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湖南省超臨界流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立

2020-12-19 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11月3日下午,湖南省超臨界流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國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超臨界萃取技術分中心揭牌儀式在永州市農科園湖南和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舉行,永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洪武為中心揭牌,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布興、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參加揭牌儀式,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謝景林主持,副市長劉衛華參加揭牌儀式和院士專家座談會。

  湖南省超臨界流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由湖南省科技廳於2019年12月批准成立,依託和廣生物建設的科技創新與工程化的省級科研機構,也是目前我省超臨界流體技術領域唯一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提供產業化全套技術方案,助推湖南省千億戰略新興產業,並為相關產業的發展培養綜合型領軍人才。

  朱洪武為中心揭牌,並現場為韓布興院士和劉仲華院士頒發聘書,感謝院士專家對永州創建國家農業高新區、發展綠色高值產業的大力支持。

  在揭牌儀式後,劉仲華院士與湖南和廣生物公司就共建超臨界萃取技術分中心、永州農科園與湖南和廣生物公司就共建湖南省超臨界流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進行了籤約。在以科技創新促進永州綠色產業發展為主題的座談會上,與會的院士和專家結合各自專業領域和永州產業優勢建言獻策,大家表示永州生態資源豐富,綠色產業發展優勢明顯、潛力巨大,要加大開發利用,提升產品附加值,培養聚集優秀人才,引領行業技術進步,助力永州經濟社會發展。

  會議強調,永州市直有關部門要高度關注院士專家在永州開展科研和科技成果轉化運用工作,加強專家教授與企業的聯繫,藉助專家團隊的智慧力量攻克產品研發與應用過程中的難題,為永州引進更多的科技人才,加快科技成果在我市轉移轉化,促進我市高新技術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文/劉思寧)

相關焦點

  • 超臨界流體能源系統方面英文專著出版
    超臨界流體技術憑藉其在能源動力領域的潛力,被稱作是下一代「戰略技術」。以布雷頓循環為代表的超臨界動力循環及高溫熱利用等技術近年來在國際上已成為前沿熱點,並逐步從基礎數據積累進入到兆瓦級商業系統開發階段。不僅如此,流體在跨越臨界區域時的相變過程和機理研究對許多關鍵領域的突破十分重要,如超臨界發電、太陽能熱利用、新一代核能系統、航空航天工程、規模化儲能、精細化工及材料工程等。
  • 國際首部超臨界流體能源系統應用專著出版—新聞—科學網
    《超臨界流體在可再生能源系統中的應用手冊》(2卷本)  近日,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儲能研發中心研究員陳林主持編輯的英文專著《超臨界流體在可再生能源系統中的應用手冊該書是國際上第一部關於超臨界流體應用於能源化工系統方面的專著。 超臨界流體技術憑藉其在能源動力領域的重大潛力,被稱作是下一代「戰略技術」。以布雷頓循環為代表的超臨界動力循環及高溫熱利用等技術近年來在國際上已成為前沿熱點,並逐步從基礎數據積累進入到兆瓦級商業系統開發的階段。
  • 超臨界萃取技術產業化,遵義要做全國表率
    工人日報客戶端6月15日電「我們非常有信心打造國內首個超臨界萃取技術產業化示範基地。」6月14日,貴州匯倉農業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冉義斌告訴記者。當天,記者來到位於遵義市匯川區的貴州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應用研究中心,現場技術人員正緊張忙碌著超臨界流體萃取設備調試工作。
  • 超臨界微粒製備技術產業化「普萃特醫」異軍突起
    近日,超臨界技術專家、廣東普萃特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萃特醫)創始人胡勇剛博士在廣州舉行的普萃特醫開業暨廣東納米醫藥創新論壇上如是說。同濟大學教授汪世龍在論壇上表示,儘管超臨界微粒製備技術國際上已經出現很多年,但中國一直未有突破,普萃特醫的開業及項目落地,標誌著超臨界技術將在提升中國醫藥產業的競爭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 超臨界微粒製備技術產業化 「普萃特醫」異軍突起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胡釗、記者皮澤紅報導 「目前,超臨界技術應用範圍非常廣泛,但現階段中國對超臨界技術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萃取階段。」近日,超臨界技術專家、廣東普萃特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萃特醫)創始人胡勇剛博士在廣州舉行的普萃特醫開業暨廣東納米醫藥創新論壇上如是說。
  • 兼具液體和氣體特性的超臨界流體
    通常把處於溫度超過臨界溫度而不論其壓力和密度是否超過臨界值狀態的流體都歸之為超臨界流體。物理性質 超臨界流體是兼具液體和氣體特性的單一相流體,許多物理性質(如擴散性、黏度、密度、熱導、熱容、介電常數等)都介於液體和氣體之間,黏度更接近氣體,而密度更接近液體。
  • 超臨界狀態——從知識到技術應用
    ,在臨界點附近流體的物理化學性質對溫度和壓力的變化極其敏感,在不改變化學組成的條件下,即可通過壓力調節流體的性質。這個狀態對於一般人而言會覺得很神奇,也有研究者把物質的狀態分為四種:氣態、液態、固態、超臨界狀態(當然一般我們所說的物質第四態是等離子態)。也因為它這些神奇的性質,讓超臨界技術在很多領域得到研究發展和應用。目前發展較為成熟的是超臨界萃取和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
  • 超臨界co2流體萃取什麼狀態表示正常運行
    超臨界co2流體萃取什麼狀態表示正常運行   超臨界co2流體萃取,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24小時售後服務。無錫冠亞從事超臨界co2流體萃取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於一體的企業。
  • 面向未來的化工創新技術:微化工、超重力、超臨界、膜過程耦合……
    7超臨界流體技術超臨界流體技術作為一種「綠色化」的過程強化方法,不僅可以大大降低化工過程對環境的汙染,而且超臨界流體的擴散係數遠大於普通溶劑,可以顯著改善傳質效果,從而提高分離、反應等化工過程的效率引。為此 ,各國紛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超臨界流體技術開展研究。
  •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萃取選購常見問題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萃取選購常見問題 ,「12vugqc」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萃取,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24小時售後服務。無錫冠亞從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萃取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於一體的企業。
  • 超臨界流體發泡擠出機溫度控制系統
    摘要本文介紹了超臨界流體發泡擠出機的溫度控制系統,分析了影響擠出設備溫控系統精度的因素,並提出了改進措施。利用雙通道PID結合可控矽調整模溫機加熱冷卻的輸出功率,降低了系統的熱慣性與遲滯性。這種模溫機控溫精度可達到±1℃,極大地提高了擠出發泡製品的質量和成品率。
  • 湘潭再添一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
    近日,從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傳來消息,湘潭市7家單位獲批2020年度湖南省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今年是全市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最多的一年。新增的4家湖南省企業技術中心分別是湘潭永達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威勝電氣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利歐集團湖南泵業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湖南五洲通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新增的3家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分別是湖南科技大學高功效輕合金構件成形技術及耐損傷性能評價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工程學院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龍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調味品智能製造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 永州市代表隊榮獲2020年湖南省技能大賽·(第七屆)湖南省體育行業...
    11月4—6日,湖南省體育局、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湖南省總工會主辦的2020年湖南省技能大賽·(第七屆)湖南省體育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跆拳道項目),永州市代表隊榮獲團體第一名,選手夏雨獲得最佳品勢獎、最佳雙飛獎、最佳擊破獎。
  • 那些物質可以達到兼具液體和氣體特性的超臨界流體狀態
    調節壓力可以改變超臨界流體的密度,密度可以在類似液體到類似氣體的範圍內連續變化,從而使與密度相關的物理性質,如黏度、介電常數等也可以連續變化。所以在超臨界狀態下溶劑的極性和溶劑化能力可以通過調節壓力而連續變化,不用改變溶劑的成分。
  • 超臨界co2流體出現低壓故障與冷凝器內部壓力存在直接關係
    超臨界co2流體出現低壓故障與冷凝器內部壓力存在直接關係 ,「12vugqc」超臨界co2流體,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24小時售後服務。無錫冠亞從事超臨界co2流體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於一體的企業。
  • 超臨界科技鞋底 會是高端運動鞋新趨勢嗎?
    筆者關注到,這兩款運動鞋以及去年的「李寧 」都屬於高端運動鞋,它們除了價格貴、顏值高,還有個共同的特點,即均搭載了一項「黑科技」——超臨界發泡技術。超臨界流體工藝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首先提出,經美國Trexel. inc 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進行商品化。
  • 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5月11日,據媒體報導,發表在《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深海熱液區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將為研究生命起源等提供新的啟示。據了解,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共同合作,在2016年「科學」號科考船 的一次深海熱液航次中,研究人員利用「發現」號深海ROV機器人上搭載的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RiP),在深海熱液區發現了具有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噴發的熱液噴口。
  • 用在兆瓦級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機組上
    該機組完全由江增重工技術中心設計開發、全資子公司崑山江錦機械承制。循環還可採用多級壓縮中間冷卻技術進一步提高效率。 超臨界二氧化碳特性 工程上,將某流體所處的壓力(P)和溫度(T)均超過臨界壓力(Pc)與臨界溫度(Tc)時的這種狀態稱為超臨界。超臨界流體是區別於氣體、液體而存在的第三流體。
  • 我科學家在熱液體系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首次在熱液系統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據介紹,在我國大科學工程「科學」號科考船2016年的深海熱液航次中,研究人員利用「發現」號深海ROV機器人上搭載的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RiP),在深海熱液區發現了具有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噴發的熱液噴口,利用自主研發的深海熱液溫度探針測定了超臨界二氧化碳噴口溫度約為95℃,進而使用RiP探針直接在深海原位探測了噴發狀態的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
  • 犬木塘水庫開工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省最大單體水利工程
    18日上午,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省投資最大的單體水利工程犬木塘水庫在邵陽市開工。這一工程估算總投資102.5億元,將覆蓋「衡邵乾旱走廊」的邵陽、永州、衡陽和婁底4市8縣,緩解走廊中心地帶的灌溉缺水現狀,解決70萬群眾安全飲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