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熱看"中國科技崛起,看不懂的是中國科技崛起背後的文化力量

2020-09-05 品牌100分

很多朋友問,歐美各國及企業到底怎樣看待中國科技的呢?在面對可能實現科技崛起的新興科技強國,他們內心是種什麼樣的感覺?羨慕,忌妒,抑或是無所謂?回過頭來,我們到底應該讓歐美各國和企業如何看待中國科技崛起呢?這一崛起,對歐美傳統經濟格局是一種衝擊,還是更好的發展機遇?其實,歐美各界眼裡,想要弄明白的一個問題便是,中國科技崛起,是想展示力量和肌肉,還是想展現機遇和合作?


歐美對於中國科技崛起,緣何更多「熱看」卻不再「冷眼」?

改革開放40年,中國速度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標杆,我們在各個領域不斷追求卓越、實現超越。當時,歐美西方國家對於中國經濟的崛起,更多的持有一種「冷眼」旁觀的態度。其根本原因是,我們與他們的差距甚遠,在他們看來,我們所取得的經濟成就,完全不足掛齒,更加不值得他們產生任何憂慮。即便我們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偶爾也會取得一些科技研發上面的突破,但這種突破,往往並不是世界級的科技成果,基本上是填補國內空白性質,與之談不上競爭,更無法對於歐美科技產生挑戰。

中國經濟的發展,度過了艱難的原始積累期,我們更多的是補短板,我們更多的關注於維繫10幾億人口的基本民生,我們更多的關注於民族基本產業得到保障性的發展。因此,歐美等西方國家基本「冷眼」以對——他們希望中國能夠改變14億人口大國的民生,這樣,歐美便可以輕鬆開闢並佔領這個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事實證明,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不但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進步與發展,同時,也為歐美跨國公司創建了世界最龐大的消費者市場,這恰恰成為維繫世界經濟發展的源動力。

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們需要提高14億人民的生活質量,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新目標。這時,中國科技開始逐漸崛起,尤其是在最近的10年當中,中國在一系列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高鐵,中國電網,中國網際網路,中國網絡通訊技術等,成為世界級的標杆和領導者,我們不但擁有這些領域強大的製造能力、最大規模人口的市場,還擁有這些領域世界級的科技成果和專利技術。中國開始在一些領域扮演領導者的角色。

中國的高鐵技術是世界上最優秀最成熟的高鐵技術,中國的特高壓輸變電技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力技術,中國的網際網路科技和企業迅速崛起,湧現出僅次於美國的網際網路科技巨頭,中國的網絡通訊技術在5G時代終於領先世界,華為、中興為代表的通訊企業佔據了世界5G核心專利技術的制高點。我們有了令歐美各國和企業「望其項背」的感覺。

於是,歐美從「冷眼」看中國變成了「熱看」,中國俗稱歐美人「眼紅了」。事實上,令歐美眼紅的還有前蘇聯和日本,它們都曾經在核心科技領域超越過歐美,但最終它們都無疑遭到了歐美世界的打壓。

中國科技崛起並非偶然,而是歷史必然

目前,包括華為、哈工大等一些企業和機構遭遇到「實體清單」的制裁,很多人擔心,中國科技崛起是否會停下腳步,按照歐美人所期待的「世界工廠」定位繼續發展下去?答案是否定的。中國科技崛起並非偶然因素,而是中國歷史發展歷程當中的必然。

縱觀世界歷史,能夠像中國這樣擁有5000年歷史積澱的國家完全沒有,而能夠像中國這樣一直保持完整的千年文化的傳承的國家,同樣也沒有。與此同時,能夠像中國這樣,一直保持經濟繁榮,並在相當的歷史時期內,中國經濟都是世界經濟的頂峰,也沒有第二個國家能夠做到。

況且,中國經濟歷史當中所取得的成就,完全依靠的是中國人民的艱苦奮鬥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中國歷史上沒有任何的殖民統治和掠奪的經歷。因此,我們也可以據此判斷,中國再次崛起也一定依靠中國自身的力量來完成,而不是依靠歐美國家的殖民和霸權模式來實現。


歐美看不懂的中國科技背後的文化力量

中國文化是地球上自成體系的獨特文化,它不僅影響著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發展,還同時影響著中國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很多歐美朋友看不懂,為什麼中國製造能夠成為世界上最完整的製造業產業體系?這與中國人的學習精神和自力更生的文化有很大關係。作為一個擁有10幾億人口的大國,我們需要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夠有尊嚴的生活,並力圖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能生活得更好。而製造業恰恰迎合了中國人民的需要,它可以轉移更多的農業勞動人口到製造業領域務工獲得收入。當年,歐美公司根本不相信,世代以土地為生的中國農民,會在改革開放製造業迅速發展的大潮當中,能夠成為合格的產業工人。事實勝於雄辯,哪怕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商品,都有中國農民工的奉獻和付出。正是中國人的學習精神和自力更生的文化,成就了中國製造供全球,成就了中國「世界工廠」的神話。

打開中國的網際網路APP,很多歐美人看不懂,為什麼中國那麼多家長因為孩子學習而擔憂?一個外國朋友問:「家長又不是老師,家裡又不是學校,為什麼中國家長做了學校和老師做的事情?」我跟他講,這在中國被稱為「家校教育」,中國家長認為,學校教學和家庭教育同樣重要。與歐美教育不同,我們雖然也奉行拔尖教育,我們的孩子也要通過激烈的競爭才可以考上大學,但我們的義務教育的各個階段,高中及大學教育,所營造出來的便是中國人所推崇的競爭文化。正是在這樣的文化教育力量的驅使下,中國培養出越來越多的世界級人才,中國每年培養出世界上數量最多的頂級科技人才。

我遇到一位美國朋友,他說,美國再工業化就是一個笑話。與中國擁有層次結構清晰、數量穩定的人才不同,美國基本上只有兩個層次,世界頂級人才和普通人,雖然美國擁有並吸引了世界上最多的頂級人才,但美國也同時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普通人。當中國工廠裡擁有無限多的工程師和製造技師時,美國製造業企業羨慕不已,因為如果工廠開在美國,根本沒有辦法招聘到如此多且合格的工程師和製造技師。即便從事簡單的製造業工人,美國招聘進來的工人的能力和水平也完全無法與中國產業工人相提並論。而這種差距的產生,並非完全來自於製造業,而是來自於整個國家的文化體系。

結束語

我曾經建議歐美朋友好好看一看華為創始人總裁任正非接受媒體的採訪,他的言談舉止非常具有中國文化的特徵,低調、內斂,堅定而執著,不事張揚,擅於低頭做事,卻從不向困難屈服。當今,中國科技崛起被歐美國家「熱看」,但需要歐美國家正確看待中國科技崛起是歷史的必然,是中國14億人的意志使然,不可阻擋。

相關焦點

  • 「南陽清水科技」入選《崛起中國》欄目
    為了發掘中國傳統商道中的文化精粹,結合新時代新形式下的品牌發展戰略、激勵品牌企業以誠立足、以信經營,讓品牌傳遞中國力量,展示中國形象。《崛起中國》欄目旨在通過聚焦民族企業在樹立民族品牌的突出表現、決戰脫貧攻堅的貢獻以及誠信品牌建設的成就,展現當代企業的擔當、社會責任感,助力企業以及品牌提升其品牌美譽度、影響力。   南陽清水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公司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是一家專注於真空鍍膜設備研發與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
  • 香港專欄作家陳偉強:美國打壓TikTok的背後 是對中國新興科技崛起...
    中新社香港8月27日電題:香港專欄作家陳偉強:美國打壓TikTok的背後 是對中國新興科技崛起的恐懼中新社記者張曉曦美國近期一系列針對TikTok(抖音海外版)的打壓行為,受到海內外輿論的質疑和譴責。近日,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時事專欄作家陳偉強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指出,美國打壓TikTok的背後原因,是對中國新興科技崛起的恐懼,並將美國的國內矛盾轉移至外部。作為香港十分活躍的專欄作家,陳偉強經常在香港報章上發表評論文章,表達其個人對時事、政治局勢的看法。對於美國打壓TikTok的行為,陳偉強在受訪時明確指出,這一事件的背後是中美博弈。
  • 「廣州易風健康科技」入選《崛起中國》欄目
    (原標題:「廣州易風健康科技」入選《崛起中國》欄目)
  • 「四川普瑞斯生物科技」入選《崛起中國》欄目
    為了發掘中國傳統商道中的文化精粹,結合新時代新形式下的品牌發展戰略、激勵品牌企業以誠立足、以信經營,讓品牌傳遞中國力量,展示中國形象。《崛起中國》欄目旨在通過聚焦民族企業在樹立民族品牌的突出表現、決戰脫貧攻堅的貢獻以及誠信品牌建設的成就,展現當代企業的擔當、社會責任感,助力企業以及品牌提升其品牌美譽度、影響力。 四川普瑞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無菌醫療器械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生產的重點產品和專利產品有避光輸液器、TPE輸液器、留置針、低阻力配藥器,其中有兩個避光(寬波段)輸液器屬於全球首創產品。
  • 日本開始流行偽中國語,背後是中國經濟、文化實力的快速崛起
    2019年4月訪華結束後,河野太郎發表了一條推文,連中國網友都能看懂。為什麼日本開始流行偽中國語呢?其實在100多年前,日本一直都是用這種偽中國語的,就是全部都是漢字組成的,出現在各種書籍、公文、告示、合同、文字標題中,平假名、片假名只不過是作為輔助。所以日本流行偽中國語其實是復古,背後是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實力的快速崛起。
  • 助力工業製造2025戰略,浩辰CAD為中國科技崛起不斷助力
    在全面推進「中國製造2025」強國戰略的背景之下,晶片自主化、工業軟體實現自主可控,就成為影響中國崛起的重要因素。以浩辰CAD為代表的國產工業軟體企業,始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中國的科技崛起之路注入新的活力。
  • 「深圳市前海新絲路科技」入選《崛起中國》欄目
    為了發掘中國傳統商道中的文化精粹,結合新時代新形式下的品牌發展戰略、激勵品牌企業以誠立足、以信經營,讓品牌傳遞中國力量,展示中國形象。《崛起中國》欄目旨在通過聚焦民族企業在樹立民族品牌的突出表現、決戰脫貧攻堅的貢獻以及誠信品牌建設的成就,展現當代企業的擔當、社會責任感,助力企業以及品牌提升其品牌美譽度、影響力。深圳市前海新絲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是深圳市前海絲路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運營的子公司。公司定位為全球電子科技產業供應鏈服務平臺,主要服務於中小創業型電子科技企業。
  • 「北京中景橙石科技」入選《崛起中國》欄目
    為了發掘中國傳統商道中的文化精粹,結合新時代新形式下的品牌發展戰略、激勵品牌企業以誠立足、以信經營,讓品牌傳遞中國力量,展示中國形象。《崛起中國》欄目旨在通過聚焦民族企業在樹立民族品牌的突出表現、決戰脫貧攻堅的貢獻以及誠信品牌建設的成就,展現當代企業的擔當、社會責任感,助力企業以及品牌提升其品牌美譽度、影響力。作為生態藝術混凝土地面領域的專業企業,北京中景橙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研發、設計、生產、施工管理、技術諮詢於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
  • 香港專欄作家陳偉強:美國打壓TikTok的背後 是對中國新興科技崛起的恐懼
    中新社香港8月27日電題:香港專欄作家陳偉強:美國打壓TikTok的背後 是對中國新興科技崛起的恐懼中新社記者張曉曦美國近期一系列針對TikTok(抖音海外版)的打壓行為,受到海內外輿論的質疑和譴責。近日,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時事專欄作家陳偉強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指出,美國打壓TikTok的背後原因,是對中國新興科技崛起的恐懼,並將美國的國內矛盾轉移至外部。作為香港十分活躍的專欄作家,陳偉強經常在香港報章上發表評論文章,表達其個人對時事、政治局勢的看法。對於美國打壓TikTok的行為,陳偉強在受訪時明確指出,這一事件的背後是中美博弈。
  • 「聯合智造(北京)科技」入選《崛起中國》欄目
    為了發掘中國傳統商道中的文化精粹,結合新時代新形式下的品牌發展戰略、激勵品牌企業以誠立足、以信經營,讓品牌傳遞中國力量,展示中國形象。《崛起中國》欄目旨在通過聚焦民族企業在樹立民族品牌的突出表現、決戰脫貧攻堅的貢獻以及誠信品牌建設的成就,展現當代企業的擔當、社會責任感,助力企業以及品牌提升其品牌美譽度、影響力。   第四次工業革命,企業通過新一代ICT技術的深入運用,提升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以實現企業自身的跨越式發展。對傳統的市場規則和邊界產生衝擊,打破傳統企業幾十年積累的運營優勢,對各行各業帶來了顛覆性衝擊。
  • 靠科技力量崛起的美國是如何重視科技的?
    除此以外,只有荷蘭的光刻機可以使用,但是他背後又存在美國的資本和技術,正因為如此,就有了很多爭議「華為的至暗時刻何時到來,以及有沒有脫困之策」,這類言論遍布整個網絡。對於這個事情,或許還會有另一種可能,美國對華為的封殺將在11月大選以後有所鬆動。因為華為帶給美國企業的訂單收入實在太大了,美國商界不希望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 探究中國科技力量崛起之路 2020鳳凰網科技創新趨勢論壇正式召開
    11 月 7 日至 8 日,由鳳凰網、鳳凰網新聞客戶端主辦的「2020 鳳凰網科技移動創新趨勢「論壇正式在線上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逆勢而起、砥礪前行的科技力量」,由京東贊助播出。論壇聚焦中國科技力量的崛起之路,邀請了多位學界人士和企業領袖,以期凝聚各方智慧與共識,為大家深入剖析不尋常時期下中國科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論壇中,嘉賓金句觀點頻出。
  • 探究中國科技力量崛起之路 ,2020鳳凰網科技創新趨勢論壇正式召開
    11月7日至8日,由鳳凰網、鳳凰網新聞客戶端主辦的「2020鳳凰網科技移動創新趨勢「論壇正式在線上召開。11月7日至8日,由鳳凰網、鳳凰網新聞客戶端主辦的「2020鳳凰網科技移動創新趨勢「論壇正式在線上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逆勢而起、砥礪前行的科技力量」,由京東贊助播出。
  • 航天突破背後的中國品牌崛起:小米、康師傅、寧德時代們的"星辰大海"
    根據相關媒體披露,在嫦娥飛天背後有著眾多的中國企業,這些年來為航天工程不斷貢獻力量的中國企業多達7.9萬家,其中不乏蒙牛、小米、康師傅、寧德時代等眾多大家熟悉的名字。從他們身上,我們能找到一個共同的標籤:民族品牌。伴隨中國航天的崛起,這些為航天事業貢獻力量的企業在不斷發展壯大中逐步嶄露頭角,揚名海外。
  • 航天突破背後中國品牌崛起:小米、康師傅、寧德時代們的星辰大海
    在全球各大媒體的爭相報導中,最精準的無疑是新加坡《聯合早報》的一句話"中國過去幾十年取得的經濟成就為其科技進步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成功的背後是海量的中國企業"。根據相關媒體披露,在嫦娥飛天背後有著眾多的中國企業,這些年來為航天工程不斷貢獻力量的中國企業多達7.9萬家,其中不乏蒙牛、小米、康師傅、寧德時代等眾多大家熟悉的名字。從他們身上,我們能找到一個共同的標籤:民族品牌。
  • 「南昌朗塑科技」入選《崛起中國》欄目_綜合_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南昌朗塑科技有限公司以高質量產品為基礎,加大研發創新的同時加大推廣力度,響應國家政府科技強國的號召,學習國內外先進的科技管理技術,科技強國,實幹興邦,為復興強大的中華民族、中國夢做貢獻,用優質的服務打造塑料環保領域的具有競爭力的中國品牌。
  • 「武漢寶盈普濟科技」入選《崛起中國》欄目_欄目精選_生活資訊...
    為了發掘中國傳統商道中的文化精粹,結合新時代新形式下的品牌發展戰略、激勵品牌企業以誠立足、以信經營,讓品牌傳遞中國力量,展示中國形象。《崛起中國》欄目旨在通過聚焦民族企業在樹立民族品牌的突出表現、決戰脫貧攻堅的貢獻以及誠信品牌建設的成就,展現當代企業的擔當、社會責任感,助力企業以及品牌提升其品牌美譽度、影響力。武漢寶盈普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富氫水產品和富氫水生成設備開發的公司,擁有自主的智慧財產權,獨特地將物理溶解氫氣技術與現有的飲用水設備技術結合在一起,使人們可以輕鬆獲得高濃度,無汙染的富氫水。
  • 三個純國產科技產品問世,華為公司助力中國科技崛起
    中國的國產製造正在崛起,以前總是覺得國產的東西總是會有弊端,但是隨著中國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發現,其實我們真的在不斷的進步,以前總是喜歡買進口的東西,現在更加傾向於國產,價格親民質量有保證,國產的崛起也是體現在了很多的方面,今天要跟大家說的就是三個純國產科技的產品問世,接下來就跟大家好好的介紹一下。
  • 知乎CTO李大海牛津演講全文:崛起的中國科技創新力量
    說到「科技強國」,毫無疑問,英國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就是當之無愧的科技強國。數百年來,英國的科技創新實力都名列前茅。 而建校 900 多年的牛津大學更是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作為英國最大的科研中心,牛津大學為全球科技發展輸送了大量傑出的人才,他們創造的科技碩果,不僅推動英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也惠及到世界各國的人民。
  • 中國智造時代來臨,從CES2020上追覓科技獲獎看國貨崛起
    小到人們用的生活用品,例如吸塵器、吹風機等,中國製造的高科技產品隨處可見,就如CES2020上剛剛獲獎的追覓科技,就是國貨出海的典型代表,那麼目前國貨的現狀到底是什麼樣呢?我認為目前國貨已經走出了僅僅是中國製造的尷尬境地,開始大跨步走進中國智造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