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走進江南市場

2021-01-08 網易

2020-08-18 18:20:20 來源: 信息時報

舉報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穗農宣)8月18日上午,在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江南市場相關負責人共同見證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指揮中心江南市場工作服務站暨產品展示區正式啟用,將積極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加工經營主體與市場銷售主體的有效對接,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的公共服務能力。

  
通訊員供圖

  做為該工作服務站的主要運營服務方,江南市場將免費為場內有意向申報認定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經營主體的商家提供申報認定諮詢服務,以及免費向場內已加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的商家提供溯源系統使用諮詢和輔導服務。此外,還將通過推介會及座談等形式向場內商家宣傳推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品牌,吸引更多的生產經營和銷售主體加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

  在啟用儀式上,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被授予「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示範單位」牌匾。廣東省商品交易市場協會會長、廣州江楠農業(集團)發展有限公司、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葉燦江表示:江楠集團旗下產地端基地將率先申請加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認證體系」,並主動引導合作基地進行科學化、標準化種植。在江南市場產品展示區,來自廣東、貴州、江西、山東、湖南等地的優質農副產品依託「菜籃子」平臺亮相粵港澳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自2019年5月9日啟動建設以來,在省委、省政府關心指導下,深入謀劃、狠抓落實,舉全市之力推進建設,初步搭建了較為完善的粵港澳大體系灣區「菜籃子」標準化生產、現代流通服務體系、產品溯源體系、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平臺管理規則體系、政策支持體系、合作建設體系、理論研究體系。截至目前,已有111個地級以上城市加入合作共建行列,認定808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71家產品加工企業,共溯源登記超過1800個農產品,產品累計流通量超過22萬噸,為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提供了更多更優質的食用農產品。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指揮中心江南市場工作服務站暨產品展示區的啟用,將進一步提高「菜籃子」平臺指揮中心的服務水平,為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建設添磚加瓦、提效增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上市 掃掃碼就能辨別
    市場上這一「新面孔」採用怎麼樣的質量安全監控指標體系?如何進行質量安全監督?怎樣辨別真偽?新快報記者帶著市民們最關心的這些問題,採訪了廣州市農業農村局,他們逐一給出權威解答。據介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涵蓋蔬菜、水果、畜禽和蜂產品、水產品,包括62類蔬菜產品、62類水果產品、17類畜禽產品及蜂產品和10大類水產品,總限量指標數達21009項次。
  • 2020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山東行——濱州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李秀瑜 文/圖12月9-10日,2020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山東行採訪團來到被譽為「北方小江南」的濱州市。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濱州已認定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11家,加工企業5家。
  • 「內蒙古味道」香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啦
    「菜籃子」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內蒙古著力系統啟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將全面整合內蒙古農畜產品供應鏈,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定、檢疫等相關工作,加強質量監管,牛羊肉、雜糧、米麵、土豆等優質綠色農畜產品要實現「持證上崗」和全程可追溯,讓內蒙古味道香飄大灣區。
  • 山東菜籃子農產品展洽會部署深圳,搶灘粵港澳大灣區
    為貫徹落實魯粵兩省籤署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合作框架協議》,搭建山東省與大灣區高端市場產銷供需平臺,11月25日,山東菜籃子產品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展洽會在深圳市消費扶貧中心舉行。此次活動由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山東省農業展覽館、深圳市米袋子菜籃子聯合會承辦,並得到了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旨在進一步擴大山東省「菜籃子」產品在大灣區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
  • 給果品「服中藥」,杞縣蘋果進了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
    給果品「服中藥」,杞縣蘋果進了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市場信息網   2020-09-21 06:20:58   來源: 河南日報客戶端   評論:   「崔娜,崔娜,你看咱家的『傻子·尚』牌蘋果,通過了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產品質量安全監控指標體系檢測,各項指標均優於檢測標準。」
  • 廣東亞北攜手冰魔方,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高標準冷庫
    為了進一步提升粵北冷鏈設施智慧運維及綜合服務標準,打造好粵北農產品「新基建」冷鏈港,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近日,「冰魔方」籤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韶關配送中心,為其實施主體-廣東亞北農副產品冷鏈倉儲物流中心冷庫提供基於物聯網的冷鏈設施智慧運維管理&服務,打造人機互聯
  • 溫鮮生榮獲「粵港澳大灣區電商菜籃子工程承擔單位」稱號
    2020年7月13日,廣州市農村電子商務行業協會「粵港澳大灣區電商菜籃子工程承擔單位」授牌儀式在「溫鮮生」總部隆重舉行。出席本次活動的有廣州市農村電子商務行業協會秘書長張明旭、廣州市溫氏食品有限公司行政中心副總監董俊偉及公司其他同仁。
  • 粵港澳大灣區蔬菜產業論壇高質量發展論壇開幕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促進蔬菜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滿足粵港澳、東南亞及全球高端消費市場需求,12月10日,粵港澳大灣區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
  • 廣東梅州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大農場」
    摘要:梅州市依託「長壽之鄉」優勢,紮實推進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茶罐子、水缸子」,實現「菜籃子」全產業鏈條發展。
  • 江波理事長指導大灣區菜籃子產品·韶關配送中心智慧冷鏈運營管理
    為了進一步提升粵北冷鏈設施智慧運維及綜合服務標準,打造好粵北農產品「新基建」冷鏈港,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今年5月,前海粵十與冰魔方籤約了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韶關配送中心,為大灣區「菜籃子」產品韶關配送中心冷庫提供人工智慧冷鏈倉儲管理系統以及基於物聯網的冷鏈設施智慧運維管理&服務,雙方基於各自的工業物聯網(IOT)、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 AI )技術,深度連結冷鏈設施智慧運維管理平臺和冷鏈供應鏈管理平臺
  • 魚米之鄉益陽加入大灣區菜籃子「朋友圈」 首日籤下10.5億元大單
    益陽特色農產品吸引消費者選購羊城晚報訊 記者許悅攝影報導:25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益陽市展示中心啟動式暨特色農產品推介會在廣州舉行,「魚米之鄉」益陽市正式加入供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的「朋友圈」。通過展示中心這扇窗口,未來將有更多大灣區消費者品嘗到「益美益陽」的「江湖」味道。
  • 畢節地標產品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餐桌「新寵」
    廣州增槎路,匯集著當地各種批發市場、物流園區,其中包括廣州最大的果蔬交易市場——江南市場。40萬平方米的空間中,一輛輛載滿新鮮蔬果的小車在市場裡穿梭,其中包括著不少來自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的蘋果、大白菜、白蘿蔔、蓮花白等。
  • 湖南東安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 近10萬農戶共慶豐收
    湖南東安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 近10萬農戶共慶豐收 2019-09-20 22:08:3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陝西禾和農業集團積極融入粵陝合作,緊抓粵港澳大灣區果業市場歷史...
    粵港澳大灣區以粵港澳大橋為連結紐帶規劃人口7000萬,GDP20萬億元人民幣,隨著深圳到中山深中大通道2024年建成通車,大灣區建設將進入快速發展軌道。7000萬中高檔消費人群,給陝西名優特色果品尤其是高品質蘋果、獼猴桃等提供了一個巨大的高端消費市場。
  • 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檢測中心正式揭牌運營
    該檢測中心是廣州海關所屬肇慶海關和肇慶市懷集縣政府合作共建的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副產品檢測監管平臺,由廣州海關技術中心提供技術支撐,肇慶海關綜合技術中心負責實際運維,建築面積達1500平方米,可提供食品(農副產品)、植物產品、林化產品、日用陶瓷、建築石材、化妝品等商品檢驗檢測服務。
  • 從田間到粵港澳 媲美和牛品質的濱州牛肉「養成記」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12月10日,2020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山東行採訪團來到山東濱州,走進陽信縣億利源清真肉類有限公司。從田間到粵港澳,在這裡發現一頭牛的「奇幻漂流」。億利源操作加工生產車間據介紹,今年以來,陽信縣創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 4個、加工企業 2 家。
  • 搭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四梁八柱」
    4月21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2019)》藍皮書。該藍皮書分基礎設施、經濟貿易、科技創新、人文灣區和三地合作等五大版塊,以大量數據、翔實素材和現實案例全景展示了2018、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展情況,對大灣區發展重點、熱點與難點問題進行了理論探索,提出政策建議。
  • 萬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零售機陸續上線
    今天上午,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智能零售模式發布會暨粵旺新鮮「千點萬機」工程啟動儀式在省農業農村廳舉行。據介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自2019年9月28日正式啟用以來,致力於打造規模化的生產體系、全鏈條、全通透的質量安全溯源和監管體系、高效便利的流通體系。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 明確粵港澳大灣區範圍
    充分發揮香港、澳門、深圳、廣州等資本市場和金融服務功能,合作構建多元化、國際化、跨區域的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大力拓展直接融資渠道,依託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平臺。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參與大灣區創新型科技企業融資,允許符合條件的創新型科技企業進入香港上市集資平臺,將香港發展成為大灣區高新技術產業融資中心。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
  • 廣西: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互利共贏謀發展
    新華社南寧7月23日電 題:廣西: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互利共贏謀發展  新華社記者王念、王軍偉、潘強  廣西背靠大西南、毗鄰粵港澳、面向東南亞,是我國唯一與粵港澳大灣區既有省界接壤又有陸海江三種通道相連的西部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