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今年首單銀行IPO過會!A股再迎「小而美」農商行,深耕零售小微業務
黃紫豪
新年伊始,A股迎來一家「小而美」銀行——瑞豐銀行首發過會!
根據證監會披露信息,2021年第4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1月7日召開,審核結果顯示,浙江紹興瑞豐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
這家資產規模千億級的農商行,由此成為浙江省內首家上市農商行。據了解,瑞豐銀行在業內較早推進零售轉型,設立微貸事業部,以小微業務而聞名。
時隔兩年再衝刺
浙江首單農商行IPO
從紹興縣信用聯社,到紹興縣農合行,再到2010年正式改制為農商行,瑞豐銀行自設立後,通過盈餘公積轉增資本、送股、定向增資擴股等方式,經歷了7次註冊資本增加。
根據募集說明書,瑞豐銀行此次IPO擬發行股份數量為不超過452806475股。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充實資本金,提高資本充足率,增強抵禦風險能力和盈利能力,支持各項業務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實際上,瑞豐銀行上市之路,並非一片坦途。
2018年,瑞豐銀行就已提交招股說明書,當年7月,因財務數據臨近有效期,臨時取消上會審核。時隔兩年,該行再次啟動A股衝刺,此次成功過會,標誌著這家農商行即將登陸資本市場。
從證監會披露的信息顯示,發審委會議提出詢問主要包括:一項債權轉讓相關事項、行政處罰的具體整改落實情況、貸款風險分類判斷依據和執行情況等等。
根據最新披露的財務數據,2019年末,瑞豐銀行總資產共計1099.19億元,貸款總額達638.46億元,當年共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10.38億元。
據了解,A股已有4家資產規模1000億級資產的縣域農商行,分別是無錫銀行、張家港行、江陰銀行、蘇農銀行。算上紫金銀行、常熟銀行兩家資產規模2000億級農商行,江蘇省內已有6家上市農商行。瑞豐銀行的上市,標誌著A股迎來首家「浙江籍」農商行。
較早實現零售轉型
設立小微企業信用庫
個人貸款佔比超「半壁江山」,瑞豐銀行在業內較早實現了零售轉型。同時在開展小微業務方面,創新建設了一整套的體系框架。
深耕小微業務,與當地的產業結構息息相關。募集說明書顯示,瑞豐銀行所在的紹興市柯橋區,整體經濟發展程度較高,2016年第二產業佔GDP比重為51.56%,中小微企業是該地區第二產業的主要生產力來源。
具體模式上,瑞豐銀行設立小微信用庫,建立「白名單」制度,設立微貸事業部,加強企業園區推進和小微企業走訪對接,全面梳理摸排小微企業集聚點,精準對接企業資金需求,對信用庫內企業實行清單化管理,入庫企業可獲得免擔保信用貸款。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底,瑞豐銀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企業由2019年末的962家增加到1701家,投放金額由2019年末的11.68億元增加到13.16億元。疫情期間,該行用好用活兩項創新工具,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瑞豐銀行還引進德國微貸IPC技術,總結提煉出小微技術操作模式。即「三分」:分行業、分等級、分地域,「三看」:看流水、看車間、看三費,「三重」:重信用、重合作、重口碑,多角度分析小微企業的綜合能力,實現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的精準投放。
多渠道補充資本
中小銀行深耕主責主業
中小銀行作為深耕城市、縣域小微三農的「主力軍」,多渠道補充資本,對於中小銀行深耕主業具有重要意義。國務院金融委會議要求,採取多種有效方式加大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力度,增強抵禦風險和信貸投放能力。
實際上,為對衝疫情影響,今年來銀行體系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商業銀行補充資本的需求有所上升。單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指標來看,Wind數據顯示,37家上市銀行中,僅5家銀行三季度較一季度指標上升,其餘32家銀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資本充足率下降。
近期,中小銀行也在密集排隊上市,Wind數據顯示,共有15家銀行正在推進上市進程。
其中包括:亳州藥都農商行、廣東南海農商行、江蘇崑山農商行、湖州銀行、徽商銀行、廣東順德農商行、重慶三峽銀行、東莞銀行、江蘇大豐農商行、廈門農商行、江蘇海安農商行、蘭州銀行、廣州農商行、安徽馬鞍山農商行、廣州銀行。
發揮普惠金融「精準滴灌」作用,仍然是政策關注重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同時要求,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
央行年度工作會議也提到,繼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信貸政策精準滴灌作用,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