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破浪「出海」路更寬

2020-11-25 光明網

□本報記者 白舒婕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在給快遞行業「出海」帶來挑戰的同時,也使快遞企業成為自2017年集體上市以來景氣度最高的一年。在行業的「危」中,「機」也在重新醞釀。

近日,國家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軍勝在主持召開的黨組會議上強調,要支撐外貿創新發展,抓住國家推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加快發展的重大機遇,加快推進「快遞出海」工程,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快遞企業,維護供應鏈產業鏈穩定。

快遞出海機遇大

「疫情之下,快遞行業『出海』既有挑戰也有機遇。」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他分析,挑戰主要體現在當前世界經濟和貿易低迷萎縮,貨物的總體運輸量呈下降態勢。此外,由於很多國家提出疫情防控要求,貨物出入境增加了檢驗檢疫的成本,並且貨物及相關人員也存在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這些對中國快遞企業的跨國經營構成了一定挑戰。

李俊表示,一方面,中國的跨境電商優勢在疫情發生背景下更加凸顯,今年以來,跨境電商的進出口量逆勢增長,推動與快遞相關的跨境電商業務量呈結構性增長態勢。數據顯示,第二、第三季度,快遞行業業務量同比增速均近40%,行業景氣度創3年新高。在國際快遞市場中,增速最快的市場是與跨境電商相關的快件。上半年,海關跨境電商監管平臺進出口增長26.2%,跨境電商增速遠高於外貿整體水平,成為出口增長新的動力。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境外相關國家的居民消費習慣也出現了很大的改變,線上消費快速發展,這為中國的快遞行業向這些國家布局提供了機會。

作為非洲複合跨境物流服務提供商的Buffalo,其創始人兼執行長張鑫認為,跨境電商為國際物流企業創造了可以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機遇。「『後疫情時代』,全球消費者都開始往線上轉移。特別是在原先零售渠道不太正規和發達的區域,這種轉變更甚。在這次疫情發生過程中,整個非洲對線上零售的接受完全是翻天覆地的,未來機會很大。」

李俊強調,疫情之下,快遞物流行業在保障國內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和安全,以及對其他國家防疫物資的採購、運輸等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此特殊背景下,快遞物流行業甚至已經成為一個戰略性行業。

馬軍勝透露,未來要支撐外貿創新發展,抓住國家推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加快發展的重大機遇,加快推進「快遞出海」工程,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快遞企業,維護供應鏈產業鏈穩定。

升級趨勢要把握

快遞企業如何更好地抓住機遇,讓「出海」行得遠、走得穩,是下一步的關鍵。

「疫情催生數字經濟和數位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加速發展,這也對快遞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俊表示,「後疫情時代」,快遞企業怎樣利用數位技術與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的服務,如提供無接觸的快遞物流服務,使得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這一點非常重要。快遞企業要順應行業的發展趨勢,抓住數字經濟的發展機遇。

「應該看到,快遞行業未來的升級趨勢是從一個單純的快遞企業轉型成為跨境的供應鏈管理企業,推進數位化轉型,提升智慧供應鏈水平。這就要求快遞企業不僅要提供快遞基地服務,還要提供貨運、代理、報關、融資等方面的信息技術服務,真正成為連接消費與供給的橋梁和紐帶。」李俊說。

從未來的前景看,申萬宏源分析師閆海認為,考慮上半年跨境電商增速達26.2%,總量及成長空間巨大,跨境電商物流有接近萬億元的市場規模,中國快遞行業「出海」的潛力非常大。

對此,李俊建議快遞企業增強自身能力,加快海外布局,不斷完善國際終端運輸網絡,提供一整套運輸物流或供應鏈管理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提高中國快遞行業在國際上的地位和競爭力。

作者:白舒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國際商報

相關焦點

  • 跨境物流收益高,快遞業集體「出海」
    跨境電商的興起正描繪著快遞業的「出海」藍圖。在近日舉辦的京交會上,申通快遞宣布與俄羅斯驛馬快遞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加速進軍美洲、歐洲市場。跨境物流的高收益空間吸引來快遞業集體「出海」。 跨境電商的興起正描繪著快遞業的「出海」藍圖。在近日舉辦的京交會上,申通快遞宣布與俄羅斯驛馬快遞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加速進軍美洲、歐洲市場。跨境物流的高收益空間吸引來快遞業集體「出海」。
  • 快遞業有量更要有質
    快遞業務量的提升非常重要。近年來,人們通過快遞能買到的農特產品越來越豐富、新鮮,快遞能寄達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的比例越來越高,全社會關愛快遞小哥的氛圍越來越濃……對於郵政快遞業的這些變化,人們有著深切感受。2020年,郵政快遞業率先實現復工達產,率先實現轉負為正,率先實現高位運行,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 2020我國郵政快遞業業務量同比增30.8% 評論:快遞業有量更要有質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快遞業有量更要有質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我國郵政快遞業業務量、業務收入分別完成830億件和87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8%和16.7%。快遞業務量的提升非常重要。近年來,人們通過快遞能買到的農特產品越來越豐富、新鮮,快遞能寄達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的比例越來越高,全社會關愛快遞小哥的氛圍越來越濃……對於郵政快遞業的這些變化,人們有著深切感受。2020年,郵政快遞業率先實現復工達產,率先實現轉負為正,率先實現高位運行,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 東南亞成中國快遞出海第一站,為何是百世步子邁得最大?
    東南亞也以其區位優勢、電商發展前景以及行業尚未形成壟斷競爭等原因,成為中國快遞出海第一站。除百世外,順豐最早於2010年進入東南亞,在2019年曾投資緬甸、印尼、越南的快遞物流公司;中通快遞先後進入柬埔寨、緬甸本土快遞市場,韻達、圓通、申通等其他快遞企業也在當地提供跨境物流服務。
  • 宿遷:「快遞進村」小小農路「連」世界
    一個位於鄉鎮的快遞攬件點能有多大的業務量?宿遷市沭陽縣新河鎮電子商務快遞園中通快遞攬件點負責人胡云的答案是:現在每天要發出1萬件左右。「高峰期,我們一天能發8萬件!」胡云說,「主要是現在鎮裡的路好,我們可以直接上門取件。」
  • 更暢更智更綠更暖,2021郵政快遞值得期待
    更暢更智更綠更暖,2021郵政快遞值得期待 2021-01-04 1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郵政新年目標:要進村、進廠、出海 2020年快遞量將超七百億件
    央廣網北京1月6日消息(記者王晶)記者從今日(6日)舉行的2020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上獲悉,2020年,國家郵政局將啟動「快遞進村」工程,加快「快遞進廠」工程,實施「快遞出海」工程,以進一步完善郵政業高質量的服務民生體系和高效能的國際寄遞體系。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距2009年新郵政法的實施已走過11個年頭。
  • 更智能更綠色更溫暖,2021年郵政快遞將發生哪些變化?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總結2020年工作報告中指出,預計2020年全年郵政業業務總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2.1萬億元和1.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4%和14.1%,業務收入與GDP比值超過1%;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830億件和87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8%和16.7%。新增社會就業20萬人以上,支撐網絡零售額10萬億元以上。
  • 聚焦|樊軍:京東快遞如何靠技術驅動「破浪」
    2020年9月23日,「2020年快遞最後一公裡峰會」在北京舉行,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快遞產品群負責人樊軍受邀出席,並以「後疫情時代,如何破浪」為題發表演講。技術驅動快遞末端,讓生活更方便「疫情在加速數位化進程的同時,也催生了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消費習慣與場景,尤其是在線教育、在線辦公、在線醫療
  • 益弘商學院助理雪梨:快遞出海再掀新高潮
    益弘商學院助理雪梨:快遞出海再掀新高潮 益弘商學院助理雪梨資訊,在益弘商學院助理雪梨看來,快遞出海不算新鮮事,從順豐2010年在海外建立起第一個運營網點開端算起,我國快遞企業出海已有10年前史。不過真實的快遞企業出海熱潮,出現在2017年之後。
  • 「智能快遞」更高效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郵政行業業務量完成408.82億元,同比增長36.38%;快遞業務量完成14.74億件,同比增長39.48%,在長三角三省一市中增長率領先。  近年來,我省初步形成了以合肥環狀快遞產業園為核心,以皖西南智慧快遞產業園(安慶)、皖北快遞產業園(阜陽)為兩翼,皖南快遞產業園(蕪湖)、皖東南智慧快遞產業園(宣城)和皖北電商快遞協同發展試驗區
  • 聚焦| 樊軍:京東快遞如何靠技術驅動「破浪」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快遞產品群負責人樊軍  2020年9月23日,「2020年快遞最後一公裡峰會」在北京舉行,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快遞產品群負責人樊軍受邀出席,並以「後疫情時代,如何破浪」為題發表演講
  •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我國包裹快遞量對全球增長貢獻率超過50%
    每經編輯:王麗娜10月9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2019年世界郵政日致辭表示:「我國已經成長為世界上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興寄遞市場,包裹快遞量超過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總和,對全球增長貢獻率超過50%,已經成為全球郵政業的動力源和穩定器。」
  • 中通國際正式上線 七大快遞公司「集結」出海
    至此,加上之前已經試水跨境寄遞或者海淘(轉運)業務的郵政EMS、順豐、申通、圓通、韻達和百世匯通,佔據國內快遞80%市場份額的七大快遞公司正式宣告「集結」完畢,完成中國快遞集體「出海」的初步布局。  在具體差異化競爭上,上述中通國際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達系」公司「出海」都還處於起步階段,相互競爭遠沒有國內激烈。但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國際的業務,目前大部分市場份額還是被中國郵政的國際小包所佔據。正因如此,民營快遞公司目前定價與服務也都介於郵政小包與「國際四大」(FedEx、UPS、DHL、TNT)之間。
  • 中通國際正式上線,七大快遞公司「集結」出海
    至此,加上之前已經試水跨境寄遞或者海淘(轉運)業務的郵政EMS、順豐、申通、圓通、韻達和百世匯通,佔據國內快遞80%市場份額的七大快遞公司正式宣告「集結」完畢,完成中國快遞集體「出海」的初步布局。 在具體差異化競爭上,上述中通國際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達系」公司「出海」都還處於起步階段,相互競爭遠沒有國內激烈。但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國際的業務,目前大部分市場份額還是被中國郵政的國際小包所佔據。正因如此,民營快遞公司目前定價與服務也都介於郵政小包與「國際四大」(FedEx、UPS、DHL、TNT)之間。
  • 窺一「班」而見全貌,燕靈路小學在學海乘「風」破浪
    (原標題:窺一「班」而見全貌,燕靈路小學在學海乘「風」破浪) 2020
  • 浙江局赴寄遞企業調研「快遞出海」情況
    為進一步發揮快遞行業優勢,推進「快遞出海」,近日,浙江省郵政管理局派出調研組先後調研了杭州泛遠國際、佳成國際和中外運跨境等寄遞企業。下一步,浙江局將繼續做好「快遞出海」工作,利用自貿區優勢,優化省級海外轉運中心,完善國際物流基礎設施,積極搭建互利共贏平臺,支持外貿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為全省穩定國際供應鏈、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作出積極貢獻。【來源:浙江省郵政管理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桐廬幫出海進程提速!中國快遞的實力很「能打」
    中國快遞企業的出海機遇此前,在第三屆中國(杭州)國際快遞業大會上,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提到:走出國門,連接世界,是我國快遞業必須面對的課題。馬軍勝表示,雖然近些年中國快遞企業的國際化業務發展有所起色,但仍然面臨一些問題。
  • 國內快遞布局「海淘」 出海難題待解
    國內快遞企業開始競相布局這一新興的「藍海」,並藉此完成各自國際化戰略的延伸。面對國際四大快遞巨頭的「圍剿」,國內快遞企業的「出海夢」是否會一片坦途?   紛紛出海  海淘市場正在成為國民快遞大佬競相布局的「藍海」。
  • 國家郵政局馬軍勝:抓住跨境電商機遇,推進「快遞出海」
    他強調,要支撐外貿創新發展,抓住國家推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加快發展的重大機遇,加快推進「快遞出海」工程,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快遞企業,維護供應鏈產業鏈穩定。7月16日,國家郵政局召開會議,部署下半年重點任務時提到,要加快實施「快遞進村」「快遞進廠」「快遞出海」工程,強化行業基礎設施和基礎能力建設,強化人才支撐保障等。7月20日,國家郵政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籤署《關於加快推進上海郵政快遞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