驗、系統的改變等都可能帶來一些操作風險。今年(2019年)花旗中國已經成立了一個數據管理部門,專注於管理和指導銀行所處理數據的安全和隱私。」

另外,近年我國新經濟發展迅速,而花旗在5年前便專門成立團隊開發新經濟領域的客戶,並成功抓住了這一浪潮。「花旗非常關注新經濟企業的發展,過去幾年新經濟相關的業務保持兩位數增長。對很多新經濟公司來說,花旗是首家和它們開啟業務關係的外資銀行,而現在有些客戶在全球都已是其領域內數一數二的公司」。

「花旗集團在全球跟中小企業打交道已有三四十年的歷史,對這塊業務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風控方面也有比較成熟的模型。」林鈺華表示:「花旗對於新經濟企業中的電商、在線旅遊、新零售、新能源、醫藥健康等領域,很有信心,相信其中蘊含著非常大的發展機遇。」

(編輯喬川川)

相關焦點

  • ——訪花旗中國行長兼執行長林鈺華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中國對外國銀行實行了開放政策,外資銀行在中國的經營環境也持續優化。1983年,花旗重新回到中國市場,開設深圳代表處。1993年,花旗成為首家將中國區總部從香港遷至內地的國際性銀行。2002年,花旗又在國際性銀行中第一家開設零售銀行業務。  2007年,外資銀行迎來了在華開啟法人化之路的重要「裡程碑」。
  • 花旗中國金融馳援 全力抗「疫」
    疫情當前,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旗中國」)積極行動,發揮金融對保障企業正常運營和抗擊疫情的支持作用,採取多項靈活措施為客戶在特殊時期的金融需求提供應急支持保障。「我們在危機中保持與監管和客戶的密切溝通,調整了一系列內部流程,並針對特殊需求實行特殊操作為客戶提供應急支持。
  • 花旗中國一年關閉五家支行 CEO歐兆倫將退休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6日訊(記者華青劍)花旗中國又關閉了一家支行,據銀監會網站消息,上海銀監局發布關於同意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關閉上海延安西路支行的批覆,批覆稱,自5月9日起,該支行應當立即停止經營活動,交回金融許可證,在指定報紙上發布公告,同時及時辦理工商註銷登記手續,並依照有關規定辦理其他後續事項。
  • ...復旦-花旗金融實務課程 | 開放金融變革下,打造生態系統是銀行...
    花旗中國企業銀行部科技傳媒及電信行業客戶部董事問晶瑋女士和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花旗中國信息科技部主管暨花旗集團大中華地區企業銀行財資與貿易金融部信息科技主管潘建玉先生,分別聚焦 「企業銀行業務」和「開放銀行業務」等主題為MBA學生們帶來精彩而深刻的實操課程。
  • 2020 復旦-花旗金融實務課程 | 開放金融變革下,打造生態系統是...
    花旗中國企業銀行部科技傳媒及電信行業客戶部董事問晶瑋女士和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花旗中國信息科技部主管暨花旗集團大中華地區企業銀行財資與貿易金融部信息科技主管潘建玉先生,分別聚焦 「企業銀行業務」和「開放銀行業務」等主題為MBA學生們帶來精彩而深刻的實操課程。
  • 花旗金融信息服務(中國)有限公司
    花旗金融信息服務(中國)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花旗集團在華建立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02年8月,迄今在中國的發展已經超過了十個年頭,是中國首批從事金融離岸外包業務的軟體技術服務企業之一,致力於為花旗全球業務部門提供軟體開發和技術支持。2011年,花旗中國數據中心在花旗金融信息建成並投入運營。
  • 花旗銀行在華首發花旗品牌信用卡
    周永贊先生用花旗信用卡在上海成功完成了第一筆人民幣的交易  花旗是首家在中國單獨發行信用卡的全球銀行  和訊銀行消息  2012年8月21日,花旗銀行(中國)宣布在華發行花旗品牌信用卡,其中國的信用卡業務正式開始運作。
  • 花旗中國積極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宣傳活動
    2020年,花旗中國以線上宣傳為主陣地,配合線下宣傳,積極開展2020年「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 爭做理性投資者 爭做金融好網民」宣傳教育活動。6030平方米的巨幅宣傳持續點亮上海花旗在提供溫暖、貼心的服務,也致力於把靈動、富有創造力、樂觀的一面帶給每位消費者。作為與消費者互動溝通的重要一環,我們將藝術充分融入金融知識宣教工作中。通過絢爛色彩的視覺衝擊,將歡樂、色彩和美感帶給消費者,欣賞藝術的同時,了解金融知識,共創「消保X藝術」新表達。
  • 花旗中國積極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宣傳活動
    2020年,花旗中國以線上宣傳為主陣地,配合線下宣傳,積極開展2020年「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 爭做理性投資者 爭做金融好網民」宣傳教育活動。    6030平方米的巨幅宣傳持續點亮上海    花旗在提供溫暖、貼心的服務,也致力於把靈動、富有創造力、樂觀的一面帶給每位消費者。
  • 金融戰「疫」丨發揮外資優勢 花旗中國協同中資金融機構跨境需求
    據中國銀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11日12時,近30家在華外資銀行和大陸臺資銀行發放的防疫及支持相關企業生產貸款已超59.6億元人民幣;捐款超過3537萬元人民幣;共捐贈醫療物資約69萬件,並通過發布疫情防控及金融支持等多項便民舉措助力國家的防疫工作。
  • 花旗中國金融馳援 靈活響應全力抗「疫」
    「花旗在危機中保持與監管和客戶的密切溝通,調整了一系列內部流程,並針對特殊需求實行特殊操作為客戶提供應急支持。感謝我們的員工加倍努力為這一特殊時期做出貢獻。」花旗中國執行長兼花旗中國行長林鈺華表示,「伴隨各行各業逐步恢復工作,花旗充分做好了迎接業務增量的準備,全體員工將繼續全力以赴服務客戶,協同應對情況變化,以優質高效的金融服 務全面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 花旗展望2020:看好金融科技發展
    花旗在2019年多次強調,市場對於美國經濟近期可能出現衰退的擔憂可能過度。花旗預計,明年美國經濟衰退概率僅為30%。2020年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依然是消費者支出。而隨著飛機和汽車製造業逐步恢復,投資對於明年上半年經濟增長也將有明顯拉動作用。具體來看,花旗認為,2020年美國就業增速會放緩,但無需過度擔憂。
  • 花旗銀行在華掘金80餘年:前半生得意,後半生失勢
    就這麼一個一集團性質的巨無霸,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它的起點僅只是在美國一個州註冊金額僅為50萬美金的小銀行,之所以能夠成長為參天大樹,根本原因是花旗的原始資本積累是建立在舊世界的血與淚上。本文不談政治,但是提到這裡不能逃避歷史:花旗銀行是美國歷史上進入中國的第一家銀行,它經歷了47年的發展,和其他外資銀行一起在舊中國遍地開花,通過各種手段,攫取了巨額財富;通過發戰爭財和美國1955年的兼併浪潮發展為「花旗公司」。
  • 花旗銀行全方位取經中國金融科技 個人銀行業務突破複製全球
    也是在此次見面會上,柏達仁向與會者傳遞出一個重要信息,即中國市場在花旗銀行全球的數位化發展中已具有戰略性意義,而其在中國市場取得的所有進步將成為該行未來全球平臺發展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某種意義上,花旗銀行準備複製「中國進步」。中國之於花旗銀行,一直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
  • 「未來銀行」花旗楊長浩:金融科技為未來銀行添翼護航
    在數字經濟浪潮背景下,金融界網站傾力打造《未來銀行》特別策劃,關注銀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銀行業未來發展圖景,探討銀行數位化轉型之路。針對以上問題,金融界網站在本期《未來銀行》中特別邀請到花旗中國財資與貿易金融部總經理楊長浩為我們深入剖析,分享重磅觀點。
  • 浦東30年·花旗中國前副行長:難忘大壺春和小紹興相伴的「初代...
    裴奕根的微信名為「花園石橋一耕夫」,意為「在花園石橋路耕耘的人」。這條路便是如今花旗銀行大廈的所在地。2005年7月,花旗銀行搬入陸家嘴花園石橋路33號,緊挨著黃浦江畔的新址,一座座新建的摩天大樓令裴奕根為之一振。 與陸家嘴高樓大廈同樣與日俱增的還有外資銀行在華不斷增長的新機遇。
  • ...籌備衝刺 花旗拿到基金託管業務資格,首家獲得資質的「美國銀行」
    (星展證券)將進入籌備的衝刺階段。金融界基金了解到,星展證券(中國)有限公司股東名稱及出資額、出資比例如下:星展集團執行長高博德表示:「隨著星展證券的成立,我們會進一步將新加坡的國際金融中心經驗、資源與中國本地實際結合,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在岸和離岸金融服務。」
  • 花旗銀行
    2007年4月,花旗成為首批註冊成為本地法人銀行的國際國際銀行之一。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為美國花旗銀行有限公司全資所有。目前,花旗中國在在華國際國際銀行中處領先地位,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成都、杭州、大連、重慶和貴陽擁有10家分行,31家零售銀行網點。花旗集團在全球超過160個國家和市場開展業務,是在中國最具有全球性的國際國際銀行。
  • 花旗銀行信用卡的中國生意
    眾所周知,花旗銀行在零售金融領域有著較強的競爭力,是世界上開展個人金融業務規模最大的銀行。國內銀行紛紛取經。作為一家外資銀行機構,花旗銀行進入中國,在營業網點數量和分布上的不足,對於客戶群的擴展有一定阻礙,在中國普及移動網際網路的當下,做線上推廣,就成為不二之選。只不過要問的是,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時候?
  • 2020復旦-花旗金融實務課程 | 加快創新步伐,拓展金融服務的廣度和...
    12月8日下午,花旗銀行副行長兼商業銀行部總經理陸烜先生、花旗銀行副行長兼金融市場及證券服務部中國區總經理楊驥先生,為復旦MBA同學帶來第五期復旦花旗銀行實務課程,分享了關於「商業銀行業務」與「金融市場與證券服務」的精彩介紹和案例解析。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打造互惠合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