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蓮銷售尋求電商突圍 上架3月即日銷2.5噸賣成拼多多爆款

2020-09-04 二三裡資訊長沙

賣成拼多多爆款,湘潭蓮子實力出圈

疫情致批發和出口受阻,湘蓮銷售尋求電商突圍 上架3月即日銷2.5噸

今年5月,老農派開通了直播,每天4位主播、16個小時不間斷直播。

工人正在分揀湘蓮。

22.11元,這是湘潭商家老農派一斤裝去芯白蓮在拼多多上的價格。如果趕上搞活動,還能再減免2元。同樣的產品和包裝,在長沙超市,已經賣到了50元。

銷量10w+、評論10w+,蓮子類目排名第一,說出來估計讓人有點難以置信,這是一家因為疫情今年3月才開始發力拼多多的新店鋪。並且,店鋪的核心品類只有一個:湘潭蓮子。短短半年時間,老農派蓮子的銷量就達到90萬單,並且每天近萬單的訂單中,有約20%是回頭客。

農產品毛利率本來就不高,老農派蓮子這一極致單品究竟是如何煉成的?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潘顯璇

疫情致批發和出口受阻,湘蓮銷售轉戰新電商

除了偉人故居、檳榔飛地,湘潭還有一個標籤——蓮子之鄉。湘潭是中國三大蓮子產地之一,被稱為「蓮城」。

在做電商之前,老農派蓮子的掌門人譚宇翔的生意主要集中在線下。一塊是線下批發生意,主要靠此前積累的人脈,通過電話等方式訂購、發貨;另一塊是海外出口,主要是銷往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

「批發更容易一些,一個電話就是幾噸的生意。如果轉型做零售,需要一斤斤的售賣,去哪裡能找到這麼多的消費者?」這是譚宇翔最初的困惑。2019年3月,他就開通了拼多多店鋪,不過一直處於零運營狀態,嘗鮮兒的勁頭還沒過,譚宇翔的主要精力就回歸到了傳統線下生意。

作為湘潭本地人,譚宇翔從小在蓮花池邊上長大,懂貨也有貨,這是他的優勢。2014年,在外打工幾年的譚宇翔回到了家鄉,做起了蓮子的生意。創業四五年,靠著一股拼勁兒,譚宇翔就把生意做到了年營收一億元左右。在湘潭,這樣的農產品企業規模已相當不錯,完全可以過舒服日子。

「依靠湘潭蓮子的產地優勢,線下生意做得舒服,為什麼要轉型做線上?」在湘潭,跟譚宇翔有一樣想法的人不少。但生活總是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意外。今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譚宇翔的美夢:出口完全停滯,線下批發銳減三分之一,從農戶和合作社收來的蓮子滯銷。

譚宇翔想到了新電商。儘管此前並不了解,但譚宇翔還是決定認真試一把。令他沒想到的是,因為質量好、價格低,自家店鋪的蓮子很快起量,從每天兩千單,到四千單,再到活動期間一天一萬單。「線上不是沒有需求,只不過被我們忽視了。」

「蓮子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家庭主婦,此前消費場景主要集中在線下超市或菜市場。但疫情讓不少線下門店處於關門狀態,給了線上不少的機會。」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最早嘗試的人逐漸又通過拼單、分享等方式,帶動更多人來購買。」

產品過硬、價格便宜,通過一個個拼單,消費者逐漸增多了起來。譚宇翔曾在後臺看到,一位消費者一天甚至成功帶貨17件。「在不少群裡,出現了家庭主婦們『人傳人』現象,一個人下了單,帶動整個群裡的人一起下單。」

原產地發貨凸顯優勢,上架3月日銷2.5噸

在老農派店鋪的評論中,新鮮、生產日期近是出現最多的好評之一。

從採摘、晾乾、去殼加工到打包發貨、物流運輸,通常,不到一周時間,一袋蓮子就能從田間抵達消費者手中。這在傳統批發模式下是很難想像的,由於流通鏈條長,通常到達消費者手裡時已距離脫殼有數月之久。在新電商模式下,根據系統預測次日的單量,提前一天做好蓮子的去殼、去芯加工,並分裝入袋,訂單來了後直接發貨,幾天時間就能送抵消費者手中。這是原產地發貨的優勢之一,另外一個優勢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在傳統線下流通環節,農產品需要經過農戶/合作社、收購商、產地批發市場、目的地批發市場、零售商等至少六七個環節,才能抵達消費者手中。層層加價,自然價格也上漲了不少。而對於老農派來說,這一切就簡單了很多,從農戶和合作社手中拿貨,加工之後直接通過拼多多銷售,出廠價就是銷售價。減掉了中間商,一下子就比線下零售節約了不少流通費用,這也是老農派蓮子線上零售價僅是線下零售價格一半的原因,並且消費者購買一件也是這個價。

當然,想要打造高性價比產品,僅僅是原產地發貨還不夠。譚宇翔的理解是,必須要量級大。這是他從批發生意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今年6月,老農派的平均單日訂單量達到了5000單以上,這意味著,即使按照一斤的最小包裝計算,每天銷售的蓮子都達到了2.5噸,「差不多相當於20畝地蓮子的總產量。」譚宇翔表示。隨著量級的擴大,快遞費用、包裝費用都明顯下降。此前,包裹以及包裝的成本費用佔到了整個銷售額的30%多,而如今,這一成本費用已經降至不到兩成。

重視消費者評論反饋,堅持直播講解吸粉10萬

減少了中間環節,生產者有了和消費者直接對話的機會。最直接的,就是客服和評論。做了電商之後,譚宇翔養成了每天都要看評論的習慣,了解消費者反饋的問題。

最開始,蓮子的包裝袋是白色的,一些消費者覺得不吉利,於是有了紅色的包裝。有消費者反饋,想一次體驗多個不同品類的蓮子,於是老農派推出了雙拼款和四拼款。蓮子煮粥,需要更豐富的搭配,諸如紅棗、百合、銀耳等,不少消費者曾留言,能不能出一些組合品類?為此,譚宇翔又通過合作社的形式,將薏米、銀耳、百合等商品逐漸搬到線上,並與蓮子組合銷售。

「雖是零售,其實也是在為消費者定製商品。」譚宇翔表示,站在消費者角度思考問題,這是他覺得自己今年最大的變化。光看評論還不夠。在譚宇翔看來,還可以離消費者更近一點。今年5月,老農派正式開通店鋪直播。4位主播,每天16個小時,幾乎全程不間斷地講解。「沒有KPI要求,介紹商品就行。」譚宇翔把主播定位成出鏡版的客服,不僅隨時在線,並且可以一對多地在線解答消費者提問,效率更高。

更多的潛在消費者被挖掘出來,直播間裡平均每天有幾萬的訪客觀看。有了更多潛在消費者,問題也隨著而來。「為什麼蓮子會有孔洞?」「蓮子是長在地裡還是樹上?」「做一份蓮子羹,需要煮多久?」從提問就看得出來,這些非核心消費群體,對蓮子並不熟悉。為此,譚宇翔一度將直播間搬到了荷花池邊,講述蓮子是如何生長的,以及搬到廚房裡,向網友展示更多蓮子的做法和吃法。

現如今,老農派已積累了約10萬人的店鋪粉絲。儘管譚宇翔並不在乎直播帶來的銷量,但忠實的粉絲卻實實在在地帶來了高頻的轉化和復購:後臺數據顯示,通過直播間下單的平均轉化率要高於店鋪轉化率三個百分點。

延伸

新模式重塑供需場景

湘蓮電商化成趨勢

從發力新電商到成為爆款,譚宇翔僅花費了半年時間。普普通通的蓮子,如何做到的?答案藏在蓮子的產品流通模式裡。拼購解決了聚集流量的問題,產地直發將生產端和消費者直連,與消費者溝通,則有效推動了生產端的革新和升級。這在拼多多內部被稱為農地雲拼模式。

「創新的農地雲拼模式,貫穿了生產、流通、消費的全流程,重塑了需求和供給的場景,重構全流程要素配置和價值分配,使得農村、農業、農民能夠持續分享消費網際網路的發展成果。」狄拉克表示。

在譚宇翔的示範下,更多當地線下商家轉移到了線上,目前僅湘潭地區售賣蓮子的商家就已達到近百家,不到一年時間,湘潭蓮子電商滲透率幾乎從0達到了10%左右。「僅僅是蓮子的發貨快遞包裹,湘潭每天都有兩三萬件。」上述申通快遞負責人表示。

被問及今年在拼多多上的小目標,譚宇翔說:先賣他一個億。一億元,這幾乎是他經歷了四五年線下積累才達到的年銷售額,但現在譚宇翔信心滿滿,「拼多多上的農產品機會還有很多,湘蓮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來源:湖南在線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賣成拼多多爆款,湘潭蓮子實力出圈
    三湘都市報記者 潘顯璇 22.11元,這是湘潭商家老農派一斤裝去芯白蓮在拼多多上的價格。如果趕上搞活動,還能再減免2元。同樣的產品和包裝,在長沙超市,已經賣到了50元。 (工人正在分揀湘蓮。)原產地發貨凸顯優勢,上架3月日銷2.5噸在老農派店鋪的評論中,新鮮、生產日期近是出現最多的好評之一。 從採摘、晾乾、去殼加工到打包發貨、物流運輸,通常,不到一周時間,一袋蓮子就能從田間抵達消費者手中。這在傳統批發模式下是很難想像的,由於流通鏈條長,通常到達消費者手裡時已距離脫殼有數月之久。
  • 湖南湘蓮實力出圈 半年賣成拼多多爆款
    00:0022.11元,這是店鋪老農派一斤裝去芯白蓮子在拼多多上的價格,如果你趕上做活動,系統還會再直接減免2元。同樣的產品和包裝,50公裡之外的長沙某超市,已經賣到了50元。疫情成了催化劑把蓮子搬到新電商,譚宇翔之前想都沒想過。在做電商之前,譚宇翔的生意主要集中在線下。一塊是線下批發生意,主要靠的是此前積累的人脈,通過電話等方式訂購、發貨;另一塊是海外的出口,主要是銷往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批發更容易一些,一個電話就是幾噸的生意。
  • 湖南湘蓮實力出圈,半年賣成拼多多爆款!一件也是批發價!湘潭小夥賣湘蓮,一天能賣20畝
    22.11元,這是店鋪老農派一斤裝去芯白蓮子在拼多多上的價格,如果你趕上做活動,系統還會再直接減免2元。同樣的產品和包裝,50公裡之外的長沙某超市,已經賣到了50元。銷量10w+、評論10w+,蓮子類目排名第一,說出來估計你都很難相信,這是一家因為疫情今年3月才開始發力拼多多的新店鋪。
  • 「湘字號」農產品電商化提速
    湘潭的蓮子、龍山的百合、祁東的黃花菜,這些原本電商化率較低的農產品,今年以來在疫情影響下借力電商加速上行,線上銷售額不降反增,有的甚至在電商平臺上成為爆款。  在新電商平臺拼多多上,一家今年3月才發力的湘潭蓮子店鋪,短短幾個月時間在電商平臺上衝上蓮子類目第一;在農業B2B電商惠農網銷售平臺上,懷化的種子種苗今年以來異軍突起,銷售額同比增長10倍多……「湘字號」農產品賣「爆」電商平臺的背後,是在疫情的催化下農產品加速電商化的趨勢。
  • 「湘字號」農產品電商化提速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拼多多上,一家今年3月才發力的湘潭蓮子店鋪,短短幾個月時間在電商平臺上衝上蓮子類目第一;在農業B2B電商惠農網銷售平臺上,懷化的種子種苗今年以來異軍突起,銷售額同比增長10倍多……「湘字號」農產品賣「爆」電商平臺的背後,是在疫情的催化下農產品加速電商化的趨勢。
  • 電商賣車或成趨勢,拼多多賣「勞斯萊斯」就是正確的嗎?
    拼多多在賣車這件事可謂專心致志,盯上特斯拉後又盯上勞斯萊斯了。 但拼多多一直以來賣的都是低價生活類用品,如今怎麼賣上豪車了?其用戶有能力買車嗎? 此外,在天貓與京東都湧入賣車這門生意時,未來電商賣車或也成趨勢,那線上賣車會成主流嗎?
  • 電商賣車或成趨勢,拼多多賣勞斯萊斯就是正確的嗎?
    此外,在天貓與京東都湧入賣車這門生意時,未來電商賣車或也成趨勢,那線上賣車會成主流嗎?繼特斯拉後,拼多多又打起了賣車生意算盤繼特斯拉賣車風波後,拼多多又打起了賣車生意算盤。近日,多方媒體報導稱,拼多多上一家名為"託海汽車官方旗艦店"店鋪開始售賣勞斯萊斯幻影,配置價1068萬元,補貼直降122萬元後售價約946萬元。
  • 社交電商|淘寶特價版或成阿里對標拼多多的產物
    以拼多多、京東和阿里為主力的國內社交電商行業的競爭從未停歇過,下沉市場的火熱也並不是偶然。當然,不可忽視的是,行動支付和智慧型手機的加速下沉為拼多多帶來了可觀的流量。在傳統電商將注意力放到消費升級上,強調電商品質化的時候,拼多多卻反其道而行之。在產品促銷、促活、夥客及運營方面,將利誘通過社交的形式表現出來,針對低價+爆款為用戶提供極其廉價的商品,快速抓取到中國下沉市場的心。這是拼多多能夠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 彝族小夥拼多多賣原產地直發山貨成脫貧帶頭人
    藉助拼多多創新扶貧助農模式「多多農園」,在短短一年時間裡,杞沅聰帶領著合作社138戶種植核桃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把銷售額從零做到超千萬,不僅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更讓這個曾經封閉落後的小山村,成了遠近聞名的電商村。返鄉新農人「拼」出「山貨王國」對於要不要讓杞沅聰「子承父業」,杞家曾有過嚴重分歧。
  • 從0開始到月銷千萬,普寧90後小夥拼多多賣女裝逆襲
    從0開始到月銷千萬,普寧90後小夥靠拼多多賣女裝實現小目標「2020年的目標是賣1個億。按照目前平臺的發展速度,問題不大。」阿林(化名)給自己的拼多多女裝店鋪設了一個小目標,到今年年底銷售額突破1億元。時間調回到半年前,當時1億元對阿林來說還是一個想都不敢想的數字,「那時想著店鋪能維持下去就行。」入駐拼多多一年多,阿林實現了銷售額從0到月銷千萬的增長。
  • 國產品牌如何利用電商突圍,做出自己的品牌?
    說起來也不簡單,其實這位老闆早就試水了電商,當年電商還是淘寶的天下的時候,就開了個淘寶店,但由於不懂電商運營,加上競爭激烈,店鋪基本上就成了一個擺設,後來就索性關閉。第一次試水電商做自己的品牌就這樣失敗了,不過,這並沒有什麼妨礙,因為工廠還過得下去,外部訂單還是非常的多。但到了今年,這特殊情況,工廠就差點兒倒閉了。
  • 從澳大利亞回到中國新疆 90後姑娘拼多多賣棗年銷3000萬
    趙閆掰著手指算了算,單就2020年,加工廠收購、加工的紅棗數量已經不低於3000噸,在銷售上則實現了線上線下雙管齊下,過去的一年裡,僅是他們的拼多多線上店鋪的銷售額就達到了3000萬。創業親兄弟,打棗姐弟兵!
  • 普寧90後小夥拼多多賣女裝逆襲:月銷千萬,今年要賣1個億
    「2020年的目標是賣1個億。按照目前平臺的發展速度,問題不大。」阿林(化名)給自己的拼多多女裝店鋪設了一個小目標,到今年年底銷售額突破1億元。時間調回到半年前,當時1億元對阿林來說還是一個想都不敢想的數字,「那時想著店鋪能維持下去就行。」入駐拼多多一年多,阿林實現了銷售額從0到月銷千萬的增長。
  • 拼多多無貨源店群_選品_電商行業核心專業知識
    Lesson 5 拼多多核心之選品同學們好,我是海豚小峰,專注電商10年,為大家分享電商行業核心專業知識。前面咱們講述了拼多多這個平臺的發展趨勢,拼多多無貨源店群是什麼,拼多多店鋪註冊,拼多多店鋪的基礎設置等相關內容,那麼這節課講的是電商行業核心的專業知識,選品!(敲黑板!)小板凳,筆記本準備好,我們開課啦!
  • 以拼多多、京東和阿里為主力的社交電商行業的競爭仍舊火熱
    以拼多多、京東和阿里為主力的國內社交電商行業的競爭從未停歇過,下沉市場的火熱也並不是偶然。當然,不可忽視的是,行動支付和智慧型手機的加速下沉為拼多多帶來了可觀的流量。在傳統電商將注意力放到消費升級上,強調電商品質化的時候,拼多多卻反其道而行之。在產品促銷、促活、夥客及運營方面,將利誘通過社交的形式表現出來,針對低價+爆款為用戶提供極其廉價的商品,快速抓取到中國下沉市場的心。這是拼多多能夠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 開網店2個月「拼」出銷量10萬+ 依託電商平臺 酒泉洋蔥熱銷全國
    開網店2個月「拼」出銷量10萬+依託電商平臺 酒泉洋蔥熱銷全國洋蔥裝車後發往全國各地開店4個月,賣出3000噸洋蔥,四成以上賣到了廣東。這是甘肅省酒泉市李成明試水新電商的成績。出道即高光,李成明的「剝洋蔥」生活累並快樂著。
  • 開網店2個月「拼」出銷量10萬+依託電商平臺 酒泉洋蔥熱銷全國
    原標題:開網店2個月「拼」出銷量10萬+依託電商平臺 酒泉洋蔥熱銷全國   開店4個月,賣出3000噸洋蔥,四成以上賣到了廣東。
  • 拼多多無貨源,選品沒錯,類目精準,為啥就是賣不出去?
    拼多多無貨源,選品沒錯,類目精準,為啥就是賣不出去?其實很多朋友在沒接觸拼多多無貨源的時候,學習和了解的都是比較粗淺的理論知識,在沒有專業人士或老師指導的情況下,運營方式很容易走入誤區。誤區三:甩手掌柜,上架就有流量很多人認為拼多多有著自然流量,上架了就會有一定的消費者購買,這樣「躺贏」的想法,小有有也是無力吐槽了,要真能躺贏,我還在這碼字嗎?
  • 藍波灣電商之拼多多小白開店難嗎怎樣做
    拼多多從0到6億,拼多多只用了不到6年時間,「3億人都在用的App」似乎也應該改成「6億人都在用的App」。也是網際網路發展的趨勢了。最近許多小夥伴都有在拼多多開網店的心思,但也有許多問題,問的比較多的問題就是拼多多新手開店難嗎這可是個模稜兩可的問題,正所謂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 為何拼多多一斤蓮子賣20超市卻賣50?懂秘密的商家年賺1億
    不過在電商發達的今天,一切都變了,離原產地很遠的地方通過電商也能買到很便宜的水果。 在最大的農貨電商平臺拼多多上,排名土特產榜暢銷店鋪第一名的,是一家賣湘潭蓮子的店鋪。其中,去芯白蓮子1斤只要2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